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同為一家”》教學設計(精選4篇)
《“和同為一家”》教學設計 篇1
教學設計思路
本課主要介紹了唐朝與少數民族的關系,特別是唐太宗的民族政策,最具代表性,所以,在無論介紹與那個民族關系時都要注意強調,之所以唐朝能得到各少數民族的尊敬,是與他的民族政策和經濟的強大分不開的。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使學生了解唐朝與周邊少數民族平等、友好往來的史實,并能列舉唐朝對待少數民族的政策。
使學生了解和掌握吐蕃的社會發展及與唐朝的關系,了解突厥、回鶻、南詔的社會生活及與唐朝的關系。
(二)能力目標
通過引導學生分析唐朝民族政策的特點、這種政策產生的原因及影響,培養學生惡歸納能力和初步分析問題的能力。
通過引導學生總結少數民族與唐朝的關系,培養學生的比較和歸納概括的能力。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認識到祖國的歷史是各民族共同締造的,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形成,使各民族人民共同努力的結果。
使學生認識到少數民族都有悠久的歷史,都是對祖國邊疆的開發作出過重大貢獻的,都有過燦爛的文化。
教學重點
加深認識突厥語唐朝的關系和文成公主入藏。
教學難點
使學生認識到友好互助是各族關系的主流,各族統治者之間的戰爭則是一時的歷史現象。另外本課頭緒繁多,有多陌生的地名、人名、族名,掌握起來也有一定的難度。
教學方法
講述法、圖示法
教學媒體
多媒體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結構與過程
【新課導入】
教師提問:我國的56個民族中,有沒有突厥這個民族?他為什么會消失了呢?引起學生的興趣,引入新課。
【講授新課】
教師活動 備注
天可汗 先介紹突厥的興起和強大,這里要講清突厥與唐的關系,知道最后突厥臣服的最終結果,要求學生掌握兩點:一是唐朝在那里設立了安西都護府和北庭都護府;二是要讓學生了解唐朝的開明政策是在北方少數民族不會對大唐構成威脅的情況下開展的。
出示想一想的問題:唐太宗為什么得到少數民族的尊敬和擁護?
指出,唐太宗的開明的民族政策得到了各民族的擁護,他被尊稱為“天可汗”即各民族共同的君主。
可用一些小資料來豐富課堂,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這里要引導學生理解我國現在的民族政策,同時說明,各民族共同發展才是國家興旺的源泉。
文成公主入藏 出示《步輦圖》向學生介紹這幅圖畫的內容正是吐蕃使者來大唐求親的情景,并指出結果就是文成公主嫁給了吐蕃的贊普松贊干布。
文成公主入藏的意義和影響:促進了吐蕃的文化發展和經濟進步,密切了唐朝和吐蕃的交流,增強了漢藏兩族人民的友好。
還應指出,在古代社會,各民族的政治關系往往通過聯姻來促進和加強。
應當補充,后來唐朝還曾將金城公主嫁給尺帶珠丹。 這里應引導學生思考,文成公主入藏和漢朝時的昭君出塞有什么異同。
回鶻衣裝回鶻馬 這里著重介紹回紇人的生活習俗和服飾服裝上與唐朝的相互影響,說明了唐朝與少數民族之間的融洽關系。這里可出示一些圖片說明。
可解釋唐詩“回鶻衣裝回鶻馬”的意思,讓學生對這一部分有更深的了解。
點蒼山會盟 可從我們現在的白族和彝族講起,讓學生知道南詔就是這兩個民族的祖先。
出示大理寺三塔圖,指出這就是南詔歸附唐朝的見證。 需向學生指出,我國今天的中華民族是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形成的,以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
小結:本課主要介紹了唐朝與少數民族之間的關系,讓我們看到,繁榮開放的大唐,在處理民族關系上也顯示出了恢宏與大度,尤其是唐太宗的民族政策最具代表性。是唐朝民族政策的標準。最后出示唐朝少數民族分布圖引導學生回顧重點。
板書設計
“和同為一家”
一、“天可汗”
1.突厥的興起與強大
2.唐太宗的開明政策
二、文成公主入藏
意義和影響
三、回鶻衣裝回鶻馬
四、點蒼山會盟
《“和同為一家”》教學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通過本課學習,使學生了解和掌握吐蕃的社會發展及與唐朝的關系,了解回紇、粟末、南詔的社會生活及與唐朝的關系。
通過引導學生分析唐朝民族政策的特點、出現這種政策的原因及影響,培養學生歸納能力和初步運用歷史唯物主義分析問題的能力;通過引導學生總結各民族與唐朝的關系,培養學生的比較概括能力。
通過本課學習,使學生認識到祖國的歷史是各民族共同締造和發展的;民族友好交流有利于各民族的發展,這種關系是我國民族關系的主流。
【教材分析】
本課的主題是“隋唐時期,我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得到空前發展”。教材首先介紹吐蕃人的社會生活狀況、松贊干布與文成公主的和親、吐蕃贊普的上書,說明了吐蕃與唐朝“和同為一家”的密切關系。其次介紹了回紇、南詔等民族與唐朝的友好交往和經濟文化交流的情況,說明唐朝民族交往的廣泛性。
本課的重點,是吐蕃的發展及唐朝與吐蕃的友好關系。
本課的難點,是唐朝對邊疆各民族采取的比較開明的政策。唐太宗的“自古皆貴中華,賤夷狄,朕獨愛之如一”的態度、唐朝與吐蕃的和親、唐玄宗冊封回紇、與南詔等少數民族首領的政策都是開明政策的體現。
【教學過程】
導入:歷中原地區的許多統治者與邊疆地區的少數民族矛盾重重。但在唐朝初期,卻有一位皇帝深深地贏得了北方各民族的擁戴。在這位皇帝生前,各族首領尊奉他為各族的領袖——“天可汗”,這位皇帝是誰?他為什么能獲得各民族的尊重?
(通過上述設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引出要學習的新內容。)
(出示布達拉宮的圖片)大家知道這座宮殿是為誰而建造的嗎?——是松贊干布為迎娶文成公主而興建的。
松贊干布是哪一個民族的領袖?——吐蕃
吐蕃是生活在哪個地區?是現在的哪個民族?
(學生在地圖上找出吐蕃的位置,并完成圖表:在地圖上填上唐朝前期邊疆的少數民族)
填圖時注意:
這些少數民族大都分布在哪些地區?
唐朝政府設置了哪些機構管轄這些少數民族?
下面我們具體來看看這些民族與唐朝的關系如何?
一、松贊干布和文成公主
1、吐蕃的風俗習慣
(出示有關藏族生活的圖片,從中聯想唐朝時吐蕃生活習俗的情況)
生活的地區:青藏高原一帶。
生產:游牧為業,有的以農耕為生。
崇尚戰功,以戰死為榮。軍法很嚴,戰時前隊皆死,后隊方進。以戰死為榮,幾代都戰死的有家被視為高門大族。
贊普——藏語,意為有權勢的君王,沿用為吐蕃國王的專稱。
2、文成公主入吐蕃
學生介紹松贊干布。
松贊干布,吐蕃王國的創建者,629年繼位為贊普,當時年僅13歲。他父親在權力爭奪中被毒死。父王諸臣和母后諸族舉兵公開叛亂。
學生思考并回答:文成公主與松贊干布和親有什么特殊的意義?
①維護了和平,增強了友誼
②密切了雙方經濟文化交流
3、金城公主入吐蕃
出示材料:
吐蕃贊普尺帶珠丹給唐朝皇帝的書信:外甥是先皇帝舅宿親,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樂。
思考:為什么吐蕃贊普要自稱外甥,又說是先皇帝的舅宿親?
因為金城公主嫁給尺帶珠丹,所以唐朝皇帝是他的岳父,他自稱為外甥;而他的前輩松贊干布曾娶文公主,所以唐朝皇帝又是尺帶珠丹的舅家。
《“和同為一家”》教學設計 篇3
一、學習目標:
1.了解突厥、吐蕃、回紇、粟末靺鞨、南詔的社會生活;
2.總結唐朝與各民族的關系,分析唐朝民族政策的特點和影響;
3.認識祖國的歷史是各民族共同締造的,民族友好交流是我國民族關系的主流。
學習重點:唐朝實行開明民族政策的體現。
學習難點:唐朝實行開明民族政策的原因。
二、自主學習充分準備(找出重要人物、事件等基本要素并牢固記憶)
(一)隋唐和吐蕃的關系
1.吐蕃是的祖先。7世紀前期,統一青藏高原,都城。
2.時,公主入吐蕃,嫁給。
她入吐蕃的作用:。
3.8世紀初,唐朝又將公主,嫁給。吐蕃和唐朝已經
(二)隋唐和回紇的關系
1.回紇是的祖先,8世紀中期,回紇建立汗國。
2.時,封其首領。
(三)隋唐和靺鞨的關系
1.7世紀末,首領統一各部,建立政權。
2.唐玄宗封其首領為。史稱
(四)隋唐和南詔的關系
1.六詔居民,是和的祖先,生活在云南蒼山洱海一帶,后來,
統一了六詔。
2.時,封其首領。
三、小組討論,知識擂臺(交流檢查預習情況)
四、課堂探究(要求:小組合作、探究、交流)
1.閱讀材料:
“自古皆貴中華,賤夷狄,朕獨愛之如一。”--------唐太宗
①這段材料的主要意思是什么?
②唐朝時期對少數民族地區實行什么政策?
③唐太宗為我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發展做出了哪些貢獻?
五、學生回頭看(根據情況有重點的看書或背誦)
六、當堂訓練檢測
(一)單項選擇題
1.原居住在黑龍江、松花江流域一帶的民族是:
A.靺鞨 B.突厥 C.回紇 D.吐蕃
2.崇圣寺千尋塔是古代漢族與哪一個少數民族友好交往的歷史見證?
A.吐蕃 B.靺鞨 C.回紇 D.南詔
3.回紇族是今天哪個民族的祖先?
A.彝族 B.白族 C.維吾爾族 D.藏族
4.體現南詔建筑藝術水平的是
A。大昭寺 B。千尋塔 C。布達拉宮D。渤海石燈塔
5.唐朝初年,下列名稱中還未出現的是( )
A.吐蕃 B.回鶻 C.突厥D.靺鞨
6.下列有關唐朝與邊疆少數民族交往聯系的史實,哪一項敘述是不確切的?
A.唐太宗設置了管轄西域的行政和軍事機構[來源:學|科|網]
B.唐太宗先把文成公主嫁給松贊干布,后又把金成公主嫁到吐蕃
C.唐太宗被北方各族和西域首領尊稱為“天可汗”
D."和同為一家"是吐蕃贊普在給唐朝皇帝的上書中的話
7.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外甥是先皇帝舅宿親,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樂。”-------尺帶珠丹致唐朝皇帝的上書
請回答①上述材料反映了唐朝與哪個民族的友好關系?
②唐朝與這個民族“和同為一家”的另一史實是什么?(3分)
《“和同為一家”》教學設計 篇4
【學習目標】
1、了解當時各少數民族的社會生活和發展及與唐朝的關系。
2、分析唐朝民族政策的特點
3、使學生認識到祖國的歷史是各民族共同締造和發展的;民族友好交流有利于各族的反展,這種關系是我國民族關系的主流。
【重點】
吐蕃的發展及唐朝與吐蕃的友好關系。
【難點】
唐朝對邊疆各民族采取的比較開明的政策。
【導入新課】
歷中原地區的許多統治者與邊疆地區的少數民族矛盾重重。但在唐朝初期,卻有一位皇帝深深地贏得了北方各民族地擁戴。在這位皇帝生前,各族首領尊奉他為各族首領――“天可汗”,這位皇帝是誰?他為什么獲得各族的尊重?唐朝與哪些民族保持了怎樣的關系呢?
【學習過程】
仔細全面的閱讀課本,認真完成學案。
一、唐朝的哪兩位皇帝設立了管轄西域的機構?
二、松贊干布和文成公主
1、吐蕃(bo)人是今天哪個民族的祖先?
2、當時的吐蕃(bo)人過著怎樣的生活?
3、唐朝與吐蕃的和親
(1)7世紀前期,吐蕃的贊普______________統一了青藏高原,定都___________。
(2)唐太宗把____________嫁給他。
(3)此次和親的意義:
(4)8世紀初,唐朝又將_____________嫁到吐蕃。吐蕃和唐朝已經“_____________________”了。
三、唐與回紇(he)、靺鞨、南詔的關系
1、回紇是________________的祖先,8世紀中期,建立汗國,唐玄宗封其首領為______________,雙方關系友好。后回紇改名為____________。
2、靺鞨族的一支________________統一各部建立政權。唐玄宗封其首領為________________,從此,粟末靺鞨政權以“_________”為號。有“_______________”之稱。與內地貿易往來頻繁。
3、六詔居民是_________和________的祖先。在唐朝的支持下________統一了六詔。唐玄宗封其首領為____________精講透析
1、課本p22動腦筋
2、認真識記本課的生字、詞。
吐蕃、松贊干布、邏些、回紇、回鵠、粟末靺鞨、南詔、彝族等。
【思維拓展】
用史實說明唐朝統治者是怎樣靈活處理周邊少數民族的關系的?并談談你的感想。
【牛刀小試】
同步訓練一選擇題、二材料解析題
【自我評價】
掌握的 很好 好 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