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上冊語文第三單元教學設計(精選3篇)
三年級上冊語文第三單元教學設計 篇1
一、本組教材的的特點
1、強化導語的導學功能。
本組單元前設計了專門的版面安排導語,導語中提出了“用手中的筆,描繪我們心中的秋天”,揭示了本單元學習的內容,點明專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為語文園地中的習作提出了學習的準備。
2、聯系單元專題,加強了精度課文與略讀課文的聯系與整合。
本組單元圍繞“心中的'秋天”這一專題,精心安排教學內容和活動,將精讀與略讀、閱讀與口語交際、習作緊密結合。
3、采用多種形式引導學生積累語言。
本組課文的語言生動優美,適于朗讀的訓練,讀出秋天的韻味,讀出秋天的美好,在理解、朗讀、背誦中,積累語言;二是,在課后練習中加強了詞、句、段的積累。引導學生把自己覺得好的詞、句、段多讀讀,或抄一抄;三是,教材之后列出詞語表,體現對積累詞語的重視。
4、緊密聯系學生的閱讀或生活實際,適時安排“小練筆”。
二、教學目標:
⒈認識12個生字,掌握34個生字和29個詞語;
⒉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和自己喜歡的部分課文;
⒊學習借助注釋理解詩意,體會詩中地真情實感,激發和培養學習古詩的興趣。
⒋讀懂課文內容,找出文中描寫心情的句子,體會秋天里放風箏給孩子們帶來的樂趣;
⒌喜歡秋天,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表現對秋雨的喜愛;
⒍引導學生把自己喜歡的句子抄下來,積累好詞佳句。
⒎一邊讀一邊展開想象,從秋天的聲音中體會秋天的美好。
⒏仿照詩歌內容,補寫幾句詩文。
三、教學重點:
⒈用普通話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⒉借助字典、詞典和生活積累,理解詞句的意思。
四、教學難點:
⒈體會詩中地真情實感;
⒉初步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達情意方面的作用。
五、課時的劃分:
《古詩兩首》2課時、《風箏》2課時、
《秋天的雨》2課時、《聽聽,秋的聲音》1課時、
《語文園地》3-5課時
三年級上冊語文第三單元教學設計 篇2
8.蒲公英
教學目標:
1、 學習本課生字詞語。
2、 有感情地讀好人物對話,理解人物的心理活動。
3、 學會抓住重點詞語復述課文。
4、 通過對課文的學習,理解不要被表象所迷惑,學會抵制誘惑。
教學重點:
1、 有感情地讀好對話。
2、 學習抓住重點詞語復述課文。
第一課時
一、導入揭題
1. 出示蒲公英的有關圖片,相機引入課題。
2. 蒲公英是什么樣子的,指名說說自己搜集的資料。
3. 教師適當做補充
二、初讀課文,隨文學習字詞。
1、 分自然段指名讀課文。
2、 學習文中的詞語。
3、 讀包含新詞的句子和難讀的長句。
三、概括全文大意。
四、生字描紅。
第二課時
一、描述畫面導入新課。
風兒輕輕地一吹,小蒲公英種子高興地離開了媽媽的懷抱,他們滿懷幻想地飛上了空中。假如你是一顆小蒲公英種子,你會想些什么說些什么呢?
(過渡:小蒲公英就這樣開始了自己快樂的旅行,在它們的眼里一切都是那么新鮮,一切都那么有吸引力。太陽公公看到了,他覺得有話要囑咐這些孩子們,聽聽,太陽公公說什么了?)
二、學習第二段。
1、 指名讀太陽公公的話。
2、 你聽懂了什么?
3、 太陽公公是怎樣囑咐小蒲公英的呢?誰能讀出來。(指導朗讀,讀出親切的語氣。)
4、 指名讀,學會評價。
5、 如果你是一顆小蒲公英種子,你會怎么想?
(過渡:小種子們究竟怎么回答的呢?)
三、學習第三段。
1、 師讀第三自然段。
2、 生回答問題,知道有三種想法。
3、 指名讀三種不同的想法。
(過渡:小種子們各自選擇了什么樣的環境,結果怎樣呢?)
四、學習第四自然段。
1、 畫面出示:小種子飛向四面八方。
2、 結果呢?為什么會這樣?
3、 指名讀第四自然段。
(過渡:讀完這個故事,我想了很多很多,如果小種子們都聽太陽公公的話,就都可以在黑黝黝的泥土里茁壯成長了。可結果卻不是這樣。你一定有許多話想說。)
4、 出示:
假如我是飛向泥土的小種子,我會對那兩顆小種子說:( )。
假如我是那兩顆小種子,我會后悔地說:( )。
假如我是太陽公公,我會這樣勸說:( )。
讀完這個故事,我受到的最大啟發是:( )。
五、復述課文。
9.三袋麥子
教學目標:
1 能夠認識本課的10個生字,能正確朗讀并且書寫。能夠正確朗讀課文中9個二會字。
2能夠通順流利地朗讀課文,知道課文的主要內容和每一個小節講了什么。
3 學習課文第一段知道三個小動物是怎樣對待土地爺爺的禮物的,能夠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第一段。
教學重點:
能夠正確朗讀和書寫一會生字。能夠正確朗讀二會字。
能把課文讀通順流利。
教學難點:
知道三個小動物是怎樣對待土地爺爺的麥子的。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一段。
課前準備:動物的頭飾。幻燈制作。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今天,老師為小朋友們帶來了三個小伙伴,你們想認識他們嗎?(出示小豬、小牛、小猴的道具圖片)他們三個小伙伴給我們講述了一個非常好聽的童話故事。(板書課題,學生齊讀課題)
二、學生自學
1 不過讀這個故事前老師有個要求;幻燈片出示自學的要求:先讀課后的生字,再讀課文,邊讀邊標自然段,讀課文時要注意:讀準字音,不添字,不漏字。
2 學生根據老師的要求自學
3老師感覺同學們今天自學非常認真,認真去做一件事情一定會做得很棒的,經得起檢查的。
4老師這兒還有更難的詞語呢,你們能讀嗎?幻燈片出示:(二會字的上面都標有拼音)
太棒啦 饅頭 發霉 搬到 憨厚 告訴 神秘 收獲 能干
5 指名分組領讀,憨厚就是形容人老老實,能干的“干”是多音字。
6讀得棒極了,這篇課文一共有幾個小節?
7 老師就邀請九對同桌來讀九個小節吧。其他同學一邊聽,一邊畫出難讀的生字。根據學生朗讀課文學習生字,糾正讀音,尤其是后鼻音、前鼻音。“食”最后兩筆;“防”、“訪”部首不一樣;“仍”右邊的筆順;“保存”的近意詞是保管。
“一份 迫不及待 食品 保存 防止 拜訪 仍”
8 課文讀通順了,這些生字有了各位的友情提醒,以后書寫起來一定會加倍注意的。讓我們把這些生字再來讀一遍。
9 課文一共有九個小節,如果按照時間順序來寫的呢?不信咱們來讀一讀。
10 是怎樣的時間順序?1-4節寫一年以前,5-9節寫一年以后。
三 學習課文1-4節
1 過渡:在一年以前,快要過年了,土地爺爺給小豬、小牛和小猴各送了一份節日禮物——一口袋麥子。在小豬眼里這是怎樣的麥子呢?(根據回答板書:黃燦燦的)
2黃燦燦的,真是好麥子呀,咱們的小豬可開心啦,朗讀小豬說的話。
3 小豬是怎么做的?要求讀好“迫不及待”、“各種各樣”。你覺得小豬怎樣?
4小豬是饞了點,不過他能把麥子磨成面粉,還會做成各種各樣點心到還真有點美食家的風格喲!
5土地爺爺的麥子在小牛和小猴的眼中又是怎樣的呢?他們是怎么做的呢?(根據回答板書:飽滿 上等的麥種)
當學生說到“在小猴眼中是上等的麥種”時引導學生思考:你覺得怎樣的麥子才是是上等的麥種?
6 小豬沒有瞧出來,小牛雖然勤勞也沒有瞧出這是上等的麥種,小猴看出了這是上等的麥種,說明什么呢?(比小豬小牛看得仔細;有豐富的勞動經驗)
7 三個小動物對待麥子的方法各不相同,一年以后的情況也是各不相同,我們下節課再繼續學習。
四 書寫本課的生字
板書:
三袋麥子
小豬 憨厚可愛
小牛 勤勞節儉 永遠的麥子
小猴 聰明能干
第二教時
教學目的: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練習分角色朗讀。
2、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理解一些重點詞的意思。
3、在閱讀過程中引導學生各抒己見,學習正確的思維方法,培養創造性思維。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使學生饒有興趣地練習分角色朗讀或表演。
教學難點:
在閱讀過程中引導學生各抒己見,學習正確的思維方法,培養創造性思維。
教學準備:小動物頭飾兩套、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回顧
1、聽寫生字詞 :
一份 食品 防止 訪問 迫不及待 2、 讀詞語: (1) 出示: 黃燦燦 烙餅 飽滿 保存 蟲蛀 麥種
舔舌頭 拜訪 憨厚 麥囤 興奮 能干(2) 指名讀 3、 選用第一行的詞語說說一年前發生的事。
二、學文思辯,演讀促悟
1、 過渡:不知不覺一年過去了,土地爺爺又來拜訪它們啦!(貼土地爺爺圖)土地爺爺在三個小動物家發現了什么呀?請小朋友打開書,自己讀5到9小節,讀完后想一想:你最喜歡土地爺爺到哪個小動物家看到的情景?(點擊幻燈2)
2、交流
3、師:那么多小朋友都喜歡到小猴家去,我們就先去拜訪小猴吧!
小猴:
(1)(點擊幻燈3)來到小猴家,你發現了什么呀?
學生交流“麥囤里堆得滿滿的”
(點擊文字)土地爺爺跟著小猴到里屋一看,啊,麥囤里堆得滿滿的。
師:是啊,看到這個景象,你會覺得?那你能讀好這句話嗎。
指導生朗讀出驚奇的語氣。
(2)小猴家的麥囤里怎么會堆得滿滿的呀?(指名交流)
師:小猴也是這么說的。(點擊文字)誰來做小猴,也來說一說呀!
學生讀小猴的話。
(師:這只小猴可自豪了,腰桿挺得直直的!讀得真不錯!)
(師:多熱情的小猴呀,還叫土地爺爺帶一些回家呢!)
(3)看著小猴家豐收的情景,聽著小猴自豪的話,你準備怎么來夸夸小猴呀?
學生交流
(小猴,你真聰明,真能干!)
(小猴,你把一口袋麥子變成了快一屋子的麥子,你真是太了不起了!)
(4)聽著你們的夸獎,老師忍不住要來做做土地爺爺,也來夸夸小猴。(師邊說邊隨即戴上頭飾)誰來做小猴呀?
師生表演:
師:小猴,你家麥囤里怎么會有那么多麥子的呀?
生:土地爺爺,你去年給我的一口袋麥子,我全把它種下了地,今年我獲得了大豐收!我還要謝謝你的麥子呢!土地爺爺,您今天無論如何也要帶一些回家!
師:謝謝你!小猴呀,你真聰明!真能干!
(5)小朋友,配上我們的動作一起來演演土地爺爺和小猴,好嗎?想演土地爺爺的舉手,哪些人想演小猴的?雙引號外面的話我們一塊兒來讀!
(6)我們小朋友和土地爺爺都覺得小猴又——又——。(板書:聰明能干)
過渡:接下來你想去誰家呀?
小豬:
(1)(點擊小豬圖)來到小豬家,你們看見這只小豬是怎么說的、怎么做的呢?(示文字)老師請你們就來當當小豬,演一演。先練練看!
(2)師拿小豬頭飾到一學生前:剛才你演得特別像小豬!(戴上頭飾)請你上去演給大家看!
(3)生演小豬。
組織評價:他演得好不好?你覺得哪些地方他演得特別精彩?
學生評價(你給大家讀一讀這一句,好嗎?)
小豬的話,誰還能比他讀得更可愛的?
學生賽讀(師:看來,你對去年做的好吃的真是念念不忘呀!)
(4) 師:(點擊文字)聽著小豬天真的話語,看著小豬——(憨厚可愛的樣子),土地爺爺——(忍不住哈哈大笑)。
師:小朋友,你們想對這只憨厚可愛的(邊說邊板書)小豬說些什么?
學生交流
生:小豬呀,你幾天就把那袋麥子吃光了。吃完了,你就吃不到這么好吃的東西了!你也要像小牛一樣省著點吃的呀!
師:你說得真有道理!誰就是省著點吃的?
師:不過老師覺得小豬當初想得也沒錯呀!土地爺爺給麥子它,就是吃的呀!
生:可是它幾天就吃光了,吃光了就沒得吃了呀!
師:我們也可以把小猴家看到的告訴小豬呀!
生:小豬,小猴可不像你,它把麥子全種下了地,現在它家就有吃不完的麥子了!
(5) 這只憨厚可愛的小豬聽了你們的勸告,以后肯定會變聰明些了!
小牛:
(1)(點擊幻燈)師:告別了小豬,土地爺爺來到——(小牛家)。(點擊文字)小牛告訴老人——。小牛抱出那只口袋,里面仍有——。
(2)土地爺爺看見了就問了:“小牛呀小牛,這袋麥子你怎么到現在還沒有吃完呀?”哪只小牛來說?
(3)生:。。。。。。
(4)師:小牛呀,你這下面的麥子可能發霉了!有的恐怕已經被蟲蛀空了,你可要小心呀!誰來替小牛告訴土地爺爺呀?
(5)生:。。。。。。。
(6)聽了小牛的這些話,你們想對小牛說些什么呀?
生:小牛,你可真節儉!
生:小牛,你可真是省吃儉用!
生:小牛,你真細心,不怕苦不怕累,把麥子保存得這么好!
(7)師:土地爺爺跟你們一樣,(點擊文字)聽了點點頭,夸獎小牛很——!
(板書:節儉) (可再加分角色齊讀)
5、師引導討論:(點擊幻燈)三個小動物家我們都去過了,看到三種不同的結果,我們不由得想起一年前,小動物們對麥子不同的處理方法。小朋友,你最贊成哪種小動物的做法呀?為什么呢?
6、學生各抒己見
三、拓展想象,總結鞏固
1、師:小朋友,文中的小猴不是讓土地爺爺把麥子帶一些回家嗎?土地爺爺還真拿了些呢!(點擊幻燈)快過年時,土地爺爺又上路了,他準備把這些麥子作為節日禮物再送給我們班的同學呢!學了這篇課文,你肯定變得更聰明了!你打算怎么處理這袋麥子呢?
生自由交流。
2、大家開動腦筋,各抒己見,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作為獎勵,老師就請大家看看這部動畫片,邊看邊跟著一起說說這個故事吧。
播放動畫,引導復述。
10.哪吒鬧海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學習生字詞 學習課文1-3自然段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0個生字,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能用自己的話講這個故事。
2、理解課文1-3自然段體會哪吒為民著想、不畏強暴、機智勇敢的品質。
教學過程:
一、聽歌曲導入。
1、放歌曲《少年英雄小哪吒》。同學們,剛才我們聽的這首歌中唱到的小英雄是誰呀?(板書:哪吒)誰能大聲地把他的名字再說一遍?看得出大家都很喜歡哪吒,那就讓我們一起來喊喊他的名字。
2、大家對哪吒都有哪些了解呢?誰愿意來說一說?(相機表揚)
3、今天我們就來學一篇關于哪吒的課文。(板書:鬧海)
4、齊讀課題。
5、看了課題,你有什么問題嗎?
6、剛才同學們提的問題都很好。我們拿到一篇新課文時就要帶著問題去讀,這樣收獲會很大。這些問題的答案在哪兒呢?答案就在課文中。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課前大家都讀過課文了,誰來說說你是怎樣讀課文的?(相機表揚)出示生字詞,檢查讀音。
2、課文有幾個自然段?你讀得最好的是哪幾句?能不能勇敢地站起來讀給大家聽?哪幾句讀得不太好的,向同學請教一下。
3、聽了他的讀,你有什么要說的嗎?
4、讀了這么多遍課文,還愿意來讀嗎?愿意讀的再去讀讀課文,邊讀邊想象出動畫來,這樣就能把課文讀得更好;不愿意讀的,你可以閉上眼睛來欣賞一下同學的朗讀,在你的腦海里有沒有出現什么動畫來。
5、又讀了一遍課文了,現在,你能簡單地講一講這個故事了嗎?
6、小結:要想把這個故事講生動了,看來還得再認真仔細地讀讀課文才行。
三、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
1、我們先來看第一自然段。你能不能用“因為……所以……”的句式說一說哪吒為什么要去鬧海?
2、讀了這一段,你有什么體會?(龍王父子太可惡了)你是從哪些詞語體會出的?以前同學們看過動畫片,大家可以根據動畫片的內容說一說。
3、龍王父子這樣可惡,你能不能帶著厭惡之情來讀好第一句話?
4、過渡:哪吒是怎么治他們的呢?接下來看第二自然段。
四、學習第二自然段。
1、師范讀課文。
2、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
3、你能想象一下此時的龍王是什么樣子嗎?現在再來讀最后一句話。(指導讀出害怕、驚慌的語氣)
4、從同學們的朗讀中,老師感覺到了哪吒的厲害。我們一起讀讀第二自然段。
5、過渡:哪吒是有備而來,帶來兩件法寶來鬧海。夜叉上來查看,又發生了什么事?
五、學習第三自然段。
1、輕聲讀課文,你的眼前出現了怎樣的畫面?
2、指名回答。
(1)哪吒機靈 小哪吒的機靈表現在哪里?圈出有關的詞語好好讀一讀。從這兒我們可以看出哪吒打夜叉根本不肥什么勁。(積累不費吹灰之力、小菜一碟、不值一提)
(2)夜叉兇狠 (相機出示圖)
3、練習讀好這個自然段。
4、練說:夜叉跟哪吒打斗時如有一蝦兵在場,蝦兵會如何向龍王報告他看到的一切呢?
5、這么一來,龍王怎么了?下節課我們繼續學習。
六、指導寫生字。
七、多音字組詞: 哪 興
八、作業布置:
1、進一步熟讀課文。
2、把1-3自然段中自己最喜歡的句子抄下來并背一背。
3、寫話:
如果一個蝦兵看到了哪吒和夜叉打斗的過程,他會怎樣向龍王報告他所看到的一切?
九、板書設計: 哪吒鬧海
因為……所以…… 與夜叉打斗
《哪吒鬧海》教學設計(第二課時)
上課前2分鐘時(這段音樂需要1分半鐘),課件播放一段《哪吒傳奇》片頭曲《小英雄哪吒》。(在孫楠的柔美的音樂聲中,學生似曾聽過,哦!原來是小時侯看過的動畫片《哪吒傳奇》的熟悉的音樂,一下子就勾起了學生的潛藏在記憶深處的積淀物。)
一、復習
1、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第十課《哪吒鬧海》!(齊說)
2、上節課啊,我們認識了很多詞語朋友,看看大家有沒有和它們成為好朋友?不要發出聲音,仔細看!
稱霸一方,東海龍王父子,胡作非為,興風作浪,哪吒,老百姓
3、還認識它們嗎?(認識)哪組愿意來開雙軌火車?每個讀兩遍!
4、我們一起來讀,每個兩遍,要讀得響亮干脆。
5、那你能不能用上其中的幾個詞語,說一兩句話。
用上了三個詞語,很不錯。
你說得也很通順具體,下面讓我們來看看書上是怎么來描寫的。
出示:
東海龍王父子稱霸一方,經常興風作浪,害得人們不敢下海捕魚。哪吒決心治一治他們,為老百姓出一口氣。
二、學習第一小節
東海龍王父子稱霸一方,經常興風作浪,害得人們不敢下海捕魚。讀著讀著,你眼前仿佛出現怎樣一幅畫面?
(1)海面上刮起大風,把船都吹得左搖右擺的。(是啊,風可真大。)
(2)經常刮大風,下大雨,淹沒村莊和農田,害苦了百姓。(可不是,多霸道,蠻橫無理,可惡的龍王父子害得人們妻離子散,家破人亡)
(3)龍王父子胡作非為,簡直就是這個地方的霸王,所以人們說他們“稱霸一方”,經常“興風作浪”(齊說)
3、小哪吒看到這龍王父子的惡行,心里會想什么啊?
(1)一定要好好教訓教訓他們!(對,不能對他們客氣,就要狠狠地教訓他們)
(2)非要好好治治這可惡的父子倆!(真氣憤,為人民打抱不平)
(3)小哪吒下決心要為百姓出一口氣!(可惡的龍王,我一定不會放過你們的,有這樣的決心一定會成功的)
4、讓我們帶著這樣的心情一起讀讀第一小節。(齊讀)
三、學習第二----四小節
1、這小哪吒啊,人小志氣可不小,沒過幾天,他就來到東海邊,痛痛快快地大鬧了一場。請你自己讀讀課文2—4小節,看看小哪吒帶了什么法寶去鬧海,又是怎么鬧海的?(自讀)
2、交流
一鬧 東海水晶宮
二鬧 東海殺夜叉
三鬧 大戰三太子:
3、學習第二小節
在鬧海的過程中,找出你最喜歡的一個場面,你能從其中的哪些詞看出哪吒是個怎樣的人?
1)一鬧:交流
出示圖片文字,學生交流第二小節,找出重點詞,感悟。
敢作敢為,為民著想,勇敢,敢于向龍王挑戰,膽大,本領大
跳進、掀起
(1)跳進:他很勇敢(可不是,想都沒想就跳了下去,多勇敢啊!)
(2)取下、一擺、水晶宮都搖晃起來了:哪吒的本領很大,而且不怕龍王。(哪吒雖小,膽子卻很大,連龍王都不放在眼里)
(3)掀起:這混天綾真是個寶貝!哪吒的本領真高強!(是啊,就這么輕輕一擺,便掀起了滔天巨浪,威力無比啊!)
誰能來用自己的朗讀把哪吒的勇敢、本領大表現出來。
四、結課:
小英雄哪吒急人民所急,憂人民所憂,不畏強暴,敢于向邪惡的龍王家族發起挑戰,他的勇敢,崇高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最后,讓我們把對哪吒所有感情都化作動聽的歌聲,一起來夸一夸我們的小英雄哪吒吧!
在《哪吒傳奇》片尾曲中結束。與課伊始的片頭曲相呼應,給學生一種和諧完整之感。
五、布置作業
1.把今天學到的故事用自己的話講給父母聽聽,并且講給同學們和老師聽。
2.改編成課本劇,并且在本班的主題活動上演一演。
習作三
第一課時
一、教學要求:
1、仔細觀察圖畫,按照一定的順序說說圖上的景物。
2、在圖上添上幾種動物,或者畫,或者貼。
3、根據自己的經驗給整幅圖涂上顏色。
二、教學重點:
在圖上添上幾種動物,或者畫,或者貼。
三、教學難點:
根據自己的經驗給整幅圖涂上顏色。
四、教學準備:
教學掛圖、顏料等做畫工具。
五、教學過程:
一、引導學生仔細看圖。
1、看圖:
(1)學生說一說圖上畫了什么?
(2)說時按什么順序?
(從上到下,從下到上都可以)
2、指導學生在圖上添上動物。
(1)學生說說天空中有哪些動物,樹林中有哪些動物,小河里有哪些動物?
(2)學生把自己喜歡的動物圖片貼在書上的圖上。
(3)學生也可以直接將自己喜歡的動物畫到圖中。
二、想象作畫,補畫小動物。
1、你們覺得這幅圖上還少了點什么?你把耳朵貼過去聽一聽,除了風吹過樹梢的洗滌沙沙聲,小河里淙淙的流水聲,再沒有其他聲音了,一切都是靜謐的,安靜 得有點寂寞。小朋友,拿起我們的畫筆,再畫點什么呢?
2、學生自由作畫。
3、學生用幾句話介紹自己所畫的動物。
三、指導學生涂顏色。
1、學生根據自己的愛好涂上各種顏色。
2、老師巡視,不作統一的規定。
3、由圖畫入手,從整體觀察圖畫。
四、練習說話。
1、指名說說自己畫了什么動物,并簡單說說理由。
2、抓住圖畫內容,老師出示填空:
的天空,的小河,
的樹林,的野花
3、指導學生按一定的順序把這些景物連起來說一段連貫的話。
第二課時
一、教學要求:
1、習作要求,依照例文的方法,圖文結合抓住寫動物的基本要求寫自己喜歡的一種動物。
2、要求寫本次習作,并謄寫,字跡端正、清楚。
二、教學重點:寫好作文。
三、教學難點:圖文結合,寫出動物的特點。
四、教學準備:觀察自己喜歡的一種動物。
五、教學過程:
一、指導學生讀例文。
1、學生讀懂每句話,了解寫動物可以寫哪些內容。
2、說說例文中的哪些句子寫得好,好在哪里?
二、指導學生寫景物。
出示好詞語花籃,好句子筐:
天高云淡白云悠悠五彩繽紛 點綴生機勃勃 一碧如洗 生機盎然 漣漪
一陣微風吹來,樹葉沙沙地低語,像是大樹媽媽給小鳥唱的搖籃曲。
白云悠悠,不時地和小鳥說著甜蜜的話兒,多美呀!
路邊的小花兒漲紅著臉,害羞地躲在葉子中間,綠油油的小草大方地跳著搖擺舞,有趣極了!
1、讓學生觀察景物,抓住景物的特點說說。
2、按一定的順序把觀察到的景物連貫成一段話。
3、在本篇作文中景物可以簡略地寫。
三、指導學生寫動物。
1、讀了例文,讓學生自由選擇自己最喜歡的動物,仿照例文說一說。
2、在小組內進行自我介紹,學生之間可以相互提醒、補充,彌補自己的不足。
3、組將說得較好的同學推薦到班級里交流,互相評議,共同提高。
4、老師小結。
四、老師提供部分精彩片段賞析。
1、一群小蝦時而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來游去,時而來幾下立定跳遠。它們擺動著長長的胡須,揮舞著兩只大鉗子,好像在說:“別看我們小,但也不是好欺負的。”
2、小樹林里一片寧靜,一陣微風吹過,樹葉發出了“沙沙”的聲響。小山坡上,小草晃動著小腦袋,好奇地望著新世紀。小野花們競相開放,一叢叢、一簇簇,五顏六色。它們搖曳著美麗的身軀,逗得蝴蝶、蜜蜂一個勁地圍著它們唱歌、舞蹈。
3、小烏龜呀,真是一個膽小鬼!你瞧它,走一步,東瞧瞧,西望望,就怕遇上危險。哈,前面漂來幾棵水草,小烏龜以為是遇上了敵人,急忙把頭、腳、尾巴一下子縮進了硬殼里。
五、學生獨立仿寫練習,老師巡回指點。
六、交流評價,修改謄寫。
1、交流學生的習作。
2、學生自己修改謄寫。
七、板書:
習作3
觀察景物畫上小動物
按順序抓住主要景物。
有詳有略,有動有靜
三年級上冊語文第三單元教學設計 篇3
一、學習目標
1.認識“促、憶、異”等7個生字。會寫“促、深、憶”等10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體會詩中的真情實感,背誦這兩首古詩。
3.學習借助注釋理解詩意,體會詩歌感情,激發和培養學習古詩的興趣,要懂得熱愛家鄉,珍惜親情。
二、教學重點:有感情的朗讀古詩,體會其中的意境。
三、教學難點:學習借助注釋理解詩意,體會詩歌感情,激發和培養學習古詩的興趣,要懂得熱愛家鄉,珍惜親情。
四、教學方法:欣賞教學法
五、教學準備
1.課文插圖。
2.學生搜集描寫秋景或表達思念家鄉的古詩,讀讀背背。
六、教學時間:2課時
七、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學習《夜書所見》
二、交流資料,了解背景
1.學生交流已知的材料。
2.教師引述:我國宋代有個詩人叫葉紹翁。有一年秋天,他離開家鄉,獨自在外。一個傍晚,他外出散步,觸景生情,便提筆寫下了一首詩,大家想知道他寫了什么嗎?
3看圖說話:(出示掛圖)瞧,這就是葉紹翁所見到的'情景,請大家仔細看圖,說一說你們看到了什么。
三、自主學習,初步感知
1.自由朗讀。放聲朗讀古詩,借助拼音讀準字音,把這首詩讀通、讀正確。
2.同桌互讀。要求學生把這首詩讀給同桌聽,互相評議,互相指點。
3.自學古詩。借助課后注釋或結合插圖理解字詞意思,畫出不理解的詞語。
4.小組合作學習。交流已讀懂的字詞,解決不理解的問題,老師巡回指導。
5.課堂交流。小組指派代表交流,一起解決疑難問題。
四、再讀感悟,體會情感
1自由讀詩,邊讀邊在腦海中浮現畫面:詩歌描繪了怎樣的情景?
2指名描述畫面,教師可相機引導學生把想象的畫面說具體、說生動。
3體會情感。假如你就是這個離鄉背井、獨自在外的詩人,看到眼前的情景,你會是怎樣的心情?
4.感情朗讀。帶著你體會到的情感朗讀古詩。通過賽讀、評讀等多種形式讓學生讀好這首詩。
五、圖文結合,熟讀成誦
六、根據詩意,參照插圖,熟讀課文,練習背誦。
七、指導寫字
1.出示要寫的字。
2.讓學生觀察范字,交流識字寫字經驗。
3.學生練習書寫生字。
八、拓展活動
九、你還讀過哪些思念家鄉、思念親人的古詩,讀或背給同學聽聽。
第二課時學習《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一、背誦古詩,導入新課
1.指名背誦《夜書所見》。
2.出示《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提問:你了解這首詩的作者王維嗎?
二、小組合作,討論自學
1.根據學習《夜書所見》的方法,小組討論怎么學習這一首古詩。自學基本步驟:
(1)自讀:讀準字音,并借助注釋或工具書理解詞義。
(2自思:想想自己讀懂了什么,并提出自瀆中產生的疑惑。
(3)交流:讀讀、說說、問問。
(4有感情的朗讀,背誦。
2.學生按自己小組議定的方法自學,教師巡視指導。
三、師生交流,解決疑難
1每組說說讀懂了什么,并提出小組學習時所產生的問題及討論的結果。
2.其他組的同學與老師參與其中,或討論解決或補充己見。
四、感情朗讀,啟發想象
1.指名朗讀詩文。提問:你們覺得這首詩表達了一種怎樣的思想感情?
2.引導以情促讀。提問:你能用讀來表達這種思想感情嗎?3.
3.引導以讀啟發想象。提問:同學們在朗讀時頭腦中形成了怎樣的畫面,能交流一下嗎?
4學生交流想象的景象,并再次練習有感情朗讀。
5.熟讀成誦,品賞文字
五、自由朗讀,練習背誦。
六、品賞文字,述說感覺。問:你覺得這首詩中,哪些在用得特別好?
七、練寫生字,當堂展評
1.出示生字:促、憶、異、逢、佳、倍、遙、遍、插,讀記、組詞。
2.說說要求會寫的字寫時要注意些什么。
3.練寫生字,同桌互相評點或當堂展評。
八、拓展活動
1.你還讀過哪些描寫秋景的詩,背給同學聽聽。
2有機會到公園或田野里走走,看看哪些景物反映了秋天的特點,想想自己心中產生了怎樣的感受。
板書設計:
夜書所見
見:梧葉挑促織一燈明
聽:寒聲孤獨寂寞
感:動客情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每逢佳節倍思親
(思念家鄉、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