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空中樓閣(第二課時)
四、美讀課文,重視意境,建構學生心中的“小屋”的意境美
在理解的基礎上,朗讀課文。教師應結合文中的情與景指導學生朗讀,要求讀出感受,讀出情感,真正實現讀者與作者之間的心靈溝通和情感共鳴。
選七位同學讀課文,其余同學點評。
第一位同學讀1~3段,這是山中小屋的全景、遠景圖,應以輕松舒緩的語調進入。對“痣一點”“十分清新,十分自然”“一片風帆”“一只飛雁”“一點靈動的色彩”“一點生氣、一點情調”,讀時要逐漸加強語氣,節奏要明快,為全文定下歡快活潑的主旋律。
第二位同學讀4~8段,這一部分描繪了樹對小屋的烘托景象。這一節朗讀中要有輕重緩急,要有波瀾。第4段語調從上段的舒緩變得急促,變高,變重,讀出一種新奇的感覺。第5段寫樹,語調要穩中加重,讀出肯定、欣慰的心情。第6、7段要在舒緩中飽含親切之情。第8段,語調要轉為輕快。
第三位同學讀9~11段,應在歡快中讀出滿足感、激動感。
第四位同學讀12~13段,這是一幅靜美、清麗、充滿柔情的畫面,朗讀時,語速要舒緩,情緒要輕松平和,讀出陶醉之情。
第五位同學讀14段,這是作者直抒胸臆,抒發他的快樂、幸福感,語調要輕快,整句要讀出節奏感。
第六位同學讀15段,注意整散變化,要讀出深情。
第七位同學讀16~18段,應充滿驚喜之情,讀出充沛而熾熱的情感。
五、課堂小結
一篇優秀的散文,就是一個美的綜合體。我們主要鑒賞了本文的語言美、畫面美、情趣美。既感受到了形式的外在的美,更領略到了內在的意蘊美。
中國臺灣作家李樂薇通過對自己生活中的第一件藝術品(小屋)及其周圍環境的描寫,寄寓對獨立的、安靜的生活的向往以及她積極而堅實,樂觀而執著的人生追求。其實,在滾滾紅塵中,在茫茫人海的現代都市里,人們又何嘗不想靠近可愛清純的大自然,走進這樣一個適于心靈散步的“空中樓閣”,因為那里人與自然達到了十分的和諧,人的生命個性達到了百倍的張揚!
六、布置作業
1.學習運用托物言志的藝術表現手法,選擇下列詞語中的一個為話題,寫一篇文章。
雪 梅 竹 松樹
綠草 大江 高山 太陽
2.下面是一首題為《榮譽》的小詩,請根據上下文填寫出空位的內容。
因為年輕,才那樣渴望擁有;
因為成熟, ;
擁有的東西,不再是我憧憬的;我所憧憬的, 。
獎牌是一陣風,金杯是一陣雨,跋涉才是太陽,永恒地照耀心靈的土地。
3.請用一句話概話下面一段話的內容。
瑟瑟秋風從高挑的枝頭剝落我(秋葉),為祖國而死,這也是最美的命運;落葉歸根,落葉歸土,我會面向土地而飄蕩自己的靈魂。我的面孔枯黃憔悴了,甚至我的頸項也開始霉爛,但我終身不悔,也不哀傷,因為我的青春己化為同伴的光澤,即使我在寒風中離開枝頭,也決不離開大樹生長的土地。(不超過10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