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財政導學案(精選2篇)
國家財政導學案 篇1
高一政治導學案
《經濟生活》第八課 財政與稅收 第一課時 國家財政
課型:新授課 使用時間 星期
【作業反思】
【學習目標】
1、知識目標
、僦镭斦暮x及其實質;②了解國家預算和決算的含義;
、劾斫庳斦谴龠M社會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質保障;
、芏秘斦馁Y源配置職能;⑤理解財政的經濟穩定職能;
⑥知道財政收入的含義和具體獲取渠道;⑦理解影響財政收入的主要因素;
、嗔私庳斦С龅暮x和我國財政支出的主要用途;
、岫秘斦罩У膶Ρ汝P系以及如何確定財政收支的合理關系。
2、能力目標
、俪醪秸莆杖绾芜\用財政政策實現經濟平穩運行的實踐能力;
②初步掌握根據政府職能合理分配財政支出的實踐能力;
、勰軌驗檎黾迂斦杖胩岢龊侠砘ㄗh的能力;
、艹醪街廊绾魏侠泶_定財政收支關系的實踐能力;
、蒉q證地認識財政赤字現象的思維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俑惺芪覈鴩邑斦男再|、功能和使用原則,增強愛國主義情感;
②關心國家財政支出的內容,關注國家與社會發展,增強主人翁意識。
【課標導學】
一、財政
、拍康模
⑵含義: 。
、菍崿F:
二、財政的基本作用
三、財政的收入與支出
⒈財政收入
、藏斦С
、池斦氖杖肱c支出的關系
【合作探究】
1、走進生活:請同學們結合自己的所見所聞舉例說明財政的作用。
2、有人認為,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實力的增強和國家財政狀況的好轉,越來越多的大型、特大型基礎工業和基礎設施項目上馬或建成,為實現21世紀我國經濟的騰飛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同時也為企業、個人創造了良好的生產和生活條件,而這一切都依賴于國家龐大的財政支持。
辨析:財政收入越多越好。
【當堂達標】
1、xx大報告重申了西部大開發戰略。為進一步推進西部大開發,在繼續搞好已開工的10大建設項目的同時,計劃再開工12個重點工程項目,總投資的3000億元。材料中的3000億元是( )
a、財政收入 b、財政支出 c、稅務收入 d、稅務支出
2、我國的財政收入連年大幅度增長,有效地支持了國家重點建設和西部大開發戰略。財政收入包括( )
a、稅收收入、債務收入、國有企業上交的利潤收入
b、稅收收入、外匯收入、國有企業上交的利潤收入
c、債務收入、外匯收入、國有企業上交的利潤收入
d、稅收收入、外匯收入、債務收入
3、在預算和決算中,收支相等是最理想的狀態,這時財政資金得到了最充分的利用。如果收入大于支出,節余過多將意味著( )
a、經濟發展具有充足的后勁,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有了物質保障
b、資金儲備充足,有利于集中力量辦大事,保證國家重點工程順利進行
c、財政資金沒有得到有效的運用
d、有利于國民收入的增長,加速經濟建設和經濟發展的良性循環
4、國家通過財政可以優化資源配置,集中力量辦大事。下列不能說明這一作用的事件是( )
a、南水北調工程 b、西氣東輸工程 c、修建青藏鐵路 d、資助貧困學生完成學業
5、根據近幾年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現狀,為刺激社會需求,財政支出的重點轉向基礎設施建設、農業和社會公益事業上來,與國家的宏觀經濟政策相適應。這表明( )
①財政決定經濟 ② 財政支出的重點要以經濟社會發展的客觀需要為依據 ③要堅持緊縮性財政政策 ④財政支出的數量和使用方向體現著國家的宏觀經濟政策。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6、近幾年糧食豐收導致市場上的糧價下跌,我國實行了糧食保護價制度,國家規定按較高的保護價收購糧食,這部分糧食收購資金支出( )
a、屬于行政管理支出 b、屬于社會保障支出
c、是為了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 d、是為了獲得更多的財政收入
7、《中國財經報》載文指出,經濟和財政是相輔相成,財政來自于整個經濟的發展,經濟的發展又促進了財政的增加,財政的增加反過來又支持擴大內需,支持經濟建設。
。1) 經濟發展水平和財政的關系是怎樣的?
。2) “財政的增加反過來又支持擴大內需,支持經濟建設。”;有人認為,財政收入越多越好。根據所學理論談談你的看法。
【課后練習】
1、關于預算的說法,正確的選擇是( )
、偎菄业氖杖牒椭С ②它是國家的基本財政計劃
③它是國家財政的主要環節 ④ 預算經過財政部門批準才能生效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②③
2、財政是國家的收入和支出。國家財政是通過預算實現的。要正確對待財政收入和支出的關系。下列選項對“財政”理解正確的是( )
a、財政是現代國家的經濟行為,它是與社會化大生產相一致的
b、財政是就是指財政收入
c、財政是指國家的收入和支出
d、財政就是國有企業上繳國家的全部利潤,是所有權收益的一種形式
3、財政收入中最穩定可靠的收入是( )
a、稅收收入 b、國有企業上繳的利潤收入 c、債務收入 d、其他收入
4、影響財政收入的主要因素有( )
①經濟發展水平 ②消費水平 ③ 國家分配政策 ④社會保障水平
a、①② b、 ①②③ c、①③ d、①②④
5、財政是鞏固國家政權的物質保證,這是因為,國家可以通過財政政策( )
、儆行У卣{節和處理人民的內部矛盾 ②有效打擊敵對分子的破壞活動
③ 保衛國家主權獨立 ④促進科教事業的發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6、假如每年都實現“收入大于支出,略有節余”,那么( )
a、這是財政運行的最好狀態
b、這是財政運行的最差狀態
c、最后會形成大量節余,意味著財政資金沒有得到有效的運用,對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不利
d、是比財政赤字政策更好的一種財政政策
7、近兩年,國家增發2100億元國債,帶動了社會投資國債5000多個,建設總規模達2.2萬億元,材料表明( )
a、國家通過財政可以有效地調節資源配置 b、國家通過財政可以促進經濟的發展
c、財政可以有力地促進科技的發展 d、財政有利于促進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8、我國財政收入增長的根本原因是( )
a、增加了稅種并提高了稅率 b、擴大了財政赤字
c、發行了國債 d、國民經濟實現了較快增長
9、XX年我國繼續積極推進社會保障體系建設,進一步提高社會保障支出在財政預算中的比重,確保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和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基本生活保障基金按時足月發放。請回答:
材料反映了財政的什么作用?為什么要“進一步提高社會保障支出在財政預算中的比重”?
本課時練習參考答案
【當堂達標】bacdd c
7、(1)二者是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關系。經濟發展對財政的影響是基礎性的。要增加財政收入,必須努力發展經濟,增加國家的綜合國力,財政是一種重要的宏觀調控工具,有利于優化資源配置,促進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
。2) 財政收入的增加,可以加強國家的宏觀調控能力,增加投資和帶動消費,擴大內需,支持經濟建設。但是國家財政收入過多,會直接減少企業和個人的收入,對企業生產的擴大和個人購買力的增加會產生不利影響,最終也不利于擴大內需和促進經濟發展。
【課后練習】dcaca cad
9、答:(1)材料表明財政通過社會保障支出,調節社會分配,有利于促進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2)社會保障支出是財政支出的重要內容。財政通過社會保障支出,對社會分配進行著廣泛的調節,在效率優先、兼顧公平,最終實現共同富裕的原則下,對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實現社會主義的生產目的發揮著積極作用。確保企業下崗職工和離退休人員的基本生活費和養老金,是社會保障的重要內容,離不開財政的大力支持。因此,要進一步提高社會保障支出在財政預算中的比重。
國家財政導學案 篇2
第八課 財政與稅收
第一框 國家財政 導學案
【課前延伸學案】
學習目標:
1、財政的巨大作用 2、影響財政收入的因素 3、財政收入和支出的關系
一、財政及其作用
1、財政含義:
2、國家預算含義:
3、國家決算含義:
4、國家財政在社會經濟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
。1)
二、財政收入與支出——是國家參與社會分配的兩個方面
1、財政收入:
。1)含義:
。2)來源(形式、渠道):
。3)影響財政收入的因素:
、
2、財政支出
(1)含義:
(2)分類(按具體用途分):
3.財政收入和支出的關系:
。1)
。2)
。3)
。4)正確處理財政收入和支出的關系:
【課內探究學案】
探究1:地鐵作為城市交通的動脈,以其安全可靠、方便快捷、環保舒適的優勢,成為許多大城市緩解交通擁堵的重要手段。但地鐵的建設投入大(平均造價約為6億元/千米),成本回收周期長,使很多城市望而卻步,望“鐵”興嘆。
(1)地鐵能靠個人興建嗎?
(2)修建地鐵耗資巨大,如果個人難以承擔,應該由誰來辦?
(3)現實生活中,你還知道哪些服務是由政府提供的?
探究2:從XX年到XX年,國家財政支出大幅度向改善民生傾斜。五年中,全國財政用于教育支出累計3.43萬億,比前五年增長1.65倍;用于醫療衛生支出累計7298億元,比前五年增長2.05倍;用于社會保障支出累計2.36萬億元,前五年增長1.75倍.
結合上述材料,談談你對財政作用的理解。
探究3:材料一:為了防止經濟增長由偏快轉為過熱,XX年中央適當減少財政赤字和長期建設國債規模。當年中央財政赤字為2450億元,比上年減少500億元;發行長期建設國債500億元,比上年減少100億元。
材料二:為了應對金融危機導致的外貿出口增長速度大幅度回落、國內需求對經濟增長的拉動力度不夠等問題,XX年中央果斷決定實施擴張性財政政策,增發了300億元國債。
結合上述材料,談談應該怎樣運用財政政策促進國民經濟平穩運行。
★課堂有效訓練
一、單項選擇題:
1、財政是國家憑借政治權力而進行的社會產品分配,它由兩部分組成,這兩部分是( )
a.收入和預算 b.支出和決算 c.收入和支出 d.稅收和支出
2. 我國財政的巨大作用體現在( )
①國家財政是促進社會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質保障;②國家財政具有促進資源合理配置的作用;③國家財政具有促進國民經濟平穩運行的作用 ④使人民生活有保障,人人都過上了小康生活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3、國家的財政收入是( )
a.國家通過稅收形式而取得的資金 b.國有企業上繳的利潤
c.國家以服務費、罰款、沒收等形式取得的收入 d.國家通過一定的形式和渠道集中起來的資金
經濟增長是財政收入的基礎,財政工作基本是圍繞生財、聚財、用財三者進行的!叭敗敝,生財為根本,聚財要有度,用財講效益,回答4-5題
4.“生財”之道根本在于 ( )
a.調整分配政策,提高財政收入在gdp中的比重 b.強化稅收管理,堵塞稅收漏洞
c.減少財政支出,增發國債 d.發展生產,促進經濟增長
5.“聚財”之度在于 ( )
a.財政收入的增幅與國民收入同步
b.財政收入的增幅高于國民收入的增幅
c.財政收入的增長應與企業生產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相適應
d.避免財政赤字的出現
6 財政部《關于XX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XX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的報告》顯示,XX年預算的主要指標安排如下:中央財政總收入24421.08億元,比XX年增加3188.77億元,增長15%。中央財政總支出26871.08億元,比XX年增加3388.82億元,增長14.4%。這種收支情況會出現( )
a.財政收支平衡 b.財政赤字 c.財政的理想狀態 d.債務減少
7.財政收支平衡是指 ( )
、儇斦杖氲扔谥С ②當年的財政收入大于支出略有盈余 ③當年的財政支出大于收入略有赤字 ④收支完全不等,二者差距大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二、非選擇題:
8.為了修建南昆鐵路,國家先后投資180多億元。如果沒有國家的投資,修好這條鐵路是不可能的。修好了這條鐵路,可以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促進大西北地區的資源開發,真正發揮“背靠大西南,面向東南亞”的優勢,可以改變地區之間經濟發展的不平衡狀況。這項工程,投資大,周期長,短時間內難以獲得巨大利潤,因此是任何一家企業無力承擔也是不想承擔的。所以必須依靠國家財政來解決。
。1)這一事例體現了國家財政的什么作用?
。2)國家是如何發揮財政的作用促進經濟穩定發展的?
【課后拓展學案】
一、單項選擇題:
1.下列關于財政的說法,正確的有( )
、儇斦菄覒{借政治權力而進行的社會產品分配 ②它是在資本主義社會才有的 ③財政包括國家的收入和支出兩方面 ④ 國家財政是通過預算實現的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④ d.②③④
2.關于國家預算的說法,正確的是 ( )
、偎菄业氖杖牒椭С ②它是國家的基本財政收支計劃 ③它由政府提出并經過法定程序審查批準才能生效 ④預算通過財政部門批準才能生效
a.③④ b.①② c.②③ d.①④
3、XX年,我國的國家財政收入首次突破5萬億元。影響國家財政收入大幅度增長的主要因素是( )
a.經濟發展水平和分配政策 b.人們的納稅意識不斷提高
c.社會總產值和國民收入的增加 d.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4、源遠則流長,根深則葉茂。這一比喻說明( )
a財政收入制約著經濟發展水平 b經濟發展水平對財政收入的影響是基礎性的
c價格水平對財政收入有著重要的影響 d分配政策和分配制度制約著財政收入的規模
5、我國工商企業登記費、商標注冊費、公證費用,屬于財政收入的( )
a.利潤收入 b.稅收收入 c.債務收入 d.其他收入
6、我國組織財政收入的最普遍的形式是( )
a.收費 b.罰款 c.國債 d. 稅收
7.從國家取得收入的形式看,財政收入可以分為 ( )
①稅收收人(稅) ②國有企業上繳的利潤收入(利) ③債務收入(債) ④亂罰款收入 ⑤其他所有收入,包括費、罰款、沒收等收入(費)
a.①②③⑤ b.①②④ c.③④⑤ d.②④⑤
8.為了取得抗擊“震災”的勝利,中央和地方財政共撥出資金80多億元。財政部長表示,由于近年來我國經濟高速增長,財政收入大大增加,使國家能調動足夠的資金來應對各種突發事件。由此可見( )
a.增加財政收入是充分發揮財政作用的關鍵 b.財政收入越多越好
c.發揮財政的作用,必須正確處理中央預算與地方預算的關系 d. 財政分為預算收入和預算支出
二、非選擇題:
9.材料:為進一步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平穩較快增長,XX年11月5日,國務院確定了一項財政刺激方案。根據該方案,中國未來兩年將在基礎設施和社會福利方面支出約4萬億元人民幣。國家發改委宣布前期的1000億元分配如下:250億元用于加快鐵路、公路、機場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100億元用于加快建設保障性安居工程;130億元用于加快醫療衛生、教育文化等社會事業建設;60億元用于加快自主創新和結構調整;340億元用于加快農村民生工程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120億元用于加快創新和結構調整。
請分析上述材料是怎樣體現財政的巨大作用的?
第一框 國家財政 參考答案
【課內探究學案】
探究1:(1)地鐵不可能僅僅依靠個人出資修建,因為地鐵建設的投入大,成本回收的周期長,個人財力難以承受。
。2)地鐵耗資巨大,需要由國家來辦。因為國家本身并不直接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必須憑借自身擁有的政治權力,強制征收一部分社會財富,國家的這種收入和支出就是財政,通過財政,實現國家職能。
(3)政府主要提供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包括建立法律基礎,保護經濟的穩定,投資建設基本的社會服務設施和經濟基礎設施,保護環境等。
探究2:(1)國家財政在社會經濟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①國家財政是促進社會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質保障;②國家財政具有促進資源合理配置的作用;③國家財政具有促進國民經濟平穩運行的作用。
。2)上述材料主要體現了財政是促進社會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質保障。國家財政支出向民生傾斜,大副增加用于教育、醫療衛生以及社會保障的支出,有利于促進教育公平,建立社會保障體系與基本醫療衛生制度,保障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推動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探究3:國家財政具有促進國民經濟平穩運行的作用。
。1)在經濟增長滯緩、經濟運行主要受需求不足制約時,政府可以采用擴張性財政政策,通過增加經濟建設支出、減少稅收,刺激總需求增長,降低失業率,拉動經濟增長。金融危機后,中央果斷決定實施擴張性財政政策,增發了300億元國債,刺激了社會總需求的增加,拉動了經濟增長。
。2)在經濟過熱、物價上漲、經濟運行主要受供給能力制約時,政府可以采取緊縮性財政政策,通過減少財政支出、增加稅收。抑制社會總需求,穩定物價,給經濟降溫。XX年中央適當減少財政赤字和長期建設國債規模,就是為了防止經濟增長由偏快轉為過熱,促進國民經濟的平穩運行。
★課堂有效訓練 1—5:caddc 6—7:bc
8、(1)這一事例體現了國家財政具有促進資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2)①在經濟增長滯緩、經濟運行主要受需求不足制約時,政府可以采取擴張性財政政策,通過增加經濟建設支出、減少稅收,刺激總需求增長,降低失業率,拉動經濟增長;②在經濟過熱、物價上漲、經濟運行主要受供給能力制約時,政府可以采取緊縮性財政政策,通過減少財政支出、增加稅收,抑制總需求,穩定物價,給經濟“降溫”。
【課后拓展學案】1—5:acabd 6—8:daa
9.(1)國家財政是促進社會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質保障。用于加快建設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快醫療衛生、教育文化等社會事業建設和加快農村民生工程的投入,是為了保障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推動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2)國家財政具有促進資源合理配置的作用。用于加快鐵路、公路、機場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等需要大量資金投入,需要國家財政的大力支持。
。3)國家財政具有促進國民經濟平穩運行的作用。目前,我國經濟增長滯緩、經濟運行受需求不足制約,政府采用擴張性財政政策,投資4萬億元人民幣,通過增加經濟建設支出、減少稅收,刺激總需求增長,降低失業率,拉動經濟增長。
【知識拓展】
1、擴張性財政政策與緊縮性財政政策關系
。1)擴張性財政政策是指通過財政分配活動來增加和刺激社會的總需求。是在經濟增長滯緩,一部分經濟資源未被利用、經濟運行主要受需求不足制約時采用的財政政策,通過增加經濟建設支出和減少稅收,刺激總需求增長,降低失業率,拉動經濟增長。 (2)緊縮性財政政策是指通過財政分配活動來減少和抑制社會的總需求。是在經濟過熱、經濟正常運行受供給能力制約、物價上漲時采取的財政政策,通過減少財政支出、增加稅收,抑制總需求,降低通貨膨脹率,給經濟“降溫”。
。3)二者都是經濟政策,都屬于宏觀經濟調控的重要形式,都是國家通過財政收入和支出控制經濟運行。
2.在財政預算中,收大于支比支大于收要好。
。1)在國家預算中,收支相等是最理想的狀態,但在實際生活中,收支完全相等幾乎不存在,因此,財政收支平衡是指國家財政收入等于支出或收人大于支出,略有節余。若支出大于收人,就會出現財政赤字。
。2)題中認為收大于支比支大于收要好,從維持財政平衡,避免財政赤字來看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如果收大于支,財政節余太多,說明財政資金沒有得到充分有效地運用,這對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是不利的。所以,題中觀點是不全面的。
3、有人認為,財政收入越多越好。請談談你的看法。
。1)財政收入是國家憑借政治權力取得的收入,在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因此,為了使其充分發揮作用,要大力增加財政收入。 (2)國家財政收入太少,會直接減少財政的經濟建設支出,降低國家對經濟的宏觀調控能力,最終也將不利于經濟的快速健康發展和財政收入的增加。 (3)財政收入不是越多越好。在社會財富總量一定的前提下,如果國家財政集中的過多,會直接減少企業和個人的收入,不利于企業生產的擴大和個人購買力的增加,最終將對財政收入的增加產生不利影響。 (4)國家應當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既保證國家財政收入穩步增長,又促進企業的持續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
4、有人認為,財政赤字是有害的,不利于經濟發展。請談談你的看法。
。1)財政赤字是一種客觀存在的經濟現象,它對經濟的影響是復雜的,不能籠統地說財政赤字有害還是無害。
。2)一定經濟范圍內的財政赤字能夠增加經濟建設支出,促進經濟和社會的發展。但財政赤字意味著財政要靠借債來維持,財政赤字規模過大,容易導致通貨膨脹,不利于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因此必須把財政赤字控制在一定范圍之內。
5、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關系
(1)區別:①含義不同。財政政策是指政府通過財政收入和支出總量的調控來影響供求,使總需求與總供給相適應的經濟政策。它包括財政收入政策和財政支出政策。貨幣政策是指一國中央銀行為實現一定的宏觀經濟目標而對貨幣供應量進行調節和控制所采取的指導方針及其相應的政策措施。②內容不同。凡有關財政收入和支出的政策,如稅收的變動、發行國庫券、國家按較高的保護價收購糧食、政府對公共工程或商品與勞務投資的多少等都屬于財政政策。而與銀行有關的一系列政策,如利率的調整則屬于貨幣政策。③政策制定者不同。財政政策是由國家制定的,必須經過全國人大或其常委會通過。而貨幣政策是由中央銀行直接制定的。
。2)聯系:①二者都是經濟政策,都屬于宏觀經濟調控的重要形式。②在一般條件下,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是相互配合、相互作用的。由于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對經濟生活的作用各不相同,在貨幣政策收效不明顯的嚴重局面下,財政政策則顯得比較有利,如擴大財政赤字,支持大規模的公共工程建設,本身可以吸收一批失業人員,又可以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在抑制經濟過熱方面則相反,財政政策不具備貨幣政策的靈活性和及時性。
6、國家能不能長期利用增發國債的方法刺激經濟增長?
(1)不能。國家實行擴張性還是緊縮性財政政策,要根據我國經濟發展情況而定。增發國債是一種擴張性財政政策,是根據當前實際情況而制定的。 (2)國家通過財政收支控制經濟運行,在經濟增長滯緩,一部分經濟資源未被利用,經濟發展主要受需求不足影響時,政府采用擴張性財政政策,通過發行國債,增加經濟建設支出和減少稅收,來刺激總需求增長,降低失業率,拉動經濟增長。反之,在經濟發展過熱,經濟的正常運行受供給能力制約時,物價會上漲,政府應采取緊縮性財政政策,通過減少財政支出,增加稅收,來抑制總需求,降低通貨膨脹率給經濟降溫。
7.辨析:國家的收人和支出就是財政,財政是國家憑借經濟發展而進行的社會產品的分配。
(1)國家的收入和支出就是財政的說法是正確的。
。2)財政是國家憑借政治權力而進行的會產品的分配,是隨著國家的產生而產生的。在國民收人總量中,一部分要歸國家占有,以便在全社會范圍內集中分配和使用。但是,國家本身通常不從事生產活動,它必須憑借自身擁有的政治權力,強制性地征收一部分社會產品,形成國家掌握的收人,以滿足各方面支出的需要,這種收人和支出就是財政。可見,財政是國家憑借政治權力而進行的社會產品的分配,失去政治權力,將無法進行這種收人和支出。
。3)命題中否定政治權力對財政的保障作用的觀點,是錯誤的。
8、國家與財政的關系:(1)國家離不開財政。國家通過財政可以調節資源配置,促進經濟發展,促進科、教、文、衛事業的發展,促進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可以鞏固國家政權。 (2)財政離不開國家。財政是國家憑借政治權力而進行的社會產品的分配。離開國家政治權力,就無法形成國家掌握的收入,無法在全社會范圍內集中分配和使用。 (3)不能割裂國家和財政的關系。割裂二者關系,既會嚴重損害國家利益,也會造成國家財政拮據,從而影響國家職能的發揮。充分發揮財政的作用,關鍵是大力增加財政收入。要增加財政收入,必須努力發展經濟,增強國家的綜合經濟實力。
9、經濟過熱是指社會總需求大幅增加而供給不足導致物價水平持續的、全面的、大幅的上升,是經濟供需矛盾最直接也是最突出的反映。經濟過熱,也是由實際經濟增長率高于潛在增長率從而導致社會經濟資源供應緊張,價格大幅上升。經濟過熱的主要表現包括:一是房地產價格飆升。二是家庭消費信貸大幅增加。
【誤區警示】 財政收入既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必須從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綜合考慮,既保證國家財政收入的穩步增長,又促進企業持續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這實際上是要正確處理好國家、企業和個人三者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