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兒童和平公約》教案(精選3篇)
《世界兒童和平公約》教案 篇1
教學要求:
知識與能力:
1.靈活運用本課生字新詞。
2. 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討論交流,理解詩歌內容,體會兒童們的的美好心愿。
3.學習本課生學詞。
過程與方法:
學習、討論、交流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激發學生從小維護世界和平的美好情感,并鼓勵學生能為此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重點難點:
在朗讀、討論、感悟的過程中,激發學生從小維護世界和平的美好情感,并鼓勵學生能為此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教學準備:
查找有關劉玲的資料
教學時間: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引入課文
同學們,你們課前查閱了《兒童和平條約》了嗎?
學生互相交流查閱資料的情況。
教師簡要介紹和兒童和平條約的內容。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受
1.學生自讀課文
2.個別學生讀課文
3.學生齊讀課文
三、討論學習課文內容
1.讀了課文,你覺得宣告是什么意思?
2.全世界兒童向世界宣告了什么?(未來的世界應該和平,沒有戰爭、破壞、仇恨,人類應共享大自然的恩惠,共創美好的生活。)
3.你從這個條約,想到了什么?
第二課時
一、學生交流讀后感
可指導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談談自己對和平的理解,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二、學生讀課文,互讀,指名讀,齊讀,自讀。
三、學生生字詞
要求學生在預習時,借助拼音讀準字音,運用不同的方法識記。學習中,重點對易讀錯、易寫錯的字多加指導。需要注意字形的字:予(四筆寫成),懼(右邊是八筆)。
四、布置作業:書寫生字詞
《世界兒童和平公約》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學會本課兩個生字,理解生詞的含義,能聯系實際理解文章中含義較深刻的句子。
2、讀課文,了解《世界兒童和平條約》的內容,體會全世界兒童渴望幸福、向往和平的真切愿望。
3、有感情的朗讀和背誦課文。
4、能夠根據自己的需要查閱相關的資料。也可以根據條約的形式,聯系自己的生活,制定指導自己行為的條約。
過程與方法:
聯系具體事例理解課文,通過朗讀體會情感,在朗讀理解與補充資料聯系實際的反復循環中,逐步加深對文章的理解。
情感態度價值觀:
激發學生對和平與幸福生活的向往,并努力為維護和平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教學重難點】
聯系實際,理解《世界兒童和平條約》的內容,體會全世界兒童渴望和平和幸福的真切愿望。
【教學過程】
課前準備:搜集并閱讀有關戰爭方面的資料,可以是故事性的,也可以是新聞報導。
第一課時
一、由“我們身邊的小姑娘-張玉玲”導入。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嗎,1986年是國際和平年,這一年的9月25日,世界各國的兒童代表們在美國的紐約市共同簽署了一份《世界兒童和平條約》。其中,我們河北省石家莊市二中的劉玉玲同學是中國的兒童代表,她代表中國在“和平條約”上簽了字。
你們想知道這份“條約”的內容嗎,現在我們就打開書來讀讀吧!
二、初讀感悟。
師:大家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詩歌。
小組讀,指名讀,檢查認讀,個別指導糾正。
師:讀了課文,你覺得《世界兒童和平條約》表達了世界各國兒童們怎樣的美好愿望?
預設:
生:世界各國的兒童們都非常渴望和平;
生:他們想讓世界各國人民都共享食品、河水和一切,想有一個和平、友好的世界;
生:他們想讓大人們一起來維護和平,不要打仗了;
生:他們想擁有一個和平、幸福、沒有仇恨的世界;
生:他們想讓全世界的人都行動起來,維護和平。
……
師:同學們讀得很認真,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細細地品讀一下這篇課文。
三、精讀、誦讀,聯系實際,深悟主題。
1、出示中心話題,“課文中哪些語句表現了世界兒童對和平和幸福的渴望,你是怎么理解的?”默讀課文,請在文中勾畫出關鍵詞句,結合搜集的資料來談談,并體會著讀一讀。
學生自學。
小組進行合作、探討。
2、班內交流。
預設點1:
我們想要一個沒有戰爭和武器的星球,
我們要除掉疾病和破壞,
我們再也不要憎恨和饑餓,
我們不想無家可歸,
我們要廢除這一切。
生:“我們想要一個沒有戰爭和武器的星球”:不想要戰爭和武器,可見世界兒童們都非常渴望和平。
師:你們能聯系實際說說,戰爭和武器給人們帶來了什么嗎?
生:戰爭和武器給人們帶來了傷亡,比如伊拉克戰爭,美軍傷亡人數已超過9200人;而伊拉克的傷亡人數龐大得根本無法統計,據說,僅美英聯軍進攻薩達姆機場的戰斗中,就至少有20xx名伊拉克軍人死亡,而美軍第三步兵師的坦克對巴格達西南的攻擊中,有多達3000名伊拉克軍人被殺死。
生:戰爭和武器還給人們帶來了破壞和疾病。在戰爭中,各國的土地和建筑都受到嚴重破壞,經濟損失更是難以估計。尤其是一些化學武器和原子彈、氫彈,能把一切都夷為平地,它的放射線能使當地的土壤、水源、空氣都嚴重污染,對人類的生存也構成威脅。比如1945年,美國在日本廣島投下的原子彈,導致整個廣島市的全部建筑倒塌,20萬人死亡,而在之后的50余年,許多人還飽受癌癥、白血病和皮膚灼傷等輻射后遺癥的折磨。
生:造成的疾病還不只這些。戰爭會給人們以后的生活帶來陰影,幸存的人們會有死亡陰影,而且會飽受戰爭后各種疾病的威脅,尤其是兒童。而那些入侵者也會產生心理疾病。英國一份報紙說,近年來自殺的美國老兵比在伊拉克戰死的美國士兵還多,他們患的是一種“心理健康疾病”。日本侵華戰爭后,許多日本老兵回國后也有這種現象。
生:戰爭還給人們帶來了饑餓和無家可歸。許多人因為戰爭失去了家園,沒有飯吃,沒有衣穿。
師:是呀,戰爭不但讓人們品嘗苦果,也引起彼此間的憎恨,戰爭不僅傷害人的肉體,也深重地傷害著人的情感。所以,“我們要廢除這一切”,才能得到永久的和平。
指導朗讀
師:第一小節以宣告的方式,表現出孩子們對和平的強烈渴望,我們在讀時語氣要強烈。尤其是第二行的破折號,它是作用是引出下文,讀時要體現出來;還有后面“要……要……再也不要……”的句式,讀的時候要體現出后面強調的內容。
師指導朗讀,生反復誦讀、品讀,使感情升華。
預設點2:
我們的大地給予我們足夠的食品,
我們將共享。
我們的天空給予我們遍地的彩虹,
我們將保衛它們。
我們的河水給予我們不朽的生命,
我們將保持它們的潔凈。
我們要共同游戲,共同歡笑,
互相學習,一起探索,
我們要提高大家的生活水平。
生: “我們的大地給予我們足夠的食品,我們將共享。我們的天空給予我們遍地的彩虹,我們將保衛它們。我們的河水給予我們不朽的生命,我們將保持它們的潔凈。” 兒童們希望世界上的人們共同享用食物和保衛生生不息的大自然,可以看出孩子們多么希望有一個和平美好的世界。
生:“我們要共同游戲,共同歡笑,互相學習,一起探索”,從這兒看出,兒童們認為生活在這樣的世界里才是幸福快樂的。
師:這段話有一處是排比句式,是哪里?
生:我們的大地給予我們足夠的食品,我們將共享。我們的天空給予我們遍地的彩虹,我們將保衛它們。我們的河水給予我們不朽的生命,我們將保持它們的潔凈。
指導朗讀
師:這個排比句的作用強調“我們將……”后面的內容,在讀的時候要注意。
師指導朗讀,學生反復品讀,體會。
預設點3:
我們的理想是和平,
現在的和平,
永久的和平,
我們大家的和平。
世界上的成年人和我們在一起,
你們丟掉的只是恐懼和悲傷。
抓住我們的歡笑和想象,
我們在一起,
和平就是可能的。
生:“我們的理想是和平,現在的和平,永久的和平,我們大家的和平。”我是從這兒體會到的,兒童們希望和平是永久的、全世界的,生活在這樣的世界里才幸福快樂。
師:為什么兒童們要讓世界上的成年人和我們在一起?
生:兒童是弱小的,還不是世界的主宰,孩子們對和平的渴望需要成年人們來幫助實現,所以兒童們希望成年人和他們在一起來維護和平,實現和平。
師:“你們丟掉的只是恐懼和悲傷,抓住我們的歡笑和想像”,你們怎么理解這句話?
生:戰爭給成年人帶來的不只是勝利,有傷亡、有疾病、有對戰爭和死亡的恐懼,也有失去親人和家園的悲傷,而孩子們,戰爭帶走了他們的快樂和夢想,他們美麗的童年回憶都被無情的炮火和炸彈擊碎了。
看幻燈片
老師用幻燈片出示一組展現戰爭中的傷亡場面和兒童飽受饑餓、孤獨、疾病折磨的圖片。
師:看,在戰爭中每個人都是受害者。只有全人類共同行動起來,心邊心,手拉手,和平才能變成可能!
指導朗讀
師:這一小節是世界兒童對全人類的呼吁,在讀的時候要表達出強烈奔放的感情,尤其是開頭一句,要讀出層層遞進、步步增強的氣勢。
師指導朗讀,學生反復誦讀,感情升華。
3、感情升華:練習朗讀全詩。
師:學完了這篇課文,你們有什么感想呢?
生:我們每個人都要愛護和平、維護和平。我們要珍惜現在和平美好的時光,努力學習,將來為世界的和平做出貢獻。
生:我們國家現在這么和平,我能生活在這個年代,感覺特別地高興,特別地幸福。
練習朗讀。
四、課下拓展延伸:
在課下將師生搜集的相關資料,進行一次展覽,準備在下一節課上,談談自己的觀后感。
第二課時
一、復習:齊讀課文。
二、指導學生背誦全文。
三、交流課下觀看資料展覽的觀后感。
四、“放飛和平鴿”行動。
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對和平的熱愛和向往,可以畫畫、寫詩,也可以給發動戰爭的國家首腦寫信,把自己心中的想法和愿望表達出來。
五、作業:
1.練寫生字、新詞。
2.根據條約的形式,聯系自己的生活,制定指導自己行為的條約。
3.背誦課文。
《世界兒童和平公約》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知識和能力
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能理解課文中含義較深刻的句子。
2.過程和方法
激趣導入,通過材料與課文結合的方式來理解課文。
3.情感態度價值觀
有感情地讀課文,體會全世界兒童渴望幸福、向往和平的真切愿望。
教學重難點
理解兒童對和平的渴望。
教學準備
20世紀80年代的世界環境,整理相關圖片和音視頻。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你們知道1986年是什么年嗎?
(學生回答。)
那為什么國際和平年選在了1986年呀?
(學生基本無從回答,這時老師需要介紹當時的世界環境,這將有效地幫助學生理解對和平的渴望。)
當時世界環境很混亂,局部戰爭不斷,人們飽受戰爭的摧殘。看這里硝煙彌漫,看這些孩子飽受磨難!
(老師動情訴說,并通過課件出示相關圖片。)
看著這些畫面,你們能說說他們失去了什么嗎?你們知道他們渴望什么嗎?
(老師引導學生看著圖片,發揮想象并回答老師的提問。)
他們渴望一頓飽飯,渴望一個懷抱,渴望一個家,渴望幸福。而正是戰爭摧毀了這一切,我們不要戰爭,我們要和平!
于是,1986年成為了國際和平年,世界各國的兒童共同發表了宣言——《世界兒童和平條約》。讓我們來道出他們的心聲吧!
二、朗讀課文。
同學們先聽老師范讀,注意體會這篇課文的感情。
(老師范讀,或者播放課文錄音。)
誰能說說課文的感情基調是怎樣的呢?
(老師點名回答。)
那么現在就要帶著這樣的感情朗讀課文了,大聲地讀,讀出感情來。
(學生自由朗讀。)
剛才看到大家都讀得很好,那么誰愿意給大家讀一段呀,選你覺得自己讀的的段落就行了。
(同學朗讀課文的片斷,老師注意糾正錯誤的地方。)
同學們,剛才這幾位同學給大家朗讀了幾個片斷,你們認為誰讀得好呀,好在哪里?
(老師點名回答。)
剛才有同學說這個同學讀得好,因為讀出了兒童的美好愿望,那么大家討論一下,文中表達了世界各國兒童怎樣的美好愿望?
(學生互相交流討論。)
三、觀看視頻《兒童 戰爭 家》。
世界各國兒童的愿望是什么呢?我們來看一段視頻。
(老師播放視頻《兒童 戰爭 家》。)
我們現在知道了他們的愿望就是——世界永遠和平。
【第二課時】
一、再讀課文,理清課文脈絡。
上節課我們知道了世界各國的兒童的愿望就是——世界永遠和平。上節課同學們的課文讀得很好,不知道這節課你們能不能讀得更好!大家來齊讀課文,讀出感情來!
(師生齊讀課文。)
那現在老師又有問題了,結合問題,你們再仔細讀課文,看看誰能準確地回答老師的問題。
(老師通過課件出示問題:課文分幾節,并用一句話概括每節的內容。學生讀完課文后回答問題。)
二、學生交流讀后感
可指導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談談自己對和平的理解,對美好生活的追求。二、學生讀課文,互讀,指名讀,齊讀,自讀。
三、學生生字詞
要求學生在預習時,借助拼音讀準字音,運用不同的方法識記。學習中,重點對易讀錯、易寫錯的字多加指導。需要注意字形的字:予(四筆寫成),懼(右邊是八筆)。
(設計意圖:在讀中感悟,在學習生字詞中再次提升對和平的理解,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四、布置作業:書寫生字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