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種起源
在上述著作中,恩格斯對人類的進化問題提出了唯物主義的解釋。在這部著作中,恩格斯令人信服地表明,勞動創造了人,實際上人類進化的特點,恰恰可以用以下一句話來說明:人類的進化,就是在類人祖先發展的某些階段上,從自然選擇的作用下解放出來的新的進化形式的形成。因此,恩格斯表明,人類的產生和進化,是在勞動過程發展的影響下實現的,也就是在與華萊士的唯心主義觀點毫無共同之處的社會因素發展的影響下實現的。(同上)
3.達爾文的革命
達爾文的革命是19世紀科學中的主要革命。它摧毀了以人為宇宙中心的宇宙觀,而且“在人的思想中引起了一場比自在文藝復興時期科學得以再生以來任何其他科學的進步更偉大的變化”。達爾文的革命是人們通常所列舉的科學中的偉大革命中所提到的唯一的生物學革命。人們通常列舉的科學中的偉大革命,一般都與自然科學家們的名字聯系在一起:哥白尼、笛卡兒、牛頓、拉瓦錫、麥克斯韋、愛因斯坦、玻爾和海森伯。正如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敏銳指出的,達爾文革命是給予人類自我陶醉的自我形象以沉重打擊的三次革命之一——其他兩次革命是哥白尼的革命和弗洛伊德本人開始的革命。而且,達爾文革命與科學中所有其他革命不同,因為,就我所知,它是在對其理論的第一次充分表述包含著它將產生一場革命這樣一個正式宣言的唯一一次革命。
(節選自[美]科恩《科學中的革命》)
4.科學技術史上的一段佳話
華萊斯寄給達爾文的那篇論文,題為“論變種無限偏離其原始模式的傾向”。其實華萊斯在三年之前,即1855年,就發表過一篇有關物種問題的論文——《論支配新種引進的法則》。這件事使達爾文大為震驚,正如他在給萊伊爾信中所說的:“我從未看過比這更為明顯巧合的事;即使華萊斯手中有過我在1842年寫出的那份原稿,他也不會寫出一個較此更好的摘要來!甚至他用的術語都成了我那些章節的標題。”雖然達爾文在“物種起源”的問題上已經工作了二十年,但他開始還想單獨發表華萊斯的論文,把這一發現的“優先權”讓給華萊斯。可是熟知達爾文研究工作的萊伊爾和植物學權威胡克則堅決主張同時發表華萊斯的這篇論文和達爾文的1844年原稿摘要以及1857年9月5日達爾文致愛沙•葛雷教授的一封討論“物種起源”的信。達爾文同意了這一建議,于是由萊伊爾和胡克聯名把這篇“聯合論文”送交林納學會宣讀并發表,題為“論物種形成變種的傾向;并論變種和物種通過自然選擇的存續”。
華萊斯對如此處理也深感滿意,以后他寫了一部題為“達爾文主義”的論著,以表明首先發現“自然選擇”理論的是達爾文。直到達爾文去世之后,華萊斯在1877年12月3日給牛頓的信中還這樣寫道:“當時我完全沒有預料到達爾文已經搶先我的前面那么遠了。現在我可以誠懇地說,正如多年以前我說過的那樣,我高興如此;因為我并不熱愛著作、試驗和詳細描述,而達爾文在這些方面則是杰出的,缺少這些,我寫的任何東西都無法取信于世。”
由此可見,在這兩位大科學家之間,“文人相輕”這一條不能適用了。把科學當做人類共同財富的人們決不會計較個人得失、誰先誰后那樣庸俗的問題,他們所不倦追求的乃是如何更科學有效地為人類的福利服務,任何偉大的科學家都有這樣的胸襟氣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