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屆高考政治生產與經濟制度復習學案
第二單元 生產、勞動與經營
第四課 生產與經濟制度
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4分,共60分)
1. 右圖是中國3g標識,通過3g手機可以實現視頻通話、寬帶上網、觀看手機電視等。手機新功能帶來生活和娛樂方式新變化,這說明( )
a. 消費對生產有反作用
b. 生產決定消費水平和消費方式
c. 新的消費熱點能給企業帶來經濟效益
d. 生產是消費的目的和動力
2. 隨著我國汽車工業的迅速發展,汽車在性能、款式上有了很大改進,價格也有較大下降,許多人對家庭轎車的向往也越來越強烈。這主要表明 ( )
a. 生產決定消費的對象
b. 生產決定消費的方式
c. 生產決定消費的質量和水平
d. 生產為消費創造動力
3. 為優化能源結構,山東將在東部半島地區發展核電。初步規劃,到XX年,山東省內核電裝機達到270萬千瓦;到2020年核電裝機達到1 020萬千瓦。核電的發展,將對山東的能源消費結構和水平產生重大影響。這說明 ( )
①生產為消費創造動力
②生產決定消費的質量和水平
③消費與生產同步發展
④生產和消費相互決定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③
4. 第16屆亞運會于XX年11月12日至27日在中國廣州舉行。亞運會舉辦期間,廣州旅游、商貿、交通、通信、傳媒、賓館、餐飲等是受益行業,旅游、商貿活動將進一步拉動國民經濟增長。這是因為 ( )
a. 生產方式決定消費方式
b. 消費是生產的最終目的
c. 消費熱點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
d. 生產是消費的目的
5. 市場研究公司ie market research調查顯示:到XX年,中國手機用戶數量將從XX年的5.40億增長到7.38億,移動電話的巨大需求帶動電信行業的蓬勃發展。這說明( )
a. 消費方式決定生產方式 b. 消費對生產具有反作用
c. 消費結構決定生產結構 d. 消費水平決定生產水平
6. XX年十一期間,全國共接待旅游者1.09億人次,同比增長24.7%;實現旅游收入509.3億元,同比增長23.1%。這一事實表明( )
a. 消費能夠促進經濟增長
b. 消費結構實現了根本性的轉變
c. 消費是生產過程中起決定作用的環節
d. 消費為生產創造出新的勞動力
7. (•福州二模)生產決定消費,消費對生產具有重要反作用。下列選項中,體現消費對生產具有重要反作用的是( )
a. 數字技術的發展,為人們提供了視聽效果更完美的產品
b. 隨著收入水平的不斷提高,旅游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分
c. 網上購物方式不僅方便了消費者,而且降低了企業成本
d. 人們對健康的關注,推動了綠色食品業的迅速發展
(•宿遷模擬)某地一家國有企業改革改組為股份有限公司。原來的國有資本1億元全部入股,又吸引社會公眾、集體所有制企業和外商的股資1億元。在增資的基礎上,對原企業進行技術改造,開發適銷對路的新產品,從而大大提高了經濟效益。據此回答8~9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