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下冊音樂教案(通用3篇)
初二下冊音樂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一、通過學習歌曲和欣賞曲,領悟“保護環境、關愛地球、熱愛大自然”這一人類共同主題,增強“熱愛祖國、建設祖國、熱愛自然、愛護自然”的意識。
二、 懂得音樂能夠表現自然界的美景。
教學重點、難點:
領悟“保護環境、關愛地球、熱愛大自然”這一人類共同主題,增強“熱愛祖國、建設祖國、熱愛自然、愛護自然”的意識。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學生聽管弦樂《九寨溝音畫》進教室
二、新課教學
1、學習管弦樂《九寨溝音畫》
導語:老師帶領大家去看一個地方,請欣賞九寨溝的宣傳片(學生看著美麗的風景嘖嘖稱贊)
2、欣賞管弦樂《大峽谷組曲·日出》
導語:再請大家欣賞音樂片段,你能想象音樂所描繪的畫面(學生邊聽邊想象)
(1)學生討論、交流音樂所描繪的情景
(2)師總結:剛才欣賞的《九寨溝音畫》和管弦樂《大峽谷組曲·日出》都向我們描繪了
美的大自然的情景。但我們知道,現在的環境污染越來越嚴重,作為新世紀的少年,我們該怎么做,請聽歌曲《給未來一片綠色》。
3、學習歌曲《給未來一片綠色》
(1)教師范唱(獨唱,演唱高聲部)
(2)有感情的朗誦歌詞
(3)聽錄音范唱提出問題:這首歌曲可分幾部分?每一部分的情緒怎樣?從歌曲中感受到、
體驗到什么?
(4)學生交流討論、談感受、體驗。
(5)我們能和著歌曲《給未來一片綠色》作些動作嗎?(學生可站著、可坐在自己的座位
上、也可走出座位,隨意的表演)
(6)跟著鋼琴試唱歌曲《給未來一片綠色》,(解決難點,如弱起、休止符等)
三、布置作業:
你知道我國有哪些的地方被列入世界人類自然遺產名錄?試用你熟悉的音樂和其他的藝術形式介紹給大家。
初二下冊音樂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一)通過學習歌曲和欣賞曲,領悟“保護環境、關愛地球、熱愛大自然”這一人類共同主題,增強“熱愛祖國、建設祖國、熱愛自然、愛護自然”的意識。
(二)通過學習歌曲《給未來一片綠色》,能夠自信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表現歌曲優美、抒情的情緒。
(三)通過欣賞《九寨溝音畫》和《大峽谷組曲》選曲,感受、體驗樂曲的音樂藝術美感,在聆聽音樂時想象音樂所表現的情景,并能夠正確辨別、選擇有對比性的描寫景物的音樂。
(四)知道有關音畫、音詩、組曲的知識。
教學重點、難點:
領悟“保護環境、關愛地球、熱愛大自然”這一人類共同主題,增強“熱愛祖國、建設祖國、熱愛自然、愛護自然”的意識。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學生聽歌曲《給未來一片綠色》進教室。
二、歌曲《給未來一片綠色》、管弦樂《九寨溝音畫》、管弦樂《大峽谷組曲·日出》的教學
1、學習歌曲《給未來一片綠色》
(1)聽錄音范唱為歌曲《給未來一片綠色》設計演唱形式
(2)學生交流討論。
(3)根據學生設計的演唱形式,演唱歌曲《給未來一片綠色》
(4)歌曲教學個別反饋(請樂意演唱這首歌的同學,上臺表演《給未來一片綠色》,師生共
同為之打分,并作好平時成績記錄。)
2、學習管弦樂《九寨溝音畫》
(1)什么是音畫、音詩、交響詩?九寨溝何為九寨溝?在我國什么地方?
(2)聆聽《九寨溝音畫》的第二樂章、第三樂章、第樂章。處理作業題第二題(傾聽管弦樂
的兩個片段,對照下面的圖景,選擇與音樂相適應的畫面)
3、欣賞管弦樂《大峽谷組曲·日出》
(1)什么是組曲?
(2)師介紹《大峽谷組曲》及科羅拉多大峽谷。
(3)感受、體驗管弦樂中定音鼓、短笛、英國管的音色。
(4)演唱管弦樂《大峽谷組曲·日出》的音樂主題。
(5)完整的聆聽第一樂章《日出》,感受、體驗晨曦、鳥鳴、絢麗的山谷和噴薄欲出的太陽,
一派陽光燦爛、生機勃勃的大峽谷景象。
(6)介紹美國作區家格羅菲
三、作業反饋:
你知道我國有哪些的地方被列入世界人類自然遺產名錄?試用你熟悉的音樂和其他的藝術形式介紹給大家。(學生介紹或展示)
四、小結、拓展
為了給未來一片綠色,請你向自己、身邊的人、世人發出你的忠告或決心(學生討論、交流)
初二下冊音樂教案 篇3
一、教學內容
1、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選曲:軍民團結一家親
2、舞劇《天鵝湖》選曲《場景音樂》
二、教學目標
1、學習舞劇、芭蕾舞劇的有關知識,,了解并感受舞劇音樂的風格特點,使學生喜愛舞劇、舞劇選曲這種藝術形式
2、學會演唱舞劇選曲《軍民團結一家親》,體會革命戰爭時期的人民和紅軍的革命熱情,并能夠用柔和、抒情的歌聲演唱歌曲
3、通過課外作業鍛煉學生課外收集資料的能力
三、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課前播放舞劇《天鵝湖》中的選曲《四小天鵝》
(二)新課:
1、舞劇知識及芭蕾舞劇《天鵝湖》中的選曲《場景音樂》
(1)導入新課:觀看芭蕾舞劇《天鵝湖》中《四小天鵝》和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中《紅色娘子軍連歌》的錄象片段,教師對這兩個舞劇的劇情及音樂場景進行簡潔的解說
(2)師生問答:
◆ 師問同學:剛才我們觀看了芭蕾舞劇的錄象,你認為芭蕾舞劇是以什么為主要的藝術表現手段?
◆ 學生討論:舞蹈
◆ 師問:它是怎樣的舞蹈形式?
◆ 生答:芭蕾舞
◆ 師:芭蕾的舞蹈動作有何顯著的特征?
◆ 學生概括
(師概括:西方國家稱舞劇為芭蕾,源于意大利文,即跳舞的意思,在16、17世紀時意大利和法國宮廷以民間舞蹈為基礎,逐步發展起來的。宮廷芭蕾后來進入劇場,成為劇場芭蕾,常穿插在歌劇和戲劇當中。18世紀,芭蕾發展成一種獨立的藝術,創造了足尖舞的技巧,并有一套完整的訓練方法,18世紀又傳入俄國,逐漸形成了不同的意大利學派、法國學派和俄羅斯學派。)
(3)師重播芭蕾舞劇《天鵝湖》片斷:獨舞的、雙人舞的、三人舞的、群舞的各選一段,讓學生體會舞劇中的舞蹈形式的多樣性
◆ 師問:知道這是什么舞劇劇目嗎?并請同學們根據自己收集的舞劇資料來了解舞劇及柴可夫斯基的《天鵝湖》
◆ 請學生根據自己收集的材料為大家講述《天鵝湖》的劇情梗概:(略)
教師給予講解的同學充分鼓勵,并播放芭蕾舞劇《天鵝湖》中的選取《場景音樂》錄音
◆ 師問:通過這段音樂,你似乎看到怎樣的場景?能否把你的想法告訴我們?
(4)復聽《場景音樂》錄音,并鼓勵大家根據音樂來描述自己的感受和想象
師播放錄像芭蕾舞劇《天鵝湖》中的選曲《場景音樂》并告訴大家這段音樂是貫穿整個舞劇音樂的主題――天鵝主題,并請同學概括這個主題的音樂情緒(旋律充滿溫柔和悲傷,它在作品中多次出現,表現了純潔、善良、美麗的天鵝――奧杰塔的音樂形象,又象征著奧杰塔和她的女伴們的悲慘的命運,同時還體現出王子和奧杰塔對愛情和幸福的熱烈追求。)
(5)師:彈奏《場景音樂》的旋律,隨著琴聲學生輕聲哼唱并再次感受對“天鵝主題”的理解
2、中國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選曲:《軍民團結一家親》
(1)師導入:看完外國芭蕾舞劇片斷,使大家對舞劇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我想你們也一定希望了解中國的芭蕾舞劇的發展吧,在我國,舞劇是一門年輕的藝術。下面我們一起來欣賞我國的芭蕾舞劇選段
(2)師播放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的錄像資料如《紅色娘子軍》第四場中的《鄉親們慰問紅軍》的一段,使學生對當年軍民的魚水情深有深刻的理解,對舞劇插段有完整的印象
(3)師播放歌曲,聆聽《軍民團結一家親》錄音
◆師問:從這段歌聲中你們感受到了什么嗎?(通過對問題的思考使學生進一步理解體會革命戰爭時期的軍民魚水之情)
◆生討論
(4)復聽歌曲《軍民團結一家親》,熟悉旋律,體會情緒
讓學生結合傾聽過去曾學過的海南民歌《五指山歌》,起到既復習海南民歌《五指山歌》,又使學生了解到歌曲《軍民團結一家親》的音樂原始素材的來源,并達到鞏固對旋律的印象
(5)教師彈奏《軍民團結一家親》的旋律,學生跟琴輕聲視唱
(6)觀看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中《軍民團結一家親》的場景音樂,使學生更為親近、熟悉歌曲
(7)學生用柔和、抒情的聲音有感情的演唱作品
(三)小結:
對于中國來說,舞劇可以說是新的藝術門類,我國的舞劇不是全盤照搬西洋的舞劇,而是具有中國特色的舞劇,在舞劇中舞劇音樂又起到怎樣的作用呢?聽下節課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