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教學設計 > 橋的教學設計(精選6篇)

橋的教學設計

發布時間:2023-07-26

橋的教學設計(精選6篇)

橋的教學設計 篇1

  教材分析:

  《橋》是一篇精讀課文。本文作者滿懷深情地塑造了一位普通的老共產黨員的光輝形象,面對狂奔而來的洪水,他以自己的微信和沉穩、高風亮節、果決的指揮,將村民們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橋。他把生的希望讓給了別人,把死的危險留給自己,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橋梁。

  教學目標:

  1、會認“肆”等14個生字,會寫“咆”等1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咆哮、狂笑、獰笑、擁戴、清瘦、沙啞、放肆、豹子、呻吟、胸膛、攙扶、祭奠、亂哄哄、勢不可當、跌跌撞撞”15個詞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研讀課文中的重點詞句,感悟洪水肆虐的危機情境,體會老漢的大山形象。

  3、領悟課文在表達上的特點。

  教學重難點:

  重點:抓住穩重令人感動的地方,感受老共產黨員無私無畏、不徇私情、英勇獻身的崇高精神,體會課文在表達上的特點。

  難點:理解題目所蘊含的深意。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掌握本課的生字新詞,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在品味語言中深刻感悟老支書在危難面前所表現出來的無私無畏、不徇私情、英勇獻身的崇高品質。

  教學過程:

  一、板書課題,質疑課題

  1、(板書:橋)師:同學們,看了這個題目,你們想想什們問題?

  學生自由回答。

  2、師:曾經有一個村子,村子里有一座窄窄的木橋,橋雖小,橋雖窄,卻是村民們通往外界的一條重要通道。許多年過去了,有一天黎明,這座橋和村子里的一百多號人經歷了一場可怕的災難,這究竟是場怎樣的災難?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學習這篇課文。

  二、初讀課文、感知大意

  1、自由讀文,注意把字音讀正確,句子讀通順。借助查字典和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意思。

  2、檢查自學情況。

  (1)檢查字音字形。

  (2)學生提出難理解的詞語,師生共同解決。

  (3)請學生分段朗讀課文,檢查朗讀。

  (4)師: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什么事?學生積極回答。師明確:洪水、老漢、村民。

  3、根據故事發生、發展、高潮、結局給課文分段。

  ①:1——4自然段:突遇山洪

  ②:5——13自然段:疏導撤離

  ③:14——23自然段:橋塌殉職

  ④:24——27自然段:祭奠英烈

  三、走近洪水,感悟洪水可怕

  1、這究竟是一場怎樣可怕的洪水呢?讓我們回到課文中,大聲地讀讀課文,邊讀邊想,哪些句子是描寫洪水的,把它劃下來。(學生交流)

  同學們找得都很準,但是,像剛才幾位同學那樣讀,能讓人感受到洪水的可怕嗎?老師也摘錄了幾個句子,請看屏幕上,請你們反復讀讀,通過朗讀告訴大家,這的的確確是一場可怕的洪水.

  生自由讀好后,選擇一句你最能讀好的讀給大家聽。

  2、教師相機引導:讀到“受驚的野馬”這個詞時,你腦海里出現了怎樣的畫面?有了這種體會,你肯定會讀得更棒。

  3、師:你覺得是人在跳舞嗎?是魔鬼、是野獸、是死神在跳舞,是死亡之舞啊!

  4、師:獰笑是一種怎樣的笑聲?是什么在逼近?是死亡啊!

  5、多么可怕的洪水啊!從這五句話,我們仿佛看到洪水在不斷地——上漲,災情在不斷地——加重。此時此刻,在場的每一個人都會有逃生的欲望。我們來看看村民們是如何逃生的?一起讀。

  村莊驚醒了。人們翻身下床,卻一腳踩進水里。是誰驚慌地喊了一嗓子,一百多號人你擁我擠地往南跑。……人們又瘋了似的折回來。人們跌跌撞撞地向那座木橋擁去。

  師:接下來會發生什么事呢:下節課我們再一起學習。

  四、布置作業

  1、抄寫本課的生字新詞,朗讀課文。

  2、寫一段話,用上環境描寫的手法。

  板書設計:

  16、橋突遇山洪疏導撤離橋塌殉職祭奠英烈

  教學反思

  教學本課,教師應從課題入手,讓學生質疑,激發學生閱讀興趣。教學時,先抓住描寫大雨和洪水的句子,讓學生體會洪水的洶涌可怕。再通過與同桌合作學習第7---23自然段,從文字中體會老漢是個怎們樣的人?并讓學生說說你是從那些句子中體會到的。在講課的過程中,抓住這些句子讓學生體會老漢像一座山。

橋的教學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1、通過研讀課文詞句,結合洪水肆虐的危急情境,逐步深刻感受老漢在危急時刻把生的希望讓給別人,把死的危險自己扛起來的人格與精神。

  2、積淀情感,讓學生通過層層深入、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得到語感的有效提升。

  3、積累課文特色語言,了解課文布局謀篇、環境描寫的表達特點,理解題目“橋”的深刻含義。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結合飛速上漲的洪水,感受情況的危急,領悟老漢的每一次舉動的內涵與精神。

  難點:理解“橋”的深刻含義。

  課前準備:

  1、收集洪水爆發的場面,準備《悲壯》的曲子,制作課件。

  2、預習作業:朗讀課文,學習生字新詞,嘗試理解。

  教學過程:

  一、感受洪水肆虐,孕伏情感,揭題

  1、播放有關洪水爆發的短片,教師有感情朗誦課文一、二自然段。(幻燈一)

  2、師小結過渡:如果是你遇到這種危急的情況,你會怎樣做?今天咱們認識一位老支書,他又是怎么做?

  3、板書課題:16《橋》,讓我們走進那個村莊,走進那個特殊的黎明,和村民們一起感受災害突然降臨時那驚心動魄的一幕。

  (設計意圖:創設課文所富有的情境,將學生帶入課文所描繪的情景中,然后設下懸念,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二、感受老漢崇高的人格與精神

  1、快速默讀全文。思考:課文主要講述了什么事?說說這場洪水給你帶來怎樣的感受?

  2、想想你從課文哪些語句的描述中感受到了緊急、害怕……找到并劃下來讀讀,交流。

  3、師小結過渡。

  4、找找課文中的人們作出了怎樣的反映?你從中感受到了什么?從哪兒感受到的?用一個詞形容人們的表現。(驚慌失措)

  (設計意圖:疏通課文,進一步從課文語言文字中感受山洪的兇猛,時間之緊迫。為體會老漢精神奠定基礎。通過想象危急時刻人們恐慌的表現,讓學生進入情境,以更好理解課文中人們驚慌失措的表現,感受人們的心情及情況之緊急。同時為深入閱讀文本,研讀課文做準備。)

  5、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這位老漢在生死攸關之際作出的人生抉擇。他是怎么做?怎么說的?找找令你感動的語句,結合當時洪水所達到的程度想想為什么感動?

  (1)讀悟:老漢沙啞地喊話:“橋窄!排成一隊,不要擠!黨員排在后邊!”

  聯系洪水所達到的程度想想老漢為什么這么說?作為村支書他想到了什么?急著逃生的人們有沒有聽從他的指揮?從文中找出依據。

  (2)引導質疑:為什么急著逃生的人們見到老漢會停住了腳步,聽從老漢的指揮?啟發想象受“擁戴”的老漢曾為他們做過什么?適時引導理解“擁戴”。

  (3)小結:這就是他們擁戴的老漢——(讀句子)死亡在洪水的獰笑中逼近。木橋前,沒腿深的水里,站著他們的黨支部書記,那個全村人都擁戴的老漢。(你認為他是一個怎樣的人?)隨機板書:臨危不懼

  (4)讀悟:老漢突然沖上前,從隊伍里揪出一個小伙子,吼道:“你還算是個黨員嗎?排到后面去!”老漢兇得像只豹子。

  讀著老漢的言行哪幾個字印入了你的眼簾?“揪”是什么—意思?可以換成“拉”嗎?為什么?你從這句話中讀懂了老漢當時怎樣的心情?老漢為什么要這么做?當時已出現了怎樣的情況?你又覺得老漢是怎樣的人?(板書:秉公辦事)

  小結:這就是他們擁戴的老漢(讀句子)——死亡在洪水的獰笑中逼近,逼近。木橋前,齊腰深的水里,站著他們的黨支部書記,那個全村人都擁戴的老漢。

  (5)讀悟:老漢吼道:“少廢話,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橋。

  引導讀悟:木橋開始發抖,開始痛苦地呻吟。水,爬上了老漢的胸膛。讀著這話你想到了什么?

  感受到:死亡在洪水的獰笑中逼近,逼近,逼近。此時老漢把小伙子推上木橋意味著什么?

  抓“推”導讀。

  小結:這就是他們擁戴的老漢(讀句子)——死亡在洪水的獰笑中逼近,逼近,逼近。木橋前,齊胸膛的水里,站著他們的黨支部書記,那個全村人都擁戴的老漢。

  (設計意圖:通過指導學生根據老漢言行思考這么做、說的原因,滲透閱讀方法——透過字面思考隱含的意思。)

  三、情感延續,銘記老漢精神

  1、學生配樂激情朗讀——課文結尾(最后四個自然段)

  2、你從中明白了什么?你現在最大的感觸是什么?(驚訝、敬佩)

  3、面對此情此景,你最想說的是什么?(寫)

  (1)指名讀。

  (2)師小結。

  (設計意圖:通過讓學生寫感受及想象送行者的言行加深對老漢精神的感悟。學會根據課文內容拓展想象,補白課文中的空缺,提高言語表達能力。)

  四、理解橋的含義,領悟老漢精神

  課文中留給大家印象最深的是老漢的形象,為什么用“橋”為題?你怎么理解這個題目?(1)指名說。(2)師總結。

  五、作業布置

  1、書寫生字,摘錄課文中特色句子。

  2、讀一讀哈爾威船長的故事。

橋的教學設計 篇3

  [課文梗概]

  一位村支書,面對狂奔而來的洪水,沉穩、果斷地指揮眾人跨上木橋,為村民搭起了一座跨越死亡的生命橋。擁擠之中,他憤怒地將一位青年黨員拉向隊伍后面,當他最后推青年跨上木橋時,一切都晚了——年輕人與自己被洪水吞沒。那青年就是他的兒子……

  [選編目的]

  1、繼續引導學生在感人的故事中受到熏陶和感染,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2、讓學生賞析、領悟本文較為特別的表達方法。

  [教學目標]

  1、認識6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咆哮、狂奔、獰笑、擁戴、消瘦、沙啞、放肆、豹子、呻吟、攙扶、祭奠、亂哄哄、勢不可擋、跌跌撞撞”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

  4、領悟課文在表達上的特點。

  [教學重難點]引導學生抓住課文令人感動的地方,感受老共產黨員無私無畏、不徇私情、英勇獻身的崇高精神,體會課文在表達上的特點是本文教學的重點。其難點是理解題目所蘊含的深意。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讀文之前先寫字——確定真正的“個體化”生字。

  1、學生在生字本子上聽寫下面12個詞語(內含14個本課生字)——由老師讀詞,并對畫線的四個詞語順便作解釋或提示。同時告訴學生,這12個詞語中的24個漢字只有10個字我們已經學過了,另有14個漢字以前不要求我們會寫,誰能今天寫出其中一個都算超前掌握了,會寫三四個以上都算非常了不起。

  (1)咆哮(常形容流水奔騰轟鳴,如黃河大合唱中有句歌詞是“風在吼,馬在叫,黃河在咆哮……”,也形容人發怒喊叫或猛獸發怒吼叫)

  (2)瘋狂    (3)獰笑(兇惡的笑)    (4)淌水

  (5)放肆    (6)揪出                (7)豹子

  (8)瞪眼    (9)呻吟(指人因痛苦而發出聲音,例病人在呻吟)

  (10)胸膛    (11)攙扶    (12)祭奠(為死去的人舉行儀式,表示追念)

  2、同桌互換生字本,翻開課本81頁生字欄,逐詞逐字認真評判對方所寫的漢字,找出14個生字中同桌已經寫正確了的漢字。

  3、老師布置學生:在81頁生字欄里用“√”標出已經會寫的漢字,剩下的——或十二、三個,或八、九個,甚至兩、三個,這才是你自己真正意義上的生字。(其他的早成“老朋友”了)

  (設計說明:課文后面的14個生字,是編書者安排的“大一統”生字,它不是具體到每個學生身上真正意義上的個體化生字——或許有很多學生在過去的歲月中早已識記了其中一兩個甚至更多的漢字。在學生對課文文字近乎“零接觸”時提前聽寫這14個漢字,學生能夠寫正確的,說明這幾個漢字早已根置于心了,勿需再作默寫識記。剔除這部分超前掌握的“生字”,會減少識字量,減輕識字負擔,會使本課識字任務更簡約、更集中、更有針對性,真正做到以生為本,因人而異。同桌互判,互為人師,學生必一筆一畫觀察、關注這些漢字,又是一次比較扎實的自我識記過程,也是一次實實在在的合作學習。老師一邊讀詞語,一邊利用等待的時間見縫插針地對個別難懂的字詞作最準確的(取意于字典或詞典)的提示或解釋,是一種詞意滲透。不是所有的詞語都一定要學生聯系上下文自行惴摩意思,查工具書或由老師直接告知也是解釋詞意的方法之一,準確而便捷。適當運用此方法也很必要。)

  二、回顧舊“橋”引新“橋”

  1、極書“橋”字(紅色、醒目),告訴學生:以前我們學過好幾篇寫“橋”的文章,誰能即刻想起其中兩、三篇并簡要說說它的內容,可以當說不讓!

  2、學生搶說。(預設:《蘭蘭過橋》——寫新型的潛水橋、塑料橋;《趙州橋》——介紹趙州橋的設計及特點;《跨越海峽兩岸的生命橋》——寫海峽兩岸人民用愛心共同救助一位大陸白血病患者的感人故事……)

  3、深情而鄭重地告訴學生:今天我們有幸走近另一座橋—— 一座特別的“橋”!(讓學生讀題,補寫序號“16”)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把全文讀得準確、流利。

  1、自由朗讀課文,讀后說說:

  (1)課文主要寫的是什么

  (2)為什么說這是“一座特別的橋”(初步試說,不要深究)

  2、再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達到準確、流利地朗讀全文。

  第一步:給足時間讓學生自由練讀,遇到不認識的字或難以確定讀音的字,可以查字典,也可以詢問同學或請教老師。幾分鐘后進行男女生朗讀課文比賽,其標準只有兩點:1、準確(字音無誤,不加字,不減字);2、流利(課文熟練,不打結巴,不重讀)

  第二步:由老師抽取平時學習較有困難的男女學生各兩名,組成兩個代表隊,分別朗讀課文1-6自然段、7-14自然段、15-23自然段、24-27自然段。其他同學做評委,全文輪讀結束后進行點評、打分。

  (設計說明:把課文讀得準確、流利,是學習每一篇文章的“奠基工程”,說起來只四個字,做起來卻比較復雜。就“準確”二字,必須以讀準每個字(當然包括生字和多音字了)的字音,不漏讀,不錯讀為基本要求;要達到“流利”,就更需要以多讀多練為“代價”了。這項學習沒有什么知識和技巧可講,老師所要做的主要有兩點:1、給足學生練讀的時間;2、以某種方式鼓動起所有學生積極參與到匯報前的各項準備中,最大限度地發揮他們的學力,提高學習實效。準備后的匯報檢查如以中上等學生為對象,很難暴露出問題與難點。只有選取學有困難的學生當眾朗讀,讓其他學生以“評委”的身份在全身心聽讀后點評,才能了解全體學生整體讀文的真實情況,出現的錯誤和問題恰恰是最有價值、最有針對性的教學內容,不怕讀中出錯,就怕有錯未露。如果連學困生都讀好了,還有什么可再“糾纏”的。——有則改之,無則加勉,關注弱勢,面向全體,這可能也是教學的本真。)

  四、細讀課文,集中探究“課文中的老漢是個怎樣的人”。

  1、自讀課文,畫出課文中描寫老漢的有關語句,可批可注,然后集中思考:課文中的老漢是個怎樣的人。(課文中描寫老漢行為、動作、語言等語句一共只有不多的幾句話,見課文中的第7、8、10、12、15、18、20、22共八個自然段中)

  2、把自己對“老漢”的認識濃縮為幾個詞或一句話,在小組中交流,互相補充完善,形成“小組共識”。

  3、全班交流。你認為老漢是一個怎樣的人,讀出課文中的語句以說明為什么這樣認為。其他學生認真傾聽別人的陳述,可以做出回應,也可以發表不同看法,關鍵要表達真實想法,讓同學們的思維產生碰撞。

  4、出示課文中直接描寫“老漢”的最后一句話——

  (突然,那木橋轟地一聲塌了。小伙子被洪水吞沒了)

  老漢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間,一個浪頭也吞沒了他。

  想想:那時那刻,老漢要喊什么呢?

  (預設:或者急切地要喊:“兒子,我來救你!”或者絕望地喊道:“兒子……”;或者想大聲地喊:“快抓住木頭……”,或者無不愧疚地大喊:“兒子,爸對不起你呀……”)

  五、當堂作業。在生字本上抄寫生字,一字寫三遍,最好“寫”進腦子里,再組兩詞。特別聲明——只寫“自己真正意義上的生字”,課前聽寫時已經寫正確的“生字”不再理會。

  (設計說明:這樣布置任務,學生之間生字書寫量各不相同,但不論多少,都是自己真正需要識記的!同時,讓學生明白:以前早用功,后來就輕松!教師可以現場“坐堂”,當面批改。任務少的早寫完;任務多的稍靠后。早“完事”的,如果全部正確,可以榮升為“老師助理”,將協助老師批閱其他同學的生字作業,遇到拿不準的再請教“師傅”。這是一種類似于“金字塔”形的多向評改模式:生字個性化,資源盡其用,教師較輕松,學生受歡迎。)

  第二課時

  一、鞏固字詞

  1、追蹤聽寫生字:同桌按生字本上曾經寫過的那幾個生字互相聽寫,如果還有不會寫的或寫錯的生字,則以課后制作生字卡片為形式,強化識記。

  2、老師讀詞,學生聽寫下面六個詞語并訂正。

  擁戴   消瘦   沙啞   亂哄哄   勢不可擋   跌跌撞撞

  二、第二階段讀文評比,標準只有一條:帶感情朗讀全文,感動自己,感染別人。

  1、學生自由練讀課文一遍,盡可能做到真情投入,感動自己。

  2、男女學生各推薦一名同學朗讀全文(有條件的可配樂朗讀),做到聲情并茂,感染他人。

  其他同學談感受:哪些地方使你深受感動,為什么,能否自己動情朗讀這部分內容。(讀得不盡人意的地方,教師可以適當點拔,甚至示范一二)

  (設計說明:讀文章能否做到感動自己、感染別人,不僅取決于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同時也取決于朗讀者的某些個性品質。在這方面,學生之間的差異較大,我們在著力訓練所有學生的朗讀技能的基礎上,可以利用學生中的“優質資源”,在關鍵課文或一篇課文的關鍵之處以他們高于一般學生的朗讀效果感染大家,這種做法并非“作秀”,與“面向全體”并不矛盾,甚至某些地方,老師都可以“該出手時當出手”。一次有感情的朗讀,使讀者感動,讓聽者動容,遠勝過一大堆喊口號、表決心式的政治化品德教育.語文課上的思想品德教育,應當以有感情朗讀為主要手段,以取得“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三、研讀課文的表達技巧,體會作者的匠心獨運。

  這篇文章之所以讀來如此感人,除事件本身震撼人心外,還因為作者在情節安排和語言運用上的獨具匠心。教師要引導學生發現、體會如下幾點:

  1、構思別致,設置懸念,前后照應——可讓學生從下面兩種結構安排的對比中體會:一種是在故事開頭就提前告訴讀者,“小伙子”是“老漢”的兒子;一種便是本文這樣的安排,開頭隱而不談,讀到最后才恍然大悟……(這是微型小說常用的構思方法)

  2、短句特有的作用:渲染緊張氣氛。讓學生再讀,體會下面兩個短句。

  (1)“黎明的時候,雨突然大了。你潑。像倒。”(按平常的語言“規則”,“像潑”“像倒”前后均為句號,似為不完整的句子)

  (2)“她來祭奠兩個人。

  她丈夫和她兒子。“(一個修飾詞都沒有,且每句話都單獨成段,使人讀后更覺悲壯沉痛)

  3、運用比喻、擬人修辭手法,增強語言的表達效果。(可讓學生畫出文中三四個比喻句和三四個擬人句,體會這些語言的形象、生動。)

  四、回應開頭,思考題意,以此收束、總結全文。

  第一課時開頭引題時老師說:“這是一座特別的‘橋’”,寓意何在?為什么說這是一座特別的橋?這是本課學習理解的難點,讓學生以下面的語言形式贊美老漢,從而漸悟“橋”的深意——

  “老支書,你是一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橋!”

  五、布置作業:

  從2004年開始,我國每年要評選出“十大感動中國人物”,并舉辦專門的頒獎晚會。每個“感動中國人物”的頒獎詞,僅100字左右,卻高度概括了獲獎者的感人事跡或突出貢獻。下面是2005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之一的任長霞的頒獎詞,請你仿照其為《橋》的主人公——那位令世人感動的老支書撰寫一段這樣的文字,然后讀給大家聽聽。

  附任長霞的頒獎詞:

  她,中原大地上的又一個女英雄,掃惡打黑,除暴安良,她鐵面無私;扶危濟困,吁寒問暖,她柔腸百轉。十里長街,白花勝雪,挽幛如云,那是流動在百姓心中的豐碑!一個弱女子,如何能贏得百姓如此的愛戴,是因為在她的心里有著對百姓最虔誠的尊敬。

  [教后反思]

橋的教學設計 篇4

  【教材分析】

  本文選自人教課標版第十冊第四組,本組課文講述了一些感人的故事,讓學生在閱讀中了解那可歌可泣的事,體會那令人震撼的情,學習本組課文重點是抓住那些感動人們的地方,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還要認真領悟文章的表達方法。

  這座橋梁是我們黨以老支書為代表的優秀共產黨員密切聯系群眾的“橋”,這正是課文以“橋”作題目的深刻內含。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

  2.領悟課文在表達上的特點。

  3、感受老共產黨員無私無畏、不徇私情、英勇獻身的崇高精神,領悟課文在表達上的特點。

  【過程與方法】

  抓關鍵詞理解句子,學習課文的表達方法。

  【教學重點】

  抓住課文中令人感動的句子,感受老共產黨員無私無畏、不徇私情、英勇獻身的崇高精神,領悟課文在表達上的特點。

  【課前準備】

  課件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直接揭題,導入新課

  1.同學們,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課文——《橋》。介紹作品:橋是一篇小說,全文只有五百來字,由于篇幅短小也叫小小說,它曾獲得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

  2、復習詞語,獎勵看視頻,導入新課

  二、初知課文,梳理內容

  1.自學要求:

  (1)自由朗讀課文,把字音讀準,把課文讀通順、流利。

  (2)想想課文主要寫了什么內容?

  2.誰來說說文章主要講的是什么內容?

  故事中的主人公“老漢為了讓村民順利過橋,自己和兒子卻犧牲了。

  [設計意圖:整體感知課文內容,既訓練學生概括課文主要內容的方法,又為下面的細讀感悟打好基礎。]

  3.那么,故事是在怎樣的環境中發生的呢?

  三、走近洪水,學習環境描寫

  1.小組合作學習:

  (1)快速瀏覽課文,畫出描寫大雨和洪水可怕的句子。

  (2)抓住關鍵詞理解句子。

  (3)有感情地朗讀句子。

  2.交流匯報,相機分析,指導有感情朗讀句子。

  3.再次通過朗讀來感受句子的獨特魅力及洪水的可怕。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良好習慣,通過抓關鍵詞和有感情朗讀從語言文字中感受山洪的兇猛,時間之緊迫,為體會老漢精神奠定基礎。]

  4.小練筆:同學們,作者用了大量的比喻、擬人、短句寫出雨大及洪水的可怕,烘托小說的環境。你能用這樣的環境描寫方法寫寫3月31日上學時的那場暴雨及周圍的情況嗎?先說說,再寫下來。

  [設計意圖:學習小說環境描寫烘托人物的方法,通過小練筆檢測學生語言文字的訓練是否到位,使語言文字訓練在記敘文中得以有效落實。]

  四、感悟村民表現

  1.生動筆畫

  2.匯報:師板書(你擁我擠、跌跌撞撞、瘋了似的、亂哄哄。)通過這些詞你感受到了什么?(慌亂)感悟老漢形象。

  3.匯報:師板書(站著、不說話、盯著、像一座山)

  同學們選詞理解站著(鎮定)不說話(他在做什么?想怎樣能讓百姓盡快逃離危險地帶)盯著(仿佛在說著什么?告訴人們什么?告訴人們不要驚慌。驚慌會怎樣?會更快走向死亡、會橋毀人亡)師:這目光里透出的是堅定,是作為黨支部書記的威嚴。一座山(對村民們來說這是一座怎樣的山?靠山、堅定的山)

  過度:同學們就讓我們在對比中讀這些詞語,把人們的慌亂和老漢的鎮定讀出來,分大組讀(班級學生一分為二),老師引導:山洪咆哮著狂奔而來,——1組生:村民們你擁我擠(師:很有秩序)再來,2組生:老漢站著(師:站穩點兒)1組生:村民們跌跌撞撞,2組生:老漢不說話。1組生:村民們瘋了似的(師評:不夠瘋,還有點理智。)

  2組生:老漢盯著,師補充:目光透著威嚴。1組生:村民們亂哄哄;2組生:老漢像一座山(這是一座靠山、一座堅定的山)。

  過度:在鎮定自若的老漢面前,紛亂的人群終于安靜了下來。此時只有洪水聲,讓我們靜靜的讀這一句話,齊讀:“人們停住腳,望著老漢。”這個望字是充滿希望的望,你能救救我,救救我們嗎?就帶著這種感覺再來讀這句話。齊讀:“人們停住腳,望著老漢。”

  洪水中響起了老漢的聲音:你就是老漢,你來喊:“橋窄!排成一隊,不要擠!黨員排在后邊。”(指導朗讀)

  危急關頭老漢簡簡單單的三句話,聯系起來你有什么發現?(橋窄擠會斷,擠會落水,會更快走向死亡。排成一隊保證安全。黨員起先鋒帶頭作用的,就像班級干部起帶頭作用一樣,只有黨員排在后面,才會有更多的群眾脫離危險。)

  師:在老漢的沉著指揮下,人們有序地踏上了木橋,脫離了險境。村民們得救了。全村的人都得救了嗎?你是怎么知道的?

  在課文當中,有這樣一幅圖,穿黃色衣服的是誰?(老漢的兒子)

  出示:老漢吼道:“少廢話,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橋。

  師:那老漢可以好好地跟兒子說:“走啊,快點走。”可是時間來不及了。前文告訴我們,橋開始痛苦地呻吟了,此刻水已經爬上老漢胸膛了。

  生齊讀:老漢吼道:“少廢話,快走。”他用力把不伙子推上木橋。

  師:那么這一推,一吼,我們讀出的是什么?(讀出老漢的父愛,對兒子的一份愛。)

  師:拳拳愛子之心。救子心切,可是我覺得奇怪,我們都知道自己含辛茹苦撫養的孩子誰能不疼,誰能不愛。可是這么疼,這么愛,老漢他怎能這樣做呢?

  師:老漢突然沖上前,從隊伍里揪出一個小伙子,吼道:“你還算是個黨員嗎?排到后面去!”老漢兇得像只豹子。

  這段話中,哪個字深深地扎疼了你的心呢?一齊說。

  生齊讀:揪。

  師:這毫不留情的揪,這一小小的細節,老漢無情還是有情,我們靜靜地思考。

  老漢心想的是全村的村民。

  從這里看出老漢是個大公無私的人,那么危急的關頭,他能夠不顧家人的生命,而保證全村的,老漢是個偉大的人。

  師:做出的是一個艱難的抉擇,在生與死之間,在公與私之間,老漢卻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公,老漢把生的希望留給了村民們,同學們,要是用一句話做結論的話,那就是“道是無情卻有情。”一個“揪”字,揪疼的是一個父親的心,成全了一個書記的責任。(播放音樂《為了誰》)

  五、拓展延伸,作業布置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現在你明白這篇小小說為什么被評為全國優秀小說的原因之一嗎?

橋的教學設計 篇5

  教學目標:

  1、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描寫的故事,體會課文中的老漢在生死關頭,舍己為人的高尚品質。

  2、理解描寫老漢在關鍵時刻的動作、神態、語言的句子,感受一個老共產黨員的光輝形象。

  認識本課6個生字,了解和領悟課文在表達上的特點。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 以“橋”引入,初步感知

  1、談話引入課題。

  我們在四年級學習過一篇課文《跨越海峽的生命橋》,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是《橋》,也是一座生命橋。出示課題——《橋》。

  2、自學課文,要求:

  (1)自由讀課文,學習生字新詞。

  (2)想一想:課文寫了怎么樣一件事?嘗試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深夜,當洪水襲來時,老村支書記冒著生命危險,不存私念地指揮一百多號人有秩序地過橋,最后自己和兒子卻被洪水卷走了。

  二、再讀課文,感受“感動”

  1、自由讀課文,在課文中找出描寫洪水的兇猛的句子?

  2、交流:

  (1)出示句子進行對比:

  黎明的時候,雨突然大了。像潑。像倒。山洪咆哮著,像一群受驚的野馬,從山谷里狂奔而來,勢不可擋。

  黎明的時候,雨突然大了。山洪咆哮著,從山谷里狂奔而來,勢不可擋。

  哪句話寫得好?為什么?

  (2)理解:“咆哮”是什么意思?山洪是怎么咆哮的?理解“勢不可擋”

  (3)知道學生讀出洪水的兇猛。

  (4)還有哪些句子寫出了洪水的兇猛?找出來說一說,讀一讀。(隨機理解詞語:跳舞、獰笑)

  3、過渡:當洪水襲來時,村莊驚醒了。人們翻身下床,卻一腳踏在水里。驚慌失措的人們你擁我擠地逃跑,尋找生路?他們找到了嗎?(找到了,北面那座窄窄的木橋。)這是一座普通的橋嗎?不,這不是一座普通的橋,因為它窄窄的身軀上將承載一百多號人的生命,整個村莊的生命啊!于是,急于求生的人們跌跌撞撞地向那木橋擁去……

  4、討論:如果,大家就這樣亂七八糟、毫無秩序地擁向窄窄的木橋,會是怎么的結果?(學生自由猜測可能發生的結果,感受形勢的緊張)

  5、是的,在危急關頭,年邁的村支書沒有因為驚慌而失去理智。他是怎么做?怎么說的呢?請再讀課文,找出讓你感動的地方,讀一讀,說一說。

  (1)先村民到木橋前,便于指揮。

  (2)號召黨員同志排后,體現黨員同志的先進性。

  (3)不顧私情,支持讓非黨員村民先行,先人后己。

  (4)舍己為人,壯烈犧牲。

  6、你覺得這是一名怎么樣的老漢?

  老漢用自己和兒子的生命換來了一百多號村民的生命,用自己的行動實踐了共產黨員先人后己、舍己為人的高尚品質。他是真正的共產黨員!

  第二課時

  一、抓住言行,研讀體會

  1、指名讀第七到第二十三自然段,找出描寫老漢動作、神態、語言的句子,仔細讀一讀,然后再小組內交流自己的感受。

  2、課堂交流,教師隨機指導。

  (1)出示句子:“老漢清瘦的臉上淌著雨水。他不說話,盯著亂哄哄的人們。他像一座大山。”

  ①老漢“不說話”,卻使人們停住了腳步,不再瘋一樣地擁上木橋。老漢真是“一座山”嗎?為什么?

  老漢先村民到來到木橋前,卻沒有奪路而逃生,真是一個為村著想,為民著想的好書記,怪不得他受人“擁戴”,老漢在村民中的威信“像一座山”。

  ②聯系上下文,理解:擁戴。老漢為什么會受村民“擁戴”呢?想象老村書為村著想,為民著想的事例。

  ③指導有感情地朗讀這句話。

  (2)出示句子:“老漢突然沖上前,從隊伍里揪出一個小伙子,吼道:‘你還算是個黨員嗎?排到后面去!’老漢兇得像只豹子。”

  ①比較句子:

  老漢突然沖上前,從隊伍里揪出一個小伙子,吼道:“你還算是個黨員嗎?排到后面去!”老漢兇得像只豹子。

  老漢突然跑上前,從隊伍里拉出一個小伙子,叫道:“你還算是個黨員嗎?排到后面去!”老漢兇得很。

  “沖、揪、吼、像只豹子”寫出了什么?(動作果斷,不容置疑。)

  ②老漢明知道這是自己的兒子,是自己生命的后代,為什么還一定要小伙子排到最后去?這是一個怎么樣的老漢?(堅持原則,秉公辦事,不殉私情,舍己為人)

  ③有感情地朗讀句子。

  (3)出示句子:“老漢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間,一個浪頭也吞沒了他。”

  ①老漢如果能喊,要喊的是什么?寫下來。

  交流朗讀學生所寫的句子。

  ②這是一位怎么的老漢?

  老漢是村支書記,也是一位父親,他血氣方鋼,他也充滿父愛。但是,當個人與大家的利益相沖突時,他毅然選擇的是“先人后己”!所以,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想說的太多太多……

  3、再讀加深感受:再選擇第七到二十三自然段中令你最感動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讀。

  二、啟發想象,體驗感悟

  1、洪水退了,村民們得救了。但老漢卻與自己的兒子卻永遠離開了自己的親人。齊讀最后四自然段。

  2、同學們,老漢犧牲后,村民們會怎么做,怎么說?想象當時的一個場景,以不同的身份,寫個片斷。參考題目:

  爺爺,我們想您!

  老支書,慢走!

  揮淚送別老支書!

  我們永遠紀念您!

  洪水退后……

  三、領悟寫法,激發情感

  1、自由朗讀全文,想想課文在表達方式上有什么特別的地方?

  2、根據學生的理解和領悟,隨機指導學生在課文中發現。

  (1)巧妙的設置懸念。討論:課文為什么最后才交代老漢與小伙子的關系?

  (2)用環境描寫烘托緊張的氣氛,突出人物形象。

  (3)語言簡練,語句簡短。

  四、作業

  1、摘錄課文中有特色的句子。

  2、排演課本劇

橋的教學設計 篇6

  第一教時

  一,導入新課

  1.同學們,當我們漫步在黃浦江畔,看浦江兩岸拔地而起的高樓大廈,望地面四通八達的高架大橋,賞濱江大道喜笑顏開的男女老少時,你們是否想過,我們祖國的今天是多么的來之不易昨天,我們認真閱讀了第三單元這些感人肺腑的文章,了解我們的祖國母親曾經度過的那些崢嶸歲月,了解了祖國母親的今天的容顏.在這些感人肺腑的文章中,你最受感動,最喜歡的是哪一篇 簡要說說理由.

  2.祖國的今天來之不易,今天,讓我們一起來回顧這段光榮的歷史.1935年,在中國大地上發生了震驚世界的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這支紅軍隊伍在極其艱苦的征途中面對敵人的圍追堵截,四渡赤水,突破烏江,飛越大渡河,爬雪山,過草地,奏響了一曲曲感人的贊歌,表現出了"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的豪邁情懷.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個發生在長征途中的故事(揭示課題).

  3.齊讀課題,注意"瀘"的書寫.

  【設計意圖】

  在初學單元課文之前,整體感知課文內容,了解單元學習重點,有利于激發學生對學習內容的興趣.這是激發學習潛能的前提,也是一種學習方法的養成教育.

  二,檢查預習

  1.檢查預習情況:同桌互查預習生字的情況,自讀課文(要求不添字,不漏字).

  2.如果將課題改為"奪取瀘定橋"好嗎 為什么 結合課文內容簡單說說理由.

  趕到瀘定橋

  3.交流并小結板書:飛一樣地

  奪取瀘定橋

  【設計意圖】

  在學習課文之前,先讀通課文,有利于初步感知課文內容.對課文題目的討論既是對課文"題眼"的審視,又是對寫作方法的初步感悟,更是對學習興趣的激發.

  三,初步感知

  1.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默讀課文,完成填空:課文按 順序,圍繞題眼"飛奪"寫了 .課文的 小節交待了飛奪瀘定橋的 , 小節講述了 , 小節描述了 .歌頌了 .

  2.聯系課文理解課題.

  紅軍是怎樣"飛"到瀘定橋的 又是怎樣"奪"下瀘定橋的 快速讀課文圈劃關鍵句子.

  "飛":1935年5月28日早上到29日早上的短短20多個小時里,紅軍戰士與敵人的增援部隊搶時間,爭速度,急行軍120公里搶先趕到瀘定橋.

  "奪":紅軍戰士與守城敵人展開了激烈的戰斗,終于奪下瀘定橋,繼續北上抗日.

  3.把兩部分內容連起來,簡要說說課文主要內容.

  【設計意圖】以完成填空的形式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初步感知紅軍戰士形象.在初步感知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感悟文章重點,為學習課文作鋪墊.

  四,拓展延伸

  1.紅軍戰士是如何"飛","奪"瀘定橋的呢 下節課繼續學習.

  第二教時

  一,學習1-5節.

  1.復習課文題眼.

  理解課文圍繞"飛","奪"寫了奪取瀘定橋的經過,這里的"飛"指的是"飛一樣"地趕到瀘定橋,"飛一樣"地奪取瀘定橋的.

  2.為什么說紅軍是以飛一樣速度趕到瀘定橋的 引讀1-5節(關注列舉的一些數字).

  3.為什么紅軍要以飛行速度趕到瀘定橋呢 自讀1-3節,想想原因.

  交流并小結:紅軍戰士只有搶在敵人增援部隊的前面趕到瀘定橋,才能有望奪取瀘定橋,繼續北上抗日.所以,他們必須與敵人搶時間,爭速度.(板書:搶時間 爭速度)

  4.默讀4,5節,思考:紅軍戰士是怎樣與敵人搶時間,爭速度 按句式在文中找出有關語句說一說:敵人 ,紅軍(也,卻) .

  提示:理解在時間緊,路程長,再加上路難行,敵人阻攔,敵人增援,饑餓等因素,敵人趕到瀘定橋簡直是在"飛行".

  5.從課題中的"飛"中,我們可以看出紅軍要奪取瀘定橋簡直是困難重重,但他們毫不畏懼(引讀句子).敵人不能做到的,紅軍戰士做到了.在敵人看來不可能做到的事,紅軍戰士也做到了.讀到這里,你有什么感受

  【設計意圖】

  從紅軍戰士與敵人搶時間,爭速度的語言感悟中學習數字運用的作用,學習環境描寫的作用,在語言文字的感悟中感悟紅軍戰士的大無畏精神,真正感悟到紅軍戰士是"飛一樣"地趕到瀘定橋,為學習"飛一樣"地奪取瀘定橋奠定基礎.

  二,學習6-8節.

  1.當紅軍戰士克服重重困難,搶先到達瀘定橋時,擺在他們面前的又是什么呢 自讀第6節,選印象最深的一句話,圈劃關鍵詞句說說體會.

  2.互動交流,朗讀體會.

  (1)橋險——幾十丈,十三根,兩根,九根.

  (2)水流湍急——心驚膽戰,像瀑布一樣,傾瀉,沖,飛濺,震耳欲聾.

  理解詞語:水流湍急,高山峻嶺等.

  (大渡河水流急,水勢浩大,水聲極響,這樣"水流湍急"的河流,就像一道天然形成的險要屏障.因此,人們把大渡河稱為——天險)

  (3)敵狂——筑好工事,瘋狂喊叫,飛.

  (敵人諷刺紅軍肯定沖不過天險大渡河,然而,紅軍戰士憑借著英勇與頑強奪取了瀘定橋,"飛越"了大渡河,使得敵人當初想把紅軍消滅在橋頭的打算成為癡心妄想)

  3.用上"搖搖晃晃,心驚膽戰,震耳欲聾"等詞語說說奪取瀘定橋的艱險.

  4.面對橋險,水急,敵狂,紅軍是怎樣奪下瀘定橋的

  (1)小組學習7,8節,運用朗讀比賽.

  (2)不看書,完成填空.

  二十二位英雄(拿著)沖鋒槍,短槍,(背著)馬刀,(帶著)手榴彈,(冒著)敵人密集的槍彈,(攀著)鐵鏈向對岸沖去.

  英雄們聽到黨的號召,更加奮不顧身,都箭一般地(穿過)熊熊大火,(沖進)城去,和城里的敵人展開了激烈的(搏斗).

  (3)齊讀填空,注意讀好這些動詞,從中體會紅軍的勇猛.

  5.(引讀最后兩節)讀了這個故事,你想大聲地對紅軍戰士說些什么呢

  說話練習:我想大聲地對紅軍戰士說,你們為了( ),為了( ),為了( ),是那樣的( ),那樣的( ),那樣的( ).

  【設計意圖】

  通過抓關鍵詞句說體會的形式感悟紅軍戰士在奪取瀘定橋時面臨的困難,在感悟語言的同時再次感悟環境描寫對表現人物形象的作用,同時在填空練習的過程中感悟動作描寫對表現人物形象的作用,真正在語言文字中真切體會紅軍戰士勇往直前的英雄氣概.

  三,課外延伸.

  1. 齊讀毛澤東主席的一段話:長征是歷史記錄上的第一次.長征是宣言書,它向全世界宣告紅軍是英雄好漢;長征又是宣傳隊,它向十一個省內大約二萬萬人們宣布, 只有紅軍的道路,才是解放他們的道路;長征又是播種機,它散布了許多種子,在十一個省內發芽,長葉,開花,結果.長征是以我們勝利敵人失敗的結果而告結束的.

  附板書: 趕到瀘定橋 搶時間 爭速度

  11,飛奪瀘定橋——飛一樣地

  奪取瀘定橋 激烈 英勇

橋的教學設計(精選6篇) 相關內容:
  • 高三語文開學第一課主題教學設計(精選9篇)

    教學目標1、研讀全文,體會作者至誠至真的情感。2、學習用至誠的語言打動別人。教學重點1、分析內容、結構,把握陳述的層次2、分析語言上的特色,體會情之深,語之切,理之透。教學難點在吟誦中解讀作者所陳之情和陳情的藝術。...

  • 小學語文人教版四年級上《貓》教學設計(精選14篇)

    【教材分析】《貓》是統編版版七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一篇現代散文。本文用樸實無華的言辭將三次養貓的故事娓娓道來,意境深遠、含蓄,留給人深深的思考。學習這篇散文,可以激發學生關愛動物,善待生命的情感,學會與動物和諧相處。...

  • 部編版語文四年級下冊《白鵝》的教學設計模板(通用12篇)

    一、談話導入。1、這節課,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位動物朋友,(出示課件:豐子愷的白鵝圖)這小家伙,大家一定不陌生吧?我們一起來呼喚它吧!2、《白鵝》這幅畫是當代著名畫家豐子愷先生所畫,(課件出示豐子愷圖像:簡介豐子愷:這位老人...

  • 《語文園地八》教學設計(精選15篇)

    教學目標:1、引導學生發現相同的意思可以用不同的句試表達。2、引導學生正確區別同音形近字,積累比喻句、名言警句。重點難點:1、發現相同的意思可以用不同的句式表達。2、正確區分同音形近字,積累比喻句、名言警句。...

  • 一年級語文教學設計(精選13篇)

    教學要求1、知識與技能(1)學習并掌握本課的生字、新詞及偏旁:“雨”。(2)圖文結合,了解夏天景物的特點。(3)積累詞語2、過程與方法引導學生仔細地觀察、圖文結合,聯系生活實際,了解夏天景物的特點。...

  • 《山中訪友》優秀教學設計(精選14篇)

    【文章內容簡析】:《山中訪友》是六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的第一篇文章。是一篇文質兼美、構思新奇、富有想象力、生動展現大自然美景的散文。本單元主要內容為“感受自然”,學生要通過四篇文章的學習,感受作者描繪的自然美景,感受人與自然...

  • 小數乘整數教學設計(精選17篇)

    教學內容:(人教版五上教材〈小數乘法〉例1)教學目標:1、使學生理解小數乘整數的算理,掌握小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會進行筆算。2、使學生經歷將小數乘整數轉化為整數乘整數的過程,體會轉化這一數學思想方法。...

  • 《草船借箭》教學設計(精選15篇)

    教學要求:1、知識技能(1)學習本課“妒、督、魯”等10個生字,會寫“妒、忌、曹、督”等14個生字,會寫“商議、推卻、探聽”等詞語,理解詞語在句子中的意思,會用“推卻、輕易”等詞語造句。...

  • 三年級語文《趙州橋》教學設計集合(精選13篇)

    一、【課文簡析】《趙州橋》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三年級上冊第五組的一篇精讀課文。這是一篇說明文,課文介紹了趙州橋的雄偉、堅固、美觀。通過對趙州橋的設計特點的說明,贊揚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 教學設計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一区二区激情 | 国产一区福利在线 | 日本不卡不码高清视频 | 午夜一级黄色片 | 久久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 | 伊人成人综同网wwwyiren22co | 国产精品亚洲片牛牛 | 五月天婷亚洲天综合网精品偷 | 一区二区在线免费观看 | 中文日产幕无线码一区tr | 99国产精品国产精品九九 | 亚洲精品久久久蜜桃动漫 | 国内精品伊人久久久久影院对白 | 123av导航| 最近中文字幕2019视频1 | 天天色成人综合网 | 久热久操 | 国产高清国产精品国产专区 | 天天操夜夜噜 | 久久不射网 |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9999 | 久久丁香五月丁中文精品 | 精品麻豆剧传媒av国产九九九 | 亚洲AV成人无码网站天堂网久久 | AV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牛牛 | 麻豆性生活 | 丝袜美腿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免费日本黄色网址 | 91精品啪在线观看国产足疗 | 伊人久久大线影院首页 | 九九国产精品视频 | аⅴ天堂中文在线网 | 久久久久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亚洲精品无 | 成人av片在线观看免费 | 亚洲v国产v天堂a无码二区久久 | 国产美女AV一区二区三区 | 做爰爽全过程免费的看 | 久久99国产精品免费网站 | 一区二区三区产品免费精品久久75 | AV永久天堂一区二区三区香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