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旁的橡樹》教學設計(通用13篇)
《路旁的橡樹》教學設計 篇1
一、教材分析
《路旁的橡樹》是人教版三年級下冊第8課內容。此文是第二單元的一篇略讀課文。講述的是“工人們在修建公路時,發現一顆粗壯、結實、挺拔的大橡樹挺立在路基的中央。為了保護橡樹,工人們與工程師經過精心設計,在不改變筑路計劃的前提下,是公路在橡樹邊拐了一個馬蹄形的彎,既保護了橡樹,又圓滿的完成了筑路計劃”的故事。表現了人們對草木的珍惜,贊揚了工程師和筑路工人的環境保護意識強。
本文語言質樸,情節簡單,所反映的人們的行為非常高尚。選編的意圖是在讀懂課文的基礎上,結合生活實際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
二、學情分析
學生通過對前一課的學習,對于本課會比較容易理解,但文中別樣的深意同樣能給三年級孩子以心靈的震動,讓他們感受文中人物的靈魂美。
三、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了解課文內容,體會筑路人高尚的心。并從筑路人的行動受到啟示,增強自覺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
3、培養獨立閱讀的能力
四、教學重難點
體會人們為保護橡樹而體現出一顆高尚的心。
五、設計理念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的引領要簡單,學生的學習要扎實。唯有如此,教學才能有效。以讀為本,在讀中感悟,在讀中解惑,在讀中升華。
六、教學準備
多媒體 黑板
七、教學過程: 一)導入:
小村莊的人為了眼前“不錯”的生活,幾乎砍光了樹木,結果毀滅了家園。今天我們也要學習一篇關于人和樹的課文。
板書課題,齊讀。
設計意圖:從前一課入手,讓學生帶著對樹的重要、珍貴的認識閱讀課文,便于學生感悟課文表達的思想情感。
二)根握閱讀提示自學課文
1、翻開書本28頁,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要求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
2、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你對這件事有什么看法?
三)檢查自學效果,組織交流
課堂上最美的是你們朗朗的讀書聲。我們先來檢查一下早上的預習情況。
1、示拼音小老師帶讀,去拼音開火車讀,齊讀
橡樹 延伸 挺拔 楔子 瀝青 馬蹄形 高尚
生字詞這只攔路虎輕而易舉就被你們趕跑了。
2、交流
。1)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2)談談你對這件事的看法。
四)學習文本,抓重點感悟:
1、課文中也有一句話表達了對工程師和工人的贊美,請找一找。
坐車過往這里的人不約而同地贊嘆道:“筑這條路的人一定有一顆高尚的心。”
誰能給高尚換個詞?(善良、偉大)
對,有愛心有道德的人就是高尚的人,課文中的工程師和工人們用行動贏得了高尚。
2、默讀課文,找找你從課文的哪些地方體會到筑這條路的人一定有一顆高尚的心,用橫線劃出。
第一:突然,工人們停下來,把排水管放在地上。
工人為什么停下來,他們看到了什么?
。ㄊ揪渥樱涸谶@條路應該延伸過去的地方,挺立著一棵高高的橡樹。它是那么粗壯、結實、挺拔,就像草原的哨兵一樣)
你發現了什么?(比喻句)把什么比作什么?(把橡樹比作哨兵)
橡樹和哨兵兩個不一樣的物體有什么相似點?
現在你就是這棵橡樹,請你像草原上的哨兵一樣筆直、有力、挺拔地站立著(請生演示,筆直,挺拔,有力)評:這英姿多么威武。你能讀出這樣的感受嗎?指生讀。評:瞧瞧,這橡樹多么有生命力!讀得多有氣勢,這橡樹美得不一般!你的英偉,老師對你肅然起敬!
男生讀,女生讀,齊。(指導讀時注意讀好“那么粗狀、結實、挺撥,就像摹的哨兵一樣”這句話,聲音要響亮、有氣勢。)
橡樹擋住了工人們施工的進程,此時此刻,工人們心里會怎么想?(為橡樹的生命力與美感所震撼,或者是不愿砍伐橡樹埋上排水管,總之工人們停了下來。)
是的,橡樹的美與生命力深深地震撼著工人們的心,他們停下了腳步,此時此刻,我不禁贊嘆----讀第九段贊嘆的話
設計意圖:在指導朗讀環節,教師采用了讓學生談感受或有感情的朗讀兩種形式匯報自己的學習體驗,以了解學生對于課文的理解是否正確、是否到位,幫助學生更深層次理解課文。
除了這兒,還有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筑這條路的人一定有一顆高尚的心?
第二: “工程師長久地看著筑路計劃,然后把目光轉向橡樹,嘆了口氣,工人們也沉重地嘆著氣。
指生說,工程師,請問你為什么嘆氣,(一方面橡樹應該得到保護,另一方面筑路計劃是不可以修改的。選擇讓人很無奈)在座的工人們為什么嘆氣?(工人們在沒有得到明確的答案之前,看到工程師在嘆氣,內心非常擔心、沉重)
此時此刻你們的心情也一定如工人們一般擔憂、沉重吧。誰能讀出這種感受?
評:如果你把語速再放慢些、語調再低沉些,相信會氣氛會更沉重。聽了你的朗讀,我都不知如何是好了。情況好糟糕,我們該怎么辦,好擔憂。
橡樹牽動著工程師和工人們的心,他們如此擔憂,他們的不知所措讓我忍不住贊嘆道-----齊讀第九段贊嘆的話
正當他們手足無措,萬分擔憂的時候,工程師做出了一個決定。課文中哪個自然段告訴我們答案?第7段
第三:工程師拿出一根楔子,走到離橡樹100米的地方,把楔子打進了地里。“現在誰也不會責備我們了。”他輕聲地說。
誰讀?請你?其他同學邊聽邊用筆圈出表示工程師動作的詞。
找到了哪些動詞?工程師毫不猶豫的這一系列連貫動作,你感受到什么?
如果此刻就是你工人中的一員,看到這一幕,你心里怎么想?
是的,我想正如工程師自己所說的,現在誰也不會責備我們了。你會責備他嗎?你會嗎?你會嗎?
是的,所有人都不會,工程師更堅定了自己的選擇!讓我們一起支持他!齊讀。
正是這一偉大的決定使我們看到:
第四:幾年過去了,一條寬闊的瀝青公路從北方延伸到南方。它像箭一樣筆直,但只在一個地方彎曲成馬蹄形。
誰馬蹄形是什么樣子的?插圖,板畫
生活中怎樣的公路是最好的?(寬闊、平坦、漂亮)
但人們為了保護這棵橡樹,卻將公路筑成了馬蹄形,你感受到什么?(愛樹木,保護環境)這個馬蹄形是為橡樹量身定做的,只在一個地方,人們真是用心良苦啊!
對一棵樹,如此珍愛!這不是平常的行為,這是對環境的保護,對生命的尊重,我不禁想贊嘆-----
不僅是我,在座的你們,坐車過往的人,甚至是全世界,看到這一場景,都不約而同贊嘆道------齊讀第九段
五)升華
帶著對筑路人的尊重,對橡樹的珍愛,讓我們同桌互動,再一次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讀完了課文你對這件事有什么看法?
評:你讀懂了他們的心啊! 環保小衛士就是你,我要對你豎起大拇指。
美好的環境來自我們每個人的珍惜和維護,讓我們一起攜手保護碧水藍天,共建綠色家園!
設計意圖:在教學結束時,我引導情感升華的學生去爭做一名愛護樹木的環保小衛士,培養孩子的環保意識。
六)積累好詞佳句
積累好詞佳句,摘錄意義深刻的句子。
八、作業布置
朗讀課文,背誦好詞佳句
九、板書設計
《路旁的橡樹》教學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了解課文內容,理解作者是如何譴詞造句的,體會筑路人高尚的心。
教學重點:
領會作者對一件尋常小事,做法卻不尋常的描寫,體會人們為保護橡樹而體現出一顆高尚的心,聯系生活實際為保護環境做出自己的努力。
教學課時:1課時(略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ǔ鍪疽环N云縣城公路的照片:一棵古樟樹在公路的中間,樹四周有圍欄,汽車通過時得繞道而行。)
朱老師每次回老家,都會路過這樣一個地方(展示照片),看了這幾張照片,你有什么問題想問嗎?(指名說)
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也是關于人和樹的故事,揭題,齊讀課題。(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
1、把課文讀正確、流利。
2、思考:(1)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2)讀了課文,你有什么問題?
三、檢查反饋
1、指名讀詞語。
平坦 馬蹄形 延伸 楔子 贊嘆 灌木林 粗壯 結實 挺拔
2、交流思考題。
。1) 交流第一個問題: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隨機板書)交流第二個問題:讀了課文,你有什么問題?
指名提問題。
四、再讀課文
師引:讀書貴在質疑。剛才同學們提了很多問題,有些問題我們再讀讀課文就能解決,而有些問題得反復思考,大家一起努力才能解決。好,這堂課讓我們主要圍繞同學們自己提出的問題來學習課文?
1、這是一棵怎樣的橡樹?作者怎樣描寫它?
2、重點交流:坐車過往這里的人不約而同地贊嘆道:“筑這條路的人一定有一顆高尚的心。”
說說你是怎樣理解“高尚”的。
筑路人的高尚表現在哪里?人們是怎么做的?
。1)默讀課文,在課文里找到相關的語句。
(2)討論交流。
句一:工程師向工人們走來,他什么話也沒對工人們說。,工人們也沉默不語。
工程師和工人們為什么都在沉默,一句話也不說呢?他們究竟在想什么?
請同學們讀讀這句話!
句二:“工程師長久地看著筑路計劃,然后把目光轉向橡樹,嘆了口氣,工人們也沉重地嘆著氣。
工程師和工人們為什么都在嘆氣?
指導讀。評價。
。ㄟ^渡:正如同學們說得那樣,計劃是不可以修改的,橡樹也不可以砍,最后,工程師和工人們是怎么做的?讓我們來讀讀5、6、7自然段)
。3)學習5、6、7自然段。
從“不可以”讀出什么?從“也不可以”又讀出什么?
理解“為什么說計劃是不可以修改的?”(要造好一條公路并不簡單,首先得經過勘測人員翻山越嶺地查看地形地貌,接著技術人員按照勘測情況設計圖紙,最后是工程師和工人們按照圖紙進行施工。)”
句四:幾年過去了,一條寬闊的瀝青公路從北方延伸到南方。它像箭一樣筆直,但只在一個地方彎曲成馬蹄形。
重點理解“筆直”與“彎曲”。作為公路來說,自然是“寬闊、平坦、漂亮、筆直”為好,體會人們為了保護橡樹卻將其筑成“彎曲”的,顯示了人們愛護樹木、注意環保的高尚品質。
用一個你認為最合適的詞評價工程師和工人們吧。(板書:高尚)
五、課文小結
對一棵樹,如此珍愛,這是對環境的保護,對生命的尊重,這都是因為筑路人有一顆高尚的心。只有人和自然和諧相處,世界才會越來越美好。
六、作業練習
1、想像寫話練習。
。1)橡樹是那么 ,就像 。
(2) 是那么 ,就像 。
。3)如果你坐車過往這里,也會贊嘆:“ 。”
2、進入情境,廣泛交流。
過往的人還會贊嘆什么呢?
(贊嘆筑路人愛護樹木、保護環境的品質;贊嘆他們美麗的心靈;贊嘆他們善于思考,巧妙設計,為樹讓路……)
3、這么多人事先沒有商量卻見解高度一致,課文中用了一個什么詞來形容?(不約而同)
4、激情朗讀最后一段。
5、有感情地朗讀全文。(配樂)
板書設計: 工程師 修路
路旁的橡樹
工人們 保樹
高尚
《路旁的橡樹》教學設計 篇3
學習目標: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能讀懂課文內容,樹立環保意識,理解“筑這條路的人一定有一顆高尚的心”。
教法學法:先學后教,當堂訓練,小組合作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板書課題、出示學習目標
二、自學指導(明確自學內容、方法、時間和要求,可滲透在以下的幾次先學后教過程中)
三、比讀書
1、先學:自由讀課文,借助拼音讀準生字,想辦法理解生詞。(3分鐘)
2、后教(6分鐘)
1)同桌認讀生字,出示生詞開火車認讀。
2)指名學生輪流朗讀課文,先后進生,后優生,每人一段,有錯即停,有錯就糾。
3)全班交流,理解詞語。指名提出不理解的詞語,由學生回答。教師可提問檢測:楔子等,指名回答,學生評議糾正。
四、比概括主要內容(二讀課文)
(先學)自學指導,要求學生邊讀課文邊思考主要內容,3分鐘后比誰的正確。
。ê蠼蹋┯懻摗@砬逦恼马樞,先寫了什么,后寫了什么,主要寫了什么。(3分鐘)
五、比說話
1、自學指導:讀了課文你想到了什么?
2、議讀與質疑。其他同學對于別人的朗讀和發言,給與評價,提出不同的見解。如有疑問也可提出。一點要通過讀書、思考、議論去認識。
如選讀“筑路工人突然停下來”這段課文時,要把你對高大、挺拔的橡樹的興趣、愛惜之情讀出來,要拿高大的橡樹引起筑路工人的關注和愛惜的心理讀出來。議讀時要對筑路工人自覺保護橡樹的心理有所感悟,意識到“砍樹容易栽樹難”的道理。
“如選讀工程師與工人沉默”的部分——第4-6自然段時,要從工程師和工人的神態、動作、言語中體會他們的心理。工程師要執行自己設計的工程計劃,工人在工作中遇到了問題。他們在保護橡樹上獲得了一致。如選讀最后幾段課文時,要對公路上彎曲城馬蹄形有所認識、有所感悟。重點是讀好人們的贊嘆,體會保留橡樹在人們心中的廣泛影響。同時放開讓學生暢談自己的認識——由課文引向學生生活,由他律誘發自律。
3、齊讀第九自然段,小組討論。
4、聯系地方實例,說說你讀后的感想。
六、拓展閱讀:樂園90頁《馬克吐溫保護樹木》
七、當堂訓練:
1、抄寫課文中的比喻句。
2、做樂園89頁的我會做。
作業:你還看到或聽到哪些保護樹木和環境的事例?
板書設計:
28路旁的橡樹——粗壯、結實、挺拔
公路——筆直、馬蹄形
工程師——有一棵高尚的心。
《路旁的橡樹》教學設計 篇4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的3個生字。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從筑路工人的行動中受到教育,培養愛護花草樹木、自覺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
教學步驟:
。ㄒ唬┙沂菊n題
1.如果在修一條路時,前面遇到一棵樹,你打算怎樣辦?
2.這節課我們來學習第11課《路旁的橡樹》。
。ǘ┳詫W
出示自學提示
、僮杂勺x課文,要求讀準字音。
②一邊讀、一邊想:每段講的是什么?
、郯巡焕斫獾牡胤阶錾嫌浱枺磸妥x。
。ㄈz查自學情況
1.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說一說:每段講的是什么?
理解寬闊、平坦、沉重、不約而同、贊嘆等詞語。
2.置疑
學生提出不懂的問題,討論交流。
。ㄋ模┰僮x課文
1.一邊讀、一邊想:為什么人們贊嘆筑路人有一顆高尚的心?說明了什么?
2.大家討論、交流。
(五)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師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偨Y
學了這篇課文之后,你有什么想法?
在選擇是保樹,還是砍樹修路時,筑路人毅然選擇了保樹,寧可多費力氣,多花錢,做了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
教案點評:
《路旁的橡樹》教學設計示例二點評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課文語言簡練,含義深刻。放手讓學生自己學習,多給學生讀書的機會,通過多種形式的讀,讀中理解,讀中悟情,把對筑路工人高尚行為的贊美通過朗讀表現出來。
探究活動
衛生紙紙芯應當省去
我們平時使用的筒裝衛生紙,里面都襯有一個硬紙板芯,用完外面的衛生紙,紙內的那個紙芯子也就變成了垃圾。
去掉那個紙芯,一點也不影響衛生紙的質量,也不影響使用。別笑看了這小小的一個圓紙芯,它可是拿木材等資源換來的!以城市每戶家庭月消耗15筒算,那么,全國1億戶家庭月消耗衛生紙就達15億筒之巨,而一年的數量更是達到了180億筒這一天文數字。再加上賓館、單位所用,這衛生紙的消耗量是多么是多么驚人。那么,用于這二三百億筒衛生紙的硬紙板芯又需多少木材?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可遺憾的是,為此而倒下的幾百萬、上千萬立方米的樹木,僅僅只是做一點內襯而已,根本起不到絲毫的作用。這豈只是可惜,而是對有限的森林資源的糟蹋!
今天,環境惡化已到了威脅人類生存發展的危險關頭,環境保護已是刻不容緩的頭等大事。有鑒于此,我們有必要千方百計,想盡一切辦法,包括從大處著眼和從小處入手來節約資源,來維護生態平衡,來堅決杜絕各方面的浪費。聯想到衛生紙,自然應該省去這個紙芯。當然,在生產、消費領域,由于過度包裝,由于畫蛇添足,可以省去的地方還有許多。我想,節省資源,簡潔包裝,減少浪費,應該成為新世紀的主旋律。對此,除了企業增強環保意識,自覺把自己的生產(包括包裝)納入環保的軌道之外,還期待政策法規的完善,從法律上來遏制過度的包裝和浪費。
看了《衛生紙芯應當省去》一文后,你受到哪些啟發?
找一找我們學習、生活中還存在著哪些浪費資源的現象;寫出你所了解的情況(可用數字法、舉例說明等方法),想一想有沒有解決現狀的辦法。
也可以采用寫建議書的形式給相關的部門,針對具體問題提出解決的幾條建議。
下面向同學們推薦一篇劉寅同學寫的建議書,供大家參考。
建議書
康居小區管理處的叔叔阿姨們:
咱們小區剛建立了不到兩年,環境建設等方面還有許多不足之處,我想給您們提幾條建議:
一、春天到了,別的小區里草綠了,花開了,可咱們小區卻光禿禿的,一片荒蕪的景象。所以,我認為咱們應該騰出一片空地,種上草籽,撒上花種,移植樹木,既讓我們小區的空氣清鮮,又使環境優美。另外,應該派專職人員定期修剪,澆水。
二、平時,我們這些學生想下樓玩球、做游戲,都沒有一個固定的場所。打籃球,沒有籃筐;打乒乓球,沒有臺子;打網球、羽毛球,又沒有網子?吹狡渌^的學生盡情地玩耍,我們既羨慕又妒忌。所以,我想請小區為我們開辟一塊游戲的場所,設置一些體育器材和設備。
希望各位叔叔阿姨能夠采納我的建議。
路旁的橡樹
本篇課文的作者是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課文主要講筑路工人們在修建一條公路,在這條路應該延伸過去的地方挺立著一棵橡樹。幾年過去了,這條筆直的公路在一個地方彎曲成馬蹄形,人們都贊嘆筑路的人有一顆高尚的心。
本文可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講從北方到南方的兩座城市之間,人們打算修建一條公路。
第二部分(第2~7自然段)講在筑路應該延伸過去的地方,挺立著一棵橡樹。工程師走到離橡樹100米的地方,把楔子打進了地里。
第三部分(第8、9自然段)講幾年過去了,這條筆直的公路在一個地方彎曲成馬蹄形。坐車的人贊嘆筑路人有一顆高尚的心。
1.讀課文,想想這條筆直的公路為什么在一個地方彎曲成馬蹄形。
2.體會筑路工人保護橡樹、保護植物的高尚的心。
3.培養學生思維能力。
第一課時
一、導人新課。
1.筑路工人們正在修建一條公路。突然,他們停了下來,這是怎么回事呢?
2.板書課題:路旁的橡樹。
二、初讀課文。
1.輕聲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
2.畫出不理解的詞語,或結合上下文理解詞義。
3.提出自己的疑問。
三、檢查自學情況。
1.指名讀課文,糾正易瀆錯的字音。
寬闊
挺拔
楔子
2.理解詞語。
延伸:延長,伸展。
挺拔:直立而高聳。
沉重:分量大;程度深。
責備:批評指摘。
高尚:道德水平高。
沉默不語:不說話。
3.提出自己的疑問。
(這條筆直的公路為什么在一個地方彎曲成馬蹄形?工程師和工人們都不說話,他們心里想什么?文中出現兩次嘆氣,各是什么意思?為什么人們贊嘆筑路人有一顆高尚的心)四、再讀課文,思考同學提出的問題。
第二課時
一、導人新課。
這節課,我們按照順序來解決同學們提出的問題。
二、指導閱讀第二至七自然段。
1.自讀課文第二至七自然段,思考:這條筆直的公路為什么在一個地方彎曲成馬蹄形?。
2.畫出描寫橡樹的句子,讀一讀。
(在這條路應該延伸過去的地方,挺立著一棵高高的橡樹。它是那么粗壯、結實、挺拔,就像草原的哨兵一樣。)
3.看到這樣一棵高高的橡樹,筑路人有什么反應呢?
(①工人們停了下來,把排水管放在地上。②工程師向工人們走來,他什么話也沒對工人們說。工人們也沉默不語。)
4.對上面的第二句話進行提問:工程師心里在想什么?工人們心里又在想什么?學生分組討論。
(這么一棵粗壯、挺拔的橡樹,伐了它,真是可惜。有沒有其他的辦法呢?)
5.出示句子。
工程師為嘆了口氣。
工人們為嘆著氣。
6.體會工程師的話:現在誰也不會責備我們了的意思。
(我們不會因為完成不了筑路任務而受到上級領導的責備,也不會因為砍伐了橡樹受到路人的責備。)
三、指導閱讀第八、九自然段。
1.默讀課文第八、九自然段。
2.思考:人們贊嘆筑路人有一顆高尚的心說明了什么?(贊嘆筑路人保護橡樹、保護植物的愛心。)
四、再讀課文,說說你讀后的想法。
《路旁的橡樹》教學設計 篇5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了解課文內容,體會路人高尚的心。
教學重點:
體會人們為保護橡樹而體現出一顆高尚的心,聯系生活實際為保護環境做出自己的努力。
教學難點:
1.讀課文,想想這條筆直的公路為什么在一個地方彎曲成馬蹄形。
2.體會筑路工人保護橡樹、保護植物的高尚的心。
導學案
1.初讀課文, 初步感知
。1)朗讀課文,同桌互讀正音,讀不通順的地方反復多讀幾遍,把課文讀通順。
(2)和同學交流讀后的感受。大體了解課文里講了一件什么事?你對這件事有什么看法?
。3)把喜歡的句子多讀幾遍。
2.自主讀悟
自讀。對照略讀提示,輕聲自讀課文。遇到生字拼讀一下括號里的注音,長句一下子讀不通順請你多讀幾遍。邊讀邊用筆畫出有關內容,讀后與同學互相交流,有疑問的地方互相幫助解決,不能解決的地方作個記號。
3.交流收獲
集體交流。
(1)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2)交流看法。
a小組內交流。
b全班交流。
、僖龑е攸c交流:
。ǔ鍪就队捌┎鍒D及課文景后一句話。
、邶R讀這句話。
坐車過往這里的人不約而同地贊嘆道:“筑這條路的人一定有一顆高尚的心。”
③說說你是怎樣理解“高尚”的,舉例說。
、転槭裁凑f筑這條路的人有一顆高尚的心?
c讀書,找依據,討論交流。
拓展積累
結合實際,你還能想出什么好辦法嗎?
作業設計
1.摘抄課文中你喜歡的句子。
2.收集人們自覺保護環境的感人故事。
課堂檢測
我會填:
坐車過往這里的人( )的贊嘆道:“筑這條路的人一定有一顆( )的心。”
板書設計
8.路旁的橡樹
工程師 筑路工人
高尚的心
《路旁的橡樹》教學設計 篇6
一、學習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了解課文內容,體會路人高尚的心
二、根據閱讀自學課文
1、把課文讀正確、流利
2、思考:
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你對這件事有什么看法?檢查自學散發,組織交流。
、拧≈该x課文,指導讀正確:
公路 寬闊 漂亮 馬蹄形 平坦
⑵ 交流思考題:
、佟≌n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凇〗涣骺捶ā!
三、指讀,齊讀這句話
坐車過往這里的人不約而同地贊嘆道:“筑這條路的人一定有一顆高尚的心”
說說你是怎樣理解“高尚”的舉例說:
為什么這條路的人有一顆高尚的心
讀書,找依據,討論交流,從幾方面講:
1、遇到橡樹,停止埋排水管
2、工程師沉默,工人也不語,都嘆氣,他們深恐傷害了橡樹,可又想不出辦法保護它。
3、想辦法,繞開橡樹修路,最終路呈馬蹄形
總結:對一棵樹,如此珍愛,這不是平常的行為,這是對環境的保護,對生命的尊重,怎能不說筑路人的心是高尚的呢!
四、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五、板書
既要修順
路旁的柳樹 環保意識強
又要保樹
《路旁的橡樹》教學設計 篇7
教材分析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以學生自學為主,教師主要進行必要的引導。首先解決生字生詞問題,之后,就課文中的重點語句進行分析,分析這些句子時,首先由學生討論,交流,最后由教師總結,并啟發學生對環保問題進行思考。
教學目標
1.借助拼音,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從筑路工人和工程師的行動中受到啟示,增強自覺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
3.培養獨立閱讀能力。
重難點
重難點是體會人們在保護橡樹的過程中體現出的一顆高尚的心,聯系生活實際為保護環境做出自己的努力。
教學資源
教師準備相關資料。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介紹作者,導入新課
前蘇聯有一位著名的教育家,他叫蘇霍姆林斯基,他為我們講述了一個動人的故事。我們一起來讀讀這個故事吧!
二、初讀感知,把握內容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用自己的方法學會生字、理解新詞;在文中畫出自己不懂的地方。
2.說一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3.引導歸納課文主要內容。
(1)提問法:人們在做什么事時遇到了什么情況?是怎樣解決的?
(2)填補法:在修路時,碰到了一棵、的橡樹,人們把路修成,為橡樹。他們有一顆的心。
(依次可為:寬闊平坦漂亮粗壯結實挺拔馬蹄形讓路高尚)
三、自主閱讀,感悟課文
1.再讀課文,提出自己認為值得思考的問題。
2.在小組內就自己讀后的感受與同學進行交流,并討論同學們提出的問題。
四、指導閱讀,領會主旨
1.畫出描寫橡樹的句子,讀一讀。
(在這條路應該延伸過去的地方,挺立著一棵高高的橡樹。它是那么粗壯、結實、挺拔,就像草原的哨兵一樣。)
2.就以上畫出的句子引導學生學習。
(1)看到這樣一棵高高的橡樹,筑路人有什么反應呢?
、俟と藗兺A讼聛,把排水管放在地上。②工程師向工人們走來,什么話也沒對工人們說。工人們也沉默不語。
(2)工程師心里在想什么?工人們心里又在想什么?
3.讀句子。
工程師長久地看著筑路計劃,然后把目光轉向橡樹,嘆了口氣。工人們也沉重地嘆著氣。
(1)句中出現兩次嘆氣,各是什么意思?
(2)指名朗讀這句話,讀出舒緩的語調,低沉的語氣。
4.教師朗讀第八、九自然段:幾年過去了,一條寬闊的瀝青公路從北方延伸到南方。它像箭一樣筆直,但只在一個地方彎曲成馬蹄形。坐車過往這里的人不約而同地贊嘆道:“筑這條路的人一定有一顆高尚的心。”
5.讀第九自然段。
(1)“不約而同地贊嘆”說明什么?
(2)“高尚的心”又說明什么?
(3)人們贊嘆筑路人有一顆高尚的心說明了什么?
6.讀了課文后,你對這件事有什么看法?說一說。
板書設計
路旁的橡樹
筆直的路 彎曲
一顆高尚的心
《路旁的橡樹》教學設計 篇8
【學習目標】
1、借助拼音,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抓住文中筑路工人的動作神態語言,讓學生通過想象,增強自覺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
3、借助課文語言培養獨立閱讀能力。
【教學重難點】讀懂課文,樹立環境保護意識。理解“筑這條路的人一定有一顆高尚的心”這句話的含義。
【課前準備】
1、查字典,理解生字新詞的意思。
2、搜集有關人類破壞或保護環境的資料。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課件出示兩張圖片,讓學生欣賞寬闊筆直的公路和高大的橡樹,同時讓他們用自己的語言來形容一下。
2、揭示課題。
3、作者簡介:
蘇霍姆林斯基(1918~1970)是蘇聯當代著名的教育家。
二、初讀課文
1、學生自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然后找一找課文中是用哪些詞來形容公路和橡樹的?
2、交流討論:
公路:寬闊 平坦 漂亮 馬蹄形
橡樹:粗壯 結實 挺拔
隨機板書這些詞,讓學生讀一讀
3、默讀課文,看看公路與橡樹之間發生了一件什么事?
4、交流匯報:
在修筑一條公路時,延伸過去的地方,遇到一棵高大的橡樹,為了保護這棵樹,工程師和工人們經過精心設計,拐了一個馬蹄形的彎兒,完成了筑路計劃。
圖示了解馬蹄形的意思。
5、這條筆直的公路,為了一棵樹而拐了一個彎兒,你對此有什么看法?
6、學生各自交流自己的看法。
7、那么過往這里的人又有什么看法呢?讀課文,找出相關的句子。
課件出示最后一段話:
坐車過往這里的人不約而同地贊嘆道:“筑這條路的人一定有一顆高尚的心。”
、拧≈该x句子。
質疑:讀了這個句子,你有什么問題?
、啤∵@些筑路的人指哪些人?(工程師和工人)
⑶ 為什么說他們有一顆高尚的心呢?讓我們來仔細地研讀課文。
三、研讀課文
1、在筑這條路時他們是怎樣想怎樣做的?找到有關的句子,讀讀體會一下。
2、同桌之間交流自己的學習體會。
3、全班交流:
⑴ 工程師向工人們走來,他什么話也沒對工人們說。工人們也沉默不語。工程師長久地看著筑路計劃,然后把目光轉向橡樹,嘆了口氣。工人們也沉重地嘆著氣。
課件出示句子,思考:面對這棵阻礙筑路計劃的橡樹,大家都沉默不語,但是此刻,他們的內心深處卻正波瀾起伏,你們能猜想一下,他們此刻正在想些什么嗎?
⑵ 讓學生想象工程師和工人不同的心理活動,同時體會兩個不同嘆氣的內涵。
、恰∮懈星榈刈x讀這個句子。
、取∷麄冇质窃鯓诱f的?
課件出示句子:
“計劃是不可以修改的。”工程師說。
“橡樹也不可以砍!惫と藗冋f。
想想他們是怎樣說的?為什么怎樣說?
補充句子:
“計劃是不可以修改的!惫こ處煟ā。┱f。
“橡樹也不可以砍。”工人們(。┱f。
、伞∽詈,他們作出了什么決定呢?
、省」こ處熌贸鲆桓ㄗ,走到離橡樹100米的地方,把楔子打進了地里。
課件出示楔子的圖片,了解什么是楔子。為什么要在100米的地方打進去呢?
4、師引讀:
幾年過去了,公路建成了,這是一條怎樣的路呢?
5、它像箭一樣筆直,但只在一個地方彎曲成馬蹄形。
結合插圖理解:
這條像箭一樣筆直的公路,只有一個彎兒,這個彎兒是為了留下這棵橡樹而特別設置的。這彎曲的馬蹄形,似乎在告訴過往的每一個人 (學生練習說話)
6、課件再次出示最后一段話:
坐車過往這里的人不約而同地贊嘆道:“筑這條路的人一定有一顆高尚的心!
讓學生齊讀,說說,筑路人的高尚表現在哪些地方,你對高尚有了什么新的理解。
。ㄕ鋹圻@棵樹,出于對自然環境的保護,出于對生命的尊重……)
7、這棵挺立在路旁的高高的橡樹,成了這條寬闊的公路旁一道特別的風景線,風吹過樹梢,樹葉嘩啦啦響,它似乎也在告訴人們……
你聽到橡樹說的話了嗎?讓我們寫下來吧。
8、交流匯報。
四、總結升華
今天我們學習了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帶給我們的這個感人的小故事,其實這樣的故事還有許多,配套教材中還有幾個故事,希望大家課外去讀一讀,更希望我們也能擁有一顆高尚的心,去寫下這樣生動的故事,相信這些美麗的故事,能讓這個世界更加美好。
五、課后延伸
1、1998年,為了建水月亭大橋,政府花了100多萬元的資金,移植了紫微小學校門口的百年老樹──香樟樹,請你對這件事展開調查,并寫寫自己的看法。
2、收集有關人類破壞或保護環境的資料,下周召開一次以環保為主題的班隊活動。
【板書設計】
公路:寬闊 平坦 漂亮 馬蹄形
橡樹:粗壯 結實 挺拔 高尚
《路旁的橡樹》教學設計 篇9
《路旁的橡樹》是一篇略讀課文,是著名教育家蘇霍娒林斯基寫的。《路旁的橡樹》講述的是一棵粗壯、結實、挺拔的橡樹的故事。在修筑公路的過程中,工人們遇到一棵高高挺立的橡樹,為了保護這棵橡樹,筑路工人與工程師經過精心設計,在不改變筑路計劃的前提下,使公路在橡樹邊拐了一個馬蹄形的彎兒,既保住了這棵橡樹,又圓滿的完成了筑路計劃。課文語言質樸,情節簡單,通過尋常小事,不尋常的處理方法,感染學生,增強環保意識。
課上,我讓學生自讀課文,完成兩個學習目標。
1、同桌互讀課文,小組合作解決不認識的字,不理解的詞和疑惑的問題。小組無法解決的提出來全班解決。
2、想想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讓學生根據事情發展的“起因、經過、結果”來梳理文章的線索,最后讓學生說課文講了什么事,總結出全文的主要內容。并告之概括文章主要內容可以根據描寫順序,特別是寫事的文章,可以抓住事情“起因、經過、結果”來概括。學生掌握情況不理想應該給學生討論的時間效果會好一些。
對于略讀課文,如何做才能更好地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需要進一步探索實踐。
《路旁的橡樹》教學設計 篇10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了解課文內容,體會筑路人高尚的心。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人們為保護橡樹而體現出一顆高尚的心,聯系生活實際為保護環境做出自己的努力。
教學難點
理解“高尚”的意思,知道為什么這種保護橡樹的行為是“高尚”的。
教具準備:詞語、橡樹圖片、重點語段
預習提綱
1.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2.查詞典,解決詞語疑難。搜集橡樹和描寫樹木的詞語。
一、導入新課
1.出示圖片。仔細觀賞。
2.你看到了怎樣一棵橡樹?請用一句話說說它的特點。(要求學生說話時用上課前搜集的詞語,使語句更生動。)
3.多美的橡樹啊,可惜它長的不是地方——長在了馬路旁邊,F在要在這兒修公路,這棵樹擋住了去路,路是一定要修的,這棵橡樹的命運又應如何呢?今天我們一起來感受一篇令人感動的《路旁的橡樹》。(板書課題)指導讀好課題。
二、檢查預習,掃清字詞障礙。
1.指名讀課文,指導讀正確。并讀讀下列詞語:(出示)
公路 寬闊 平坦 漂亮 馬蹄
橡樹 粗壯 結實 挺撥 高尚
2交流。講一個什么故事?讀后你有什么想說的話?(整體感知)
三、再讀課文,交流質疑
1.誰愿意把自己最喜歡的、最欣賞的部分讀給大家聽?
提要求:(1)把語句讀流利(2)讀你自選的這部分,你想到了什么?(3)其他同學有什么疑問和想法?
2.議讀與質疑
。1)如選讀“筑路工人突然停下來”這段課文時,要把你對高大、 挺拔的橡樹的興趣、愛惜之情讀出來,要拿高大的橡樹引起筑路工人的關注和愛惜的心理讀出來。議讀時要對筑路工人自覺保護橡樹的心理有所感悟,意識到“砍樹容易栽樹難”的道理。
(2)“如選讀工程師與工人沉默”的部分——第4-6自然段時,要從工程師和工人的神態、動作、言語中體會他們的心理。工程師要執行自己設計的工程計劃,工人在工作中遇到了問題。他們在保護橡樹上獲得了一致。
。3)如選讀最后幾段課文時,要對公路上彎曲城馬蹄形有所認識、 有所感悟。重點是讀好人們的贊嘆,體會保留橡樹在人們心中的廣泛影響。同時放開讓學生暢談自己的認識——由課文引向學生生活,由別人的故事誘發自己保護環境的行為。
3.現在你來說一說:為什么坐車過往這里的人不約而同地贊嘆道:“筑這條路的人一定有一顆高尚的心!闭f說你是怎樣理解“高尚”的,舉例說明生活中還有哪些行為是“高尚”的。
4.總結:對一棵樹,如此珍愛:這不是平常的行為,這是對環境的保護,對生命的尊重,怎能不說筑路人的心是高尚的心呢!
四、結合實例,說說你讀后的感想
可啟發學生對周圍環境的關注,尋找有關的實例或資料來說說感想。
五、布置作業
聯系第七課《小村莊的故事》,假想有三人逃生到此,看到這棵路旁的橡樹,他們會想什么,說什么,做什么。寫在練筆本上。
《路旁的橡樹》教學設計 篇11
之一
唐元菊
教學目標 :
1.理解課文,樹立環境保護意識。
2.認識本課3個生字、理解課文內容。
3.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讀懂課文,樹立環境保護意識。理解“筑這條路的人一定有一顆高尚的心”這句話的含義。
教學時間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初讀課文,板書課題
1、有位蘇聯的教育家為我們講述了一個故事,人們都為此感動,你想聽嗎?
2、學生老師齊讀課文
3、讀準要求認識的字
二、認讀課文,領悟道理
1、以小組為單位再讀課文,把課文讀通順
2、你能讀懂哪一個自然段?
3、有什么不懂嗎?
4、辯論:建筑計劃可以修改嗎?
5、說說課文那些地方最使你感動?
6、你統一“筑路工人有一課高尚的心”這種說法嗎?
7、學生讀最后兩個自然段
8、師:你現在是一位乘客,坐車經過了這課橡樹,你有什么話要說嗎?
三、總結升華
1、你從建筑工人的做法中懂得了什么?
2、愛護樹木,正當環境小衛士,你有什么建議能給大家提出來嗎?
第二課時
一、學生自由讀課文
二、摘抄好詞好句到閱讀筆記本上
三、完成《一課一練》
《路旁的橡樹》教學設計 篇12
一、朗讀課文
師:(板書 路旁的橡樹)請同學們把課本翻到第28頁,今天我們學習第8課《路旁的橡( xiàng )樹》。請同學們用鉛筆,把課文中的生詞圈( quān )起來。然后,每個生詞齊讀三遍。
說課:教師要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拿鉛筆看書,在課本上做記號,是一種很科學的學習方法。這種習慣的養成,會使學生終身受益。關于《拿鉛筆看書的思維科學》,有一位學生寫過一篇作文。還有一位學生,寫過一篇《語文筆記應該做在語文課本上》。學生寫的這些作文,也是對我教學經驗的總結。
生:齊讀,教師領讀:
橡( xiàng )樹 延( yán )伸 挺拔( bá ) 楔( xiē )子
瀝( lì )青 馬蹄( tí )形 高尚( shàng )
說課:課文中的生字,是本課的難點。要首先突破。
師:在同學們齊讀課文之前,我們來聽一遍課文的朗讀錄音。
說課:教師事先通過互聯網搜尋有關課文朗讀的錄音,下載到mp3播放器里面,通過小型有源音箱播放,對學生了解課文朗讀的語氣語調、感情色彩,很有好處。也可以活躍課堂教學氣氛,增添課堂學習的樂趣。只是教師就要費神了,在備課上要多花一些精力。
師:(錄音播放完畢)好。請同學們齊讀課文《路旁的橡樹》。
說課:讀書的方法,有點某個學生讀,有輪讀、分組讀、教師范讀等。我認為,注重齊讀,有很多好處。
生:(齊讀)
路旁的橡樹
從北方到南方的兩座大城市之間,人們打算修建一條公路。這條公路將會寬闊、平坦又漂亮。
開始筑路了。一天,工人們來到田野上,那里長著一片不大的灌木林。工程師批示未來的路要鋪在哪里,工人們就往土里埋進排水管。
突然,工人們停了下來,把排水管放在地上。在這條路應該延伸過去的地方,挺立著一棵高高的橡樹。它是那么粗壯、結實、挺拔,就像草原的哨兵一樣。
工程師向工人們走來,他什么話也沒對工人們說。工人們也沉默不語。工程師長久地看著筑路計劃,然后把目光轉向橡樹,嘆了口氣。工人們也沉重地嘆著氣。
“計劃( huà )是不可以修改的!惫こ處熣f。
“橡樹也不可以砍!惫と藗冋f。
工程師拿出一根楔子,走到離橡樹100米的地方,把楔子打進了地里。“現在誰也不會責備我們了。”他輕聲地說。
幾年過去了,一條寬闊的瀝青公路從北方延伸到南方。它像箭一樣筆直,但只在一個地方彎曲成馬蹄形。
坐車過往這里的人不約而同地贊嘆道:“筑這條路的人一定有一顆高尚的心。”
師:剛才,同學們把課文齊讀了一遍,有幾個字發音不大準,現在,校正一下。
說課:這種現象,在教學中是常見的。我們的備課,不可能備得完美無缺。學生是一群有思維、有個性的個體,課堂教學中,要注意靈活機動。
師:(教師備有翻閱迅速的四角號碼字典,立即在課本上作出記號,板書在黑板上。這時,教師要在課本上做記號、作筆記,這些事情站著做,顯然是不方便的。這里,也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問他們:剛才朗讀時,有哪幾個字的音發得不準。請上講臺來寫出發音不準的字和拼音。)
說課:要學生上講臺翻字典,寫生字、拼音,這應該形成一種習慣。把這當作是一種競賽,看誰翻得又快又準,看誰是冠軍!由此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養成翻字典的習慣。
二、講解課文
說課:本部分講解課文,是本課的重點。目的是使學生理解課文,增長知識,豐富智慧,培養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講解課文的方式,是由教師提問,學生回答。采取啟發式的方法。
師:
1、第3自然段:工程師為什么嘆氣?工人們為什么嘆氣?
2、第4自然段:工程師為什么說“計劃是不可以修改的”?
3、第5自然段:工人為什么說“橡樹也不可以砍”?
4、第6自然段:工程師拿出一根楔( xiē )子,做了什么事?他為什么這樣做?
5、第7自然段:公路有一個彎,好不好?
6、第8自然段:人們為什么贊嘆“筑路的人有一顆高尚的心”?
以上問答,教師提問,學生自由競答。教師因勢利導,學生氣氛熱烈。課堂教學達到高潮。
三、學生提問
任何課堂教學設計,都不可能完美。學生也不可能是機器,任你擺布。這里,設計一個“學生提問”環節,一是可以彌補教師備課之疏忽和不足,二是可以培養學生提出問題、質疑問難的能力。
四、課后作業
1、在語文練習本上,把課文的生字和拼音,每個字和拼音寫半行或一行。
2、學習了這篇課文,請每位同學寫一篇感想,題目自己定。
《路旁的橡樹》教學設計 篇13
學習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了解課文內容,體會筑路人高尚的心。
3、培養獨立閱讀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體會筑路工人繞樹修路,保護環境,給人們一個美好的家園的那種可貴的品質和高尚的心。
課前準備:
1、課件圖片
2、搜集有關人類破壞或保護環境的資料。
教學過程:
一、回顧導入,揭示課題。
同學們,在《一個小村莊的故事》中,那些只顧眼前利益的小村莊的人們為了眼前的“不錯”的生活,幾乎砍光了整座山的樹林,結果用斧頭建立起來的幸福的生活,又用斧頭毀滅了美好的家園。但是在現在這個故事中的人們卻與他們的做法截然相反,這節課我們學習《路旁的橡樹》,看看又是一個怎樣的故事。
1、板書課題:路旁的橡樹。
2、你們見過橡樹嗎?(出示橡樹圖片)
橡樹的另外一個名字叫櫟樹,結有果實。
二、初讀課文,了解內容。
1、自由讀全文,利用工具書讀準字音。
2、默讀課文。思考:課文的主要內容是什么?你能用一句話概括出課文的主要內容嗎?
。ㄖ饕獙懼饭と藶榱吮W∠饦涠@開樹鋪路的故事。)
三、精讀課文,深入理解。
1、指名讀第一自然段,思考:“平坦”是什么意思?
2、讀第二、三、四自然段。
。1)筑路工人為什么突然停下來?(課件出示句子)
。ㄒ驗橹饭と税l現在這條路應該延伸過去的地方,挺立著一棵高高的橡樹,它是那么結實挺拔,就像哨兵一樣,所以筑路工人突然停下來。)
。2)“挺拔的橡樹”是什么樣?(直立而高聳)
。3)為什么工程師不說話,工人們也沉默不語?
。ㄒ驗樗麄兌伎吹介L得這么粗壯的橡樹,舍不得砍掉。但如果按工程計劃筑路,要保證公路筆直,就必須砍掉橡樹,所以他們都沉默不語。)
3、分角色朗讀五、六、七自然段。
。1)“責備”是什么意思?你能給它換一個意思相近的詞嗎?(責怪)
(2)“計劃不可以修改,橡樹也不可以砍”這句話你怎么理解?他們說話的語氣是怎樣的`?
。üこ處煹脑掙愂隽艘粋客觀的事實,因此他的語氣比較平靜。工人們的話則是出于對橡樹的愛護,因此他們的語氣比較激動。)
。3)你認為這句話矛盾嗎?
(聽起來很矛盾,要想把路修得筆直必須要砍掉橡樹;要想保住橡樹,必需得改變計劃。兩個“不可以”雖然很矛盾,但是卻體現了工程師和筑路工人為保護橡樹的那種矛盾的心理。)
4、學習八、九自然段。(課件出示三個句子)
。1)“它像箭一樣筆直,但只在一個地方彎曲成馬蹄形!闭乙徽疫@句中的一對反義詞,這句話為什么這樣寫?
。ㄟ@一對詞構成了鮮明的對比,作為公路來講,自然是“寬闊、平坦、漂亮、筆直”為好,但人們為保護橡樹卻將其筑成“彎曲”的,顯示人們愛護樹木,注意環保的高尚品質。)
。2)“在一個地方”指的哪里?(指橡樹生長的地方)
。3)坐車過往這里的人不約而同地贊嘆道:“筑這…………!薄安患s而同地贊嘆”,這句話表明了什么?
。ㄈ藗兌己苷J同、贊賞工程師和筑路工人的決定、行動,因此,他們贏得了人們的尊重。)
。4)“高尚的心”指什么?(是對工程師和筑路工人的非常準確,也是最好的評價。)
三、總結:
筑路工人繞樹修路,保護環境,給人們一個美好的家園,所以說他們有一顆高尚的心。
四、小練筆(選擇自己喜歡的話題)
1、你想對工程師說些什么?寫下來讀給同學們聽!
2、在日常生活中,如果看到那些破壞環境的行為你會如何去做?如果看到保護環境的行為你又會如何去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