生活處處有哲學 導學案
帝業興亡世幾重?風流猶自說遣蹤。但求死看揚州月,不愿生歸駕幾龍。
盡道隋亡為此河,至今千里來通波。若無水殿龍舟事,共禹論功不較多。
8、四位詩人的揭示了運河與隋朝滅亡之間的聯系。因果聯系的本質特點是原因和結果( )
a、之間是先行后續的關系 b、之間存在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關系
c、之間存在引起和被引起的關系 d、在時間上的繼承性
9、從哲學上看,南北大運河的開通表明( )
a、人類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去改變自然
b、人類的智慧具有創造物質的能力
c、自然物的客觀存在、屬性和規律是人類利用和改造自然物的前提
d、意識能夠直接引起客觀事物的變化
10、"你最好接受自己的長相。你是駱駝,就不要去唱蒼鷹的歌,駱駝照樣充滿魅力。"這段話是一個( )命題。
a、唯心主義 b、唯物主義 c、悲觀主義 d、教條主義
11、"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唐代詩人孟浩然這句詩體現的哲理是( )。
a、自然界是客觀的 b、人類社會是客觀的
c、事物的聯系是普遍的 d、一切事物都是變化發展的
12、"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這首詩包含的哲理是()
a、山外的花一般比山中的花開得早 b、要用一分為二的觀點看問題
c、新事物一定戰勝舊事物 d、矛盾具有特殊性,一定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13、"興亡由人事,山川空地形"反映的哲理是( )。
a、事物發展的道路是迂回曲折的 b、內因是事物變化的根據,外因是變化的條件
c、內外因對事物的發展同等重要 d、事物的發展變化是有規律的
蘇軾詩曰:"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14、這首詩主要說明( )
a、意識能夠反作用于客觀事物
b、意識很難準確地反映客觀事物
c、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運動、變化、發展的
d、人們對客觀事物的認識,總要受主觀條件和客觀條件制約
15、找出與上述詩句意思相近的選項是( )
a、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b、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c、旁觀者清,當局者迷 d、將欲奪之,必先予之
16、人們要獲得對事物的正確認識,從主觀方面來講,必須做到( )
(1)端正立場,以人民的根本利益為出發點來觀察事物
(2)以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為指導
(3)不斷充實自己的科學知識,運用正確的思維方法
(4)充分發揮意識的能動作用
a、(1)(2) b、(1)(3) c、(1)(2)(3) d、(1)(2)(3)(4)
17、"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這一詩句告訴我們( )
a、物質決定意識,意識對物質能動作用
b、外因通過內因而起作用
c、事物都有一個產生、發展、滅亡的過程
d、事物的前途是光明
18、"駿馬能歷險,犁田不如牛;堅車能載重,渡河不如舟。"其哲學寓意是( )
a、矛盾的存在是普遍的 b、矛盾著的事物及每一個側面各有其特點
c、兩點論和重點論統一 d、矛盾雙方在定條件下可以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