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園春 . 長沙》教案
第二步:找出關鍵詞句。
北國、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望、舞、馳、(分外)妖嬈、引、惜、只識、俱往矣。
特別要注意“望”和“惜”字各領起幾句話,還要看到“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一句的過渡作用。
第三步:組合再創造。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這前三句總寫祖國北方冬天的雪景。“北國”,指明了地點。“千里”“萬里”,狀其遼闊;“冰封”“雪飄”,狀其特點。從而勾畫出一幅北方雄偉壯觀的雪景概貌圖,為下文分寫雪景引出了線索。“望”字貫穿下列各景。“長城內外”四個字,寫出北方領地的廣闊。“惟余莽莽”是“雪飄”的具體描寫,寫出了“雪飄”的結果和特點。“惟余”,突出了雪大且廣,“莽莽”,繪出色調和氣勢。前者用得準確,后者用得鮮明。二寫“大河上下”的景觀。“大河上下”,是“千里”的典型化,“上下”,呈現出“頓失滔滔”的“冰封”景象,十分壯觀。“頓失”一詞用在這里,使人有一種由動到靜的感覺,又突現了北方雪后的嚴寒。三寫群山和高原的景觀。“銀”“蠟”繪色,前者白而光,與群山積雪互映有關,后者白帶油脂,與高層平緩積雪反光有關,顏色同中有異,各飾其主,用得準確精當。“蛇”“象”繪形,用“蛇”比喻群山的高低曲折,用“象”比喻高原的平闊奇高,物異而形殊,比喻得驚奇巧妙,為一般人所不能及。“舞”“馳”繪動,蛇動如舞,象奔如馳,把群山和高原描寫得活靈活現,惟妙惟肖。“欲與天公試比高”把“山”與“原”人格化了,除藝術地寫出兩者的奇高之外,還繪出兩者雄心勃勃的精神面貌。由三個景觀組合成祖國冬天雪后的壯麗山河,給人生一種壯美之感。
“分外妖嬈”一句寫出了“看”的感受,從這里我們又見到祖國山河壯麗中的秀美。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前句是對壯麗秀美山河具體描繪之后的總評,承接上闋,轉為下闋,交待了皇帝爭奪的對象。后句是爭奪對象的主人,也是對具體的皇帝的總提。稱那些“皇帝”為英雄,是在這里對他們創業精神的一種肯定,為下文一一指出他們的不足作了反襯。一個“競”字,寫出了爭奪的激烈和貪心。從“引”和“折腰”兩詞,可看出大好山河的無窮魅力,及無數英雄為此而爭奪不休的情形。
“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用一個“惜”字領起,直貫下面七句,評論起來氣勢雄壯,語氣貫通。用“只識”一方面是對武功的強調,一方面又反襯出他對文治一點不懂,更加缺少統治萬里江山的才能。這五位帝王代表了中國封建社會的統治階級,指出他們某些方面的不足,就是批判了二千年封建主義的一個反動側面,表現了作者反封建主義的態度和立場。
“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俱往矣”抒發了作者雄視千古的豪情,有力地結束了上文,很自然地引出“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的結論。從歷史事實來看,算得上風流人物的,就是現在的無產階級。無產階級及其政黨,克服了過去任何階級及其政黨的局限性,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以實現共產主義為最高奮斗目標。它既有武功,又能文治。這樣,無產階級不僅要掌握中國的命運,成為這幅員遼闊歷史悠久的偉大國家的主人,并且必將掌握全人類的命運,成為整個未來世界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