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物畫
教學目的:1、通過教學,使學生了解我國古代人物畫藝術鮮明的民族風格、藝術特色和藝術表現技法,以及當時人們的審美觀念和審美形式。2、通過教學,使學生了解古代人物畫作品是勞動人民長期辛勤勞作和智慧的結晶。從而使學生熱愛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3、通過教學,培養學生感受、體驗、鑒賞藝術美的能力,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念。教學重點與難點:1、著重欣賞分析《韓熙載夜宴圖》和《清明上河圖》兩幅典型作品。2、通過欣賞作品,提高學生對美術作品的鑒賞能力。并寓德育于審美教育之中。教學方法: 啟發式、講授法、討論法、發現式等。教學過程:一、 組織教學:1、檢查學生的準備情況。 2、師生禮儀。二、導入新課:1、教師概述中國人物畫。 2、教師出示戰國時期的帛畫《人物龍鳳圖》的投影。 3、分析講授其藝術特色。 4、揭示課題:第八講 古代人物畫三、傳授新課:1、魏晉南北朝:(1) 概況:(2) 介紹顧愷之(教師出示投影。)。(3) 賞析《女史箴圖》。2、唐代:教師出示投影。介紹閻立本。賞析《歷代帝王圖》。教師出示投影。介紹周昉。賞析《簪花侍女圖》。3、五代:講述時代背景。教師出示投影。介紹顧閎中。賞析《韓熙載夜宴圖》:(1) 教師賞析“聽琵琶曲”。(2) 學生賞析“擊鼓觀舞”:教師提問:在這一段畫面中,作者又是如何安排構圖和刻畫人物的?為什么要這樣安排?學生討論回答。教師總結。(3) 賞析后三個片段。(4) 教師總結《韓熙載夜宴圖》的兩大藝術特色。 4、宋代:教師出示投影。介紹張擇端。教師設疑。學生討論。賞析《清明上河圖》。教師歸納總結《清明上河圖》的藝術成就和重要特點。賞析《維摩演教圖》。賞析《潑墨仙人》。5、明清: 賞析《歸去來圖》。賞析《蘇武牧羊》。四、學生觀看錄像,欣賞代表作品。五、分組討論:《韓熙載夜宴圖》的藝術特色?六、課堂小結:七、布置課后思考題:中國古代人物畫在表現形式上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八、下課禮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