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教學設計
解析:設在δt時間內可動部分由ab運動至a′b′由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e=δφ/δt
δφ=bδs
δs=l·vδt
由上述方程可以推出:e=blv
問題:
(1)線框中的哪一部分是電源?(ab棒)
(2)若不存在線框的固定部分,只有棒的上述運動,電源還存在嗎?(存在)
由上述分析可以得出孤立導體棒在上述運動中所產生的感應電動勢的大小。
推導1:b、l、v三者相互垂直,導體棒中所產生的感應電動勢e=blv(板書)
若b、l、v中只有兩者相互垂直,v與b有一夾角θ,導體棒中感應電動勢的大小又是多大?
學生活動:觀察導體棒的空間運動,畫出平面直觀圖,并做分析──
v1為有效切割速度v1=vsinθ
推導2:二垂直(v與b的夾角為θ),導體棒中所產生的感應電動勢e=blvsinθ(板書)。
學生練習:課本p198第(1)、(4)、(5)題。
課堂小結:
(1)導體做切割磁感線運動時,感應電動勢由e=blvsinθ確定。
(2)穿過電路的磁通量變化時,感應電動勢由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確定,即e=nδφ/δt。
(3)感應電流的大小由感應電動勢的大小和電路的總電阻決定,符合歐姆定律。
【教學說明】
1.“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是電磁學的核心內容。從知識發展來看,它既與電場、磁場和穩恒電流緊密聯系,又是后面學習交流電、電磁振蕩和電磁波的基礎。它既是教學重點,也是教學難點。
2.本節課從能的轉化和守恒原理出發,從較深層次分析了電磁感應現象中存在電源,進而引出感應電動勢。
3.本節課采用以教師組織引導、學生自主探究的教學方式。在教學過程中盡量去體現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即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