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走進技術世界--第三節 技術需要綜合知識(地質版)
第一章 走進技術世界第三節 技術需要綜合知識
技術是人類為滿足自身的需求和愿望而對大自然進行的改造。任何一項技術的發明,都需要了解人們的需求和愿望,以及找到實現它們的方法和手段。在這個過程中,技術的創造者必須要全面考慮各種因素,掌握綜合知識。
一、技術是綜合知識的結晶
任何技術都不可避免地涉及各種知識須域,凝結著各種知識的精華。
雜交水稻技術需要多學科知識
袁隆平是世界著名的水稻育種專家,具有全面、深厚的農業學科知識(圖1-8)。多年來,他一直潛心鉆研如何提高水稻的產量。20世紀60年代,他在稻田中偶然發現天然雜交稻株具有明顯的雜種優勢,萌生了利用雜交的辦法培育高產水稻的想法。經過xx年的努力,1973年,袁隆平和他的助手終于成功地實現了秈型雜交水稻的三系配套,使水稻的產量提高了20%。這一成果轟動了世界。
但是,三系配套與生產應用還有一定距離,必須經過親本繁殖、雜交育種,才能生產出大量雜交水滔種子,供大面積推廣應用。同時,由于過去從來沒有種雜交水稻,它的播種時間、播種方法、播種量,施肥品種、施肥量、施肥期,以及生長過程中會發生哪些病蟲害,田間水分怎樣管理等問題,都需要運用多種知識進行試驗和研究。于是,他們又一鼓作氣攻下了育種和栽培關,實現了整個雜交水稻技術的配套。雜交水稻技術研制成功后,不僅在全國大面積推廣,而且還走出國門,推廣到了許多國家和地區。
從這個案例中,我們可以看出,雜交水稻技術是植物學、作物育種學、作物栽培學、土壤肥料學、植物保護學等諸多學科知識的綜合應用。這說明技術具有很強的綜合性。
xx年10月,我國成功發射了載人航天飛船,標志著我國航天技術已經跨入世界先進行列(圖l-9)。航天技術也是多學科知識的綜臺應用。其中,航天器的設計研究就涉及各門科學,如數學、物理學、天文學、流體力學、空氣動力學、計算機科學.無線通訊科學、材料科學、機械學、自動控制學、氣象學等。作為一名航天技術設計人員,除了要熟知上述學科知識外,還要學習太空醫學、心理學等方面的知識。
我們身邊的各種技術,也是多種學科知識的綜合。服裝設計師在設計服裝時,需要根據人的身高、體形進行計算,然后再繪圖剪裁和制作,這就需要運用美術、工藝學、人體解剖學、數學、心理學、制圖學等多方面的知識。如果想利用計算機進行動畫制作,制作者還要熟練掌握計算機操作技術和動畫制作的相關知識。
l 問題思考
想一想,你所熟悉的一些技術項目需要運用哪些綜合知識?
技術項目 需要運用的知識
二、技術與科學的關系
我們習慣于把技術與科學兩面者聯系在一起,統稱為科學技術,簡稱科技。其實,技術與科學是既有聯系又有區別的兩個不同的概念。
技術與科學的聯系和區別表現在哪些方面呢?
核能技術與核物理學
核能是一種新型能源,它的發現源于核物理學。核物理學是一門內容高深的科學,研究對象是微觀物質世界。核物理學這門科學,不等于核能利用技術。人們要成功利用核能發電,造福人類,必須在核物理學理論的指導下,綜合其他科學知識(如教學、化學、熱力學、流體力學、材料科學、機械工程學、自動控制學、儀器儀表學等),才能將理論轉化為技術,實現科學向生產力的轉化(圖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