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生活復習提綱 新人教必修1
增值稅不僅可以避免對同一個經營額重復征稅,而且可以防止前一個生產經營環節企業的偷漏稅行為。它有利于促進生產的專業化和體現公平競爭,也有利于財政收入的穩定增長。
4、人所得稅的含義及征收意義分別是什么?
個人所得稅是國家對個人所得征收的一種稅。按應稅項目不同,分別實行超額累進稅率和比例稅率。實行超額累進稅率,納稅人所得越高,稅率越高,所得越低,稅率越低。
意義:個人所得稅是國家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也是調節個人收入分配,實現社會公平的有效手段。
5、納稅人與負稅人的含義分別是什么?判斷一個經濟單位或個人是否是納稅人的標準是什么?
納稅人是指稅法規定的直接負有納稅義務的單位和個人。
負稅人是指最終承擔稅款的單位和個人。
判斷標準:是否取得應稅收入,是否發生應稅行為
注意:納稅人不一定是稅款的實際承擔者,即納稅人不一定就是負稅人。當納稅人所繳的稅款是由自己負擔時,納稅人與負稅人是一致的。當納稅人通過一定的途徑將稅款轉嫁給他人負擔時,納稅人就不是負稅人。在我國現有稅法規定的范圍內,不一定每個公民都是直接的納稅人,但人人都是商品和勞務的消費者,因而都是實際的負稅人,都為增加國家財政收入作出了貢獻。
5、我國稅收的性質是什么?在經濟生活中有哪些違反稅法的行為?
性質:取之于民,用之于民。違法行為:①偷稅;②欠稅(納稅期限);③騙稅(稅收優惠政策,集中在出口退稅);④抗稅(用暴力或威脅)
6、公民怎樣增強“自覺納稅”意識,做一個守法公民?
公民要增強對國家公職人員及公共權力的監督意識,以主人翁的態度積極關注國家對稅收的征管和使用,對貪污和浪費國家資財的行為進行批評和檢舉,以維護人民和國家的利益。
第四單元、面對市場經濟
第十課、走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1、為什么要合理配置資源?它有哪些基本手段?
原因:資源的有限性與人類需要的無限性之間的矛盾;臼侄危河媱澓褪袌
2、什么是市場經濟?市場是如何合理配置資源的?
市場經濟是指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基礎性作用的經濟。
市場是通過價格、供求、競爭等在市場經濟中發揮基礎性調節作用的。
3、良好的市場秩序應該堅持什么樣的市場交易原則?
①自愿(違反:強買強賣、搭售);②平等;③公平(違反:缺斤短兩等);④誠實守信
4、規范市場秩序的措施
良好的市場秩序依賴市場規則來維護。市場規則以法律規范、行業規范、市場道德規范等形式,以市場準入規則、市場競爭規則和市場交易規則等內容,對市場運行的方方面面作出具體的規定。
形成以道德為支撐、法律為保障的社會信用制度,是規范市場秩序的治本之策。切實加強社會信用建設,大力建立健全社會信用體系,尤其要加快建立信用監督和失信懲戒制度。
①國家角度:加強社會信用建設,建立健全社會信用體系,尤其要加快建立信用監督和失信懲戒制度。
②社會角度:逐步在全社會形成誠信為本、操守為重的良好風尚。
③個人角度:經濟活動參與者都必須學法、懂法、守法、用法,樹立誠信觀念,遵守市場道德。
5、市場調節有哪些局限性(弊端)?
①自發性:為了眼前利益(排污、制假售假)、為了不正當利益(盜版)。
②盲目性:生產經營者無法完全掌握市場信息和控制經濟變化趨勢,導致“一哄而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