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處處有哲學教案
生活處處有哲學
教學目標:
教學重點:
教學難點:
教學時間:
教學過程:
多媒體展示生活中的體現哲學的例子
(1)排球、籃球比賽中的攻與守——矛盾雙方的對立統一
(2)漫畫“發票多填點”——違背實事求是
(3)給豬看病——你的脈為什么摸不著?——形而上學
(4)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種蛋得蛋——違背規律辦事
(5)下雨的好壞——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6)成語典故中的哲學寓意
①“煲燙下鹽”——把握事物變化發展的度
②“拔苗助長”——不尊重事物的規律,夸大主觀能動性
③“鄭人買履”——教條主義,從本本從發
④“刻舟求劍”——否認事物的運動
⑤“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⑥“一著不慎,滿盤皆輸”——關鍵部分對整體起決定作用
(7)聯系學生的必修3考試,發表自己對“排名”的看法——一名高中生在談到“排名的二重性”時說:“我們既不能盲目地張揚排名,也不能簡單地否定排名。……”——辯證看問題的表現。
總結:哲學就在我們身邊
一、哲學就在我們身邊
(過渡)既是哲學就在我們身邊,那么它與我們的生活有什么關系呢?
1、哲學與生活的關系
(1)生活需要智慧,需要哲學
舉例:學生用水擦黑板,是從上往下擦,還是從下往上擦,為什么?(可以讓學生表達自己不同的看法)——水是往低處流的,如果先擦了下面的黑板,當再擦上面的時候,擦黑板時的臟水可能就會流到下面已經擦干凈的黑板上,結果就造成了重復勞動,所以從上往下擦更具有科學性。
人們對問題的高明認識、解決問題的巧妙方法,都和一定的哲學智慧聯系在一起。
(過渡)可見我們的生活當中處處都有哲學,同時我們的生活也是需要哲學的,那么哲學是從何而來的呢?
(2)哲學的智慧產生于人類的實踐活動
(復習舊課)人類的實踐活動包括哪兩方面的內容——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動(人類的兩項基本活動)(同時展示相關的圖片)
既然是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那么究竟什么是世界呢,在哲學當中所講的世界包括哪些內容呢?
哲學中所講的世界,包括:自然界、人類社會、思維和意識。(同時可以幫學生進行歸類:這三者可以分為兩個不同的層次,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物質(客觀)世界;思維和意識——精神(主觀世界),兩者是相互對立存在的。)
(過渡)在人類認識和改造世界的過程,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因此,人們就會進行思考,便產生了哲學。
2、哲學源于人們對實踐的追問和對世界的思考
插播“瘋牛病視頻”
所以說,哲學源于人們對實踐的追問和對世界的思考。即:哲學起源于人類的實踐活動,起源于對生活、實踐的追問和對世界的思考。
得出結論:哲學就在我們的身邊。(它不是懸浮于空中的思想樓閣,它并不是很高深,也沒有遠離現實生活)
(過渡)哲學就在人們的生活當中,那么哲學對人們的生活起到了什么作用呢?
二、哲學是指導人們生活得更好的藝術
(過渡)要了解哲學如何來指導人們生活得更好,首先就得了解一下什么是哲學?
1、哲學的本義是什么
(展示相關資料)在古希臘文和英文中:哲學的本義是愛智慧或追求智慧。
在漢語中:哲學就是智慧,哲學就是智慧之學或追求智慧之學,即愛智之學。
馬克思說:哲學是現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