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教案模板 > 《質量》教案(通用16篇)

《質量》教案

發布時間:2024-01-12

《質量》教案(通用16篇)

《質量》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 識記:質量守衡定律

  2、 理解:從微觀角度認識質量守衡定律

  能力目標:

  1、 鍛煉動手能力、形成觀察能力以及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2、 了解研究化學問題的方法。

  情感目標:

  1、 形成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2、 通過分組實驗,認識到合作與交流在科學探究中的重要作用。

  教學方法:猜想、分組實驗探究、討論、歸納。

  教學輔助工具

  多媒體課件、實驗必備的儀器和藥品

  教學過程:

  一、 提出問題

  師:我們已經知道化學反應的特征就是生成了其他物質,例如:硫在氧氣中燃燒生成了二氧化硫;那么生成的二氧化硫的質量與反應物硫和氧氣的質量之和之間有無變化呢?

  二、 猜想與假設

  學生討論:分組交流,討論。若反應物與生成物之間的質量有變化,則可能有以下三種情況:

  生1:參加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之和大于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之和。

  第一冊質量守衡由收集及整理,轉載請說明出處

  生2:參加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之和等于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之和。

  生3:參加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之和小于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之和。

  師:從討論的情況來看,有三種不同的意見,那么哪一種是正確的呢?我們不妨用實驗來驗證。

  三、 假設的檢驗及推理

  1、 制定計劃

  師:把學生分成三組:

  一組:進行白磷燃燒前后的質量的測定。

  二組:進行鐵釘與硫酸銅溶液反應前后質量的測定。

  三組:進行氫氧化鈉溶液與硫酸銅溶液反應前后質量的測定。

  2、 進行實驗。

  學生:根據老師的指導,自行設計簡單的化學實驗方案,并能積極分工、協作、共同順利的完成實驗。

  3、 收集證據。

  學生;根據現象進行討論、歸納,然后請各小組長代表本組對所做的實驗進行小結,自然的得出結論。

  四、 發現規律

  生:三個小組的小結情況:

  一組:磷燃燒后有白煙生成即生成了五氧化二磷,但反應前后物質的總質量不變。

  二組:鐵在硫酸銅溶液中反應,鐵絲上附著紅色物質;溶液有蘭色變為淺綠色,反應前后物質的質量之和仍不變。

  三組:無色氫氧化鈉溶液與蘭色的硫酸銅溶液反應,生成蘭色絮狀沉淀,反應前后物質的質量之和還是不變。

  師:通過學生小結發言,教師歸納、評價得出質量守衡定律,請一個學生敘述。

  生: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之和等于反應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之和。

  生:為什么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之和會等于反應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之和呢?

  五、 解釋與討論

  師:教師先演示有關“化學變化中分子被破壞,原子重新組合成其他物質的分子”的動畫課件,給學生必要的啟迪。

  學生:討論、歸納 原子的種類不變

  原子是化學變化中 原子的數目不變

  的最小粒子 原子的質量不變

  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之和等于反應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之和。

  師:從以上的討論可以看出物質的質量之和之所以不變,是因為在化學反應中原子沒有變。

  生:質量守衡定律是否對所有化學反應都適應呢?

  六、 反思與評價

  生:繼續分組進行實驗

  實驗1:蠟燭燃燒前后天平的變化,

  實驗2:鋁箔燃燒前后的質量變化。

  師生討論:

  1、 上面兩個實驗的結果與你實驗前的預測相同嗎?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實驗結果?

  2、 對于磷燃燒的實驗,如果玻璃管上端沒有系小氣球,將會出現什么結果?

  3、 如果在燃著的鋁箔上方罩上罩,使生成物全部收集起來稱量,會出現什么實驗結果?

  師:歸納、總結。

  七、 遷移與應用

  遷移:提供一組題目進行反饋。

  應用:用質量守衡定律解釋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化學現象。

  八、 課后作業:

  書:P94 習題1-3

《質量》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知道質量的初步概念。

  2、知道質量的單位,會進行質量單位的換算。

  3、會調節托盤天平的平衡,會使用游碼,用托盤天平測物體的質量時,會正確讀出所測物體的質量。

  4、知道使用天平時要注意的事項。

  5、培養學生科學的實驗態度。

  教學重點

  1、質量的概念及其單位,認識質量是物質的屬性。

  2、掌握托盤天平的使用方法,能測量物體的質量。

  教學難點

  1、托盤天平的使用及游碼的讀數。

  2、質量不隨物體的位置而改變。

  實驗器材

  教師:鐵塊、鋁塊、木塊、托盤天平和砝碼、橡皮泥、鐵釘、鐵錘、冰塊、酒精燈、燒杯、鐵架臺、石棉網、托盤天平掛圖。

  學生:鐵塊、鋁塊、木塊、托盤天平和砝碼。

  教學過程

  一、引言

  教師:這一章我們將學習新的知識,通過學習我們將明確什么叫質量和密度,知道質量和密度的單位,學習怎樣用天平稱物體的質量,怎樣用天平和量筒測物體的密度。

  二、物體的質量

  問題:什么叫質量?

  教師出示鐵釘、鐵錘、玻璃杯,列舉教室中的桌子、椅子等。指出這些東西我們都把它叫做物體。接著師生共同討論:鐵釘、鐵錘都是由鐵制成,玻璃杯由玻璃制成,桌子、椅子由木材制成。

  教師指出:鐵、玻璃、木材等我們都把它們叫做物質,物體由物質構成。

  讓學生比較鐵釘和鐵錘;大小玻璃杯;課桌和課椅除了形狀不同外還有什么區別?利用學生日常生活中已有的“東西有多少”的知識,引導學生認識鐵錘比鐵釘含的鐵多;大的玻璃杯比小的玻璃杯含的玻璃多,課桌比課椅含的木材多,從而概括出物體中含物質有多少之分,我們把物體中含有物質的多少叫做質量,用符號m表示。鐵釘和鐵錘雖然都是由鐵制成的,但它們的質量不同。

  演示:把橡皮泥捏成長方體、圓柱體等形狀讓學生觀察。

  列舉把鐵壓成鐵片;水從小杯倒入大杯等。

  問:上述例證中物體的形狀改變了,它們的質量有沒有變?演示;把冰塊放到杯子中,讓冰塊在室溫下熔化。

  問:冰熔化成水,狀態變了,它的質量有沒有變?列舉:把課本從書店運到學校,把礦石標本從月球帶回到地球等。

  問:上述物體放置的位置改變了,它們的質量有沒有變?

  學生回答上述問題,教師給予肯定或否定。

  結論:物體的質量不隨形狀、狀態和位置而改變。

  三、質量的單位

  教師:同學們在小學數學中學到的噸、千克、克等都是質量的單位,除了上述質量單位外,常用的質量單位還有毫克,現在國際上通用的質量單位是千克。

  說明質量單位符號:噸(t)、千克(Kg)、克(g)、 毫克(mg)。

  出示1千克砝碼讓學生觀察,告訴學生1立方分米純水的質量大約是1千克。它們等于國際千克原器的質量。

  學生閱讀課本第30頁圖2—12,了解國際千克原器及千克單位是怎樣規定的。

  教師介紹噸、千克、克、毫克這些單位在什么情況下常用。例如:火車的裝載量,糧食、鋼鐵、煤的產量等常用噸;人們平常生活中買米、賣菜等等常用千克,藥房和實驗室常用克或毫克作質量單位。

  讓學生閱讀課本第30頁開頭圖表了解一些物體的質量。

  介紹質量單位的換算關系:

  1t=1000kg=103kg 1kg=1000g=103g 1g=1000mg=103mg

  練習,根據課本P103圖表中數據,說一說地球質量約多少t?

  1kg=10-3t

  地球質量=6.0×1024kg=6.0×1024×10-3t=6.0×1021t

  四、物體質量的測量

  教師:人們到商店買糧、買菜、買水果等都要用秤稱貨物的質量,在學校實驗室和工廠化驗室里人們也常常要用秤稱物體的質量。商店里常用到的秤如課本第30頁圖2—13所示,有案秤、臺秤、電子秤等,實驗室里常用的是天平,有托盤天平和學生(課本第30頁圖2—14)天平,在初中物理中我們將學習托盤天平的使用方法。

  出示托盤天平及托盤天平的構造原理掛圖。

  教師介紹天平主要部分的名稱和作用:秤盤(左盤放被稱物體,右盤放砝碼)、橫梁、平衡螺母(用來調橫梁平衡)、指針、分度盤(指針指在分度盤中線處時,或指針在中線附近小幅擺動,兩邊偏離中線的幅度相等時,天平平衡)、標尺、游碼(能在標尺上移動,稱量結果等于砝碼質量加上游碼所指示的質量數)、天平底座。

  演示:用托盤天平稱小鐵塊的質量。

  教師邊演示邊說明托盤天平的使用方法:

  1、把天平放在水平臺上,把游碼放在標尺左端零刻線處。

  2、調節橫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針在分度盤的中線處。調整時,如果發現指針指在分度盤中線的左邊,則平衡螺母應向右旋動;如果發現指針指在分度盤中線的右邊,則平衡螺母應向左邊旋動。

  教師指出:天平調節橫梁平衡后,不要改變天平的位置,更不要調換兩個秤盤的位置,否則,要重新調節橫梁的平衡。

  3、把被測物體放在左盤里,用鑷子向右盤里加減砝碼并調節游碼在標尺上的位置,直到橫梁恢復平衡。

  教師指出:向右盤里加砝碼時,應先估計左盤中物體質量的大小。然后由大到小地加減砝碼,若加最小的砝碼時,指針指向分度盤右邊,而減最小砝碼時,指針指向分度盤左邊,則不必加砝碼了而應移動游碼,直至橫梁平衡。

  4、讀出右盤中硅碼的總質量加上游碼在標尺上所對的刻度值,這就等于被測物體的質量。

  學生閱讀課本第31頁的內容。說一說托盤天平的使用方法。

  練習:說一說圖中標尺的刻度,每一大格表示多少克?每一小格表示多少克?游碼所對的刻度值是多少克?

  教師提示:游碼的讀數,是以游碼左邊所對的刻度值為準。

  學生回答:圖中標尺每一大格表示1g,每一小刻表示 g,游碼所對的刻度是 個大格、 個小格、是 g。

  教師:天平是比較精密的儀器,使用時要明確使用注意事項,才能保護天平不致于損壞。

  教師說明:天平的秤量一般都寫在天平的銘牌上,使用天平時首先要看它的銘牌,弄清它的秤量,弄清儀器的性能和規格,按照要求正確地使用,是使用任何儀器都必須遵守的,要注意養成這樣的習慣。

  學生實驗:完成課文第32頁的“做一做”

  五、課堂小結

  1、物體中所含的物質多少叫做質量。

  2、質量的單位是千克(kg)還有噸(t)、克(g)、毫克(mg)。

  3、天平是測量質量的儀器,天平測物體質量前應調橫梁平衡,被測物體放在天平的左盤,砝碼放在天平的右盤,被測物體的質量等于天平有盤中硅碼的總質量及游碼的讀數,使用天平要明確注意事項,遵守操作規則。

  六、布置作業

《質量》教案 篇3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加深理解相對原子質量概念,明確相對原子質量與原子實際質量的區別;

  (2)了解相對原子質量與摩爾質量之間的關系。

  (3)復習物質的量的概念及其基本關系。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教學過程中的設問,感受科學的思維方法。

  (2)通過相對原子質量和摩爾質量間關系的教學,體會分析推理的過程。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激發學習興趣,提高課堂主動參與的意識。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相對原子質量概念的再理解;物質的量、摩爾質量

  三、教學用品

  黑板

  四、教學流程

  1、設計思想

  "相對原子質量",是放在 "原子結構"講解之后,"根據化學方程式計算"講解之前的一部分教學內容。看上去教學要求僅為了解層次,但教學要求并不低。

  本節課的開頭設計,我以設疑激趣為先導,但又開門見山地引入課題。

  從各個教學環節師生活動看,我嘗試以問題解決模式為模版,拉開主線。

  2、流程圖

  3、流程圖說明

  (1)引言:"一個原子有多重?"這本身就可作為一個話題引入,可激起學生學習的欲望。

  (2)探究活動一中,可結合學生的生活中例子,引發學生的思考。

  (3)思考問題一:平時我們計算時,為什么不用原子的實際質量,而要用相對原子質量?

  思考問題二:科學家采用相對原子質量,與"曹沖稱象"在方法上的異曲同工之妙,你能體會嗎?

  五、教學案例

  1、引入主題

  你知道一個原子有多重嗎?科學家的確"稱"出了一個原子的質量。

  學生參看表格(教材p12),使學生意識到一個原子質量非常小。

  2、課的展開

  (1)學生探究活動一:如何改變因原子質量非常小而引起的使用不便?

  a、采用其他的單位:類似于采用納米,使1納米=10—9米

  b、采用一個合理的量作為標準,然后得到相對量。在此即采用了"相對原子質量"

  (2)學生活動:利用表格,計算碳、氫、氧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

  A、原子氫原子氧原子碳原子

  B、一個原子的質量(g)1.674×10—242.656×10—231.993×10—23

  C、該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

  思考問題一:平時我們計算時,為什么不用原子的實際質量,而要用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

  思考問題二:科學家采用相對原子質量,與"曹沖稱象"在方法上的異曲同工之妙,你能體會嗎?該提問的目的在于,使學生對采用相對原子質量在方法上有所回味,并與探究活動一相呼應。

  (3)學生探究活動二:完成表格中C/B部分,你發現了什么?

  通過計算,學生發現: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 一個原子的質量=6.02 1023,從而引入"物質的量"概念的復習。

  (4)視學生在初中階段所學"物質的量"內容多少、深淺的實際情況,復習相對原子質量與摩爾質量的關系及物質的量與微粒數、質量間的關系,使學生建立(或鞏固)對應的橋梁關系。

  3、作業布置 略

  六、教學反思

  本內容屬了解性質,但因內容枯燥而要上好很不易。

  學生在初中階段已經知道一點有關相對原子質量的概念,因而本節課上,我認為主要將重心放在"為何采用相對原子質量?"(即重在思考方法上的指導)和"相對原子質量與摩爾質量間的關系"(有利于學生進一步理解"采用相對原子質量"的意義)上,使學生能在初中的基礎上,能站在更高的角度理解"相對原子質量"。

  另外,在完成設計的表格后,引出了阿伏加德羅常數,也就可以在此復習初中已涉及的"物質的量"的概念,并可架起微粒數—物質的量—質量的橋梁關系。當然,很多老師會視本校實際情況,將物質的量作為一個專題,詳細鋪開,細細講來,也未嘗不可。

《質量》教案 篇4

  一、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理解質量的概念;

  2、知道質量的單位及換算關系;

  3、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

  4、會使用天平測量物體的質量。

  能力目標:

  1、體驗一些物體的質量,對一些常見物體的質量有估測的能力.

  2、通過用天平測量常見的固體和液體的質量,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

  3、通過觀察、實驗,認識質量是不隨物體的形狀、狀態、空間位置而改變的物理量。

  情感目標:

  1、通過天平使用的技能訓練,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與協作精神.

  2、通過對物體質量的測量,獲得成功的喜悅.

  二、學情分析

  學生對生活中的質量單位較熟悉,對各種秤也有所見,好奇心較強,并且具備了一定的研究問題的能力,但思維方式還是比較形象,欠缺對問題的深入思考及理性的思維過程。對于托盤天平的使用,動手操作學生基本可以完成,但對于為什么要這樣使用還會感到一些疑惑。教學參考書要求2課時,我安排1課時講授新課,1課時復習鞏固訓練,為以后學習密度及力學打好基礎。

  三、重點難點

  1、重點:質量的單位和用天平來測質量.

  2、難點:正確使用天平測量固體和液體的質量.

  3、中考擷要:

  三年以來,中考試題中出現的質量的考點比較多.對本節知識的考查,出現最多的題型是實驗題,其次是填空與選擇題.正確使用天平測量質量是考查的重點

  四、教學過程

  4.1第一學時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

  物體是由物質組成的。

  講授:地球上有高山、大海、空氣,有樹木、花草、鳥獸,有人類賴以生存的衣、食、住、行所必需的物品。浩瀚的宇宙中有數不清的星體,如太陽、月亮等。這些物體盡管形態各異,但都是由物質組成的。既然物體是由物質組成的,那組成物體的物質有沒有多少之分呢?請看大屏幕:提出問題,學生回答,引入質量概念

  活動2【講授】

  一、質量

  學生閱讀教材108頁,了解并掌握質量的概念、符號、單位及換算,閱讀109頁,了解生活中常見物體的質量,閱讀后回答老師提問,同時老師播放課件,學生邊看邊回答。

  活動3【講授】

  二、質量的測量

  1、閱讀109頁“質量的測量”和“天平的使用”部分的內容,獨立思考后小組討論完成下列問題:

  (1)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利用什么儀器測量物體的質量?

  (2)實驗室中用什么儀器測質量?

  (3)使用天平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4)托盤天平的主要結構有哪些?

  2、天平使用的基本步驟:

  (1)調水平:把天平放在_______上,將_______撥至標尺左端的零刻線處。

  (2)調平衡:調節橫梁右端的_____________(若指針指在分度盤的左側,應將平衡螺母向_______調,反之,平衡螺母向_______調),使指針指在分度盤中線處,此時橫梁平衡。

  (3)稱量:將被測量的物體放在_______盤,估計被測物體的質量后,用____________向_______盤里加減適當的砝碼,并適當移動標尺上_______的位置,直到橫梁恢復平衡。

  (4)讀數:天平平衡時,左盤被測物體的質量等于右盤中所有_______的質量加上_______對應的刻度值。

  (5)測量結束要用鑷子將砝碼夾回砝碼盒,并整理器材。

  3、學生分組測量固體和液體的質量:(教師巡視指導)(學生上報測量結果)

  (1)分組測量各種硬幣的質量;

  (2)分組測量杯內鹽水的質量。

  活動4【講授】

  三、質量是物質的一種屬性

  通過討論111頁想想議議,并實際用天平測量橡皮泥變形前后的質量;鹽溶于水前后鹽水的質量。得出質量不隨物體的形狀和狀態改變。根據舉例及投影得出質量還不隨物體位置及溫度而改變。

  結論:質量是物體的一種屬性,它不隨物體的形狀、狀態、位置和溫度而改變。

  活動5【講授】課堂小結

  學生結合所講內容談本節收獲。

  質量:

  1、概念:

  2、單位:

  3、實驗室質量的測量工具及使用方法:

  4、性質:

  活動6【練習】課堂練習

  投影習題,學生回答。

  1、請填出合適的質量單位。

  (1)一元硬幣的質量約為6_______。

  (2)一頭大象質量約為6_______。

  (3)一個中學生的質量約為50_______。

  (4)一枚大頭針的質量約為80_______。

  2、在調節托盤天平時,若發現指針指在分度盤的中線左側,則應將橫梁右端的螺母向______調.在調節托盤天平時,若發現右盤高,則應將橫梁右端的螺母向_____調。在測量時,如果發現指針指在分度盤的中線左側則說明砝碼放________了,在測量時若發現右盤高則應將_______

  3、下列操作不正確的是

  A.調節天平平衡時,如右盤下沉,則應調節右側平衡螺母向左移

  B.稱量時,左盤放被側物體,右盤放砝碼

  C.稱量時,可用手增減砝碼使天平平衡

  D.稱量完畢,將砝碼及時放會砝碼盒.

  4.10千克冰融化成水,則水的質量( )

  A.大于10千克

  B.小于10千克

  C.等于10千克

  活動7【作業】布置作業

  1.要稱量一些化學藥品粉末的質量,但是是化學藥品不能直接放在天平盤上,你有什么辦法解決這個問題嗎?

  2.大頭針的質量太小,用天平不能直接稱量一個大頭針的質量,你有什么辦法能夠稱量出一個大頭針的質量?

《質量》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知道質量的初步概念及其單位。

  (2)通過實際操作,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

  (3)用分子和原子的概念初步理解“物質的量”的含義。學會測量固體和液體的質量。

  2.過程與方法

  通過觀察、實驗,認識質量是不隨物體的形狀、狀態、空間位置而變化的物理量。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天平使用的技能訓練,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與協作精神。

  【教學重、難點】

  天平的使用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二.講授新課

  (一)質量

  演示動畫并觀察,引入質量的概念。

  請學生觀察一桶水和一杯水。提問:

  ①它們是由什么東西組成的

  ②它們哪個含有的物質多?那么對于一小車沙子和一卡車沙子,同樣兩者都是沙子,但所裝沙子多少不同。

  講解:講臺、課桌、水、沙子在物理學中稱為物體,組成這些物體的都叫“物質”。物理學中用“質量”表示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

  (板書:1.概念物體中含有物質的多少叫質量,質量的符號:m)

  演示動畫:

  (1)質量不隨物體位置的變化而變化

  (2)質量不隨物體溫度的變化而變化

  (3)質量不隨物體形狀的變化而變化

  (二)質量的單位

  (1)教師講解:千克是國際上通用的質量單位,為了方便,還有比千克大的單位噸,比千克小的單位克、毫克。

  板書:2.質量國際單位:千克(kg)

  質量其他單位:噸(t)、克(g)、毫克(mg)

  (2)學生練習一些質量單位的換算

  提問:質量的單位由大到小怎樣換算?

  (板書:1t=1000kg、1kg=1000g、1g=1000mg)

  請學生觀察課本表格“一

  些物體的質量”。讀出“大頭針的質量、新生兒的質量、鯨的質量”。

  (三)質量的測量——天平

  (1)教師出示:托盤天平和物理天平,介紹學校實驗室常用天平稱質量。

  (2)托盤天平的構造及使用方法

  講解:由于托盤天平使用較簡便,先學習托盤天平的用法。

  ①托盤天平的構造:

  讓學生對照實物托盤天平,認識托盤天平主要部件的名稱。

  請學生上講臺利用托盤天平的實物說明托盤天平各主要部件的名稱。

  (板書:托盤天平的構造:底座、橫梁、托盤、平衡螺母、指針、分度盤、游碼、標尺)

  ②天平標尺的零刻線、最大秤量值、最小刻度值

  講解:使用有刻度的工具,要先觀察零刻線在哪里?量程多大?最小刻度值多大?

  讓學生觀察課桌上的托盤天平,然后匯報上述三個問題的結果。

  學生匯報,教師指出:由于標尺上零刻線在左邊,游碼放在標尺的零刻線處時,是游碼的左邊與“0”對齊,因此游碼讀數時以左邊的線為準;天平的量程即最大秤量值就是這臺天平配套砝碼盒內砝碼的總數加游碼最大的讀數所表示的質量;最小刻度值就是標尺上每小格表示的質量數。

  ③托盤天平的調節

  講解:托盤天平是較精密的稱質量工具,使用前要先調節,先把游碼放在零刻線處,再調節橫梁平衡。

  (板書:托盤天平的調節)

  教師邊講邊示范,教師調一步,學生跟著調一步。

  教師指出:指針偏左,右邊平衡螺母向右調;指針偏右,右邊平衡螺母向左調;在調節橫梁平衡時,如指針在分度盤中央左右擺動的格數相等,橫梁也平衡;天平調好后,左右天平盤不能互換。

  ④天平的使用

  閱讀課本天平的使用方法。

  提問:如何用調好的托盤天平或物理天平稱一個鐵塊的質量?

  (板書:天平的使用)

  師生討論后歸納:用調好的天平稱物體質量的方法:鐵塊放左盤,砝碼放右盤;向天平盤加砝碼要由大到小逐步替換;鐵塊質量等于砝碼和游碼的質量數相加;測量結束后,砝碼放回砝碼盒,游碼移回零刻線。

  (3)天平的使用注意事項

  引導學生看課本天平使用要注意的事項。

  三.小結

  四.布置作業:完成對應同步練習

《質量》教案 篇6

  (一)教學目的

  1.熟悉天平的構造,使用步驟和注意事項。

  2.學會使用托盤天平或物理天平稱固體和液體的質量。

  (二)教具

  教師演示用具:磁性黑板,自制幾種最小刻度值不同的紙板標尺(紙板背面粘有鐵片),自制可在磁性黑板上移動的游碼。

  學生實驗用具:體積相同的長方木塊、鋁塊、鐵塊(長×寬×厚為4cm×3cm×1cm)、墨水瓶、水、托盤天平或物理天平。

  (三)教學過程

  一、復習提問,引入課題

  提問:實驗室常用稱質量的工具是什么?

  講述:這節課學習用托盤天平(或物理天平)稱每張桌面所放的體積相同的木塊、鋁塊、鐵塊及一杯水的質量。

  (板書:二、實驗:用天平稱固體和液體的質量)

  引導學生看課本實驗的“器材”,并請學生將實驗器材與桌面的實物對照檢查。

  二、復習托盤天平(或物理天平)的構造及使用方法

  提問:(1)托盤天平主要有哪些部件構成?

  (2)觀察你所在實驗小組的托盤天平,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分別多大?

  結合學生答題,教師用磁性黑板顯示說明質量的單位克的符號:g.提問:a.各標尺的最小刻度值多大?b.將游碼放在磁性黑板上標尺的不同位置讓學生讀數。

  (3)讓學生觀察桌上的托盤天平橫梁是否平衡?怎樣調節?

  三、學生分組完成實驗

  1.每個實驗小組動手調節桌上的托盤天平,使橫梁平衡。

  教師統計該步驟完成好的前五名,將他們所在的組次記在黑板的表格內。

  2.分別稱出體積相同的木塊、鐵塊、鋁塊的質量。

  學生實際操作,將稱的結果填入作業本實驗記錄的表格內。教師巡視,將這步完成好的前五名組次記在黑板表內。

  請一個實驗小組匯報稱的結果,全班學生判斷該結果是否合理。

  3.測1墨水瓶水的質量

  提問:(1)用調好的天平怎樣合理地測出1墨水瓶水的質量?

  學生討論得:

  ①用天平稱出空墨水瓶的質量m1;

  ②將空墨水瓶灌滿水后,用天平稱出水和瓶的總質量m2;

  ③用m2—m1得這瓶水的質量。

  提問:(2)為什么要先測空瓶的質量?

  學生討論得:如先測瓶與水的總質量,倒去水后再測空瓶的質量,由于瓶內還殘留著水,測量的誤差較大,因此先測空瓶質量較合理。

  學生實際操作,將結果記入實驗記錄的表格內。教師巡視,將該步驟完成好的前五名組次記在黑板的表格內。

  請一學生匯報稱的結果,全班判斷該結果是否合理。

  4.實驗結束后,整理器材。

  四、歸納小結

  1.討論課本“想想議議”。

  學生討論,教師歸納:用天平稱質量小于天平最小刻度值的物體,可用“聚少成多,稱多算少”的方法。

  2.討論課本習題1。

《質量》教案 篇7

  教學目的:

  1、知識;通過實驗測定,使學生理解質量守恒定律的原因。

  2、能力:初步培養學生應用實驗方法來定量研究問題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3、思想教育:培養學生由感性到理性,由個別到一般的認識方法。

  重點難點:

  對質量守恒定律涵義的理解和運用。

  教學方法:

  實驗探討法。

  教學用具:

  儀器:托盤天平、燒杯、試管、錐形瓶、玻璃棒、酒精燈等。

  藥品:白磷、NaOH溶液、NaCl溶液、CuSO4溶液、AgNO3溶液、Na2SO4溶液、BaCl2溶液、FeCl3、溶液等。

  教學過程

  問題引入:化學反應前、后物質的種類發生了變化,那么,化學反應前、后物質的總質量是否發生變化?是增加?是減少?還是不變呢?下面讓我們通過實驗來研究一下

  學生首先思考、讓學生產生學習興趣。

  教師演示實驗:

  (1)白磷燃燒前、后質量的測定。

  (2)硫酸銅溶液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前、后質量的測定

  稱量記錄:

  反應前的總質量(錐形瓶+空氣+白磷)是?克。反應后的總質量是?克。

  實驗小結:反應前物質的總質量與反應后物質的總質量的關系是相等的關系。

  通過實驗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記錄實驗的方法

  問題討論:化學反應前、后物質的質量總和相等的結論是否具有普遍的意義?

  學生思考后,師生共同歸納實驗事實,總結實驗規律。即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這就是我們這節課要學習的知識,質量守恒定律。

《質量》教案 篇8

  一、 教材

  首先來談談我對教材的理解。

  本節課是滬教版九年級化學上冊第四章第二節的內容,包括質量守恒定律的含義、質量守恒定律的微觀解釋及應用。

  質量守恒定律是初中化學的一個重要化學規律,是分析物質在化學反應中的質量關系的理論依據,它的應用貫穿于整個中學化學。在此之前,學生學習了元素符號、化學式、分子和原子的初步知識,對化學反應中物質發生了質的變化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本節課的教學將引領學生對化學反應的認識開始從質到量的過渡,也為之后化學方程式的書寫和計算的教學構建了理論鋪墊,在整個初中化學體系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

  二、學情

  了解學生是針對性教學的基礎。

  初三學生對于化學實驗有著強烈的好奇心,且學生在之前的學習過程中,已經經歷過小組討論等學習方式,小組探究、合作已經比較默契,學習資源能夠共享;通過小學階段科學的學習以及初中物理生物的學習,熟悉了一些基本的實驗操作,初步具有實驗探究的能力,但在“做出假設”“概括推理能力”等方面仍需提高。所以在教學中會加強學生概括推理能力的學習。

  三、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標的要求、對教材的理解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確定了如下三維目標:

  1、 理解質量守恒定律的含義,能用微粒的觀點解釋質量守恒的本質原因,并且能用質量守恒解釋常見化學反應中的質量關系。

  2、 通過實驗探究以及對化學反應實質與質量守恒原因的分析,提高利用實驗發現問題、探究問題的能力,提升邏輯推理能力,初步形成研究化學問題的基本思路。

  3、 通過探究學習,初步形成勇于探索、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

  四、教學重難點

  基于以上對教材、學情的分析和教學目標的設立,確立本節課的

  重點:理解質量守恒定律的含義

  難點:質量守恒定律的探究活動和對質量守恒定律的微觀解釋及應用

  五、教學方法

  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順利達成教學目標,我結合教材特點和學生的學習特點,主要采用實驗探究法、講授法和小組討論的教學方法。在教學雙邊活動過程中,引導學生通過實驗觀察與分析探尋科學規律,層層深入掌握新知識。

  六、教學過程

  下面,我主要從新課導入、新課的講授、課堂小結以及布置課外作業四個方面闡述我的說課內容。

  (一) 新課導入

  接下來是最重要的環節教學過程的設計,首先是我的導入環節。

  本節課我通過提出“生日蠟燭燃燒越來越短,化學變化中物質質量變小了嗎?”“將鎂條燃燒后的物質收集起來稱量,質量變大,化學變化中物質質量變大嗎?” 兩個問題引入課題“化學反應中的質量關系”。因為一個跟學生的生活經驗有關,一個和學生之前所學知識有關,所以能夠引起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欲。并且對“物質發生化學變化前后的總質量有什么樣的變化呢?”這個問題能有一個思考,從而順利進入實驗探究階段。

  (二) 新課講授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接下來我將帶領學生一同走進實驗探究環節。在探究前我需要向學生再次明確探究內容,即 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質量總和與反應后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是否相等?讓學生心中有目標。

  整個探究環節共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為教師的演示實驗,第二部分是學生親自實踐階段。

  首先是第一部分演示實驗,選用硫酸銅和氫氧化鈉反應,在做實驗之前,強調觀察的角度,主要是實驗現象以及天平的平衡狀態。這樣學生通過觀察演示實驗,不僅學習了探究過程,而且質量守恒思想在學生腦中初步形成。

  接下來是學生的探究實驗。學生的探究實驗共分三組,首先進行的是“鐵釘和硫酸銅溶液的反應”以及封閉體系的“碳酸鈉和稀鹽酸的反應”。實驗結束,組織學生匯報實驗結果,在鐵釘和硫酸銅溶液反應的實驗中,可以看到鐵釘表面有紅色物質生成,溶液變為淺綠色,天枰平衡;封閉體系的“碳酸鈉和稀鹽酸的反應”中有氣泡冒出,天平平衡。這樣通過探究實驗,學生自主建構了質量守恒定律即在化學反應中,參加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

  接著進行非封閉體系的“碳酸鈉和稀鹽酸的反應”,并共同分析討論在非封閉體系的“碳酸鈉和稀鹽酸的反應”實驗和其他實驗所得結果不同的原因,知道有氣體參加或生成的反應要在密閉條件下進行。

  教師解讀質量守恒定律,并通過一道習題強調“參加”“化學反應”“生成” “質量總和”等字眼引導學生對質量守恒定律進行深度的理解,為用質量守恒定律解釋反應現象打下基礎。

  在知道了質量守恒定律之后,我將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化學反應前后物質的質量總和不變,能否根據構成物質的微粒在化學反應中的變化對質量守恒定律做出解釋。

  在學生討論之后,我再向學生展示水的電解生成氫氣和氧氣的動畫模擬圖,讓學生直觀感受化學反應的本質是原子的拆分及重新組合。在化學反應中的原子種類、原子數目及原子的質量都是不變的,從而推出參加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之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之和。

  (三) 鞏固提高

  在新課學習完成之后,我會選擇幾道典型的例題來考察學生對所學內容的掌握情況,以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提高學生運用質量守恒定律解釋化學現象的能力,體會實驗探究的成果。

  (四)小結作業

  在這一部分我會和學生們共同總結所學內容,并請同學們完成相關的習題。

  七、板書設計

  為體現教材的知識點,便于學生理解掌握。我的板書比較注重直觀、系統的設計,這就是我的板書設計。

《質量》教案 篇9

  [設計意圖]

  本節內容包括三部分的內容,即質量的初步概念、質量的單位和如何用天平測量質量。質量的概念只作“物質的量”的粗淺介紹,重點是質量的單位何用天平來測量質量的問題。學生對于質量容易和生活中的重量混淆,教學中應當注意。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知道質量的初步概念及其單位

  通過實際操作,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學會測量固體和液體的質量

  2、過程和方法

  通過觀察、實驗,認識質量是不隨物體的形狀、狀態、空間位置而變化的物理量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天平使用的技能訓練,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與協作精神。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質量的單位和學習使用天平教學難點:使用天平測物體的質量[教具和學具]

  鐵釘、鐵塊、木塊、天平、砝碼

  [課前準備]

  預習天平的使用

  [教學過程]

  主要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問:自行車是用哪些材料制成?

  答:鋼、鐵、橡膠等材料制成的,教師接著說明:一般我們把自行車稱為物體,鋼、鐵、橡膠等稱為物質。這樣我們可以說:自行車這個物體是由鋼、鐵、橡膠等物質構成的,其它物體如:鐵釘、鐵錘、桌子、凳子等也都是由物質構成的。學生回答

  二、教學過程設計1.質量

  (1)對實物的觀察,引入質量的概念

  鐵釘和鐵錘含有鐵這種物質的多少不同,桌子和凳子含有木這種物質我多少不同,物理學里為了表示這性質就引入的質量這個物理量,質量是表示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用符號:“m”表示。

  (2)舉例說明物體的質量不隨它的形狀、狀態、位置和溫度而改變。

  2.質量的單位

  (1)國際單位:千克(kg)

  (2)其他單位:噸(t);克(g);毫克(mg)。

  進率:1噸=1000千克;1千克=1000克;1克=1000毫克。

  3.質量的測量——天平

  (1)介紹常用測質量的器具:案稱;桿稱;臺稱;電子稱;天平

  (2)托盤天平的構造及使用方法

  構造:底座;橫梁;托盤;平衡螺母;指針;分度盤;游碼;標尺

  (3)天平的使用觀察實物

  觀察天平構造,對照書本,指出每一組成部分

  A.盤天平的調節:把天平放在水平臺上,把游碼放在標尺左端的零刻線處;調節橫平衡螺母,使指針指在分度盤的中線處,這時橫梁平衡。

  B.把被測物體放在左盤,用鑷子向右盤里加減砝碼并調節游碼在標尺上的位置,直到橫梁恢復平衡。

  C.這時盤中砝碼的總質量加上游碼在標尺上所對和刻度值,就等于被測物體的質量。

  教師強調:

  1、調節平衡螺累母按:指針左偏就向右調;右偏向左調。

  2、天平調節平衡后,左右盤不能對調,平衡螺母不能再動。

  3、取砝碼時一定要用鑷子。

  4、往盤里加砝碼應先估計被測物的質量,再從大到小加砝碼,當加到最小一個砝碼時太重了,則應改用移游碼。

  5、游碼的讀數是讀游碼的左邊所對標尺的刻度值。

  (4)天平使用注意事項:

  A.不能超過稱量(天平的稱量=所配砝碼總質量+游砝最大讀數)。

  B.取砝碼要用鑷子,并輕拿輕放。

  C.保持天平干燥、清潔。

  小結:(在板書中小結)

  三.思考與作業

  學案、如何用天平測量液體的質量。四板書

  第七章第一節質量

  一.質量

  1.什么叫質量: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叫質量2.單位:國際單位:千克(kg)

  其他單位:噸(t);克(g);毫克(mg)

  進率:1000進二.質量測量

  1.實驗室測量質量工具:天平

  2.天平的使用

  (1)把天平放在水平臺上,把游碼放在標尺左端的零刻線處;

  (2)調節橫平衡螺母,使指針指在分度盤的中線處,這時橫梁平衡。

  (3)物體放在左盤,砝碼放在右盤,并調節游碼,直到橫梁恢復平衡。

  (4)物體質量=砝碼總質量+游碼讀數

《質量》教案 篇10

  教學目的

  1.練習使用托盤天平測固體和液體的質量。

  2.培養學生愛護儀器的品質和認真實驗的態度。

  教學重點和難點

  托盤天平的調節和使用。

  教具

  教師用:標尺模型。

  學生用:托盤天平、墨水瓶(自備)、幾個相同的硬幣(自備)、盛有水的燒杯(100l)。

  教學過程

  (一)復習提問

  1.托盤天平的用途是什么?

  2.測物體質量之前,應怎樣調節托盤天平?

  3.如圖1是在用托盤天平稱固體藥品的質量。指出圖中的錯誤之處,并予糾正。(圖中有三處錯誤)

  4.為什么托盤天平的左盤要放物體,右盤要放砝碼?

  引導學生回答:有兩個原因:第一,根據一般人的習慣是右手操作較方便,而砝碼常需加減,所以右手用鑷子將砝碼輕放在右盤上較方便。第二,課本P7使用方法第3點中指出:盤中砝碼的總質量再加上游碼在標尺上所對的刻度值,等于被測物體的質量。可見,托盤天平的構造決定了物體須放在天平的左盤。砝碼應放在右盤上。

  5.用標尺模型做讀數練習。讀游碼在標尺上所對的刻度值。

  (二)實驗準備

  閱讀課本P80第二節的內容。明確:實驗目的;實驗步驟。

  (三)教師講

  1.實驗時,要愛護儀器。如夾取砝碼要用鑷子,要輕取輕放等。測量時,態度認真,實事求是。儀器放置、操作過程要規范。

  2.測量時,怎樣才能既準確又快呢?

  從兩方面啟發學生:第一,對被測物體的質量先要估測,減小夾取砝碼的盲目性。第二,調節天平使橫梁平衡時,或測物體質量使橫梁平衡時,是否一定要使指針靜止在分度盤中線才行;指針在分度盤中線的兩側擺動的格數相同是否可行?請同學在實驗中有意識的加以體會。

  學生分組實驗:教師巡迴視察、指導。著重檢查以下幾點:

  1.愛護儀器的情況。包括使用完畢放回原處。

  2.是否會調節托盤天平。

  3.使用托盤天平是否正確、規范。

  4.能否正確讀出砝碼的總質量和游碼在標尺上所對的刻度值。

  5.能否將測量結果和計算結果正確的記在課本P80上。

  (四)學生實驗后的討論

  1.請兩個實驗小組,匯報測量結果。并簡要探討測量結果不一致的原因。

  2.討論課本P80頁《想想議議》中的問題。

  (五)布置作業

  1.課本P88,習題第1題。

  2.制作小天平。做法見書P87的小實驗。

  注:文中涉及課本為人教版初中物理第一冊

  用天平測固體和液體的質量教案二

  5

《質量》教案 篇11

  1.下列對于“摩爾”的理解正確的是( )

  A.摩爾是國際科學界建議采用的一種物理量

  B.摩爾是物質的量的單位,簡稱摩,符號為mol

  C.摩爾可以把物質的宏觀數量與微觀粒子的數量聯系起來

  D.國際上規定,0.012kg碳所含有的碳原子數目為1摩

  【解析】 摩爾是物質的量的'單位,故A、C錯,B對;D項中碳應是12C,碳原子數目應是NA,而不應該是1mol,因摩是物質的量的單位。

  【答案】 B

  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摩爾是七個基本物理量之一

  B.1mol氫

  C.摩爾是表示物質的數量單位

  D.每摩爾物質都含有阿伏加德羅常數個指定微粒

  【解析】 摩爾是物質的量的單位,不是物理量,它只適用于微觀粒子,使用時必須指明微粒的種類。

  【答案】 D

  3.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1mol任何物質都含有約6.02×1023個原子

  B.0.012kg12C含有約6.02×1023個碳原子

  C.在使用摩爾表示物質的量的單位時,應用化學式指明粒子的種類

  D.物質的量是國際單位制中七個基本物理量之一

  【解析】 物質可由分子、原子、離子組成的,同時1個分子中可能含有多個原子,故A錯誤。

  【答案】 A

  4.0.5mol Na2SO4中所含的Na離子數為( )

  A.3.01×1023

  C.0.5

  ++B.6.02×1023 D.1 -

  【解析】 N(Na)=2×0.5mol×6.02×1023mol1=6.02×1023。

  【答案】 B

  5.現有CO、CO2、O3(臭氧)三種氣體,它們分別都含有1mol氧原子,則三種氣體的物質的量之比為( )

  A.1∶1∶1

  C.3∶2∶1 B.1∶2∶3 D.6∶3∶2

  【解析】 n(CO) ∶n(CO2) ∶n(O3)=1∶1/2∶1/3=6∶3∶2

  【答案】 D

  6.在0.8g某一物質中含有3.01×1022個分子,該物質的相對分子質量約為( )

  A.8

  C.64 B.16 D.160

  【解析】 該物質的物質的量為n=N/NA=3.01×1022÷6.02×1023mol1=0.05mol,則該

  物質的摩爾質量為M=m/n=0.8g÷0.05mol=16g·mol1,故其相對分子質量為16。

  【答案】 B

  7.1g N2含a個分子,則阿伏加德羅常數可表示為( )

  A.a/28mol1 -B.a mol1 -

  C.28a mol1 -D.a/14mol1 -

  【解析】 由N2的物質的量為n=1g/28g·mol1=a/NA,則NA=28a mol1。

  【答案】 C

  8.科學家剛剛發現了某種元素的原子,其質量是a g,12C的原子質量是b g,NA是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該原子的摩爾質量是aNA

  WB.W gaNA

  C.W g該原子中含有aNA該原子

  D.由已知信息可得:NA=12 a

  【解析】 由題意知,某原子的一個原子的質量為ag,則該原子摩爾質量為ag×NA=aNAg·mol1,則W g該原子的物質的量是W/(aNA)mol,故A、C項錯誤,B項正確。由又于-已知信息可得:NA=12/b。

  【答案】 B

  9.含有3.01×1023個氧原子的H2SO4的物質的量是( )

  A.0.500mol

  C.0.250mol B.1.00mol D.0.125mol

  【答案】 D

  【點撥】 3.01×1023個氧原子的物質的量為0.5mol,1mol H2SO4含有4mol O,所以0.125mol H2SO4含有0.5mol O。

  10.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1mol任何純凈物都含有相同的原子數

  B.在100℃、1×104Pa時,1molO2中約含有6.02×1023個O2分子 C.含有阿伏加德羅常數個水分子的水(4℃)的體積為18mL D.兩種物質完全反應時,它們的物質的量一定相等

  【答案】 BC

  【點撥】 不同的純凈物,組成其物質的基本單元所含有的原子數目往往不同,所以說基本單元數相等,但原子總數不一定相等。物質間的反應總是按一定物質的量比例進行反應,但這個比例不一定就是1∶1。

  11.下列物質中所含的分子數相等的是( ) ①0.1mol CO2 ②9.8g H2SO4 ③1g H2O ④1.6g O2 A.①② C.①④

  【答案】 A

  【點撥】 題目所給的數據,統一以各物質的物質的量進行比較:①為0.1mol CO2;②為0.1mol H2SO4;③為0.056mol H2O;④為0.05mol O2。

  12.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同質量的H2和Cl2相比,H2的分子數多 B.0.5mol氫的質量是0.5g C.阿伏加德羅常數就是6.02×1023

  D.2.3g鈉變成鈉離子失去的電子數目為0.1NA

  【解析】 由分子構成的物質,在物質的量相同時含有相同的分子數,物質的量越大含有的分子數越多,同質量的H2和Cl2,H2的物質的量為m/2mol,Cl2為m/71mol。可見氫氣的分子數多;用摩爾為單位表示物質的量時必須標明具體的物質,如1mol H2、1mol H原子、1mol H,若表示為1mol氫是不具體的,故B不正確;阿伏加德羅常數為6.02×1023mol1,所以D正確。

  【答案】 AD

  【點撥】 使用摩爾時,應注明微粒名稱,不能模棱兩可,如指明1mol O2分子,1mol O原子,但不能說1摩爾氧,也要注意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單位是mol1。

  13.下列各組物質中含氧原子的物質的量相同的是( )

  A.0.3mol O2和 0.3mol H2O B.0.1mol H2SO4和3.6g H2O

  C.0.1mol MgSO4·7H2O和0.1mol C12H22O11(蔗糖) D.6.02×1023個CO2與0.1mol KMnO4

  【答案】 C

  【點撥】 A項中,0.3mol O2分子含氧原子為0.6mol,因為O2是雙原子分子,而0.3mol H2O含氧原子為0.3mol;B項中,0.1mol H2SO4中含氧原子0.4mol;3.6g H2O為3.6g。

  -18g·mol0.2mol,含氧原子為0.2mol;C項中,0.1mol MgSO4·7H2O含氧原子為0.4+0.7=1.1mol,0.1mol C12H22O11含氧原子為1.1mol;D項中,6.02×1023個CO2分子中含氧原子約為2mol,0.1mol KMnO4分子中含氧原子為0.4mol。

  14.某固體僅由一種元素組成,其密度為5g/cm3。用X射線研究該固體的結果表明:在棱長為1×107cm的立方體中含有20個原子,則此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最接近( )

  A.32 B.65 C.120 D.150

  【解析】 由n=n=可得 =,則解此類問題的思路為M=V·ρ。

  MNAMNAN據題意,若能求出20個原子的質量,則可計算出NA(取值為6.02×1023)個原子的質量,即1mol原子的質量。

  20個原子的質量

  m=V·ρ=(1×107cm)3×5g/cm3=5×10

  所以,該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接近于150。

  【答案】 D

  【點撥】 此題以“物質的量”作橋梁,借助“摩爾質量”來引渡,訓練思維的靈活性。

  15.20g A物質和14g B物質恰好完全反應,生成8.8g C物質、3.6g D物質和0.2mol E物質,則E物質的摩爾質量為( )

  A.100g/mol C.55g/mol

  【答案】 B

  【點撥】 由質量守恒定律

  m(E)=20g+14g-8.8g-3.6g=21.6g, m(E)21.6gM(E)==108g/mol。

  n(E)0.2mol

  16.0.5molO3(臭氧)中含有的分子數是__________個、原子數是__________個、質子數是__________個。

  【解析】 由公式n=得:N(O3)=n(O3)×NA=0.5mol×6.02×1023mol1=3.01×1023。

  1個O3分子含有3個氧原子,1個氧原子中含8個質子。

  【答案】 3.01×1023 9.03×1023 7.224×1024

  17.1個水分子、1g H2O、1mol H2O所含分子數之比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先統一標準,都化成物質的量:1個水分子的物質的量為2O6.02×10111的物質的量為mol,1mol H2O的物質的量為1mol,三者分子數之比為:∶18186.02×101=18∶6.02×1023∶18×6.02×1023。

《質量》教案 篇12

  第1節質量

  一、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理解質量的概念;

  2、知道質量的單位及換算關系;

  3、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

  4、會使用天平測量物體的質量。

  能力目標:

  1、體驗一些物體的質量,對一些常見物體的質量有估測的能力.

  2、通過用天平測量常見的固體和液體的質量,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

  3、通過觀察、實驗,認識質量是不隨物體的形狀、狀態、空間位置而改變的物理量。

  情感目標:

  1、通過天平使用的技能訓練,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與協作精神.

  2、通過對物體質量的測量,獲得成功的喜悅.

  二、學情分析

  學生對生活中的質量單位較熟悉,對各種秤也有所見,好奇心較強,并且具備了一定的研究問題的能力,但思維方式還是比較形象,欠缺對問題的深入思考及理性的思維過程。對于托盤天平的使用,動手操作學生基本可以完成,但對于為什么要這樣使用還會感到一些疑惑。教學參考書要求2課時,我安排1課時講授新課,1課時復習鞏固訓練,為以后學習密度及力學打好基礎。

  三、重點難點

  1、重點:質量的單位和用天平來測質量.

  2、難點:正確使用天平測量固體和液體的質量.

  3、中考擷要:

  三年以來,中考試題中出現的質量的考點比較多.對本節知識的考查,出現最多的題型是實驗題,其次是填空與選擇題.正確使用天平測量質量是考查的重點

  四、教學過程

  4.1第一學時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

  物體是由物質組成的。

  講授:地球上有高山、大海、空氣,有樹木、花草、鳥獸,有人類賴以生存的衣、食、住、行所必需的物品。浩瀚的宇宙中有數不清的星體,如太陽、月亮等。這些物體盡管形態各異,但都是由物質組成的。既然物體是由物質組成的,那組成物體的物質有沒有多少之分呢?請看大屏幕:提出問題,學生回答,引入質量概念

  活動2【講授】

  一、質量

  學生閱讀教材108頁,了解并掌握質量的概念、符號、單位及換算,閱讀109頁,了解生活中常見物體的質量,閱讀后回答老師提問,同時老師播放課件,學生邊看邊回答。

  活動3【講授】

  二、質量的測量

  1、閱讀109頁“質量的測量”和“天平的使用”部分的內容,獨立思考后小組討論完成下列問題:

  (1)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利用什么儀器測量物體的質量?

  (2)實驗室中用什么儀器測質量?

  (3)使用天平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4)托盤天平的主要結構有哪些?

  2、天平使用的基本步驟:

  (1)調水平:把天平放在_______上,將_______撥至標尺左端的零刻線處。

  (2)調平衡:調節橫梁右端的_____________(若指針指在分度盤的左側,應將平衡螺母向_______調,反之,平衡螺母向_______調),使指針指在分度盤中線處,此時橫梁平衡。

  (3)稱量:將被測量的物體放在_______盤,估計被測物體的質量后,用____________向_______盤里加減適當的砝碼,并適當移動標尺上_______的位置,直到橫梁恢復平衡。

  (4)讀數:天平平衡時,左盤被測物體的質量等于右盤中所有_______的質量加上_______對應的刻度值。

  (5)測量結束要用鑷子將砝碼夾回砝碼盒,并整理器材。

  3、學生分組測量固體和液體的質量:(教師巡視指導)(學生上報測量結果)

  (1)分組測量各種硬幣的質量;

  (2)分組測量杯內鹽水的質量。

  活動4【講授】

  三、質量是物質的一種屬性

  通過討論111頁想想議議,并實際用天平測量橡皮泥變形前后的質量;鹽溶于水前后鹽水的質量。得出質量不隨物體的形狀和狀態改變。根據舉例及投影得出質量還不隨物體位置及溫度而改變。

  結論:質量是物體的一種屬性,它不隨物體的形狀、狀態、位置和溫度而改變。

  活動5【講授】課堂小結

  學生結合所講內容談本節收獲。

  質量:

  1、概念:

  2、單位:

  3、實驗室質量的測量工具及使用方法:

  4、性質:

  活動6【練習】課堂練習

  投影習題,學生回答。

  1、請填出合適的質量單位。

  (1)一元硬幣的質量約為6_______。

  (2)一頭大象質量約為6_______。

  (3)一個中學生的質量約為50_______。

  (4)一枚大頭針的質量約為80_______。

  2、在調節托盤天平時,若發現指針指在分度盤的中線左側,則應將橫梁右端的螺母向______調.在調節托盤天平時,若發現右盤高,則應將橫梁右端的螺母向_____調。在測量時,如果發現指針指在分度盤的中線左側則說明砝碼放________了,在測量時若發現右盤高則應將_______

  3、下列操作不正確的是

  A.調節天平平衡時,如右盤下沉,則應調節右側平衡螺母向左移

  B.稱量時,左盤放被側物體,右盤放砝碼

  C.稱量時,可用手增減砝碼使天平平衡

  D.稱量完畢,將砝碼及時放會砝碼盒.

  4.10千克冰融化成水,則水的質量( )

  A.大于10千克

  B.小于10千克

  C.等于10千克

  活動7【作業】布置作業

  1.要稱量一些化學藥品粉末的質量,但是是化學藥品不能直接放在天平盤上,你有什么辦法解決這個問題嗎?

  2.大頭針的質量太小,用天平不能直接稱量一個大頭針的質量,你有什么辦法能夠稱量出一個大頭針的質量?

《質量》教案 篇13

  (一)教學目的

  1.知道質量的初步概念及其單位。

  2.知道物體的質量不隨形狀、狀態和位置而改變。

  3.知道托盤天平和物理天平的構造及其使用方法。

  (二)教具

  教師演示用具:鐵錘1把,大鐵釘1個,盛有1分米3的純水的燒杯1只,牙膏皮1塊,裝有冰塊的帶蓋玻璃杯1只,托盤天平1臺、物理天平1臺,砝碼1盒。

  學生實驗器材:托盤天平和砝碼或物理天平和砝碼。

  (三)教學過程 

  一、引入課題

  在課本第一、二章中,我們學習了力學中長度的測量、簡單的運動的初步知識,從第七章質量和密度至第十四章功,研究的都是物理學中力學的內容。今天就學習質量這個物理量。

  (板書:一、質量)

  二、講新課

  1.質量

  (1)通過對實物的觀察,引入質量的概念。

  請學生觀察講臺、課桌。提問:①它們是由什么東西組成的?②講臺和課桌哪個的木材多?

  教師出示鐵錘和鐵釘讓學生觀察,使學生知道鐵錘和鐵釘都是由鐵組成,但鐵錘含有的鐵比鐵釘含的鐵多。

  講解:講臺、課桌、鐵錘、鐵釘物理學中稱為物體,組成這些物體的木材、鐵叫“物質”。由上面的觀察看出:講臺、課桌含有木材的多少不同;鐵錘、鐵釘含鐵的多少也不同。物理學中用“質量”表示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

  (板書:1.概念 物體中含有物質的多少叫質量)

  (2)讓學生通過觀察,知道物體的質量不隨形狀、狀態和位置而改變。

  出示:①一個牙膏皮。提問:(a)將它卷起來,形狀變了,它的質量變不變?(b)將它從南京帶到北京,位置變了,它的質量變不變?②裝有冰塊的帶蓋玻璃杯。提問:容器內的冰全部熔化成水,狀態變了,它的質量變不變?

  學生回答后教師小結:只要物體中含有物質的多少不變,它的質量就不變,可見物體的質量不隨物體的形狀、位置、狀態而改變。

  (板書:物體的質量不隨它的形狀、狀態和位置而改變)

  2.質量的單位

  (1)復習小學學過的重量的單位

  提問:小學數學在表示物體重量時,常用哪些單位?

  學生回答,教師講解:千克是國際上通用的質量單位,為了方便,還有比千克大的單位噸,比千克小的單位克、毫克。

  板書:2.單位:噸,千克、克、毫克)

  出示:1分米3的純水。介紹它的質量是1千克。請學生看課本圖7—l“國際千克原器”。

  (2)學生練習一些質量單位的換算

  提問:質量的單位由大到小怎樣換算?

  (板書:1噸=103千克、1千克=103克、1克=103毫克)

  請學生觀察課本表格“一些物體的質量”。讀出“大頭針的質量、蘋果的質量、鯨的質量”。

  教師示范,學生完成課本本節后的練習(1)、(2)。

  教師板書:大頭針的質量=8.0×10-5千克=8.0×10-5×103克=8.0×10-2克=80毫克。

  請四位學生上黑板每人完成該練習的一個問題。

  3.質量的測量——天平

  (1)介紹常用測質量的器具

  講解:日常生活中買糧、買菜,稱出的都是貨物的質量。請學生看課本圖7—2“常見的測質量的器具”。

  提問:誰能說出每種工具的主要優點?

  臺秤、案秤使用方便;桿秤攜帶方便;電子秤能自動顯示質量的價格。

  教師出示:托盤天平和物理天平,介紹學校實驗室與工廠化驗室常用天平稱質量。

  (2)托盤天平的構造及使用方法

  講解:由于托盤天平使用較簡便,先學習托盤天平的用法。

  (a)托盤天平的構造

  讓學生將課桌上的托盤天平與課本圖7—3對照,認識托盤天平主要部件的名稱。

  請一位學生上講臺利用托盤天平的實物說明托盤天平各主要部件的名稱。

  (板書:托盤天平的構造:底座、橫梁、托盤、平衡螺母、指針、分度盤、游碼、標尺)

  (b)天平標尺的零刻線、最大秤量值、最小刻度值

  講解:使用有刻度的工具,要先觀察①零刻線在哪里?②量程多大?③最小刻度值多大?

  讓學生觀察課桌上的托盤天平,然后匯報上述三個問題的結果。

  學生匯報,教師指出:由于標尺上零刻線在左邊,游碼放在標尺的零刻線處時,是游碼的左邊與“0”對齊,因此游碼讀數時以左邊的線為準;天平的量程即最大秤量值就是這臺天平配套砝碼盒內砝碼的總數加游碼最大的讀數所表示的質量;最小刻度值就是標尺上每小格表示的質量數。

  (C)托盤天平的調節

  講解:托盤天平是較精密的稱質量工具,使用前要先調節,先把游碼放在零刻線處,再調節橫梁平衡。

  (板書:托盤天平的調節)

  教師邊講邊示范,教師調一步,學生跟著調一步。

  教師指出:①由常見蹺蹺板的道理知道,指針偏左,右邊平衡螺母向右調;指針偏右,右邊平衡螺母向左調;②在調節橫梁平衡時,如指針在分度盤中央左右擺動的格數相等,橫梁也平衡;③天平調好后,左右天平盤不能互換。

  (d)天平的使用

  讓全班閱讀課本天平的使用方法部分。

  提問:如何用調好的托盤天平或物理天平稱一個鐵塊的質量?

  (板書:天平的使用)

  師生討論后歸納:用調好的天平稱物體質量的方法:①鐵塊放左盤,砝碼放右盤;②向天平盤加砝碼要由大到小逐步替換;③鐵塊質量等于砝碼和游碼的質量數相加;④測量結束后,砝碼放回砝碼盒,游碼移回零刻線。

  (3)介紹物理天平

  (a)物理天平的構造

  講解:實驗室也常用物理天平稱質量。引導學生看課本圖7—4,對照講臺上物理天平的實物,說出物理天平各主要部件的名稱。

  (板書:物理天平的構造)

  (b)物理天平的調節

  教師邊講邊演示:物理天平使用前要先調節底板上的底腳螺釘,讓重垂線的小錘尖端跟底板上小錐體的尖端正對,使底板水平;然后再調節橫梁上平衡螺母,使橫梁平衡。

  (C)物理天平的使用

  講解:觀察物理天平的零刻線,最大秤量值,最小刻度值及用調好的物理天平稱質量方法與托盤天平相同。

  (4)天平的使用注意事項

  引導學生看課本天平使用要注意的事項。

  三、布置作業 

  課本“學到了什么”1.(1)、(2)。

  注:文中涉及課本為人教版初中物理第一冊

《質量》教案 篇14

  (一)教學目的

  1.知道質量的初步概念及其單位。

  2.知道物體的質量不隨形狀、狀態和位置而改變。

  3.知道托盤天平和物理天平的構造及其使用方法。

  (二)教具

  教師演示用具:鐵錘1把,大鐵釘1個,盛有1分米3的純水的燒杯1只,牙膏皮1塊,裝有冰塊的帶蓋玻璃杯1只,托盤天平1臺、物理天平1臺,砝碼1盒。

  學生實驗器材:托盤天平和砝碼或物理天平和砝碼。

  (三)教學過程 

  一、引入課題

  在課本第一、二章中,我們學習了力學中長度的測量、簡單的運動的初步知識,從第七章質量和密度至第十四章功,研究的都是物理學中力學的內容。今天就學習質量這個物理量。

  (板書:一、質量)

  二、講新課

  1.質量

  (1)通過對實物的觀察,引入質量的概念。

  請學生觀察講臺、課桌。提問:①它們是由什么東西組成的?②講臺和課桌哪個的木材多?

  教師出示鐵錘和鐵釘讓學生觀察,使學生知道鐵錘和鐵釘都是由鐵組成,但鐵錘含有的鐵比鐵釘含的鐵多。

  講解:講臺、課桌、鐵錘、鐵釘物理學中稱為物體,組成這些物體的木材、鐵叫“物質”。由上面的觀察看出:講臺、課桌含有木材的多少不同;鐵錘、鐵釘含鐵的多少也不同。物理學中用“質量”表示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

  (板書:1.概念 物體中含有物質的多少叫質量)

  (2)讓學生通過觀察,知道物體的質量不隨形狀、狀態和位置而改變。

  出示:①一個牙膏皮。提問:(a)將它卷起來,形狀變了,它的質量變不變?(b)將它從南京帶到北京,位置變了,它的質量變不變?②裝有冰塊的帶蓋玻璃杯。提問:容器內的冰全部熔化成水,狀態變了,它的質量變不變?

  學生回答后教師小結:只要物體中含有物質的多少不變,它的質量就不變,可見物體的質量不隨物體的形狀、位置、狀態而改變。

  (板書:物體的質量不隨它的形狀、狀態和位置而改變)

  2.質量的單位

  (1)復習小學學過的重量的單位

  提問:小學數學在表示物體重量時,常用哪些單位?

  學生回答,教師講解:千克是國際上通用的質量單位,為了方便,還有比千克大的單位噸,比千克小的單位克、毫克。

  板書:2.單位:噸,千克、克、毫克)

  出示:1分米3的純水。介紹它的質量是1千克。請學生看課本圖7—l“國際千克原器”。

  (2)學生練習一些質量單位的換算

  提問:質量的單位由大到小怎樣換算?

  (板書:1噸=103千克、1千克=103克、1克=103毫克)

  請學生觀察課本表格“一些物體的質量”。讀出“大頭針的質量、蘋果的質量、鯨的質量”。

  教師示范,學生完成課本本節后的練習(1)、(2)。

  教師板書:大頭針的質量=8.0×10-5千克=8.0×10-5×103克=8.0×10-2克=80毫克。

  請四位學生上黑板每人完成該練習的一個問題。

  3.質量的測量——天平

  (1)介紹常用測質量的器具

  講解:日常生活中買糧、買菜,稱出的都是貨物的質量。請學生看課本圖7—2“常見的測質量的器具”。

  提問:誰能說出每種工具的主要優點?

  臺秤、案秤使用方便;桿秤攜帶方便;電子秤能自動顯示質量的價格。

  教師出示:托盤天平和物理天平,介紹學校實驗室與工廠化驗室常用天平稱質量。

  (2)托盤天平的構造及使用方法

  講解:由于托盤天平使用較簡便,先學習托盤天平的用法。

  (a)托盤天平的構造

  讓學生將課桌上的托盤天平與課本圖7—3對照,認識托盤天平主要部件的名稱。

  請一位學生上講臺利用托盤天平的實物說明托盤天平各主要部件的名稱。

  (板書:托盤天平的構造:底座、橫梁、托盤、平衡螺母、指針、分度盤、游碼、標尺)

  (b)天平標尺的零刻線、最大秤量值、最小刻度值

  講解:使用有刻度的工具,要先觀察①零刻線在哪里?②量程多大?③最小刻度值多大?

  讓學生觀察課桌上的托盤天平,然后匯報上述三個問題的結果。

  學生匯報,教師指出:由于標尺上零刻線在左邊,游碼放在標尺的零刻線處時,是游碼的左邊與“0”對齊,因此游碼讀數時以左邊的線為準;天平的量程即最大秤量值就是這臺天平配套砝碼盒內砝碼的總數加游碼最大的讀數所表示的質量;最小刻度值就是標尺上每小格表示的質量數。

  (C)托盤天平的調節

  講解:托盤天平是較精密的稱質量工具,使用前要先調節,先把游碼放在零刻線處,再調節橫梁平衡。

  (板書:托盤天平的調節)

  教師邊講邊示范,教師調一步,學生跟著調一步。

  教師指出:①由常見蹺蹺板的道理知道,指針偏左,右邊平衡螺母向右調;指針偏右,右邊平衡螺母向左調;②在調節橫梁平衡時,如指針在分度盤中央左右擺動的格數相等,橫梁也平衡;③天平調好后,左右天平盤不能互換。

  (d)天平的使用

  讓全班閱讀課本天平的使用方法部分。

  提問:如何用調好的托盤天平或物理天平稱一個鐵塊的質量?

  (板書:天平的使用)

  師生討論后歸納:用調好的天平稱物體質量的方法:①鐵塊放左盤,砝碼放右盤;②向天平盤加砝碼要由大到小逐步替換;③鐵塊質量等于砝碼和游碼的質量數相加;④測量結束后,砝碼放回砝碼盒,游碼移回零刻線。

  (3)介紹物理天平

  (a)物理天平的構造

  講解:實驗室也常用物理天平稱質量。引導學生看課本圖7—4,對照講臺上物理天平的實物,說出物理天平各主要部件的名稱。

  (板書:物理天平的構造)

  (b)物理天平的調節

  教師邊講邊演示:物理天平使用前要先調節底板上的底腳螺釘,讓重垂線的小錘尖端跟底板上小錐體的尖端正對,使底板水平;然后再調節橫梁上平衡螺母,使橫梁平衡。

  (C)物理天平的使用

  講解:觀察物理天平的零刻線,最大秤量值,最小刻度值及用調好的物理天平稱質量方法與托盤天平相同。

  (4)天平的使用注意事項

  引導學生看課本天平使用要注意的事項。

  三、布置作業 

  課本“學到了什么”1.(1)、(2)。

  注:文中涉及課本為人教版初中物理第一冊

《質量》教案 篇15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認識質量守恒定律,能說明常見化學反應中的質量關系。

  2、能運用質量守恒定律解決一些相關問題。

  3、了解化學方程式的涵義。

  過程與方法

  1、通過定量實驗,探究化學反應中的質量關系,體會科學探究的方法。

  2、通過學生之間的討論交流,對質量守恒定律的實質作出解釋,培養學生分析及推理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實驗探究,培養學生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

  2、通過史實資料,學習科學家開拓創新的精神。

  3、產生學習的成功體驗,享受學習、享受科學。

  二、重點難點

  通過實驗探究認識質量守恒定律

  從微觀的角度解釋質量守恒定律

  三、教學過程

  講授:質量守恒定律

  引入:展示圖片:鐵絲、蠟燭在氧氣中燃燒。

  請你用文字表達式表示以上的化學反應。

  通過前面的學習,你不但看到了現象,而且看到了現象背后的本質,知道了什么物質參加反應,又生成了什么物質。但是,如果我們轉換一下角度,是否會有同學從量的角度對這些反應提出問題?

  講述:法國化學家拉瓦錫注重化學實驗中物質之間量的關系的化學史料。

  提出可能的假設。

  傾聽學生的見解。對每一種意見都要表現出一種理解。

  提問:你的觀點動搖了嗎?

  設問:如果你們按學案(見附件)上的實驗設計方案再進行實驗,情況又會怎樣呢?

  教師可以參與幾組的實驗與討論。

  每組獲得的結論相同嗎?哪種結論是正確的?

  導致實驗失敗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教師在課上畫龍點睛。

  例如:提示它們塞子崩開后,天平還平衡嗎?是什么原因?等等。

  你認為值得注意的問題還有哪些?

《質量》教案 篇16

  (作者:南京六十七中學 高康寧)

  (一)教學目的

  1.熟悉天平的構造,使用步驟和注意事項。

  2.學會使用托盤天平或物理天平稱固體和液體的質量。

  (二)教具

  教師演示用具:磁性黑板,自制幾種最小刻度值不同的紙板標尺(紙板背面粘有鐵片),自制可在磁性黑板上移動的游碼。

  學生實驗用具:體積相同的長方木塊、鋁塊、鐵塊(長×寬×厚為4cm×3cm×1cm)、墨水瓶、水、托盤天平或物理天平。

  (三)教學過程 

  一、復習提問,引入課題

  提問:實驗室常用稱質量的工具是什么?

  講述:這節課學習用托盤天平(或物理天平)稱每張桌面所放的體積相同的木塊、鋁塊、鐵塊及一杯水的質量。

  (板書:二、實驗:用天平稱固體和液體的質量)

  引導學生看課本實驗的“器材”,并請學生將實驗器材與桌面的實物對照檢查。

  二、復習托盤天平(或物理天平)的構造及使用方法

  提問:(1)托盤天平主要有哪些部件構成?

  (2)觀察你所在實驗小組的托盤天平,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分別多大?

  結合學生答題,教師用磁性黑板顯示說明質量的單位克的符號: g.提問:a.各標尺的最小刻度值多大?b.將游碼放在磁性黑板上標尺的不同位置讓學生讀數。

  (3)讓學生觀察桌上的托盤天平橫梁是否平衡?怎樣調節?

  三、學生分組完成實驗

  1.每個實驗小組動手調節桌上的托盤天平,使橫梁平衡。

  教師統計該步驟完成好的前五名,將他們所在的組次記在黑板的表格內。

  2.分別稱出體積相同的木塊、鐵塊、鋁塊的質量。

  學生實際操作,將稱的結果填入作業 本實驗記錄的表格內。教師巡視,將這步完成好的前五名組次記在黑板表內。

  請一個實驗小組匯報稱的結果,全班學生判斷該結果是否合理。

  3.測1墨水瓶水的質量

  提問:(1)用調好的天平怎樣合理地測出1墨水瓶水的質量?

  學生討論得:①用天平稱出空墨水瓶的質量m1;②將空墨水瓶灌滿水后,用天平稱出水和瓶的總質量m2;③用m2—m1得這瓶水的質量。

  提問:(2)為什么要先測空瓶的質量?

  學生討論得:如先測瓶與水的總質量,倒去水后再測空瓶的質量,由于瓶內還殘留著水,測量的誤差較大,因此先測空瓶質量較合理。

  學生實際操作,將結果記入實驗記錄的表格內。教師巡視,將該步驟完成好的前五名組次記在黑板的表格內。

  請一學生匯報稱的結果,全班判斷該結果是否合理。

  4.實驗結束后,整理器材。

  四、歸納小結

  1.討論課本“想想議議”。

  學生討論,教師歸納:用天平稱質量小于天平最小刻度值的物體,可用“聚少成多,稱多算少”的方法。

  2.討論課本習題1。

  注:文中及課本為人教版初中物理第一冊

《質量》教案(通用16篇) 相關內容:
  • 《陋室銘》教案(精選17篇)

    一、教學目標1、以聲入情,因聲求義,以此感受作品思想內容和韻味情調2、注意語言的音律節奏,反復朗讀,直至能夠背誦,努力做到傳情達意3、了解作者安貧樂道,潔身自好的品質二、教學重點通過品味富有韻律的語言了解文章所要表達的思想感...

  • 《紅樓夢》教案(精選14篇)

    教學目標:1、初步了解《紅樓夢》的作者,了解這部名著的思想內容和藝術成就。2、能結合故事情節理解主要人物形象特征。3、激發學生閱讀文學名著的興趣,體驗文學作品的魅力,逐步培養學生的閱讀力。...

  • 《數字1-5》教學設計(精選13篇)

    一、這些字你都認識嗎?(出示卡片)一、兩、三、四、五、只、個、數、小、朋、友、去、二、六、七、八、九、十、花第一次復習()第二次復習()二、寫數字。1數一數,寫一寫。...

  • 《看菊花》教學設計(通用13篇)

    第二課時(一)復習檢查1、按照課文填空。星期( )( )晨,( )( )( )( )帶我( )( )( )看菊花。2、指名朗讀第一自然段。...

  • 《蘭亭集序》教學設計(精選16篇)

    教學目標:語言建構與運用:積累并掌握相關文學常識和文言基礎知識。思維發展與提升:正確認識作者感情由樂轉悲的原因。審美鑒賞與創造:抓住幾個鑒賞點,感知作者對人生的熱愛和眷戀之情。文化傳承與理解:在感受文美中,增強文化自信。...

  • 《數字1-5》教案(精選17篇)

    一、學習目標通過圖片讓幼兒理解“0”含意;在學習“0”的過程中,培養幼兒能辯證地看問題的思想。二、教學準備1、彩圖一、二2、溫度計3、數學卡0~9.三、活動過程1. 教師展示下圖:(彩圖一)教師問:“從這幅圖上你看到了什么?”小朋友...

  • 《中國美食》教學設計(精選17篇)

    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會認16個生字,規范、正確地書寫“烤”,掌握1個多音字。2.觀察圖片,正確說出各種美食的名稱。【過程與方法】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初步了解中國的美食文化,激發對中國美食的熱愛之情。...

  • 《看菊花》教案(通用16篇)

    教學過程:一、復習鞏固1、星期天早晨,爸爸媽媽帶我去公園看菊花,老師也要邀請咱們班的小朋友和小姑娘一起去公園《看菊花》。(引讀課題)2、公園到了,老師給大家準備好了門票,但我們看到門票里寫了一些詞語寶寶的名字。...

  • 《量詞歌》教案(通用12篇)

    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借助課文,插圖認識量、詞、夸等10個生字; 認識日(日子頭)、 (區字框)、 (金字旁)3個新偏旁。正確書寫頭、五等7個字。認識量詞等詞語。正確讀寫笑話、飛機等詞語。過程與方法:能流利朗讀、背誦課文。...

  • 教案模板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人影院亚洲 | 91男女| 精品国产欧美日韩在线不卡 | 中国亚洲呦女专区 | 国产精品久久AV免费观看软件 | 久久av片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日韩精品在线一区 | 天天做天天爱天天综合网2021 | 日韩一区二 | 国产特黄大片aaaaa毛片 | 男人的天堂色欲网 | 黄色片免费看视频 | 99视频在线观看视频 | 日本三级香港三级人妇久久 | 亚洲成网站在线播放观看 | 亚洲av日韩av无码黑人 | 私人黄色影院 | 中文字幕145页 | 精品av在线播放 | 国产精品成人网 | 精品国产鲁一鲁一区二区作者 | 一级欧美日韩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高清视频 | 26uuu国产亚洲精品 | 成人ssswww在线播放 | 日本在线黄色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18 | 成全免费高清观看在线电视 |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A片软件 | 香蕉尹人综合在线观看 | 无码丰满熟妇一区二区密臀 | 在线播放偷拍一区精品小说 | 亚洲欧美一区二 | 九九九小视频 | 国产高清无av久久 | 穆斯林少妇xxxxx潮喷 | 亚洲AV高清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 国产高清在线视频 | 日本精品免费 | 日本熟妇毛茸茸XXXXX | 国产91天堂素人系列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