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生活》第四課 《生產與經濟制度》學案
年份 總量
(億元) 同比增長
(%) 收入(元) 同比增長
(%) 收入(元) 同比增長
(%)
135823 10 8472 9.0 2622 4.3
159878 10.1 9422 7.7 2936 6.8
183868 10.4 10493 9.6 3255 6.2
210871 11.1 11759 10.4 3587 7.4
246619 11.4 13786 12.2 4140 9.5
材料:xx大報告指出:要加快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堅持擴大國內需求特別是消費需求的方針,促進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投資、出口拉動轉向依靠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轉變。
綜合運用所學《經濟生活》回答以下問題:
(1)分析圖表1、2反映的經濟現象和問題。
答案:(1)①表1反映了近五年我國投資、消費、出口對gdp的貢獻率的變化。其中投資的貢獻率不斷下降但仍占最大比例,凈出口貢獻率穩中有升,不足1/3。最終消費支出貢獻率基本穩定。但與發達國家及世界平均水平相比,消費的貢獻率所占比重嚴重偏低。說明我國投資、消費與凈出口的結構不協調,經濟持續發展的動力不足。
②表2反映了近五年我國gdp以及城鄉居民的收入穩步增長,但是城鄉居民收入增長的速度低于gdp的增長速度,尤其是農民收入增長速度更低。
(2)結合材料、聯系當前我國的實際談談我國應該如何提高居民的消費率。
(2)①收入是消費的前提和基礎。要提高居民的消費水平,必須大力發展生產力,保持經濟的穩定增長,增加城鄉居民收入。
②社會總體消費水平的高低與人們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聯系。必須增加農民收入,縮小城鄉居民的收入差距,提高整體消費水平,
物價水平是影響居民消費水平的重要因素,國家要綜合運用各種手段,穩定物價,整頓和規范市場秩序,為消費者創設良好的消費環境
分配制度是影響居民收入提高的重要因素,不斷增加廣大勞動者的的收入,初次分配與再分配領域都要注重公平。
⑤轉變居民消費觀念,倡導科學、理性消費,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提升居民的消費意愿,促進消費的健康發展。
2. 某班學生對我國近年來城鄉居民收入和生活變化情況展開探究活動,得到以下資料
下列是三幅反映我國近年來城鄉居民收入和生活變化的圖。
注:①恩格爾系數(%)=食品支出總額/家庭或個人消費支出總額×100%。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提出的標準,恩格爾系數在59%以上為貧困,50~59%為溫飽,40~50%為小康,30~40%為富裕,低于30%為最富裕。
②基尼系數是反映衡量居民收入差距的一個重要指標。按照國際通行標準,基尼系數低于0.3屬于均等分配的范圍,0.3~0.4屬于正常合理區間,大于0.4表明收入差距過大。國際上通常把0.4作為貧富差距的警戒線。
(1)圖1、圖2、圖3分別反映了什么經濟現象?
(1)①圖1表明,XX年~XX年我國城鄉居民收入水平有較大提高。但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農村居民。
②圖2表明,XX年~XX年城鄉居民消費水平明顯提高,城鎮居民達到富裕水平,農村居民達到小康水平。農村居民與城鎮居民相比有較大差距,但差距趨于縮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