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金融危機
閱讀材料,運用相關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運用經濟生活相關知識,結合材料一和我國目前經濟形勢,說明我國應如何增強老百姓的消費信心,讓更多的人能夠更大膽地花錢,也學會更聰明地花錢?(12分)
(2)請結合材料二說明政府是如何行使職能解決農民消費問題(9分)
10、(1)①收入是消費的前提和基礎。增強消費信心,必須大力發展生產力,保持經濟穩定增長,增加居民收入。(3分)②物價水平是影響居民消費水平的重要因素。國家要綜合運用各種手段,穩定物價,整頓和規范市場秩序,為消費者創設良好的消費環境。(3分)③國家實行強有力的宏觀調控,實施積極就業政策,調整收入分配,完善分配制度和社會保障體系。(3分)④引導居民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倡導科學、理性消費,鼓勵適度消費,提升居民的消費意愿,促進消費的健康發展。(3分)
(2)①政府通過履行組織社會主義經濟建設職能,增加農業投入,提高補貼以增加農民收入,提高了農民的消費能力。(3分)②政府通過履行組織社會主義文化建設職能,讓農民工子女享受免費義務教育,增加對困難家庭學生的生活補助,可以減少農民的教育支出,促進農民在其他方面的消費。(3分)③政府履行提供社會公共服務的職能,建立健全農村養老制度和合作醫療制度,完善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增加了農民收入,減輕了農民醫療費用支出,并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農民消費時后顧之憂。(3分)
11、材料一:
我國消費、投資和出口對gdp的影響
年份 消費 投資 凈出口
貢獻率 拉動(百分點) 貢獻率 拉動(百分點) 貢獻率 拉動(百分點)
37.9% 3.4 41.3% 4.2 20.8% 2.4
(上) 53.4% 3.8 87.6% 6.2 -41% -2.9
注:XX年發達國家最終消費率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約為80%,XX年美國、英國、日本、德國分別為86.1%、86.1%、75%、78%,世界平均水平約為60%。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經濟現象?(5分)
材料二:“農民得實惠、企業得市場、政府得民心、經濟得發展”,這是今年以來中央在全國范圍內以擴大內需、普惠農民、改善民生、應對金融危機而實施的“家電下鄉”政策所帶來的成效和反應。但在一些地方,卻發現家電下鄉也存在諸如補貼不能及時到位,下鄉產品品種不齊全,質量參差不齊,售后服務網點分布不平衡等問題。
(2)運用聯系的觀點,結合材料二談談企業應如何開拓農村家電市場?(7分)
11、(1)拉動gdp增長的三駕馬車是消費、投資、出口。(1分)材料一反映了XX年上半年和XX年投資拉動gdp增長的作用最大。(1分)XX年上半年與XX年相比,投資的拉動作用有所增強;消費對gdp拉動有所增長,但低于投資,也低于發達國家和世界平均水平;凈出口對gdp的拉動明顯下降。 (3分)
(2)把握聯系的普遍性和客觀性。(2分)企業開拓農村家電市場,必須聯系國家政策、農村的具體實際以及自身產品結構與質量等因素。(1分)把握聯系的多樣性。(1分)企業應既要看到開拓農村家電市場的直接聯系、眼前聯系,又要看到家電下鄉活動之中存在的間接聯系、長遠聯系,調整產品結構,完善售后服務。(1分)聯系的多樣性還要求我們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發展的各種條件。(1分)企業應利用國家優惠政策的有利條件,克服銷售網點少等不利條件,創造有利條件,一切以時間、地點、條件為轉移。(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