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術與社會生活
3.信息技術引發的矛盾與問題
技術永遠是一把雙刃劍,在讓人類獲得利益的同時,也會給人類帶來新問題,信息技術了不例外。因特網是一個完全開放的環境,任何團體和個人都可以通過因特網傳送和獲取信息。但是這種開放的特征也面臨者病毒、黑客、網絡陷阱等安全問題。請問同學們“你們的計算機是否曾感染過病毒?是否造成了損失?又是如何解決的?”
除了“開放”與“安全”這對矛盾外,還有“共享”與“尊重”“自由”與“規則”“虛擬”與“現實”等矛盾,請同學們在我們的bbs中發表自己對這些矛盾的看法。
活動三:
通過bbs交流,同學們相互分析存在的不安全、不符合網絡道德規范或禮儀、不利于心理和生理健康的行為或習慣。
三、總結
現代信息技術在全球范圍內的蓬勃興起,迅速而深刻地改變著人們的生活,也引起了人類社會全面、深刻的變革,我們生活中其中,享受著信息技術帶來的巨大利益,同時也應充分認識到信息技術帶來的新矛盾和新問題,只有如此我們才能充分感受信息技術給我們帶來的快樂。
〖所需課時〗
1課時
〖課前準備〗
1.建立或尋找一個bbs站點,所有學生已在其中注冊。
2.學生掌握在該bbs站點中登錄、發表言論的方法。
3.教師為討論準備好必要的主題及相關的資料。
4.教師在bbs中建立相關的討論主題。
〖活動安排〗
活動1:上網搜索網上課程的相關信息。
活動2:討論交流信息技術對社會的影響。
活動3:分析同學之間不安全,不符合信息社會道德規范的行為或習慣。
單元二 信息技術與青少年
〖單元概述〗
現代的青少年身處于一個信息化的社會,現代信息技術正滲透到生活、學習的方方面面。大家既可以享受現代信息技術帶來的各種便利和機遇,也不得不面對信息技術帶來的種種問題。本單元主要從青少年的角度出發,暢談綜合運用信息技術的方面,闡述了在進行信息技術實踐時,應自覺遵守的法律、規范和道德,并提醒學生增強自我保護的意識,提高自我保護的能力。
〖課程標準〗
1.能利用現代信息交流渠道廣泛地開展合作,解決學習和生活中的問題。
2.增強自覺遵守與信息活動相關的法律法規的意識,負責任地參與信息實踐。
3.在使用因特網的過程中,認識網絡規范和有關網絡倫理道德的基本內涵;能夠識別并抵制不良信息;樹立網絡交流中的安全意識。
4.樹立信息安全意識,學會病毒防范、信息保護的基本方法;了解計算機犯罪的危害性,養成安全的信息活動習慣。
5.了解信息技術可能帶來的不利于身心健康的因素,養成健康使用信息技術的習慣。
〖學習目標〗
u 知識性目標
掌握合理利用信息技術的方法;了解信息社會的法律、規范和道德;掌握在信息社會中自我保護的方法。
u 技能性目標
能夠綜合利用各種信息技術手段解決問題;掌握計算機病毒防范的方法,加強自我保護的能力。
u 情感性目標
體驗綜合利用信息技術帶來的實效;反思信息技術對自身健康的影響。
〖教學過程〗
一、引入課題
信息技術是現代社會的一種強有力的工具,它能給我們的生活、學習提供支持和服務。同學們能不能說說,利用信息技術我們可以如何開展學習?這些學習方式與以往的學習方式有什么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