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處處有哲學教案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理解:(1)哲學就在我們身邊
(2)哲學的本義和任務
◇分析:(1)聯系身邊的生活分析其中的哲學思想
(2)列舉人們具體的世界觀并分析哲學的含義
2、能力目標:
(1)通過對身邊的哲學的分析,培養通過現象看本質的能力
(2)通過對哲學思想的歷史淵源的分析,培養跨學科的綜合能力
(3)通過對哲學與世界觀、方法論、具體知識三對關系的分析,培養辯證思維的能力
(4)通過對身邊生活事例、哲理故事、哲學家觀點的體悟,培養分析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通過對哲學的產生、哲學與生活的關系的分析,增強我們對哲學的體悟和思想認同
二、【重點、難點】:
1、哲學與愛智之學
2、哲學產生于人類的實踐活動,產生于人們對世界的追問和思考
三、【整體感知】:
通過本課學習,同學們將從生活中的哲學思想人手,體驗哲學與我們生活的密切聯系,進而了解哲學概念,為開始全書的學習做好思想準備。
四、【方法點津】:
情景導析 合作探究
五、【課文導語】:
【教授新課】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目的
導入 人和動物不同。動物只是本能地“活著”,而人的生活應該是經過思考、有明確目標和意義的生活。人們要想生活得有意義、有價值,就應該對自己生活其中的世界和生活本身進行審視和思考。為此,我們不僅需要具體科學知識,還需要哲學知識。哲學和我們的生活是什么關系?什么是哲學?哲學研究什么?哲學和具體科學是什么關系?了解這些問題,可以使我們走進哲學,自覺地追求智慧,創造更美的人生。
問題;什么是哲學?你在身邊那些事例中發現過哲學道理? 學生例舉身邊事例,暢談所包含的哲理 形成初步概念
激發興趣引入新課
生活處處有哲學 探究問題:如何看待排名
一名高中生在談到“排名的二重性”時說:“我們既不能盲目地張揚排名,也不能簡單地否定排名。作為學生,如果用片面的觀點對待排名,排在前面沾沾自喜、驕傲自滿,排在后面灰心喪氣、一蹶不振,就會停滯不前,甚至倒退;如果通過排名了解自己的學習實力以及同別人的差距,做到知彼知己,揚長避短,就會出現先進更先進、后進趕先進的生動局面。”
問題(1)在排名問題上,人們的看法往往各不相同,這是為什么?(2)為什么我們應看到排名的“二重性”?(3)聯系生活中類似的事例,談談生活與哲學的關系。 學生探究知識,發表自己的觀點 通過事例分析包含的哲學道理
總結 (1)在排名問題上,人們的看法不同,主要是因為人們的思維方法不同。
(2)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面性,要求我們一分為二地來看待。片面地看待排名問題,不利于提高自己的學習水平。
(3)全面的思維方法本身就是一種哲學智慧,看待別人、分析自己等都應該堅持一分為二的觀點。這說明生活與哲學密切相關。
引領學生發現身邊的哲學 同學們還知道那些包含哲理的例子, 學生繼續闡述自己的發現 深化對身邊哲學的認識
共同探究身邊哲學
探究深化 問題:同學們知道那些成語典故,你知道他們所包含的道理嗎? 學生表述自己所知道的成語典故何名言 把對哲學的理解上升到理論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