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四年級愉快的夢音樂教案(精選3篇)
小學四年級愉快的夢音樂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情感目標:通過學唱和表演歌曲《愉快的夢》,讓學生感受歌曲優美抒情的情緒,想象夢境中美好的生活。
2、能力目標:能夠運用優美、明亮、連貫的聲音演唱歌曲《愉快的夢》,并根據歌曲的情緒選擇不同的表演方式進行歌表演,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
3、知識目標:能夠了解6/8拍的含義,并能在歌唱時突出節拍特點,并能夠選擇合適的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進一步學習二聲部的合唱技巧。
教學重點
學會唱歌曲《愉快的夢》并表演。
教學難點
6/8拍的強弱規律的把握,并學為歌曲伴奏,能選擇合適自己的方式來表演歌曲。
教具準備
手風琴、多媒體、打擊樂器等。
教學過程
(一)營造氛圍,組織教學
1、播放歡快的歌曲《小白船》,讓學生在歡快的節奏、旋律中以律動的方式感受喜悅、和諧的課堂氛圍。
2、在音樂啟發下,學生用親切、歡快的、自然地聲音與老師互相問好。
(二)創設情境,引發興趣。
1、說夢:利用媒體播放優美的背景音樂,由音樂童話故事“一個孩子的夢”導入歌曲《愉快的夢》。
2、聽夢
師:歌曲中的小朋友非常愛做夢,請你猜猜看,她是哪個國家的小朋友啊?(出示圖片日本小朋友),歌曲情緒是怎樣的呢?
第二次聆聽本課歌曲,讓學生細細聆聽歌曲中的小朋友夢見了什么?師:在一個寧靜而美麗的夜晚,她又做了一個夢,這個夢是一個愉快而神奇的夢。那么他夢到了什么呢?讓我們閉上眼睛,隨著優美的旋律進入他的夢鄉……
(三)巧引知識,突破難點
(1)教師范唱整首歌曲,學生感受并評價。
(2)復習鞏固:引導學生說出所學過的拍子及含義和強弱規律(大屏出示所學過的拍號)如果回答正確,多媒體畫面出現“卡通笑臉”,語音提示“你真行”,給學生發一個小貼貼,鼓勵學生。
(3)導入新知識點:6/8拍,教師講解6/8強弱規律及拍子特點與表現音樂情緒的作用。
(4)講解6/8拍和3/4拍的異同點,并出示媒體,選擇合適的感情術語為歌曲標上。
活潑的雄壯有力的憂傷的抒情優美的
(5)多媒體出示所學歌曲視頻,教師帶領帶著學生用6/8拍子強弱特點拍手。
3、唱夢:媒體播放歌曲,讓學生感受情感,用情歌唱。
(1)教師有感情的邊彈邊范唱歌曲《愉快的夢》。
(2)請學生說說聽完歌曲的感受。(是優美的、抒情的、有晃動感的、像搖小船……)
(3)播放歌曲旋律,讓學生看、聽本課歌曲的旋律線。
師:剛才的片段播放的大海是怎么樣的?是波濤洶涌的還是風平浪靜?平靜的海水在慢慢的蕩漾,好,那我們來表現一下安靜的大海。(哼唱歌曲前半部分)
注意:A、5·5·音低,氣息往下沉
搖啊
B、2·20長音,5拍
船
C、55542音較高,氣息托住
輕輕
師:當他在平靜的海面上遨游的時候,突然他看到了?(椰子樹、小矮人)好,我們來唱一遍。注意:5·345換氣
師:請你把這首歌的結構來分析一下,你認為這首歌可以分為幾個樂段?如何分?(生)具體說
師:第一樂段為齊唱部分,旋律集中在中音區,音樂顯得深沉而帶有神秘的意味;第二樂段為合唱部分,音的進行方向轉為上行,音區移高,表現了兒童對新奇而美好的事物所懷的向往和追求。
下面我們學習歌曲第二段。
師:那這時候他的心情是怎么樣的?(高興、驚奇),那我們一起用你們說的高興、驚奇的聲音來演唱一遍。
(4)完整的演唱第一、二段歌詞。播放范唱錄音,媒體出示歌詞圖示,視聽結合跟著老師一起隨音樂節奏晃動,感受音樂。
(5)媒體出示完整歌譜,請學生學唱字母譜。(小組跟琴學唱)
學做小老師:分小組每人在組內給大家教唱一句歌譜。
(輕聲自己學唱-老師難點教唱-完整跟琴唱)
(6)音樂小游戲(接唱比賽):
師:下面咱們做一個“接唱競賽”,老師彈歌曲的前奏,然后競賽就開始。第一組任務是唱1-4小節,第二組5-8小節,第三組9-12小節,第四組13-16小節,第二段由老師和學生輪唱。在演唱中可加以拍手、拍肩等動作。
并用拍手拍肩等方式打節拍。
(四)即興創編,表現音樂:
4、舞夢:
(1)教師可以給學生展示一段日本舞蹈,激發學生的創編興趣,接下來再進行拓展延伸,教師分組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創造、表現這首歌曲。
(2)媒體出示各種表演歌曲的方式,請學生選擇后,進行練習或者創作。
a.選擇合適的打擊樂器創編節奏為歌曲伴奏。
b.即興創編舞蹈動作為歌曲伴舞。
c.也可用身體的各個部位或周圍的物品來為歌曲伴奏,拍手拍腿都可以,注意也要跟上音樂的節奏,音樂停伴奏也要停。
d.請你把想象的歌曲意境畫在小黑板上。
可以小組表演形式,也可以形式多樣化(指揮、創編、舞蹈、打擊樂、繪畫等)老師巡視指導。
說明:通過師生、生生的互動,共同學習歌曲的過程中,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性和合作性,教師也根據學生出現得實際情況對學生的聲音、歌曲的難點以及表演等加以指導,使學生按個人的學習能力分層愉快的完成教學任務,并培養了學生的求異思維和創造能力。
(3)共同展示,審美評價:鼓勵學生互評表演出色的、有特色的個人和小組,并來說一說他們的優點。教師小結,以小禮品(老師制作的手工彩色紙船)作為獎勵。
(四)課堂小結
學生先總結今天所學習的內容,教師總結。
結束語:
夢是虛無縹緲的,可是夢想卻是我們前進的動力。老師希望同學們能夠為自己的夢想而努力,只有努力了,夢想才會變為現實!
在新課之前讓學生復習3/8拍子的節奏及含義從而引出本節課要學習的6/8拍子。通過這種方式使學生的學習降低了難度,同時使學生更加易于掌握和理解。學生通過口讀和打拍子的方式感受6/8拍子的節奏型。增加了學生學習的趣味性。使學生更容易感受節拍、節奏,在音樂教學的各項活動中都能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而通過自身感受的學習對音樂知識的理解也具有重要的意義。
由于本學期學生剛剛學習二聲部的合唱,所以學生學習起來有些吃力。在學習《愉快的夢》這首兩個聲部的歌曲中,我先把高聲部和低聲部的節奏拿出來讓學生反復視唱,學生熟悉后再把兩個聲部合在一起演唱,這樣降低了學習二聲部歌曲難度。使學生產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樂學、善學。
學習歌曲時,采用聽唱法和自學形式完成。為了充分調動學生的聽覺參與,通過提問,引導幫助學生如何去聽,提示學生在聽的過程中,啟發學生全面感受歌曲的情緒。讓學生在聽唱和自學實踐中感受情緒。這樣,學生在反復體驗中獲得了對音樂的感受和理解,在多種形式練唱過程中,鍛煉了學生的集中注意、敏銳反應。調動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始終把學生放在主體地位。通過學生自己探索、了解,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在本節音樂課中我讓學生利用畫筆把自己曾經坐過的最美麗的夢畫出來,這個環節的設計在貫穿本節課中有些突然,而且對于學生來說也有一定的難度。學生雖然展開了自己的想象能力,但是學生畫出來的效果并不是很好。同時由于《愉快的夢》這首歌曲的二聲部合唱歌曲難度比較大,學生剛剛接觸,所以難度比較大。在學唱二聲部的時候,應該加大練唱的時間。應該速度放慢些,便于學生有一個理解的消化的過程,應多讓學生嘗試練習。充分感受二聲部合唱的效果。
在今后的教學設計上,應該注重學生學習興趣的引導、激發和增強,讓學生學得輕松、愉快。
小學四年級愉快的夢音樂教案 篇2
一、設計思路:
本課以《音樂課程標準》中的基本理念為準側,遵循“以聽為中心”的原則,把全部教學活動建立在聽的基礎上,采用多種形式引導學生積極參與音樂體驗,同時把相關知識技能巧妙融合于教學活動中,激勵學生對所聽音樂有獨立的感受與見解。通過學生親自參與、探索等一系列音樂實踐活動,完成對6/8拍的含義的感受-探索-認識-表現-運用。
二、教學目標:
1、情感目標:通過學唱和表演歌曲《愉快的夢》,讓學生感受歌曲優美抒情的情緒,想象夢境中美好的生活。
2、能力目標:能夠運用優美、明亮、連貫的聲音演唱歌曲《愉快的夢》,并根據歌曲的情緒選擇不同的表演方式進行歌表演,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
3、知識目標:能夠了解6/8拍的含義,并能在歌唱時突出節拍特點,并能夠選擇合適的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進一步學習二聲部的合唱技巧。
三、教材分析:
《愉快的夢》是一首優美抒情的日本兒童歌曲。歌曲采用八六拍子。具有搖籃曲的特點,表現了恬靜、悠閑的意境。他描繪了兒童在夢中那神奇般的想象,歌曲反映了兒童對新奇而美好的事物所懷的向往和追求,同時也反映出他們對生活,對自然景象的認知和理解。
四、教學重點:學會唱歌曲《愉快的夢》并表演。
五、教學難點:6/8拍的強弱規律的把握,并學為歌曲伴奏,能選擇合適自己的方式來表演歌曲。
六、教具準備:鋼琴、多媒體、打擊樂器等。
七、教學過程:
(一)營造氛圍,組織教學:
1、播放歡快的歌曲《小白船》,讓學生在歡快的節奏、旋律中以律動的方式進入教室,感受喜悅、和諧的課堂氛圍。
2、在音樂啟發下,學生用親切、歡快的、自然地聲音與老師互相問好。
(二)創設情境,引發興趣。
1、說夢:利用媒體播放優美的背景音樂,由音樂童話故事“一個孩子的夢”導入歌曲《愉快的夢》。
設計意圖: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欲望,讓學生有了主動學習的意識。
2、聽夢
師:歌曲中的小朋友非常愛做夢,請你猜猜看,她是哪個國家的小朋友啊?(出示圖片日本小朋友),歌曲情緒是怎樣的呢?
第二次聆聽本課歌曲,讓學生細細聆聽歌曲中的小朋友夢見了什么?師:在一個寧靜而美麗的夜晚,她又做了一個夢,這個夢是一個愉快而神奇的夢。那么他夢到了什么呢?讓我們閉上眼睛,隨著優美的旋律進入他的夢鄉……
設計意圖:激發學生的想象能力,也讓學生從生活中回憶各種夢境,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之學習氛圍活躍起來,讓大部分學生主動參與學習。
(三)巧引知識,突破難點
(1)教師范唱整首歌曲,學生感受并評價。
(2)復習鞏固:引導學生說出所學過的拍子及含義和強弱規律(大屏出示所學過的拍號)如果回答正確,多媒體畫面出現“卡通笑臉”,語音提示“你真行”,給學生發一個小貼貼,鼓勵學生。
(3)導入新知識點:6/8拍,教師講解6/8強弱規律及拍子特點與表現音樂情緒的作用。
(4)講解6/8拍和3/4拍的異同點,并出示媒體,選擇合適的感情術語為歌曲標上。
活潑的雄壯有力的憂傷的抒情優美的
(5)多媒體出示所學歌曲視頻,教師帶領帶著學生用6/8拍子強弱特點拍手。
設計意圖:這樣可把把音樂、律動、多媒體等有機地結合起來,使新課標中提倡學科綜合的精神得以體現,讓大部分學生主動參與學習,使之學習氛圍活躍起來。
3、唱夢:媒體播放歌曲,讓學生感受情感,用情歌唱。
(1)教師有感情的邊彈邊范唱歌曲《愉快的夢》。
(2)請學生說說聽完歌曲的感受。(是優美的、抒情的、有晃動感的、像搖小船、)
(3)播放歌曲旋律,讓學生看、聽本課歌曲的旋律線。
師:剛才的片段播放的大海是怎么樣的?是波濤洶涌的還是風平浪靜?平靜的海水在慢慢的蕩漾,好,那我們來表現一下安靜的大海。(哼唱歌曲前半部分)
注意:A、5•5•音低,氣息往下沉
搖啊
B、2•20長音,5拍
船
C、55542音較高,氣息托住
輕輕
師:當他在平靜的海面上遨游的時候,突然他看到了?(椰子樹、小矮人)好,我們來唱一遍。注意:5•345換氣
師:請你把這首歌的結構來分析一下,你認為這首歌可以分為幾個樂段?如何分?(生)具體說
師:第一樂段為齊唱部分,旋律集中在中音區,音樂顯得深沉而帶有神秘的意味;第二樂段為合唱部分,音的進行方向轉為上行,音區移高,表現了兒童對新奇而美好的事物所懷的向往和追求。
下面我們學習歌曲第二段。
師:那這時候他的心情是怎么樣的?(高興、驚奇),那我們一起用你們說的高興、驚奇的聲音來演唱一遍。
(4)完整的演唱第一、二段歌詞。播放范唱錄音,媒體出示歌詞圖示,視聽結合跟著老師一起隨音樂節奏晃動,感受音樂。
設計意圖:本環節讓學生以聆聽的教學方式學唱了歌詞,學生就很容易的學會的歌詞,并達到了準確、完整的有感情地演唱。
(5)媒體出示完整歌譜,請學生學唱字母譜。(小組跟琴學唱)
學做小老師:分小組每人在組內給大家教唱一句歌譜。
(輕聲自己學唱-老師難點教唱-完整跟琴唱)
(6)音樂小游戲(接唱比賽):
師:下面咱們做一個“接唱競賽”,老師彈歌曲的前奏,然后競賽就開始。第一組任務是唱1-4小節,第二組5-8小節,第三組9-12小節,第四組13-16小節,第二段由老師和學生輪唱。在演唱中可加以拍手、拍肩等動作。
設計意圖:通過旋律小游戲,可以反饋學生對樂曲的了解程度,讓學生從無意識到有意識,從感性到理性,很容易的掌握了本課歌譜。
并用拍手拍肩等方式打節拍。
(四)即興創編,表現音樂:
4、舞夢:
(1)教師可以給學生展示一段日本舞蹈,激發學生的創編興趣,接下來再進行拓展延伸,教師分組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創造、表現這首歌曲。
(2)媒體出示各種表演歌曲的方式,請學生選擇后,進行練習或者創作。
a.選擇合適的打擊樂器創編節奏為歌曲伴奏。
b.即興創編舞蹈動作為歌曲伴舞。
c.也可用身體的各個部位或周圍的物品來為歌曲伴奏,拍手拍腿都可以,注意也要跟上音樂的節奏,音樂停伴奏也要停。
d.請你把想象的歌曲意境畫在小黑板上。
可以小組表演形式,也可以形式多樣化(指揮、創編、舞蹈、打擊樂、繪畫等)老師巡視指導。
說明:通過師生、生生的互動,共同學習歌曲的過程中,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性和合作性,教師也根據學生出現得實際情況對學生的聲音、歌曲的難點以及表演等加以指導,使學生按個人的學習能力分層愉快的完成教學任務,并培養了學生的求異思維和創造能力。
(3)共同展示,審美評價:鼓勵學生互評表演出色的、有特色的個人和小組,并來說一說他們的優點。教師小結,以小禮品(老師制作的手工彩色紙船)作為獎勵。
八、課堂小結:學生先總結今天所學習的內容,教師總結。
結束語:
夢是虛無縹緲的,可是夢想卻是我們前進的動力。老師希望同學們能夠為自己的夢想而努力,只有努力了,夢想才會變為現實!
九、板書設計:
《愉快的夢》
3/4拍:強弱弱
6/8拍:強弱弱次強弱弱
小學四年級愉快的夢音樂教案 篇3
一、教學設計理念
整節課的程序是:聆聽——模仿表現——有目的有感情的表現。音樂作品《愉快的夢》,讓學生在課堂中盡情享受美,始終以學生為主體,引導他們感受美,表現美。
二、教學材料分析
歌曲《愉快的夢》這是一首優美抒情的兒童歌曲,它描繪了兒童在夢中那神話般的想像,同時也反映出他們對生活、對自然景色的認知和理解。歌曲具有搖籃曲的特點,6/8拍,速度較慢,節奏平穩,無太多的變化,表現了恬靜、悠閑的意境。第一樂段的旋律進行具有下行的傾向,使音樂顯得深沉而帶有神秘的意味。第二樂段旋律進行轉為上行,音區移高,前樂句的后半部分以模進的方式將前半部分的音型帶入歌曲的音(la),和聲上構成下屬調,產生了明亮的色彩,使人好像聽到孩子們在看到了幻境中的神奇景象時發出驚喜的呼喊。歌曲反映了兒童對新奇而美好的事物所懷的向往和追求。
三、學情分析
四年級學生已經系統地掌握了一些最基本的音樂基礎知識,例如:他們已經基本認識了音的高低、長短、強弱,學習了很多內容健康、優美、動聽的兒童歌曲,感受了音樂的美,具備了一定的編創能力,但還需要進一步系統地學習,來獲得更多的音樂知識,加深對音樂的了解。。本學期可通過多種方式培養學生的音樂創新能力。四年級的學生經過我這么久和他們的接觸,我感覺到他們有自己的思想,更喜歡流行歌曲,我想適當的采取“貫通”的方法來調節這樣鮮明的對比。
四、教學目標
1、學習歌曲《愉快的夢》,學習6/8拍的含義,掌握歌曲的節奏情緒。
2、在音樂實踐活動中掌握“連線”、“下行”的音樂知識,并用于創作活動。
五、教學重難點
1、通過學習《愉快的夢》學習連線,引導學生用優美的聲音演唱歌曲。
2、進一步掌握八六拍的含義,能在歌聲中體現。
六、教學準備
1、多媒體課件;2、黑板板書;3、錄音機、電子琴等。
七、教學過程
(一)唱歌教學
1、開門見山導入:晚上你做夢嗎?你聽聽這是日本孩子做的《愉快的夢》——聆聽范唱。
2、再聽一次:要聽清他做一個什么夢?在夢中看見了什么?(教師參與認真聽,并打拍子。)
3、師生談話議論歌曲內容。
4、你們是否注意到我剛才聽的時候在做什么?——打拍子。請大家看譜,我們過去打拍子,
都是四分音符為一拍。而今天的拍子不一樣,是八分音符為一拍。請大家聽我唱4小節曲調,我邊唱邊打拍,請大家認真聽,認真看(教師范唱4小節曲調)。
5、請大家邊看譜,邊跟我打拍子。我再唱這4小節,已經領悟的同學可輕輕跟我唱。
6、按剛才的方法,大家自學下面第二句的4小節曲調。也就是帶色塊的4小節曲調。
7、第三句曲調再聽我唱,請注意在什么地方換氣。(教師示范樂曲的曲調,在換氣處要示意一下)
8、大家跟著我一起唱第三樂句。
9、請大家整理一下全曲,自學把歌的曲調唱會。
10、大家要非常連貫流暢地把曲調唱一下。注意連音線。
11、再聽一次范唱。
12、全體唱歌詞。
設問:怎樣才能把歌曲唱好?
13、師生討論。
答案:聲音,情感,咬字吐字等
(1)唱的時候好像自己在夢中看到小矮人,看到金星。
(2)因為是做夢,所以聲音是柔和的,要唱得連貫。
14、有感情地背唱歌曲。
(二)聽辨活動:曲調的上行或下行
1、教師彈奏二遍。
2、學生用手指向下或向下,表示聽辨的答案。
3、跟著鋼琴唱一唱,感受一下旋律行進的方向。
(三)音樂知識:“下行”教學基本要求
1、結合歌曲《愉快的夢》的教學進行講解。
2、當學生自學第二樂句時講解。
設問:這4小節曲調的行進方向有什么特征?
答案:每兩小節都是往下進行。
3、小結:在音樂中曲調行進的方向往下行的,我們稱為“下行”。
同時復習“上行”——溫故而知新。鞏固:《愉快的夢》曲調還有哪幾處是下行的曲調請找一找并唱一唱,有沒有上行的曲調也找一找并唱一唱。
(四)編創與活動——編自己的歌
1、創作4小節下行的曲調,節奏與音符完全按學生自己的愿望進行創作。
2、教師對學生的創作,把典型的曲調介紹給全體學生,鼓勵積極參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