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
⒉提問:作者多次描寫祝福的景象,寫祥林嫂在年終祝福時無限凄苦地離開人世,并把小說取名為:“祝!,這些有什么深刻含義?
[明確]小說始于祝福,終于祝福,中間又一再寫到魯四老爺家的祝福,情節的發展與祝福有著密切的聯系。封建禮教正是通過祝福這樣的典型事件在精神上多次摧殘,以至殺害了祥林嫂,而祥林嫂死時又正是魯鎮家家祝福之時。祝福的熱鬧正反襯了祥林嫂臨終的孤寂凄涼。以“祝福。為題更能揭露封建禮教、封建思想對勞動婦女的精神摧殘,起到了深化主題的積極作用。
㈢討論祥林嫂的悲慘遭遇
師:祥林嫂的命運是悲慘的,魯迅先生將她的不幸總是設置在一個特殊的季節,那是什么季節?
明確:春天。
立春之日,丈夫死亡
孟春之日,被賣改嫁
暮春之日,痛失愛子
迎春之日,一命歸天。
所以說,祥林嫂是一個沒有春天的女人。
1.春天,她失去丈夫
激疑:失去丈夫,是否不幸?丈夫小她10歲,婆婆只大她幾歲,可能是童養媳,沒有愛情,又何來幸福?失去丈夫也許是新的幸福生活的開始。
明確:祥林嫂的沒有愛情的婚姻確實不幸,但她丈夫的死去便說明她克夫,是一個不祥的女人(“女人禍水論”)。在那夫權社會,她必須守一輩子活寡,這沉重的精神十字架會讓她永無翻身之日,又何來新的幸福生活?
2.春天,她被賣改嫁
問題:死了丈夫后,為了躲避兇狠的婆婆,她來到魯四老爺家做工,但終于沒能躲過更深重的災難,具體的情形是怎樣的?
明確:代表族權的婆婆一方是“捆、塞、捺”,祥林嫂則“嚎、罵、撞”,祥林嫂是被當作牲口賣到深山里去的。她失去了做人的資格、尊嚴,這是她悲慘遭遇的進一步發展。
激疑:改嫁后,有了有力氣的丈夫,白胖的兒子,又有自家的房子,這是幸福的,為何又說是不幸? ②從內容上理解:爆竹是新年最具代表性的物品,從“時時發出閃光”“震耳的大音”可以感覺到魯鎮新年的熱鬧氣氛。但在魯鎮過年能買得起爆竹的有幾個人?這接福迎神、拜求好運氣的熱鬧必是富人們所為,而恰愉是在這富人們的聲聲祝福中,祥林嫂卻懷著極度的疑惑和痛苦慘死在雪地里,這是多么鮮明的對比呀!
⊙點撥:我國古代詩歌藝術中有以“樂景寫哀,哀景寫樂”的反襯手法。魯迅先生在《祝!分星擅畹丶右赃\用,使作品產生了“益倍增其哀”的藝術效果,深化了主題。
⊙要求:學生快速瀏覽課文,搶答。
⊙引導學生得出結論:祥林嫂真是一個沒有春天的女人。
明確:這短暫的幸福是一種虛幻,這虛幻留給她的是永久的痛苦。這痛苦不僅僅是因為思念,更是因為那贖不完的罪名,還有那鋸尸的恐怖感。
3.春天,她痛失愛子
問題:魯迅先生善于描寫人物悲慘遭遇。死去了丈夫,又被賣改嫁的祥林嫂,她的悲慘遭遇達到怎樣的高潮?
明確:不久,賀老六病死,最慘的是,又在春天,她唯一的精神支柱──兒子阿毛被狼叼走。
4.一個沒有春天的女人
問題:春天,孕育著希望,孕育著生機,可是,祥林嫂的不幸卻大都發生在春天。作者這樣描寫,看似漫不經心,其實寓意深刻,到底起到了什么作用?
明確:襯托作用。鮮明對比,強烈反差,突出了祥林嫂的不幸,祥林嫂是一個沒有春天的苦命的女人。
㈣總結環境描寫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