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語文下學期教學反思(精選3篇)
五年級語文下學期教學反思 篇1
在教學《白楊》一文時,我根據課文內容確定了以“借物喻人”的寫法為主,讀懂了句中含著的意思為重點分解教學目標。設計了“創設情境──自主質疑──合作探究──延伸拓展”的教學思路。
在目標整合問題上,我確定了三重目標:首先是以文章開頭的介紹,讓學生了解白楊樹的生長環境,知道白楊樹生命力頑強、適應性強的特點,讓學生產生共鳴,激發學生探究課文的興趣和愿望。接著借爸爸的話轉入到父親“托物言志”的教學上來,通過“哪兒需要它,它就在哪里生根、發芽、長出茁壯的枝干。”這一句話讓學生明白爸爸是在借白楊樹來表達自己扎根邊疆,建設邊疆的`美好心愿。并能理解白楊樹指的是像爸爸那樣為邊疆無私奉獻的建設者。在這部分的教學中,把整篇文章的主要目標和重點目標都予以實現。既讓學生明白作者借物喻人的學作手法,又學會了體會向句中含著的意思的方法,最后以課文結尾中大白楊和小白楊的關系,聯系借物喻人的寫法,啟發學生自己體會孩子們將會怎樣?給學生留下了自主發揮的空間。
通過整合目標的迎領指導,分解目標的具體步驟,整堂課的教學取得了較好的效果,重點也較為突出。
五年級語文下學期教學反思 篇2
緊張忙碌的一個學期,終于徐徐降下了它的帷幕,我也從忙亂中解脫出來,坐在電腦前開始我一學期的教學反思。
首先想到的,自然是有哪些成績。本學期語文方面的競賽只有作文和硬筆書法競賽,作文競賽有八人獲獎,一等獎有兩人,其中一等獎第一名是我們班的,二等獎兩人,三等獎四人。硬筆書法成績較上學期也有進步,一等獎一人,二等獎一人,三等獎二人。期末考試我們班的平均分為84.65分,在年級中的排名是第三名,較去年有兩個名次的進步,我好像記得上學期是第五名。如此看來,本學期的成績還說得過去,心情比較輕松。
寫什么呢?先從這點成績說起吧。這個班我是從四年級接手的,從四年級開始,我就要求學生每天寫日記,到現在已經寫了兩個學年了,很多同學已經養成了寫日記的好習慣,并且日記也由當初的流水帳式的,寫得越來越有滋味了,雖然篇幅不長,但是篇篇有內容。除此之外,再加上在作文中的指導,學生的作文水平是有較大的提升。對于作文教學,我注重的是草稿的修改,一般我并不急于將作文抄到作文本上,所有的草稿我都過目,不能做到篇篇都批改,但是對于共性的.問題我會重點講解指導,以便不滿意我會讓學生寫第二遍。常到作文本上的作文,我在批閱后要求學生有個反饋,改錯字,該我指出有問題的句子或段落,但是學生平時“太忙”了,這個要求落實得很不理想。下學期還是要進一步作要求加強的。這次作文競賽得到好成績,我想與我的日記練習的多年積累和作文指導習慣,還是多少有牽連的,現在看來語文學習就是要厚積薄發。下學期日記練習還要加強,但是改為每周寫三篇,重在提高每篇的質量,對于需要督促的同學要加大相應的力度。作文的反饋問題,要要求學生加強及時反饋,尤其是對于段落修改的問題,更要加強。
硬筆書法競賽的成績,雖說比上學期有進步,獲獎人數增加兩人,且有了一等獎。但是這點進步真的算不上什么。上學期硬筆書法競賽成績很不理想,班內學生的書寫習慣很差,并且還有繼續惡化的傾向,而在以前這個班的硬筆書法競賽是很厲害的,看來責任在我,是我放松了對學生的書寫習慣的要求。痛定思痛,本學期我要求學生加強硬筆書法練習,每個學生都買了硬筆書法練習本,在每天中午到校后到廣播前這段時間里練習書法,時間大約有20分鐘到30分鐘,有部分學生堅持得很好,能夠到時間自己寫,并且寫得也比較有質量。也有部分學生堅持不下來,質量也是好事壞。其實我的目的很簡單,就是要規范和提高學生的硬筆書寫習慣。每個學生都在練習,無論寫多些少,只要是練習了,多少都會有進步。本學期的情況就是這樣了,下學期還要繼續加強書寫習慣的練習。學生要統一硬筆書法練習的材料,不行我就替學生到市場上考察購買,應該不會太貴。
五年級語文下學期教學反思 篇3
我執教了《談禮貌》的第一課時,感受到了語文課應該更多的是一種交流,一種對話,是雙向互動,師生、生生之間暢所欲言,發表觀點,在交流中學習知識,培養情感,得到教育。交流的氛圍很重要,民主輕松的課堂氣氛可以激發學生的思維,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我先表揚學生禮貌待人,拉近學生與我之間的距離。意在創設與課文相符的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產生學習的欲望,使學生呈現出最佳的學習狀態。這也為在以后的讀文體會中做下了鋪墊;再指名學生舉例說明自己平常有哪些禮貌行為?還指導學生回憶讀了這篇課文,你想起了哪篇與此相類似的文章。
(1)這類“談”“說”“論”的文章有鮮明的觀點,例如《說勤奮》,作者在開頭說:古今中外所有成功者手中的鮮花都是他們用心血和汗水澆灌出來的。在結尾有說:要想有所作為,就要一生勤奮。
(2)為了證明自己的觀點正確,作者往往會舉例、引用名言論證,以便以理服人。
《說勤奮》作者用司馬光和童第周兩個人的事例,還借用華羅庚的名言論證自己的觀點;然后讓學生默讀課文。
(1)找找課文《談禮貌》作者的'觀點是什么?
(2)作者用哪幾個事例來證明自己的觀點的?學生循著剛才復習的舊知,很快找到了解決新問題的橋梁,交流時,我發現差不多每個學生都掌握了本文的提綱。
有了這樣的認識后,我再引導學生抓住文中的重點詞句,結合課文中的具體事例和學生的生活經驗,去論證、辯駁作者的觀點。這一環節的設計不僅鍛煉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同時也告訴學生"學會禮貌待人,恰當地使用禮貌語言,就能使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更加和諧,社會生活更加美好"這樣一個道理。
不足的地方:
1、教材的把握還有很大的依賴性。
雖然課上得還不錯,把握教材也可以,但是我發現自己獨立思考的能力還有待提高,我對教學參考書有很大的依賴。但是過于的依賴也是一種懶惰的表現,鉆研能力低的表現。我在這一點上的確欠缺,需要好好改進。
2、課上“灌”得多。
感覺還是牽著學生鼻子走,給學生一個陷阱讓學生跳,學生的自主性沒有發揮出來,思維的訓練要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