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一年級語文《我會拼圖》教案(精選8篇)
小學一年級語文《我會拼圖》教案 篇1
教學要求
1.能用圓或半圓的紙片拼出新的圖畫,培養學生的創造想像能力和動手能力。
2.能較清楚地向別人說明自己拼圖的內容和方法,并能評論別人的作品。
教學重難點
重點:學生能用圓或半圓的紙片拼出新的圖畫,能說明自己拼圖的內容和方法,并能評價別人的作品。
難點:學生能清楚地說出自己所拼的圖畫,并能對別人的圖畫進行評價和交流。
教學準備
教師:投影片
學生:大小不同的彩色圓紙片、剪刀、膠水、白卡紙一張
課時數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看圖說話
1.師:小朋友們,你們喜歡小動物嗎?今天,老師就給大家帶來了一幅圖,你們看。
2.出示投影片,指導看圖說話。
(1)圖上畫了哪些小動物?(小白兔、大熊貓、小豬。)
(2)誰能說說這些小動物是用什么做的?(是小男孩用大小不同的圓紙片拼出來的。)
(3)請小朋友們先認真看這些小動物,自己說一說它們都是怎么拼成的。注意把話說完整。(可以按照小動物的身體結構順序說:“用一個圖紙片做小白兔的頭,用一個長長的半圓做小白兔的耳朵,用一個大半圓做小白兔的身體,用兩個小半圓做小白兔的腿腳,用一個小小的圓紙片做小白兔的尾巴”;也可以按照拼的順序說:“先用一個大半圓做小白兔的身體,再用一個圓紙片做小白兔的頭,然后用一個長長的小半圓做它的長耳朵,用兩個半圓做它的腿腳,最后在它的屁股上貼一個小圖紙片,做它的小尾巴,這樣,小白兔就拼好了。”)指名說。
二、發揮想像,練習拼圖
1.師:小朋友們剛才說的這些可愛的小動物都是用簡單的小圓片拼出來的,這個小男孩的手可真巧啊,老師相信小朋友們的小手一定比他還要巧。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我會拼圖》(指讀課題)。除了這位小男孩拼出的這幾個小動物之外,大家開動腦筋想想用圖紙片還能拼什么?我們身邊有哪些事物可以用圓紙片拼出來?(指名說,強調用“我能拼……”“我想拼……”說話。鼓勵學生發散思維,大膽想像,特別注意不能局限于拼小動物,還可以鼓勵拼植物、玩具、建筑、食物、日用品等。及時表揚能想出不同圖形的學生。)
2.師:小朋友們說了很多,說明你們平時都能仔細觀察身邊的事物,才能說得這么好,下面就請小朋友們拿出圓紙片,自己動手把自己喜歡的圖形拼出來,在拼圖的時候,要一邊拼一邊說說是怎么拼成的。
3.學生自由拼圖,邊拼邊說。教師巡視、指導。
三、討論、交流
1.小組內互相交流,說說自己拼的是什么,是怎么拼成的?(注意要按照一定的順序說。)給別人的作品提提意見。根據別人的建議把自己的拼圖調整好之后粘貼在白紙上。每組選出的一幅作品。
2.師:現在每小組都推薦了一幅的作品,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他們的拼圖,聽一聽他們的介紹,每個小朋友都要認真看,仔細聽,等一會兒給提提意見。
每組介紹自己的作品“我拼的是……,我先……然后……再……最后……”(如介紹得不完整,小組內其他成員可補充說明。)
3.師:每一小組的作品我們都欣賞完了,現在誰愿意跟圖畫的作者交流的看法嗎?(學生自由發言,教師引導、調整。可以說“我覺得你拼的……”;可以說“我看到你拼出來的……,讓我想起……”;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提問“你為什么要用……來做它的……呢?”;也可以提出好的建議“如果把……改成……,我認為會更好一些”等等。拼圖的小作者要給予別人適當的解答。)
4.評出拼得好的作品和說得好的小朋友。
5.師:還有哪些小朋友也在別人的幫助下完成了自己的拼圖?給大家介紹一下你們是怎么互相幫助的。
四、課堂小結
師:這節課,小朋友們各自開動小腦筋,用圓紙片拼成了各種各樣可愛而又美麗的圖形,還學會了怎樣向別人介紹自己的作品,大家拼得好,說得更好。今天回家,小朋友們就把自己拼的圖介紹給爸爸、媽媽,好嗎?(作者:安徽省蕪湖市三園小學 王曉瑩 )
小學一年級語文《我會拼圖》教案 篇2
一、教學要求
1能用不同的圓的或半圓的紙片拼出新的圖畫,培養學生的創造想象能力和動手能力。
2能較清楚地向別人說明自己拼圖的內容和方法,并能評論別人的作品。
二、教材說明
本課是一次制作交流。圖中一個小學生正坐在桌前做拼圖準備:把彩紙剪成大小不等的圓。
這一部分提示了制作的要求是用圓形紙片拼圖。圖上有三個他已經拼成的圖畫:熊貓、小兔、豬頭。這些圖既說明圓形的使用方法可用整圓也可用圓的一部分,又啟迪學生開動腦筋拼出更多的東西,如花朵、汽車、葡萄、人頭像等等。
三、教學過程
1課前準備。
(1)請家長指導或幫助把彩紙剪成大小不等的圓形或半圓形、扁圓形。
(2)要求學生自帶膠水、剪刀、尺子。
2以圖激趣,指導說拼的方法。
(1)讓學生觀察課本上的三幅圖,說說拼的是什么,每個圖形是怎樣拼成的。在學生回答時提示按順序把話說清楚。如,拼小兔可以按拼的順序說。先用大點兒的半圓做小兔的身體,再用稍小些的圓紙與身體接上做兔子頭,頭上再貼一片長長的圓邊就是兔子的長耳朵,然后在身子的下半部貼兩個小半圓當它的腿,最后在它的屁股上貼一個小圓做尾巴。整個兔子貼完后再用筆畫眼睛。如果不這樣說,也可以按“頭——身——腿——尾”的順序說。
(2)啟發想象:用圓形紙片還能拼成哪些圖形?隨著學生的介紹,教師最好當場在黑板上畫一畫。教師也可出示拼好的圖畫如小帆船、汽車、鬧鐘、花朵、小魚等,幫助學生打開思路,并告訴學生可以在貼畫上添畫幾筆。
3根據圖下的題目提出本次口語交際的內容與要求。
4拼拼說說。每個學生自己動手在桌上拼擺圖畫,拼出后說給同桌的同學聽,并請他當“參謀”,調整合適后再貼在紙上。動作快的同學可多拼幾幅,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
5交流評比。
(1)分小組交流,每個同學說說自己拼的是什么,怎樣拼成的。再評出最好的一幅圖向全班展示。
(2)全班交流,在交流中,聽的同學可以就不清楚的地方提問,介紹的同學作補充說明。
(3)評評誰拼得好,誰說得好。
6課后延伸:課后當一次小“老師”,教爸爸、媽媽或鄰居小朋友拼貼圖畫。
四、教學時間
教學本課可用1課時。
五、參考資料
小學一年級語文《我會拼圖》教案 篇3
義烏市稠城第一小學 何亞琴
背景:
在傳統教育思想的影響下,學生的學習被許多因素制約著。許多“口語交際課”的教學與實踐活動、生活實際相脫離,學生在缺乏趣味性,實效性和創新性環境中降低了學習語文的興趣,降低了口頭表達的欲望。教師還是活動的主體,學生的創新思維枯萎。教學中雖花了一定的時間,但并沒有正真意義上完成語文實踐 活動。
在課程改革實驗工作實施的第一學期里,我在“口語交際課”時嘗試“在實踐活動中實現學生主動參與”,讓學生在具體的活動中主動參與學習,使他們成為學習的主人。
案例描述
1、用手中的半圓片、圓片動手拼一拼,拼好后找小伙伴說一說。
師:我相信我們班的小朋友都很能干,都會拼各種東西。那我們就動手拼一拼,拼好后找個小伙伴說一說,看哪組的小朋友會拼又會說,老師獎給他們一顆積極參與星,好不好?
(在輕音樂中,學生興趣高漲地拼圖,并積極地找小伙伴說)
生:我會拼烏龜。
生:我會拼小轎車。
生:我會拼催我早起的鬧鐘。
生:我會拼美麗的花兒。
……
師:今天我們每位同學都很能干,都積極參與,現在老師要頒發積極參與星,(給8個小組:飛鏢隊、星星隊、桃子隊、思拓隊、宇宙隊、三角隊、星星隊、希望隊各加一顆積極參與星。)我看大家拼得巧妙,說得熱鬧,不如我們大家變成拼圖公主、王子,一起玩一個交朋友的游戲,好不好?
生:大聲說好!
師:大家先看我怎么變?(教師拿出一幅圖貼在身上)現在我是誰?
生:金魚。
師:其實你們也會變,你們的紙片會幫助你,請趕快變一變。說說自己變成了什么?
(學生自由說,老師及時給予肯定)
師:我們都是快樂的拼圖公主、王子。首先由我來給大家介紹。我是小金魚,我有一雙美麗漂亮的大眼睛,還鼓著一個大肚子。要是我擺起那長長的尾巴,可迷人啦!許多小朋友都很喜歡我,你們喜歡我嗎?(聲情并茂)
(學生發自內心地說愿意)
師:誰愿意跟小金魚一樣把自己介紹給小伙伴嗎?能干的小朋友老師還要獎勵他一顆星。
(學生有的站起來找朋友說,也有的坐在哪兒說給同桌聽,熱情高漲)
師:哪個小朋友愿意介紹自己,讓大家來認識你?
生:大家好,我是太陽公公。我有一張紅紅的臉,我會放射出萬丈光芒,人類都離不開我,你們愿意與我交朋友嗎?
生2:大家早上好,很榮幸認識大家。我是紅蘋果,我長著圓圓的頭,紅紅的臉,還有一條短短的辮子。我可好吃了,并且很有營養,你們喜歡我嗎?
生3:鈴鈴鈴……該起床了,該起床了,我天天催小主人起床,你們知道我是誰嗎?
生4:我是紅葡萄,看我有碧綠的葉子,累累的果實,如果你嘗一口,保準甜到心里。
生:……
課后反思:
上面這人案例主要價值在于:
1、創設活動范圍,激發交際興趣。
創設一定的活動范圍是學生增強生活體驗、激發思維與口語表達的環境條件和動力源。所以,教學中要依據教學內容,盡量從學生的生活情境和感興趣的事物出發,為他們提供參與的機會,從而使學生產生情緒高昂的學習需求,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敞開心扉,打開話匣,只有這樣學生的個性與創造思維能力才能得到充分的發展,從而提高教學效率,達到口語交際的要求。
2、挖掘活動內容中的開放性因素,培養學生思維的創造性。
由于學生能夠自主積極地參加活動,活動中又為學生留出了自主探索的空間和時間,這就為學生創造思維的培養提供了前提條件。在此基礎上,教師努力挖掘活動內容中的開放性因素,給學生創設了自主探索和創造的機會,讓學生在獨立思考和合作交流中發現、分析、整理出要表達的語言,對于剛入學的學生來說,無疑是一次更深層次的鍛煉。
3、建構語境,學生自主合作探究。
以“自主合作探究”為主要學習方式,引導學生努力調動生活與語言積累在多向互動“口語交際實踐中無拘無束地反復練習,培養了基本的口語交際能力和基本正確的交際態度以及語言習慣。
4、優化評價,增強交際動力
a、運用激勵性評價語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學生的思維才會活躍,而培養興趣主要途徑是“激勵”教學中要善于發現閃光點,讓學生體驗到成功體驗。同時對不足也要及時評價。
b、培養學生的自評能力。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本組成員對組員的發言進行評議、補充、修改,最后匯總,這樣課堂氣氛相當活潑。并在這樣的活動中,培養了學會聽、學會說、學會評、學會合作、使學生成為真正的主人。
5、開放課堂、拓展延伸
教材只不過是教師和學生學習的憑借,我們應該把視野放得更開放些,將教材與生活聯系起來。提供學生自主、合作、實踐的機會,把學生引向更開朗的天地。
值得思考的問題
1、如何挖掘活動內容中的開放性因素,培養學生主動參與?
2、課堂上小組討論是否會流于形式,反而浪費了課堂時間?
3、當問題拋給學生后,老師該怎樣處理學生的反饋呢?
◆[2004
小學一年級語文《我會拼圖》教案 篇4
背景:
在傳統教育思想的影響下,學生的學習被許多因素制約著。許多“口語交際課”的教學與實踐活動、生活實際相脫離,學生在缺乏趣味性,實效性和創新性環境中降低了學習語文的興趣,降低了口頭表達的欲望。教師還是活動的主體,學生的創新思維枯萎。教學中雖花了一定的時間,但并沒有正真意義上完成語文實踐 活動。
在課程改革實驗工作實施的第一學期里,我在“口語交際課”時嘗試“在實踐活動中實現學生主動參與”,讓學生在具體的活動中主動參與學習,使他們成為學習的主人。
案例描述
1、用手中的半圓片、圓片動手拼一拼,拼好后找小伙伴說一說。
師:我相信我們班的小朋友都很能干,都會拼各種東西。那我們就動手拼一拼,拼好后找個小伙伴說一說,看哪組的小朋友會拼又會說,老師獎給他們一顆積極參與星,好不好?
(在輕音樂中,學生興趣高漲地拼圖,并積極地找小伙伴說)
生:我會拼烏龜。
生:我會拼小轎車。
生:我會拼催我早起的鬧鐘。
生:我會拼美麗的花兒。
……
師:今天我們每位同學都很能干,都積極參與,現在老師要頒發積極參與星,(給8個小組:飛鏢隊、星星隊、桃子隊、思拓隊、宇宙隊、三角隊、星星隊、希望隊各加一顆積極參與星。)我看大家拼得巧妙,說得熱鬧,不如我們大家變成拼圖公主、王子,一起玩一個交朋友的游戲,好不好?
生:大聲說好!
師:大家先看我怎么變?(教師拿出一幅圖貼在身上)現在我是誰?
生:金魚。
師:其實你們也會變,你們的紙片會幫助你,請趕快變一變。說說自己變成了什么?
(學生自由說,老師及時給予肯定)
師:我們都是快樂的拼圖公主、王子。首先由我來給大家介紹。我是小金魚,我有一雙美麗漂亮的大眼睛,還鼓著一個大肚子。要是我擺起那長長的尾巴,可迷人啦!許多小朋友都很喜歡我,你們喜歡我嗎?(聲情并茂)
(學生發自內心地說愿意)
師:誰愿意跟小金魚一樣把自己介紹給小伙伴嗎?能干的小朋友老師還要獎勵他一顆星。
(學生有的站起來找朋友說,也有的坐在哪兒說給同桌聽,熱情高漲)
師:哪個小朋友愿意介紹自己,讓大家來認識你?
生:大家好,我是太陽公公。我有一張紅紅的臉,我會放射出萬丈光芒,人類都離不開我,你們愿意與我交朋友嗎?
生2:大家早上好,很榮幸認識大家。我是紅蘋果,我長著圓圓的頭,紅紅的臉,還有一條短短的辮子。我可好吃了,并且很有營養,你們喜歡我嗎?
生3:鈴鈴鈴……該起床了,該起床了,我天天催小主人起床,你們知道我是誰嗎?
生4:我是紅葡萄,看我有碧綠的葉子,累累的果實,如果你嘗一口,保準甜到心里。
生:……
課后反思:
上面這人案例主要價值在于:
1、創設活動范圍,激發交際興趣。
創設一定的活動范圍是學生增強生活體驗、激發思維與口語表達的環境條件和動力源。所以,教學中要依據教學內容,盡量從學生的生活情境和感興趣的事物出發,為他們提供參與的機會,從而使學生產生情緒高昂的學習需求,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敞開心扉,打開話匣,只有這樣學生的個性與創造思維能力才能得到充分的發展,從而提高教學效率,達到口語交際的要求。
2、挖掘活動內容中的開放性因素,培養學生思維的創造性。
由于學生能夠自主積極地參加活動,活動中又為學生留出了自主探索的空間和時間,這就為學生創造思維的培養提供了前提條件。在此基礎上,教師努力挖掘活動內容中的開放性因素,給學生創設了自主探索和創造的機會,讓學生在獨立思考和合作交流中發現、分析、整理出要表達的語言,對于剛入學的學生來說,無疑是一次更深層次的鍛煉。
3、建構語境,學生自主合作探究。
以“自主合作探究”為主要學習方式,引導學生努力調動生活與語言積累在多向互動“口語交際實踐中無拘無束地反復練習,培養了基本的口語交際能力和基本正確的交際態度以及語言習慣。
4、優化評價,增強交際動力
a、運用激勵性評價語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學生的思維才會活躍,而培養興趣主要途徑是“激勵”教學中要善于發現閃光點,讓學生體驗到成功體驗。同時對不足也要及時評價。
b、培養學生的自評能力。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本組成員對組員的發言進行評議、補充、修改,最后匯總,這樣課堂氣氛相當活潑。并在這樣的活動中,培養了學會聽、學會說、學會評、學會合作、使學生成為真正的主人。
5、開放課堂、拓展延伸
教材只不過是教師和學生學習的憑借,我們應該把視野放得更開放些,將教材與生活聯系起來。提供學生自主、合作、實踐的機會,把學生引向更開朗的天地。
值得思考的問題
1、如何挖掘活動內容中的開放性因素,培養學生主動參與?
2、課堂上小組討論是否會流于形式,反而浪費了課堂時間?
3、當問題拋給學生后,老師該怎樣處理學生的反饋呢?
小學一年級語文《我會拼圖》教案 篇5
教材簡析
本課有一幅圖,圖上一位小學生正在用紙片拼圖。他手拿剪刀剪紙片,一只可愛的小花貓正好奇地望著他。他面前的桌子上有三張長方形彩紙,十幾張大小不同的圓形和半圓形紙片,還有膠水、彩筆等拼圖用具。圖中還展示了這位小學生的三件拼圖作品:大熊貓、小白兔和豬頭,都是用圓形和半圓形拼制而成的,可供學生模仿,也可以啟發學生想像和創作。
圖下是供學生口語交際時重點討論的問題:一是請學生回答自己用紙片拼成了什么,二是說說自己是怎樣拼成的。
教學重點
看懂圖意,拼組圖形。說說自己拼成了什么,是怎樣拼成的。
課前準備
教學掛圖,圓與半圓形紙片,小剪刀、彩筆、膠水、薄木板。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激趣
同學們,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一份禮物,想看看嗎?(想!教師出示準備好的圓形和半圓形紙片,讓學生說說這些紙片的形狀和顏色。)這些小紙片啊,可神奇啦!它在聰明的孩子手里,能變成非常可愛的小動物。不信,請看這幅圖。(出示掛圖)
二、觀察圖畫,同桌交流
1提問,引導學生注意畫面上人與物的聯系。
①圖上有什么?②小朋友在干什么?③圖上的三個小動物是用什么拼成的?
2同桌交流:圖上的小動物是怎樣拼成的?
教師要引導學生按一定的順序回答問題。如回答小兔子是怎樣拼成的時候,可按“頭——身——腿腳——尾”的順序說:“用一個圓紙片做小兔子的頭,用一個長長的半圓做小兔子的腿腳,用一個小小的圓紙片做小兔子的尾巴”。也可以按拼貼時的先后順序說。只要學生能有序地說清某一圖形是怎樣拼成的,讓人聽明白就可以了。
3小結過渡:剛才,同學們通過看圖和交流,了解了圖上的小朋友用圓紙片拼成了什么,還知道了他是怎樣拼成的。老師相信,只要你們愿意動腦、動手,就能拼出更多更美的圖形。那么,這些小紙片還能拼出哪些圖形呢?咱們分組拼一拼,好嗎?
三、分組拼圖,小組交流。
1分組拼圖,想像創作。
教師可在如何分工合作方面予以提示。如誰抹膠水,誰剪遞紙片,誰粘貼,誰涂顏色,誰準備在小組內第一個作介紹。并鼓勵學生大膽想像,允許他們用彩筆進行簡單的裝飾或加工,拼出一個充滿童心的奇妙世界。
2動口說圖,選出代表。
學生經歷了拼圖過程后,教師要引導他們在本組內動口說圖,可以說拼圖過程,也可以說拼成后的樣子。然后各組推選說得好的同學為代表。
3小組互訪,代表介紹本組作品。
小組之間相互對拼圖或發言提出意見。每個小組在聽取意見后可以對圖進行修改,或對發言進行調整。
四、展示成果,全班交流
1各組展示作品,并由本組代表向全班同學介紹:我們用紙片拼成了什么?是怎樣拼成的?
2同學之間針對作品質疑、答疑。
教師相機規范學生口頭語言,并注意培養良好的語言態度和語言習慣。
五、賞評佳作,拓展思路
1選出二、三幅好作品,引導學生評說好在什么地方。
2拓展思路,鼓勵創新。
同學們心靈手巧,老師相信,你們不僅能用圓形紙片拼圖,還能用三角形、正方形紙片拼出更美妙的圖形來。請你們回家后再拼一拼,把自己最滿意的拼圖拿到班里來展示,并告訴同學們你是怎樣拼成的,好不好?
小學一年級語文《我會拼圖》教案 篇6
安徽 任淑英
------------------------------------------------------------
教材簡析
本課有一幅圖,圖上一位小學生正在用紙片拼圖。他手拿剪刀剪紙片,一只可愛的小花貓正好奇地望著他。他面前的桌子上有三張長方形彩紙,十幾張大小不同的圓形和半圓形紙片,還有膠水、彩筆等拼圖用具。圖中還展示了這位小學生的三件拼圖作品:大熊貓、小白兔和豬頭,都是用圓形和半圓形拼制而成的,可供學生模仿,也可以啟發學生想像和創作。
圖下是供學生口語交際時重點討論的問題:一是請學生回答自己用紙片拼成了什么,二是說說自己是怎樣拼成的。
教學重點
看懂圖意,拼組圖形。說說自己拼成了什么,是怎樣拼成的。
課前準備
教學掛圖,圓與半圓形紙片,小剪刀、彩筆、膠水、薄木板。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激趣
同學們,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一份禮物,想看看嗎?(想!教師出示準備好的圓形和半圓形紙片,讓學生說說這些紙片的形狀和顏色。)這些小紙片啊,可神奇啦!它在聰明的孩子手里,能變成非常可愛的小動物。不信,請看這幅圖。(出示掛圖)
二、觀察圖畫,同桌交流
1提問,引導學生注意畫面上人與物的聯系。
①圖上有什么?②小朋友在干什么?③圖上的三個小動物是用什么拼成的?
2同桌交流:圖上的小動物是怎樣拼成的?
教師要引導學生按一定的順序回答問題。如回答小兔子是怎樣拼成的時候,可按“頭——身——腿腳——尾”的順序說:“用一個圓紙片做小兔子的頭,用一個長長的半圓做小兔子的腿腳,用一個小小的圓紙片做小兔子的尾巴”。也可以按拼貼時的先后順序說。只要學生能有序地說清某一圖形是怎樣拼成的,讓人聽明白就可以了。
3小結過渡:剛才,同學們通過看圖和交流,了解了圖上的小朋友用圓紙片拼成了什么,還知道了他是怎樣拼成的。老師相信,只要你們愿意動腦、動手,就能拼出更多更美的圖形。那么,這些小紙片還能拼出哪些圖形呢?咱們分組拼一拼,好嗎?
三、分組拼圖,小組交流。
1分組拼圖,想像創作。
教師可在如何分工合作方面予以提示。如誰抹膠水,誰剪遞紙片,誰粘貼,誰涂顏色,誰準備在小組內第一個作介紹。并鼓勵學生大膽想像,允許他們用彩筆進行簡單的裝飾或加工,拼出一個充滿童心的奇妙世界。
2動口說圖,選出代表。
學生經歷了拼圖過程后,教師要引導他們在本組內動口說圖,可以說拼圖過程,也可以說拼成后的樣子。然后各組推選說得好的同學為代表。
3小組互訪,代表介紹本組作品。
小組之間相互對拼圖或發言提出意見。每個小組在聽取意見后可以對圖進行修改,或對發言進行調整。
四、展示成果,全班交流
1各組展示作品,并由本組代表向全班同學介紹:我們用紙片拼成了什么?是怎樣拼成的?
2同學之間針對作品質疑、答疑。
教師相機規范學生口頭語言,并注意培養良好的語言態度和語言習慣。
五、賞評佳作,拓展思路
1選出二、三幅好作品,引導學生評說好在什么地方。
2拓展思路,鼓勵創新。
同學們心靈手巧,老師相信,你們不僅能用圓形紙片拼圖,還能用三角形、正方形紙片拼出更美妙的圖形來。請你們回家后再拼一拼,把自己最滿意的拼圖拿到班里來展示,并告訴同學們你是怎樣拼成的,好不好?
------------------------------------------------------------
作者單位 安徽省蕭縣龍城鎮北關小學
最新文章:
《介紹小動物》教學設計
《我愛畫畫》教學設計
小學高年級“根據采訪寫記敘文”教學設計
小學高年級想像作文指導設計
小學高年級“地球”話題作文指導設計
小學一年級語文《我會拼圖》教案 篇7
佚名
一、教學要求
1能用不同的圓的或半圓的紙片拼出新的圖畫,培養學生的創造想象能力和動手能力。
2能較清楚地向別人說明自己拼圖的內容和方法,并能評論別人的作品。
二、教材說明
本課是一次制作交流。圖中一個小學生正坐在桌前做拼圖準備:把彩紙剪成大小不等的圓。
這一部分提示了制作的要求是用圓形紙片拼圖。圖上有三個他已經拼成的圖畫:熊貓、小兔、豬頭。這些圖既說明圓形的使用方法可用整圓也可用圓的一部分,又啟迪學生開動腦筋拼出更多的東西,如花朵、汽車、葡萄、人頭像等等。
三、教學過程
1課前準備。
(1)請家長指導或幫助把彩紙剪成大小不等的圓形或半圓形、扁圓形。
(2)要求學生自帶膠水、剪刀、尺子。
2以圖激趣,指導說拼的方法。
(1)讓學生觀察課本上的三幅圖,說說拼的是什么,每個圖形是怎樣拼成的。在學生回答時提示按順序把話說清楚。如,拼小兔可以按拼的順序說。先用大點兒的半圓做小兔的身體,再用稍小些的圓紙與身體接上做兔子頭,頭上再貼一片長長的圓邊就是兔子的長耳朵,然后在身子的下半部貼兩個小半圓當它的腿,最后在它的屁股上貼一個小圓做尾巴。整個兔子貼完后再用筆畫眼睛。如果不這樣說,也可以按“頭——身——腿——尾”的順序說。
(2)啟發想象:用圓形紙片還能拼成哪些圖形?隨著學生的介紹,教師最好當場在黑板上畫一畫。教師也可出示拼好的圖畫如小帆船、汽車、鬧鐘、花朵、小魚等,幫助學生打開思路,并告訴學生可以在貼畫上添畫幾筆。
3根據圖下的題目提出本次口語交際的內容與要求。
4拼拼說說。每個學生自己動手在桌上拼擺圖畫,拼出后說給同桌的同學聽,并請他當“參謀”,調整合適后再貼在紙上。動作快的同學可多拼幾幅,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
5交流評比。
(1)分小組交流,每個同學說說自己拼的是什么,怎樣拼成的。再評出最好的一幅圖向全班展示。
(2)全班交流,在交流中,聽的同學可以就不清楚的地方提問,介紹的同學作補充說明。
(3)評評誰拼得好,誰說得好。
6課后延伸:課后當一次小“老師”,教爸爸、媽媽或鄰居小朋友拼貼圖畫。
四、教學時間
教學本課可用1課時。
五、參考資料
◆[2004
小學一年級語文《我會拼圖》教案 篇8
安徽任淑英
教材簡析
本課有一幅圖,圖上一位小學生正在用紙片拼圖。他手拿剪刀剪紙片,一只可愛的小花貓正好奇地望著他。他面前的桌子上有三張長方形彩紙,十幾張大小不同的圓形和半圓形紙片,還有膠水、彩筆等拼圖用具。圖中還展示了這位小學生的三件拼圖作品:大熊貓、小白兔和豬頭,都是用圓形和半圓形拼制而成的,可供學生模仿,也可以啟發學生想像和創作。
圖下是供學生口語交際時重點討論的問題:一是請學生回答自己用紙片拼成了什么,二是說說自己是怎樣拼成的。
教學重點
看懂圖意,拼組圖形。說說自己拼成了什么,是怎樣拼成的。
課前準備
教學掛圖,圓與半圓形紙片,小剪刀、彩筆、膠水、薄木板。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激趣
同學們,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一份禮物,想看看嗎?(想!教師出示準備好的圓形和半圓形紙片,讓學生說說這些紙片的形狀和顏色。)這些小紙片啊,可神奇啦!它在聰明的孩子手里,能變成非常可愛的小動物。不信,請看這幅圖。(出示掛圖)
二、觀察圖畫,同桌交流
1提問,引導學生注意畫面上人與物的聯系。
①圖上有什么?②小朋友在干什么?③圖上的三個小動物是用什么拼成的?
2同桌交流:圖上的小動物是怎樣拼成的?
教師要引導學生按一定的順序回答問題。如回答小兔子是怎樣拼成的時候,可按“頭——身——腿腳——尾”的順序說:“用一個圓紙片做小兔子的頭,用一個長長的半圓做小兔子的腿腳,用一個小小的圓紙片做小兔子的尾巴”。也可以按拼貼時的先后順序說。只要學生能有序地說清某一圖形是怎樣拼成的,讓人聽明白就可以了。
3小結過渡:剛才,同學們通過看圖和交流,了解了圖上的小朋友用圓紙片拼成了什么,還知道了他是怎樣拼成的。老師相信,只要你們愿意動腦、動手,就能拼出更多更美的圖形。那么,這些小紙片還能拼出哪些圖形呢?咱們分組拼一拼,好嗎?
三、分組拼圖,小組交流。
1分組拼圖,想像創作。
教師可在如何分工合作方面予以提示。如誰抹膠水,誰剪遞紙片,誰粘貼,誰涂顏色,誰準備在小組內第一個作介紹。并鼓勵學生大膽想像,允許他們用彩筆進行簡單的裝飾或加工,拼出一個充滿童心的奇妙世界。
2動口說圖,選出代表。
學生經歷了拼圖過程后,教師要引導他們在本組內動口說圖,可以說拼圖過程,也可以說拼成后的樣子。然后各組推選說得好的同學為代表。
3小組互訪,代表介紹本組作品。
小組之間相互對拼圖或發言提出意見。每個小組在聽取意見后可以對圖進行修改,或對發言進行調整。
四、展示成果,全班交流
1各組展示作品,并由本組代表向全班同學介紹:我們用紙片拼成了什么?是怎樣拼成的?
2同學之間針對作品質疑、答疑。
教師相機規范學生口頭語言,并注意培養良好的語言態度和語言習慣。
五、賞評佳作,拓展思路
1選出二、三幅好作品,引導學生評說好在什么地方。
2拓展思路,鼓勵創新。
同學們心靈手巧,老師相信,你們不僅能用圓形紙片拼圖,還能用三角形、正方形紙片拼出更美妙的圖形來。請你們回家后再拼一拼,把自己最滿意的拼圖拿到班里來展示,并告訴同學們你是怎樣拼成的,好不好?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