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園春·長沙2
中國是一個詩歌的國度,詩經、楚辭、漢賦、唐詩、宋詞、元曲,宛如一枝枝綻放的奇葩,裝點著文學永恒的春天。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20世紀的中國又造就了一位“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獨領風騷的大詩人——毛澤東。毛澤東不僅是全中國人民的偉大領袖,也是一位思想深刻的哲人,筆挾風雷的詩人。他用古典詩詞形式在各個不同的歷史時期或抒情或詠物或懷古,描寫了風起云涌、波瀾壯闊的生活,記載了中國人民從黑暗走向光明的歷程。他的詩詞,既是他革命人生心路歷程的真實寫照,又反映了中國革命各個時期的現實,是一部中國革命的英雄史詩。我們學過《沁園春·雪》,能不能背誦一遍?從這首詞作中,我們已經感受到毛澤東詩詞的豪放風格和磅礴氣勢。這堂課我們學習他用“沁園春”作詞牌的另一首詞“長沙”。讓我們通過誦讀一起來品味這首詞的語言,領會它的意境,同時感受感受毛澤東青年時代的偉大抱負和革命情懷。導語設計之二: 對于秋天,不同人有著不同的看法與感受: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憂國傷己)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清靜無為)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少年壯志) 自古言秋多寂寥,我自言秋勝春朝。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九霄。(老而彌堅)二、寫作背景介紹。1、解題“沁園春”是詞牌名,“長沙”是題目。相傳東漢外威竇憲仗勢奪取明帝女兒沁水公主園林,后人作詩詠其事,此詞牌由此而得名。又名《壽星明》、《洞庭春色》等,雙調一百四十字,上片四平韻,下片五平韻。詞牌:就是詞的格式的名稱。詞牌決定了這首詞的字數、句數和平仄聲韻。某些詞牌的命名,與創始之作的內容有關聯,但后人倚聲或依譜繼作,則不一定受此限制,可以賦詞牌本意,也可以撇開詞牌本意自由發揮。詞的標題和詞牌有著嚴格的區別,標題是詞的內容的集中體現,它概括了詞的主要內容。 如沁園春是詞牌,長沙是標題。2、背景現在,讓我們重溫歷史的畫面,來了解這首詞是在什么背景下寫的?﹡生齊背《沁園春·雪》。﹡板書:《沁園春·長沙》毛澤東一九二五年﹡認定本課學習目標。﹡由背誦〈沁園春·雪〉導入目的在于溫故而知新。 詞:詞興起于唐,盛行于宋,配樂歌唱,句式不齊,也稱長短句。詞最初稱為“曲詞”或“曲子詞”,是配音樂的。后來詞也跟樂府一樣,逐漸跟音樂分離了,成為詩的別體,所以有人把詞稱為“詩余”。詞的分類:詞分為小令、中調、長調,這是依字數的多少來劃分的。58字以內為小令;59至90字為中調;91字以上為長調。1925年2月,毛澤東同志從上海回的回到韶山,從事革命活動,軍閥趙恒惕要逮捕他。在韶山人民的掩護下,毛澤東同志秘密離開韶山,到達長沙,并獨自去橘子洲頭,是后作《沁園春·長沙》。三、誦讀感悟。大家邊看課文邊想象畫面,初步感受課文內容及詞中所抒發的思想感情。 1,聽讀,初步感受詞的意境——放范讀錄音,聽范讀正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