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綜合性學習案例-戲曲大舞臺
戲曲大舞臺
策 劃 者:湖北潛江市徐李中學 楊 爍
項目創意:開辟學習教材的新視角
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
激發學生對祖國民族藝術的熱愛之情。
項目名稱:戲曲大舞臺
時間范圍:2004年春
參加人員:一個教學班的學生,語文教師一人
主要活動:查找資料、欣賞戲曲片段、學唱戲曲片段、總結交流
[過程描述]
我帶領學生學習了七年級下冊語文第四單元綜合性學習、寫作、口語交際、戲曲大舞臺,賞析了有關的名段,例《夫妻雙雙把家還》、《天上掉下個林妹妹》、《蘇三離了洪洞縣》、《誰說女子不如男》,引起了學生對中國戲曲的濃厚興趣,讓學生了解了中國戲曲特有的文藝形式,體現了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創造。中國幅員遼闊,地廣人多,各地都擁有豐富多彩的地方戲曲,而京劇已經成為我們引以為自豪的國劇,今天就讓我們走進這一塊民族文化的瑰寶——戲曲天地中去感受它博大的內涵,去品味它悠長的韻味。
我在講課前,讓學生通過了一個星期的自主學習,大家收集整理了有關戲曲的資料,并欣賞學唱了一些戲曲名段。全班同學自由組合,分出四個小組,通過小組比賽的方式,完成這一環節的活動。
1、戲曲知識競答分三部分:必答題、搶答題、賞析題。
2、首先是必答題的比賽:每輪每個小組回答一題,共有三輪。
第一輪
第一組請準備:與希臘的悲喜劇、印度的梵劇合稱為世界三大古老戲劇的劇種是什么?
第二組:素有“東方歌劇”盛譽的是什么?
第三組:享有“中國戲曲之母”雅稱的是什么?
第四組:請說出你從電視中看到的戲曲專題節目的名稱(至少兩個)。
(教師作簡評):四個小組發言的同學看來都事先把課文認真預習過了,對戲劇的劇種、盛譽、雅稱、節目名稱都回答對了,讓我們大家給她們一點掌聲。(全班熱烈鼓掌)
第二輪
第一部分
第一組:(問)戲曲的角色分為哪些行當?
第二組:我國戲曲采用哪些藝術手法表現人物?
第三組:請說出至少三種“旦”的角色類型。
第四組:戲曲表現生活的基本手法是什么?
(主持人簡評,公布該輪得分):第一組回答的很準確加十分;第二組回答對了一半,另一半是其它組的同學幫助回答對的,二組加五分;第三組回答完全正確加十分;第四組同學也回答正確加十分。
下面進行第二部分的比賽。
第二部分
搶答題比賽
請看屏幕
搶答題規則:在主持人報完題后說“開始”以后,才可以舉手搶答,犯規取消回答本題資格。如答錯,本組其他同學或其他小組同學可對本題繼續搶答,但分值減半統計。
(各組作好搶答準備)
第一題:列舉元代雜劇種中至少三位作家及他們的代表作品。
第二題:列舉至少三個革命現代京劇的劇目名稱。
第三題:京劇四大名旦分別是誰?
第四題:中國戲曲起源于哪些形式?
第五題:請說出下列演員分別是哪一個劇種的代表演員——嚴鳳英、袁雪芬、常香玉、梅葆玖。
第六題:京劇四大須生分別是誰?
第七題:戲曲表演藝術有哪些技術方法?
第八題:京劇的前身是什么?它還吸收了哪些劇種的部分劇目曲調和表演方法?
(主持人公布本輪累積得分):本次搶答題共八題,每題十分。一組搶答累積得分45分;二組搶答累積得分20分;三組搶答累積得分65分;四組搶答累積得分70分。本輪比賽正確率最高是四組,犯規扣分率最高是二組,二組加油!大家對四組齊喊一聲:向你學習!
第三輪
將比賽的方式公布后,教室里的同學們感到又激動、又新鮮,個個都歡欣的想試試。我告訴大家比賽結束后,開始播放四個戲曲VCD或錄音片段,要求各小組派代表說出劇名、劇種以及該劇種的唱腔特點,請各小組做好準備。
A、《夫妻雙雙把家還》
(主持人評價)
B、《天上掉下個林妹妹》
C、《蘇三離了洪洞縣》
D、《誰說女子不如男》
(主持人總述三輪比賽成績):戲曲知識競答三輪比賽總分成績公布:三組105分,取得本次冠軍。
經過前三輪的比賽,通過大家的表現看出大家一定在課前認真的查閱了有關戲曲的資料!為了激發大家的探究熱情,我先領頭給學生表演唱《說唱臉譜》贏得了學生們熱烈的掌聲,然后播放VCD讓學生欣賞戲曲節目。
請學生看一組節目:《說唱臉譜》。
表演唱《說唱臉譜》并展示手工制作的臉譜,表演后臉譜張貼于黑板(多媒體展示臉譜)
請學生看另一組的表演(片段連唱、個人唱,配以手勢和表情)。
同學們看得十分認真。有些膽大的男同學愿意自告奮勇地上臺演唱戲曲片段,臺下的同學觀看得津津有味,有的為臺上表演的同學鼓掌、有腹大笑。例:一男一女同學表演《天上掉下個林妹妹》,中間插敘了動作、手勢、表情。學生對這種臺上表演藝術產生了興趣,讓學生能鍛煉自己的表演能力、口語表達能力、與同學之間的交流能力,真正做到了學生自主、合作、互動、探究。同時開闊了學生的文化視野、激發學生對祖國民族藝術的熱愛之情,提高了學生的藝術修養。
為了能夠讓學生有寫作的熱情,今天只布置一篇作文。并獎勵優秀作文者,不完成的同學沒有獎勵。
我給大家布置作文是這樣提示的:戲曲是我們中華民族祖輩傳下來的精粹,戲曲是一本書,戲曲又是一幅畫,它展示著多彩的社會生活,戲曲是一首詩,它蘊蓄著人們豐富的情感世界。但是,隨著社會生活的發展,電影、電視和影碟機的普及,流行文化在群眾生活中占絕對主流的地位,中國傳統戲曲藝術受到極大的沖擊,正一步步走向衰落。是呀,許多地方戲劇團陷于窘迫的境地,難于維持生計,現在紛紛關門或轉向;戲迷過去到處都是,現在越來越少。
中國傳統戲曲如何擺脫困境,獲得新生?請你為振興中國傳統戲曲獻上一計、進上一言。
分組討論:
匯報交流:
作業 :請你以“中國戲曲”的發展為話題發表意見,300-500字,目前全國的劇團面臨著倒閉的危險,許多演員都已另謀生路,所以,拯救傳統戲曲是不是我們新一代的青少年承擔的義不容辭的責任呢?歡迎感興趣的同學們課后用書面語言的形式為中國戲曲的明天出謀劃策,獻上你的錦囊妙計。
第二天,全班同學的作文都交齊了,80%以上的同學字跡工工整整、作文有中心、有條理,都圍繞讓中國戲曲擺脫困境、振興中國傳統戲曲這一中心來展開的討論。有許多同學還把這節課寫進了日記,楊冰潔同學:戲曲在我國有悠久的歷史,是我國民族文化的結晶,中國的戲曲在國外也享有盛名。我為戲曲在未來社會生活中的發展想出了一個辦法:就是讓戲曲表演能走出國門,到外國人面前表演,讓外國人喜歡中國的戲曲,接受中國戲曲。外國人對中國的戲曲有一種新奇感,可以讓中國戲曲在全世界輪回演出。還要努力把中國的戲曲打入美國“好萊塢”的圈子,全世界放映,讓全球人都欣賞!胡盟盟同學這樣寫到:中國戲曲實實在在給了我們美的熏陶,美的享受,真不愧為中華民族的國粹!
針對這堂課,我做了一個總結:
這一次的活動讓我們了解、熟悉了戲曲、感受到了戲曲的魅力!親愛的同學們,你們今天是祖國的花朵,相信明天你們將會為中國的戲曲做出貢獻,結出碩果。讓我們為振興中華的戲曲而努力學習吧!
(案例作者:湖北潛江市徐李中學 楊 爍)
[案例分析]
以上所描述的是湖北省潛江市徐李中學開展的新課標探究實踐活動的內容,是一次語文綜合性學習的公開課。這次活動開展的是成功的,大家對這節課主要作了以下幾點分析:
一、選擇綜合性學習、寫作、口語交際《戲曲大舞臺》這一內容,合理運用了答辯的方式,教師把課堂內容教活了,學生把這節課內容學活了。作文對學生來說是個難題,有很多學生認為沒有東西、內容可寫,腦子里一片空白,這節課很好的幫助學生在活動中找到了寫作之源、寫作之本。
二、綜合性學習活動內容豐富。將語文、音樂、歷史、英語等學科的知識都融洽在這堂課中,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讓學生能自主的與老師、同學們共同合作、共同探究,互動學習,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由此,不但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更體現了新課程新穎的學習方式。
三、教師是課堂的引導者、組織者、監督者、鼓勵者,本堂課注重了教師的導演角色,教師在課堂有點拔、有簡評,教師讓學生自己評,讓學生在答辯中敢于表達,激活了學生的表達能力。成功的打磚了以前那種學生被動學習(機械學習、他主學習)的局面。
四、這次綜合性學習還有一些地方需要進一步努力,如:學生的寫作水平參差不齊,要在學生寫作時多指導,不僅要求學生的作文字跡工整,書面整潔,更重要的是告訴學生多讀多大膽的寫,養成構思和修改的習慣。不僅要自己修改,同學之間還要相互修改。這樣堅持時間一長,學生會發現自己寫作水平提高了,文章就越來越精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