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課 生產與經濟制度(精選3篇)
第四課 生產與經濟制度 篇1
姓名﹎﹎﹎﹎﹎﹎﹎班次﹎﹎﹎﹎
一、單項選擇題
1、在我國,國有經濟是國民經濟的領導力量,在國民經濟中居于主導地位。這主要體現為(
a.對國民經濟的控制力 b.對基建投資的控制力
c.對關鍵領域的控制力 d.對重要行業的控制力
2、“實現投資主體多元化,使股份制成為公有制的主要實現形式。”這是因為股份制是 ( )
a.公有制經濟的一種形式 b.具有中國特色集體經濟的一種形式
c.可以公開向社會發行股票籌集資金
d.符合社會化大生產的要求,有利于擴大公有資本的支配范圍
3、國務院決定注資450億美元國家外匯儲備,對兩家國有獨資商業銀行中國銀行和建設銀行進行股份制改造,使其成為現代金融企業。這說明( )
a.股份制是公有制的實現形式 b.金融業在國民經濟中起著主導作用
c.商業銀行是現代銀行體系的核心 d.商業銀行是政府管理金融市場的機構
4、(文綜北京卷第29題)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非公有制經濟不斷發展壯大,已經成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和促進社會生產力發展的重要力量。回答:我國石油市場曾經由四家國有企業壟斷經營。從XX年開始,商務部先后批準49家非國有貿易商進入這個領域,經營原油和成品油的進口業務。非國有企業進入石油流通市場,必然會導致( )
a. 石油進口總量的增加 b. 我國石油市場競爭程度的提高
c. 石油市場價格的下降 d. 我國國有石油企業經濟效益的提高
5、(江蘇政治試卷第17題) 年 2 月 24 日,國務院出臺的 《 關于鼓勵支持和引導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 》 中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犯非公有制企業的合法財產,不得非法改變非公有制企業財產的權屬關系。這表明( )
a 非公有制企業的一切財產都受法律保護
b 非公有制企業財產的權屬關系始終不變
c 非公有制企業的合法財產與合法權益不受侵犯
d 非公有制經濟不受政府的引導、監督和管理
6.(上海政治試卷 第23題不定選)《國務院關于鼓勵支持和引導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是第一次以中央政府名義頒發的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文件,這體現了非公有制經濟( )
a.將控制國民經濟命脈 b.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c.是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基礎 d.是促進我國社會生產力發展的重要力量
目前我國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所有制形式和分配方式是多種多樣的。回答:
7.下列屬于公有制經濟的是( )
a.混合所有制經濟中的集體成分 b.混合所有制經濟中的外資成分
c.有限股份公司中的公眾股 d.合伙企業
8.(06江蘇高考單項).自XX年到XX年,江蘇省個體私營經濟創造的增加值在國內生產總值中的比重由28.3%增長到34.2%。江蘇省個體私營經濟顯著發展的原因是,個體私營經濟( )
a.適應社會化大生產發展要求 b.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要求
c.在國民經濟中逐漸起主導作用 d.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9.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從賣方市場轉向買方市場,許多企業根據市場的變化,積極開發和研制新產品,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但也有一些企業因為商品滯銷而減產甚至停產。這說明( )
a.生產水平決定消費水平 b.消費對生產具有反作用
c.消費結構決定生產結構 d.消費方式決定生產方式
10.沒有汽車工業的大發展,就沒有人們對轎車的強烈需求。這主要說明( )
a.生產決定消費的對象 b.生產決定消費的水平和質量
c.生產為消費創造動力 d.消費的發展促進生產的發展
11.大力發展社會生產力,必須不斷深化改革。下列對改革認識正確的是( )
①改革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 ②改革是對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根本變革
③改革就是調整生產關系中與生產力不相適應的環節和方面 ④改革是社會主義的自我完善和發展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④
12.被經濟界人士稱為“假日經濟”的現象,極大地促進了商業、旅游等行業的火爆。“假日經濟”有利于刺激消費,擴大內需。這說明( )
a.生產決定消費 b.生產與消費互相決定
c.消費反作用于生產 d.生產消費決定生產
13.“假日經濟”現象的出現說明…( )
a.人們的消費觀念隨著客觀事物的變化而變化 b.高消費已成為社會時尚
c.老百姓手中的錢越來越多了 d.人們的消費觀念已發生了根本變化
14.目前,北京市私營企業已達15.1萬戶,個體工商戶達到31. 3萬戶,分別比兩年前增長了45. 2%和29.3%。個體私營經濟迅猛發展的原因是…( )
a.個體私營經濟機制新,有活力,適應了市場要求
b.部分國有企業經營困難,經濟效益不高
c.個體私營經濟是我國現階段的重要的經濟成分
d.個體私營經濟最適應社會化大生產的發展要求
15.目前,北京市共有市場主體77.9萬戶,而私營企業、個體工商戶占59. 5%;個體私營經濟對北京工業增長的貢獻率已經超過60%。這表明( )
a.我國經濟在逐步私有化 b.公有制的實現形式是多種多樣的
c.非公有制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d.公有制經濟的主體地位已被取代
XX年2月2日《經濟日報》報道,有一種看法認為公有制是注定沒有出路的,企業要搞好,經濟經發展,就必須實行私有制。閱讀上述材料,回答:
16.材料中的看法( )
a.是正確的。它主張大力發展非公有制經濟
b.是正確的。它啟示我們要加大改革公有制的力度
c.是錯誤的。它堅持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
d.是錯誤的。它否定了公有制的主體地位
17.XX年廣東統計數據表明,在2. 17萬億元的生產總值中,民營經濟占了約4成,比XX年總量翻了一番多。這表明廣東這艘“經濟巨艦”的“發動機”,正在由外向帶動為主的“一個半引擎”驅動,轉向內、外源經濟并進共榮的“雙輪驅動”。上述材料表明了( )
a.私營企業已成為社會主義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b.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存的格局得以進一步發展
c.私營企業將沖擊公有制的主體地位 d.私營經濟比公有制經濟更加優越
18.XX年12月6日,廣東省地稅局公布的稅收統計分析情況表明,廣東省地稅局推出的一系列稅收優惠政策,已有效減輕民營企業和中小型企業的稅收負擔,對拉動我省民營經濟發展起到重要作用。廣東省之所以要扶持民營經濟發展,是因為( )
a.民營經濟在國民經濟中居于主導地位
b.非公有制經濟是社會主義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c.民營經濟的發展有利于提高我國的生產力水平
d.民營經濟是我國經濟的主體
19.XX年12月7日,廣東省政府和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公司簽署了戰略合作揖詳述。同時,廣東省國資委還與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公司簽署了關于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部分股權轉讓給中國人壽,占南方電網總股份的32%。這次股權轉讓( )
a.有利于推動廣東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
b.是南方電網公司變成私有制
c.可以讓南方電網公司發行股票
d.會造成國有資產流失
20.XX年3月16日通過的《物權法》修訂案明確了國有財產、私有財產和集體財產平等保護的原則,劃定了私有財產的范圍,規定公民的合法財產不容侵犯,征收征用公民財產要給與合理補償。這樣做的經濟意義在于( )
①有利于進一步調動人們創造財富的積極性 ②有利于縮小貧富差距,實現共同富裕
③有利于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④有利于完善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a.①③ b. ①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二、不定項選擇題
21.我國強調大力發展生產力的必要性( )
a.為了解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必須大力發展生產
b.只有大力發展社會生產力才能鞏固我國的社會主義制度
c.才能解決我國人民的溫飽問題
d.才能不斷增強綜合國力、提高我國的國際地位
22.手機的普及、技術的發展和性能的提高,使得手機短信這種新的消費方式與人們的生活緊密聯系。這( )
a.生產決定費水平和消費方式 b.消費對生產具有反作用
c.生產為消費創造動力 d.消費是生產的目的和動力
23.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指出,要深化國有企業改革,改善國有企業股本結構,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實現投資主體和產權多元化。這是因為( )
a.混合所有制經濟是市場經濟最重要的組成部分
b.混合所有制經濟仍由公有制經濟支配和控制
c.混合所有制經濟能夠調動各類投資主體的積極性
d.混合所有制經濟有利于資源的優化配置
24.XX年4月,國家大型煤炭基地建設規劃編制日前已獲正式批準。按照規劃要求,國家支持大型煤礦企業重組,支持外資、民資參與國有煤炭企業的股份制改造,參與大型煤炭基地建設。這是( )
a.促進我國生產力發展的客觀需要
b.市場經濟平等性、開放性和競爭性的客觀要求
c.優化所有制結構的客觀要求
d.控制國民經濟命脈的客觀要求
規劃中指出:“加大國有經濟布局和結構調整力度,進一步推動國有資本向關系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集中,增強國有經濟控制力,發揮主導作用。”據此回答25--26題:
25.推動國有資本向關系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集中,這 ( )
a.是國有經濟發揮主導作用的客觀要求 b.是堅持和完善基本經濟制度的客觀要求
c.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根本目標 d.是提高國有企業經濟效益的根本途徑
26.要增強國有經濟控制力,就必須( )
a.提高國有經濟的比重
b.提高國有經濟的質量和效益
c.加快國有企業股份制改造的步伐
d.加快國有企業的技術進步,提高其管理水平
三.辨析題
27.隨著國有企業改革的深化和發展,我國國有經濟在社會總資產中的比重有所下降,國有經濟的主導作用在逐步削弱。
四.簡答題
28。材料:XX年1月14日,中共中央在中南海舉行了新時期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專題報告會。在會上強調,先進性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根本特征,要把黨的先進性要求轉變為實際行動,要切實落實到大力發展先進生產力上來……
結合材料,聯系學過的知識,回答:我國現階段應該如何大力發展生產力?
單選:adabc,babbc,dccac,dbcab
多選:abcd,a,cd,abc,ab,bcd
27.答案:(1)國有經濟的主導地位主要體現在控制力上,即在關系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國有經濟必須占支配地位,并不是由國有經濟在社會總資產中的比重和數量決定的,事實上國有資產不可能在布局上面面俱到。
(2)改革的實踐證明,國有經濟比重適當下降不會影響其主導地位,相反,國有資產通過控股、參股等多種形式控制大量的社會資本,從而使國有經濟對國民經濟的主導作用得到增強。
(3)可見,只要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國家控制國民經濟命脈,國有經濟控制力和競爭力得到增強,在這個前提下,國有經濟比重減少一些,不會影響我國的社會主義性質,也不會削弱國有經濟對國民經濟的主導作用。
28.答案:(1)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動搖。 (2)尊重人才,尊重勞動知識,尊重創造。 (3)加快科學技術的發展,大力推進科技進步和創新. (4)深化改革,完善社會主義的各項基本制度。
第四課 生產與經濟制度 篇2
第四課 生產與經濟制度
一、基礎知識結構
(一)發展生產、滿足消費
1、生產與消費的關系:
(1)生產決定消費:①生產決定消費的對象;②生產決定消費的方式;③消費的質量和水平;④生產為消費創造動力。(人類消費所需要的一切商品和服務都靠生產創造出來,物質資料的生產是人類社會賴以存在和發展的基礎。)
(2)消費對生產具有重要的反作用:
①消費對生產具有重要的反作用,消費的發展促進生產的發展。
a、消費是生產的目的:只有生產出來的產品被消費了,這種產品的生產過程才算最終完成。
b、消費是生產的動力:a、消費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對生產的高速和升級起著導向作用;b 一個新的消費熱點的出現。往往能帶動一個產業的出現和成長;c 消費為生產創造出新的勞動力,并提高勞動力的質量,提高勞動者的生產積極性。
②消費阻礙生產的發展:不科學、不健康的消費,阻礙生產的發展。
(3)社會再生產:
①含義:任何社會都需要生產過程的不斷重復和更新,這就是再生產。
②內容:生產、分配、交換、消費
③四環節之間的關系:直接生產過程是起決定作用的環節;分配和交換是連接生產與消費的橋梁和紐帶,對生產和消費有著重要的影響;消費是物質資料生產總過程的最終目的和動力。
2、大力發展生產力
(1)為什么要大力發展生產力?
①我國正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是社會的主要矛盾。為了解決這個矛盾,必須大力發展社會生產力,這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
②只有大力發展生產力,才能為鞏固社會主義制度建立雄厚的物質技術基礎;才能擺脫經濟文化落后狀態,縮小歷史遺留下來的與發達國家的差距,趕上以至超過發達國家,充分顯示社會主義的優越性;才能不斷增強綜合國力,提高我國的國際地位。
(2)如何發展生產力?
①集中力量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是我們國家的根本任務。為此,一定要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各行各業各項工作,都必須服從和服務于經濟建設這個中心。
②必須通過改革,調整生產關系中與生產力不相適應的部分,調整上層建筑中與經濟基礎不相適應的部分。改革是社會主義的自我完善和發展。要通過改革,完善社會主義的各項基本制度,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充滿生機與活力。
(二)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
1、公有制經濟
(1)含義即內容:包括國有經濟、集體經濟以及混合所有制經濟中的國有成分和集體成分。
(2)地位:公有制經濟是社會主義的根本經濟特征,是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基礎。
(3)實現形式:
①國有經濟:
a 含義:指由社會全體勞動者占有生產資料(以國家所有的形式存在)的公有制形式。它同較高的生產力水平相適應。
b 性質:是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的主體。
c 地位:國有經濟是我國國民經濟的支柱
d 作用:它掌握著國家的經濟命脈,在國民經濟中起主導作用。發展、壯大國有經濟,對于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增強我國的經濟實力、國防實力和民族凝聚力,提高我國的國際地位,具有關鍵作用。
②集體經濟:
a 含義:是又部分勞動者共同占有生產資料的一種公有制經濟。它包括各種形式的合作社、集體工業企業和商業企業、股份合作制企業等多種形式。
b性質:是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c 地位:它是我國農村的主要經濟形式,并廣泛存在于城鄉的工業和服務業中。
d 作用:可以體現共同富裕的原則,可以廣泛吸收社會資金,緩解就業壓力,增加公共積累和國家稅收。發展集體經濟,對發揮公有制的主體作用具有重大意義。
e 政策:國家支持、鼓勵和幫助集體經濟的發展。
③ 混合所有制經濟中的國有成分、導體成分,都是公有制經濟的重要組成成分。
a 含義:混合所有制經濟,是不同所有制經濟按照一定原則實行聯合生產或經營的經濟形式。
b混合所有制經濟中的國有成分、導體成分,都是公有制經濟的重要組成成分。
④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都可以作為公有制經濟的實現形式。
a股份制企業如果國家和集體控股,則具有明顯的公有性。
b 股份制成為公有制的主要實現形式,可以增強公有制經濟的活力,提高企業和資本的運作效率,擴大公有資本的支配范圍,增強公有制的主體作用。
(4)公有制的主體地位的主要體現:
①第一,公有資產在社會總資產中占優勢。這是就全國而言,有的地方、有的產業可以有所差別。
②第二,國有經濟控制國民經濟命脈,對經濟發展起主導作用。國有經濟的主導作用主要體現在控制力上,即體現在控制國民經濟發展方向、控制經濟運行的整體態勢、控制重要稀缺資源的能力上。在關系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國有經濟必須占支配地位。
(5)態度:必須毫不動搖地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
2、非公有制經濟:
(1)非公有制經濟的三種主要形式:
①個體經濟
a含義:由勞動者個人或家庭占有生產資料,從事個體勞動和經營。
b特點:個體經濟以勞動者自己的勞動為基礎,勞動成果直接歸勞動者所有和支配;以手工勞動為主,規模小、投資少、設備簡單、經營靈活等特點。
c作用:現階段,個體經濟在利用分散的資源、發展商品生產、促進商品流通、擴大社會服務、方便人民生活、增加就業等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②私營經濟:
a含義:私營經濟,以生產資料私有和雇傭勞動為基礎,以取得利潤為目的。
b特點:與個體經濟相比,私營經濟規模較大,設備較先進,勞動生產率比較高。
c作用:私營經濟的存在和發展,可以集中和利用一部分私人資金,為發展生產和滿足人民生活需要服務;可以吸收勞動者就業,增加勞動者個人收入和國家稅收;對提高國家的綜合經濟實力有積極作用。
(注意:個體經濟與私營經濟最大的區別:二者建立的基礎不同,前者以勞動者自己勞動為基礎,后者以雇傭勞動為基礎。)
③外資經濟:
a含義:外資經濟,是指外國投資者和港澳臺投資者根據我國法律、法規在我國大陸設立的獨資企業以及中外合資企業、中外合作經營企業中的外商投資部分。
b作用:發展外資經濟,有利于引進境外的資金和先進技術,學習境外的先進管理經驗;有利于擴大就業,擴大出口,增加財政收入。
(2)非公有制經濟的性質、地位:不屬于社會主義性質的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3)對非公有制經濟的態度:必須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
(思考:為什么要允許非公有制經濟的存在和發展?如:地位、作用、符合我國的生產力的狀況)
3、公有制經濁與非公有制經濟的關系:
堅持公有制為主體,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統一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進程中,不能把二者對立起來。各種所有制經濟完全可以在市場競爭中發揮各自優勢,相互促進,共同發展。
4、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存在的客觀必然性(為什么要堅持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濁制度?)
(1)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適合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生產力發展不平衡、多層次的狀況,符合社會主義本質的要求。
(2)實踐證明:它有利于促進生產力的發展、有利于增強綜合國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必須堅持和完善這一基本經濟制度。
二、重點、考點:
1、生產與消費的關系。
2、為什么要大力發展生產力?如何發展生產力?
3、公有制經濟的主體地位
4、國有經濟的主導作用。
5、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客觀必然性。
鞏固測試
一、單項選擇題
1、個體經濟和私營經濟的區別在于( )
a 前者以小私有制為基礎,后者以資本主義私有制為基礎
b 前者以個體勞動為基礎,后者以雇傭勞動為基礎
c 前者以養家糊口為目的,后者以賺取利潤為目的
d 前者是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后者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有益補充
2、黨的xx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指出,公有制的主要實現形式是( )
a全民所有制 b集體所有制 c股份制 d合作制
3、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是我國基本經濟制度,從根本上說是由( )
a 生產關系適應生產力的客觀規律決定的 b我國的社會主義經濟制度決定的
c 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性質決定的 d 我國人民的根本利益決定的
4、我國公有制的主體地位主要體現在( )
①公有資產在社會總資產中占優勢 ②國有經濟控制國民經濟命脈 ③國有資產在社會總資產中占優勢 ④國有經濟對國民經濟發展起主導作用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5、在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之所以要堅持公有制的主體地位,是因為( )
a 公有制比重越大越能促進生產力的發展
b 公有制是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基礎
c 我國現階段的生產力水平低且發展不平衡
d 公有制是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的根本途徑
6、果戈理的小說《死魂靈》中有個人物叫潑留希金,他積攢了很多錢財,但一直把錢鎖在箱子里,物品藏在倉庫里,以致紙幣霉爛變灰。潑留希金對待錢財的態度是( )
a 錯誤的,因為消費是生產的目的和動力
b 正確的,這是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
c 錯誤的,因為消費和生產既有區別又有聯系
d 正確的,因為生產決定消費,沒有生產就沒有消費
7、據國家有關部門調查,目前全國至少有85%的新遷住戶要裝修居室。家庭居室裝飾成為消費熱點,我國裝飾業全年生產總值達500多億元,已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這一情況表明( )
a 消費決定著生產的發展
b 一個新的消費熱點能帶動一個產業的成長
c 國家指導居民消費,才能刺激經濟增長
d 國家應提倡適度消費,反對鋪張浪費
8、積極鼓勵個體、私營經濟發展,是因為發展個體、私營經濟( )
①有里于擴大勞動就業 ②對提高國家綜合經濟實力起決定作用 ③有利于增加勞動者的個人收入 ④有利于國家經濟發展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
9、公有制經濟的主體地位體現在( )在社會總資產中占優勢。
a 國有資產 b 集體資產 c 公有資產 d 混合資產
10、“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的確立( )
①從根本上說,是由價值規律決定的 ②是由我國的社會主義性質和初級階段的國情決定的 ③符合“三個有利于”標準 ④以公有化程度的高低為標準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11、我們應全面認識公有制經濟的含義。公有制經濟包括( )
①國有經濟 ②集體經濟 ③股份制經濟 ④混合所有制經濟中的國有成分和集體成分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④
12、社會主義的根本經濟特征和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基礎是( )
a 社會化大生產 b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c 社會主義商品經濟 d 生產資料公有制
13、隨著生產技術的提高和價格的不斷降低,手機已經進入尋常百姓家,手機的熱銷吸引了許多國內企業進入手機行業。上述現象表明( )
①消費決定著生產的質量和水平 ②價格影響商品供求 ③生產引起新的消費需求 ④消費調節生產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4、xx屆三中全會提出,使股份制成為公有制的主要實現形式。其“股份制”是( )
a 必須由國家或集體控股 b 是產品的分配方式
c 指混合所有制經濟 d 都具有公有制性質
15、使股份制成為公有制的主要實現形式,其目的是( )
a.鼓勵和發展非公有制經濟 b.實現多種所有制經濟的共同發展
c.進一步增強公有制經濟的活力 d.搞好公有制經濟的結構調整
16.在我國現階段,必須堅持公有制經濟為主體、多種經濟成分共同發展的方針。這就要求在社會總資產中 ( )
a.非公有制經濟所占比重逐步下降 b.公有制經濟所占比重逐步上升
c.公有制經濟所占比重超過私營經濟 d.公有制經濟所占比重超過非公有制經濟
17、在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國有經濟是國民經濟的領導力量,在國民經濟中居于主導地位。其主導作用主要體現為 ( )
a、對國民經濟的控制力 b、對基建投資的控制力
c、對關鍵領域的控制力 d、對重要行業的控制力
18. 過去,人們的早餐習慣是稀飯加泡菜,營養不很豐富。近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費觀念的變化,很多人的早餐是牛奶加雞蛋,各種類型的奶制品銷售紅火,極大的推動了養殖業和乳品加工業的發展。這說明( )
①一個新的消費熱點的出現,往往能帶動一個行業的出現和成長 ②生活消費不再需要厲行節約 ③家庭消費與經濟發展水平息息相關 ④生產是消費的目的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9.改革開放20年來,我國的所有制結構不斷調整,公有經濟的比重不斷下降,由1978年的99.8%下降到1998年的66.8%,而非公有經濟的比重不斷增加,由1978年的0.2%上升到1998年的33.2%,這說明( )
a、我國的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基礎不再是生產資料公有制
b、這種所有制結構不適合我國現階段生產力的發展水平
c、這種所有制結構是對社會主義本質的否定
d、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一項基本經濟制度是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確立這一所有制結構適合現階段生產力的發展,具有客觀必然性
20.縱觀當今的商品市場,空調、汽車、手機、電腦、等離子、冰箱應有盡有,琳瑯滿目,可以說當今時代的人享受了古代皇帝都享受不到的樂趣,這主要說明( )
a.生產決定消費對象 b.生產決定消費方式
c.生產決定消費的質量和水平 d.生產為消費創造動力
21.2004年3月14日,第十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審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其中將原憲法第二十一條作了修改,明確指出國家要大力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憲法的這一規定說明( )
①非公有制經濟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②非公有制經濟是促進我國社會生產力發展的重要力量 ③非公有制經濟和公有制經濟在我國國民經濟中的地位是平等的 ④我國已經放寬市場準入,非公有制資本可以進入國家任何領域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2.在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過程中,只有確保公有制主體地位 ( )
①才能實現共同富裕 ②就能消除貧富差距 ③勞動人民社會生活中的主人翁地位才能實現 ④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才有堅實的經濟基礎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3、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就必須 ( )
①堅持公有資產在社會總資產中占優勢 ②發揮國有經濟的主體作用 ③國有經濟控制國民經濟命脈,對經濟發展起主導作用 ④給公有制經濟以特別優惠的政策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③
24、下列屬于公有制經濟的是 ( )
a 混合所有制經濟中的集體成分 b 混合所有制經濟中的外資成分
c 有限股份公司中的公眾股 d 合伙企業
25、我國居民對固定電話和移動電話的巨大需求帶動電信行業的蓬勃發展說明( )
a 消費方式決定生產方式 b 消費對生產具有重要的反作用
c 消費結構決定生產結構 d 生產水平決定消費水平
26、下列關于我國現階段個體經濟和私營經濟的共同點的說法,正確的有 ( )
①都以私有制為基礎 ②都存在雇傭勞動關系 ③都是社會主義經濟的組成部分 ④都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a. ③④ b. ①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④
27、現在,個體經濟和私營經濟在浙江、江蘇等省份都得到了快速發展,表明它( )
a.代表了我國先進的生產力
b.與公有制經濟可以在市場中平等競爭
c.性質已經發生了根本變化
d.已成為我國基本經濟制度的主體部分
28.《廈門日報》2004年9月8日報道:上了年紀的人都記得上世紀五十年代中期至八十年代末,人們手中有許多票券,如糧票、油票、布票、魚票、糖票等。今天,人們早就告別了短缺經濟時代,進入幾乎所有商品都十分豐富的買方市場時代。而產生這一變化的根本原因是( )
a消費反作用于生產,人們需求的增長,促進了生產的發展
b實行了經濟體制改革,激發了人們的生產熱情
c生產決定消費對象,隨著生產力的發展,生產能力得到極大提高,產品越來越豐富
d社會主義分配制度使人們的收入水平不斷提高
2004年以來,我國國內市場銷售穩定增長,新的消費熱點持續升溫,居民消費結構不斷升級。通訊器材、商品房等一些新的消費熱點持續升溫,成為推動經濟增長的新興力量。據此回答29-30題。
29.上述材料表明( )
a.生產的發展提高了人們的消費質量
b.生產發展水平決定人們的消費水平
c.消費拉動了我國經濟增長
d.人們的消費水平決定生產發展水平
30.居民消費結構不斷升級的根本原因是( )
a.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 b.居民消費品不斷豐富
c.我國人口增長的成功控制 d.我國物價水平平穩回升
二、非選擇題:
1.危機中蘊含著新的發展機遇。在北京舉行的“sars”與亞洲經濟研討會,博鰲亞洲論壇秘書長龍永圖在談及“非典”的影響時是這樣總結的――在旅游、餐飲、交通等行業遭受到打擊的同時,卻刺激了傳媒、電信、醫藥、汽車等行業的市場需求,出現了新的消費熱點和消費趨向。
為什么說“sars”對我國經濟的影響是“危機中蘊含著新的發展機遇?
2.某國有企業改制前后的情況:
某國有獨資企業 投資主體 投資額(萬元) 盈利(萬元)
改制前 國家 2000 -100
改制后 國家 2000
600
某私營企業 4000
公司經營者 600
上述圖表體現了哪些經濟學道理?
3、材料一:到XX年底,3468家重點企業完成公司制改革,改革面接近80%。這些由重點國有企業改制形成的股份制企業,國家投入資本7710億元,但全部注冊資本卻達到了13304億元。三中全會指出:要使股份制成為公有制的主要實現形式。
材料二:xx屆三中全會決定:“清理和修改限制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法律法規和政策,消除體制性障礙。放寬市場準入,允許非公有資本進入法律法規為禁入的基礎設施、公用事業及其他行業和領域。非公有制企業在投融資、稅收、土地使用和對外貿易等方面,與其他企業享受同等待遇。”
請回答:(1)運用所學知識說明,為什么要使股份制成為公有制的主要實現形式?
⑵國家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會不會影響公有制的主體地位?為什么?
4.材料一:一個被認為是個體私營經濟占主導地位的大省,在全省工業產值中比重只有11.5%的國有企業卻牢牢的控制了能源、交通、通訊和重要材料等工業領域,使國有經濟的質量和控制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國有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不是互相排斥,而是相互促進、共同發展。這個奇特現象被稱為“浙江現象”。
材料二:《中國統計信息報》報導,權威部門預測,到XX年,我國個體工商戶和私營企業將發展到3000萬戶,就業人數將達到5000多萬,擁有資產達億元,它們的工業產值可占全國工業總產值的20%左右,商品零售額占社會商品零售額的30%左右。
(1)兩則材料體現了我國在經濟上形成了一種什么結構?為什么會形成這種結構?
(2)怎樣看待材料一所述“浙江現象”中的國有經濟?
參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1—5:bcaab 6—10:abccc 11—15:ddbcc 16—20:daadc 21—25:acdab 26—30:dbcca
二、非選擇題:
1.生產決定消費,消費反作用于生產。“非典”時期的旅游、餐飲、交通運輸等受到沖擊,我國經濟建設受到干擾,不利于內需的擴大,從而不利于經濟發展。而與此同時,“非典”卻刺激了傳媒、電信、醫藥、汽車等行業的市場需求,出現新的消費熱點和消費趨向,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擴大了內需,拉動經濟發展。
所以說危機中蘊含著新的發展機遇。
2.體現了我國實行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非公有制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與公有制經濟平等競爭,共同發展。因此非公有制經濟可以入股國有企業并取得控股地位。體現公有制的實現形式多樣化,可以是國有獨資,也可以實行股份制等形式,在股份制企業中,國家可以鞏固,也可以參股。題中國有企業改造為股份制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有利于所有權與經營權相分離,提高資本的運作效率。
3、(1)①發展公有制經濟,必須努力尋找能夠極大地促進生產力發展的公有制實現形式。股份制是社會化大生產的產物,可以作為公有制經濟的主要實現形式。②股份制企業,如果國家和集體控股,則具有明顯的公有性。③股份制成為公有制經濟的主要實現形式,可以增強公有制經濟的活力,提高企業和資本的運作效率;擴大公有資本的支配范圍,增強公有制的主體地位。
(2)①公有制的主體地位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公有資產在社會總資產中占優勢。這是就全國而言,有的地方、有的產業可以有所差別。第二,國有經濟控制國民經濟命脈,對經濟發展起主導作用。國有經濟的主導作用主要體現在控制力上。在關系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國有經濟必須占支配地位。國有經濟要有量的優勢,更要有質的提高。調整國有經濟布局,退出一般競爭性行業,收縮戰線,加強重點,可以更好地發揮其主導作用,并且為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提供空間。②堅持公有制為主體,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發展,都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經濟制度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符合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兩者統一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進程中,不能把兩者對立起來。多種所有制經濟完全可以在市場競爭中發揮各自優勢,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總之,國家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不會影響公有制的主體地位。
4.(1)①兩則材料共同說明我國形成的是以社會主義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所有制結構。②從根本上講是由生產關系一定要適應生產力發展的客觀規律決定的。我國現階段生產力發展不平衡和多層次性的國情決定的。是社會主義本質的要求。符合三個有利于。
(2)“浙江現象”中非公有制經濟蓬勃發展,與國有企業一樣有相當的競爭力,但國有經濟仍然在國民經濟中起主導作用,主要體現在控制力上,在關系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國有經濟占主導地位。材料中在全省工業產值中,比重只占11.5%的國有企業,卻牢牢的控制了能源、交通、通訊的重要原材料等工業領域,使國有經濟的質量和控制力得到了大幅度提高,這正是國有經濟主導作用在控制力上的體現。
第四課 生產與經濟制度 篇3
第四課生產與經濟制度第一課時 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 教案
【內容目標】
列舉實例,闡釋實行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符合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
【學習要求】
1.了解公有制經濟、國有經濟、集體經濟的含義、地位和作用;混合所有制經濟的含義。
2.了解公有制經濟的實現形式。
3.理解公有制主體地位的體現。
4.了解個體經濟、私營經濟、外資經濟的含義、地位和作用
5.理解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經濟制度的內容,實行這一制度的原因和意義
【教學要求】
1. 匯集事例,了解各種所有制經濟存在的形式和特征,并討論其作用。
2. 用實例說明基本經濟制度適合我國國情。
一.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
1.公有制為主體
(1)我國基本經濟制度的內涵: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
(2)生產資料公有制的地位、范圍
①地位:生產資料公有制是社會主義的根本經濟特征,是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基礎。
②范圍:國有經濟、集體經濟以及混合所有制經濟中的國有成分和集體成分。
(3)國有經濟的含義、地位及作用
①含義:由社會全體勞動者共同占有生產資料(以國家所有的形式存在)的公有制形式。它同較高的生產力水平相適應。
②地位:國民經濟的支柱
③作用:在國民經濟中起主導作用,掌握著國家的經濟命脈。發展、壯大國有經濟,對于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增強我國的經濟實力、國防實力和民族凝聚力,提高我國的國際地位,具有關鍵作用。
(4)集體經濟的含義、地位及作用
①含義:由部分勞動者共同占有生產資料的一種公有制經濟。它是我國農村的主要經濟形式,并廣泛存在于城鄉的工業和服務業中。
②地位: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③作用:可以體現共同富裕的原則,可以廣泛吸收社會資金,緩解就業壓力,增加公共積累和國家稅收。對于發揮公有制的主體作用具有重大意義,對于實現共同富裕具有重要作用。
(5)混合所有制經濟的含義:不同所有制經濟按照一定原則實行聯合生產或經營的經濟形式。混合所有制經濟中的國有成分、集體成分,都是公有制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注意:股份制經濟不一定是混合所有制經濟。
混合所有制經濟不能籠統地說是公有還是私有。
(6)公有制經濟的實現形式
發展公有制經濟,必須努力尋找能夠極大促進生產力發展的公有制實現形式。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都可以作為公有制經濟的實現形式。
股份制作為現代資本的組織形式有利于實現所有權和經營權的分離,從而提高企業和資本運作效率,股份制企業,如果國家和集體控股,則具有明顯的公有性。股份制成為公有制的主要實現形式,可以增強公有制經濟的活力,擴大公有資本的支配范圍,增強公有制的主體作用。
注意:公有制實現形式就是公有資產的增值方式。
股份合作制是勞動和資本聯合的一種集體經濟的實現形式。
(7)公有制經濟主體地位的體現
第一,就全國而言,公有資產在社會總資產中占優勢。
第二,國有經濟控制國民經濟命脈,對經濟發展起主導作用。國有經濟的主導作用主要體現在控制力上。(即體現在控制國民經濟發展方向、控制經濟運行的整體態勢、控制重要稀缺資源的能力上。在關系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國有經濟必須占支配地位。)
2.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
(1)個體經濟的含義、地位及作用
①含義:由勞動者個人或家庭占有生產資料,從事個體勞動和經營,以勞動者自己的勞動為基礎,勞動成果直接歸勞動者所有和支配。
②地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③作用:在利用分散的資源、發展商品生產、促進商品流通、擴大社會服務、方便人民生活、增加就業等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2)私營經濟的含義、地位及作用
①含義:以生產資料私有和雇傭勞動為基礎,以取得利潤為目的的所有制形式。
②地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③作用:可以集中和利用一部分私人資金,為發展生產和滿足人民生活需要服務;可以吸收勞動者就業,增加勞動者個人收入和國家稅收,對提高國家的總和經濟實力有積極作用。
(3)外資經濟的含義、地位及作用
①含義:是指外國投資者和港澳臺投資者根據我國法律、法規在我國大陸設立的獨資企業以及中外合資企業、中外合作企業中的外商投資部分。
②地位: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③作用:有利于引進境外的資金和先進技術,學習境外的先進管理經驗;有利于擴大就業,擴大出口,增加財政收入。
注意:民營經濟是除國有經濟以外的其它所有制經濟,是相對于官營經濟而言的。
社會主義經濟是指公有制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組成部分。
(4)理解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經濟制度的內容,實行這一制度的原因和意義
①理解:在關系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國有經濟必須占支配地位,必須毫不動搖地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各種非公有制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堅持公有制為主體,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統一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進程中,不能把兩者對立起來。各種所有制經濟完全可以在市場競爭中發揮各自優勢,相互促進,共同發展。
②原因: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適合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生產力發展不平衡、多層次的狀況,符合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
③意義:實踐證明,它有利于促進生產力的發展、有利于增強綜合國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板書設計】
國有經濟
(1)內容 集體經濟
混合所有制中的國有、集體經濟
公有制為主體
我國的基本 (2)實現形式
經濟制度 (3)主體地位的體現
個體經濟
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 私營經濟 堅持和完善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
外貿經濟
【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