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實踐,還需更多有效指導——語文綜合性學習《漫游語文世界》的紀實與思考
自主實踐,還需更多有效指導
——語文綜合性學習《漫游語文世界》的紀實與思考
富春江初級中學:王 燕
20世紀90年代初,就有人開始提出重視開展語文綜合實踐活動,重視在實踐活動中體現學生的自主學習。現如今,語文綜合性學習已登上“大雅之堂”,成為新課程改革之后的重要課題。新教材七上年級第二單元的綜合性學習“漫游語文世界”,涉及面廣,從何處著手實踐,怎樣開展活動,是各初一年級語文教師都感到頭痛的問題。有人說:“課堂上面學本領,活動課里練功夫。”于是,我決心在自己的教學實踐中嘗試、摸索。
一、準備工作
為充分搞好本次活動,我從本單元學習開始進行準備。先讓全班同學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將要探究的主題,我再根據學生的選擇把志趣相同的歸為一組,在人數上適當整體調配,最后確定六個大組,分別探究六個方面的內容:人名、廣告語、店名、對聯、標語、手機短信。為進一步激發學生的積極性,我還讓學生出謀劃策,共同為自己的組取名。任務一宣布,學生們馬上紛紛獻計獻策,最后確定為:“群星匯萃”組、“五花八門”組、“繽紛蠟筆”組、“聯中樂”組、“心靈綠地”組、“新新人類”組。
二、活動指導
1、 資料搜集處理的指導
當我宣布任務后,學生馬上動手開始搜集資料,第一次作業 交上來,我發現學生能搜集到的東西很有限,我了解到學生不知道到哪里去找資料。于是,我專門開展了一堂基本知識講座課,教給學生怎樣搜集資料,怎樣上網運用搜索引擎查找,怎樣對資料進行整理和分類等等。
2、 展示活動的組織、形式、過程、方法的指導
資料搜集、整理完成后,我召集小組長匯報活動成果展示的過程,對學生中有創意的組織形式、展示方法進行鼓勵,對普遍存在的過程不夠完整,如解說缺少開場白和結束語等進行指導、補充。
三、成果展示
我用一課時充分讓學生自由展示實踐活動的成果,完全由主持人和小組合作共同完成展示和解說工作。
以下是其中一個小組進行展示和解說的實錄:
主持人:對聯,是我國古代遺留下來的寶貴文化遺產。過年時,我們總會看到家家戶戶門上都貼著春聯;新店開張,有人也會貼一副對聯以圖吉利。對聯中的學問可多了,現在我們去看看“聯中樂”組的對聯大串燒吧。
組長:“我需要自由,找一個地方,呼吸一下,放下紅塵瑣事,享受心靈的寧靜。”現在讓我們來感受一下對聯的世界。屏住呼吸,豎起耳朵,看,對聯在向你招手。
生1:我搜集的是春聯,有“辭舊歲喜看江山更美,迎新春展望前程似錦”、“梅花點點笑迎豐收歲,爆竹聲聲歡歌大洽年”、“春到小康人家家家樂,喜至勤勞門戶戶戶歡”、“戶戶家家年年富富裕裕,男男女女時時樂樂歡歡”等。
生2:我搜集的是壽聯,有“壽添滄海日,松祝曉青天”、“壽同山岳老,福共海天長”、“紅燈高照福慶長樂,爆竹連聲壽祝久安”、“福海朗照千秋月,壽域光涵萬里天”等。
生3:我搜集的是喜聯,“春山春水春常在,喜事喜人喜日來”、“出水紅蓮開并蒂,朝陽彩鳳喜雙飛”、“汗水共澆理想樹,勤奮同嘗愛情果”、“作百年事業伴侶,結一對恩愛夫妻”等。
生4:我搜集到幾副挽聯,“雨灑天流淚,風號地放悲”、“青山永志芳德,綠水長吟雅風”、“桃花流水杳然去,明月清風何處游”、“白骨未歸三尺土,忠魂已上九重天”。
組長:新店開張當然也少不了對聯。看,小店門口是“門前大道通南北,路邊小店賣東西”;超市門上是“精美齊全銷春夏秋冬貨,熱情周到迎東西南北人”;飯店門口赫然張貼著:“飯菜舒心客常滿,便餐適口座不虛”;酒足飯飽到書店逛逛:“翰墨圖書皆成風采,往來談笑盡是鴻儒”;“佛要金裝,人要衣裝”,喲,服飾店也有對聯:“時裝任我精心制,美服憑君著意挑”;現在交通發達,但我怎么就覺得總有那么一種不安全感,還是去保險公司看看。保險公司門口也有一副對聯:“保險防災害保君年年滿意,公司為國民讓您事事順心”;恩,有意思!忽然想起,古代有很多文人都與對聯有關,下面請我組同學來給大家介紹一則。
生5:我給大家講的是“無字橫批”的故事,講完之后請大家猜猜看,這“無字橫批”到底是什么。古時候,黃河邊上一位老漢家門口,過年時貼了一聯,右聯是:二三四五,左聯為:六七八九,橫批卻沒寫字,只是貼著一張空白的紙條。正在這時,縣衙門的
(全體學生爭相回答。)
(組長說出答案。)
組長:現在我們來展示我們組同學的精彩杰作:“幸福圓滿年年壽,快樂聚集天天樂”、“春來花開送吉祥,秋去葉落就梅花”、“勤奮學習如一日,天上人間比千年”。
(小黑板展示給大家看,小組成員齊讀。)
組長:對聯的學問還有很多,等著我們作進一步的探究。
四、活動評價
活動結束后,我讓各組小組長各自獨立給每個小組按下列表格評分:
評價角度 | 自評得分 | 組長評分 | 教師評分 | 總評得分 |
實踐成果的總體印象 | ||||
實踐成果的內容 | ||||
實踐成果的形式 | ||||
資料信息的搜集整理 | ||||
展示現場表現 | ||||
小組發揮的作用 | ||||
最后得分 |
然后我綜合自己的意見,并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最終確定各組的成績。
五、寫作表達
即讓學生根據本次活動課的切身體驗,寫一篇作文,題目自擬。
本次綜合性學習結束后,我思考:
1、 學生學會了什么?我認為通過讓學生自覺地去搜集大量的材料,以及整理、分析這些材料,拓展了語文學習空間,加強了學生學習語文的意識,將學生的視野從課內延伸到課外,把學生從課堂語文引入到廣闊的生活語文中去,使學生明確語文原本源于生活,讓學生學會從生活中截取語文學習的素材,順利解決了“寫什么”的問題,為寫作提供新鮮可得的材料,也體現了新課標所倡導的教學要“與社會生活相聯系”的目的。
2、 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是否得到了落實?答案是肯定的。不論是資料的搜集,還是整理,以及整個匯報展示的過程,全都是由學生自己動手,選擇自己完成,還是合作完成,也讓學生自己選擇,雖然探究的層次還很低,但學生已經懂得怎么做,從哪個方向去做,這也正是教學目的所在。
3、教師是否無事可做?否。開展探究性學習的關鍵是要突出學生的主體作用,但在強調學生的主體作用的同時,不但還能削弱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 中的主導作用,而且要進一步強化教師在教學過程 中的主導作用。教師是學生主動學習的組織者、合作者。教師的作用要從傳統的“教”為主轉化為以“導”為主,具體地體現在教師要科學地自理教材,合理地選擇學習材料;要選擇適合學生探究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探究問題的興趣;在學生探究過程中積極引導,適時點撥,幫助學生學習成功;要設計開放的練習內容,促進學生知識向能力的轉化。實踐證明,越是學生自主的內容,老師所花的精力越多。本次語文綜合性學習,從資料的搜集處理到成果展示的組織、過程,無一例外的需要老師的精心指導,才能使活動有層次性、有全體性、有實效性,甚至展示之后的評價,都是老師苦心經營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