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東南飛》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設計)
4.“謝”的用法:
①謝家來貴門(辭別,動詞。) ②阿母謝媒人(道歉,動詞。)
③多謝后世人(勸告,動詞。)
5. “為”的用法:
①為仲卿母所遣(被,介詞,wéi)
②十七為君婦(做,作為,成為,動詞,wéi)
③為詩云爾(作,寫,動詞,讀wéi)
④非為織作遲(是,動詞。讀wéi。或作“因為”“由于”,介詞。讀wéi)
⑤阿母為汝求(替,給,介詞。讀wèi)
⑥始爾未為久(算,算作,動詞。讀wéi)
⑦慎勿為婦死(為了,連詞。讀wèi)
6.“何”的用法:
①何意致不厚(什么,疑問代詞。) ②隱隱何甸甸(何等。)
③汝今何罪過(什么,疑問代詞。) ③作計何不量(為什么,疑問副詞。)
(二)、詞類活用:
(1)名詞活用為動詞
何敢助婦語(說話)
交廣市蛙珍(買)
仕宦于臺閣(任官職.做官)
自名為鴛鴦(叫,說)
(2)名詞作狀語
黃泉共為友(在黃泉之下)
晝夜勤作息(從白天到黑夜)
中道還兄門(在半路上)
手巾掩口啼(用手巾)
朝成繡夾裙(在早晨)
卿當日勝貴(一天天地)
夜夜不得息(每夜)
(3 )形容詞活用為動詞
又非君所詳(了解詳情)
(4)形容詞的使動用法
足以榮汝身(使……榮耀)
(三)理解下列互文句:
東西植松柏,左右種梧桐。(墳墓四周種植上松柏、梧桐樹。)
枝枝相覆蓋,葉葉相交通。(樹枝枝葉互相覆蓋,互相溝通。)
(闡釋:互文,也叫互辭,是古詩文中常采用的一種修辭方法。古文中對它的解釋是:“參互成文,含而見文。”具體地說,它是這樣一種形式:上下兩句或一句話中的兩個部分,看似各說兩件事,實則是互相呼應,互相闡發,互相補充,說的是一件事。有上下文義互相交錯,互相滲透,互相補充來 表達一個完整句子意思的修辭方法。在語文教材古詩文中,有數十處,這類句子句法關系特殊,文字上只交代一方,而意義彼此互見。我們理解它時,要瞻前顧后,不能偏執任何一端,把它割裂開來理解。只有如此,才能正確地、完整地、不片面 地掌握這類句子的真正意思。概括起來,互文一般有四類。常見的類型有:單句互文,即在一個句子中的互文。如“煙籠寒水月籠沙”和“秦時明月漢時關”。 對句互文,對(下)句里含有出(上)句已經出現的詞,出(上)句里含有對(下) 句將要出現的詞,對句出句的意義相互補充說明。如上二例;又如“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和“當窗理云鬢,對鏡帖花黃”、“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 隔句互文是指兩句互文之間,有其它句子相隔的互文句式。分析理解時和“對句互文” 的思路步驟一樣。王勃《滕王閣序》 中“十旬休假,勝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滿座。”這里的“十旬休假”和“千里逢迎”是隔句,“勝友如云”和“高朋滿座”是互文。“勝 友”“高朋”“如云”“滿座”相互交錯,補充說明。應解釋為:勝友如云,勝友滿座;高朋滿座,高朋如云。排句互文是說這種互文的句子在兩句以上,而且是互相滲透互相補充,來表達完整意思。如《木蘭辭》中的“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 就是排句互文。總之,在古文中,把屬于一個句子或短語的意思,分寫到兩個句子或短語里,解釋時要把上下句的意思互相補足,就是互文。短語如“不以物喜,不以已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