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趣味教學設計(精選3篇)
小學語文趣味教學設計 篇1
教學內容
13、小河與青草
擬2課時
累計
第95課時
第1課時
教學
目標
1、學會寫本課9個生字及生字組成的詞語。
2、了解課文內容,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重點:學會寫本課9個生字及生字組成的詞語。
難點:了解課文內容,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一、初讀指導
1、自由讀課文,要求:
(1)讀準字音,不丟字、不加字。做到“五不”
(2)用“————”畫出要求會寫的字,用“~~~”畫出會認的字。
(3)給每個自然段標上序號。
二、檢查自學情況。
1、出示生字詞(預先寫在小黑板上)
2、指名分節讀課文。
三、指導寫字。
1、認讀生字:青、邊、對、能、到、住、得、分、干。
(多音字)
2、指導寫字。
青:上下結構。第四筆橫較長,第五筆是豎。
對:左右結構,左窄短,右寬長,第二筆變為點。
3、學生描紅仿寫。
實施修改意見
天天練:我來露一手
感情背誦《懷素寫字》第二小節
“青”是上下結構的字。
精搜彩集創信意息
精彩創意:
自由讀課文,要求:
(1)讀準字音,不丟字、不加字。
(2)用“————”畫出要求會寫的字,用“~~~”畫出會認的字。
(3)給每個自然段標上序號。
實施修改意見
作實業踐設活計動
必做:1、聽磁帶三遍。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生字加拼音四遍。
實施修改意見
教學札記
孩子們非常喜歡這篇童話故事,這篇文章優美的語言中所流露的`那種相互幫助、相互扶持的愛,積極調動起學生的內心情感和語言參與的積極性。雖然課文篇幅篇長,但孩子們讀得還只那么津津有味。尤其是小草和小河的對話,學生不知不覺中就采取了同桌合作的方式進行了分角色朗讀,我想學生們讀得那么好,興致那么高,也和平時堅持不懈的“天天練”有很大的關系。
小學語文趣味教學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認識標點符號的作用
能力目標:通過學習“趣味語文”感受標點符號的魅力
情感目標:感受祖國文化的博大精深
教學重點:通過學習“趣味語文”感受標點符號的魅力
教學難點:感受標點符號的魅力
教學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與方法:
一、導入
同學們,老師在給你們批改作文時,常常發現一些同學不重視標點符號的使用。如一次習作中,一位同學寫一個熱心助人的同學,文中這樣一句“她看到一個小妹妹找不到媽媽急得直哭”,想寫這位同學幫助那個小妹妹,可是他亂用標點寫成“她看到一個小妹妹找不到,媽媽急得直哭”(出示),結果鬧出了笑話。我們這節課就來學習趣味語文,相信大家會對標點的作用會另有一番看法。
二、學習新知
1、請同學們自由讀文中的故事。思考:慈禧太后為什么要殺書法家?書法家又怎樣化險為夷的?
2、學生讀后交流
書法家在給慈禧太后在扇面上題詩時忘記寫“間”字,惹怒太后。書法家說他這是把王之渙的《涼州詞》填成了詞,當場斷句。太后聽后轉怒為喜,連連稱妙,得以化險為夷。
3、通過詩詞比較,體會詞的妙處,感受標點作用
(1)出示詩、詞,齊讀。
(2)體會王之渙的《涼州詞》詩意、意境。
①指導學習詩題、字意(出示)
涼州詞:為當時流行的一種曲子(《涼州詞》)配的唱詞。
黃河遠上:遠望黃河的源頭。
孤城:孤零零的戍邊的城堡。指玉門關。
仞:古代的長度單位,一仞相當于七八尺。
羌笛:羌族的一種樂器。
楊柳:指一種叫《折楊柳》的歌曲。唐朝有折柳贈別的風俗。
度:越過。
②理解詩意:澎湃的黃河遠遠望去好像奔流在白云之間,一座孤城矗立在高峻的山嶺之間。羌笛何必要吹出折楊柳這哀怨的`曲調?春風不愿度過玉門關。
③體會意境:詩人以一種特殊的視角描繪了黃河遠眺的特殊感受,同時也展示了邊塞地區壯闊、荒涼的景色。全詩悲壯蒼涼,流落出一股慷慨之氣,邊塞的酷寒正體現了戍守邊防的征人回不了故鄉的哀怨,這種哀怨不消沉,而是壯烈廣闊。
(3)體會書法家所填詞的妙處。
出示詞,詞與原詩相比眼前景色、所聽到的聲音有變化嗎?沒有。有哪些景色?聲音是什么?詞中再次通過黃河遠上、孤城、楊柳表達戍邊將士的思鄉之情與詩相同。但是通過“羌笛何須怨”中的“何須怨”勸慰將士不要哀怨,哀怨是沒有用的。他的斷句使比詩更含蓄、有深度。春風是吹不到玉門關的,
哪有楊柳可折。書法家是妙用標點 化詩為詞,展示了他的才華,佛爺轉怒為喜,因而得以化險為夷。這就是標點的妙用,我們要重視標點的。板書:標點 妙用
4、學習詩詞的簡單知識。
通過學習讓我們了解詩詞的不同。我們來了解詩詞的簡單知識。出示:詩可以分為古體詩和格律詩。古體詩只要求大體押韻,句式可齊可不齊,句數不限。格律詩在句數、字數、聲律等方面都有嚴格的規定,律詩八句,絕句四句。又根據每句字數的不同,分為五律、七律、五絕、七絕等。律詩的二、四、六、八句押韻,兩聯必須對仗。
詞是我國詩歌中的一種特殊文學體裁,是隋唐時興起的一種合樂可歌、句式長短不齊的詩體,又稱“曲子詞”“長短句”“詩余”等,盛行于宋代。特點是每首詞有詞牌。詞牌與內容沒有必然的聯系,所以有些在詞牌下另有標題或小序,表明主題或寫作緣由。在音韻上,詞和音樂密切結合。
師生朗讀。
四、通過故事,再次感受標點的魅力
1、教師提供故事:有一個老財主生性吝嗇,聘請教書先生時,講明膳食供給很微薄。當時,這位教書先生一口應允了。但借口恐怕口說無憑,老財主根據自己主觀愿望,寫了一張沒有加標點符號的合約。教書先生看后,欣然簽字。哪知吃第一頓飯時,教書先生就大喊大叫:“怎么盡是素菜,沒有葷菜?我們不是約定好了么?接著他按照自己的理解解釋合約。弄得這個老財主哭笑不得,只好照合約上的辦。合約是什么呢?出示:
無雞鴨亦可無魚肉亦可青菜萬不可少不得工錢
2、討論:老財主、與教書先生怎樣理解合約的,巧用標點表達出來。
學生同桌交流,出示:老財主(無雞鴨亦可,無魚肉亦可,青菜萬不可少,不得工錢)。教書先生(無雞,鴨亦可,無魚,肉亦可;青菜萬不可,少不得工錢)
同學們,教書先生用智慧恰當使用標點懲治了老財。板書:恰當
五、進行操作練習,親自感受標點符號的作用
1、同學們,你們搜集妙用標點句子了嗎?生匯報,出示。
過路人等不得在此小便
人多病少財富
某家有黃花少女人才十分丑陋全無
釀酒缸缸好做醋壇壇酸
養豬大如山老鼠頭頭死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2、合作斷句。
同桌試著巧用標點,表達不同意思。
3、展示匯報
用不同顏色筆加上標點,說說你要表達出什么?
六、總結
同學們通過標點,你們認識到祖國文化的博大精深。小小標點符號,在語文的學習中有很重要的地位,標點一定要恰當運用。我們一定要重視標點。板書:重視
七、拓展延伸
課下請同學們把唐代詩人杜牧的《清明》詩巧將標點變動,變成一首詞或小劇本。(提示劇本有:時間、地點、場景、人物、情態、臺詞)
清明[唐]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 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板書設計:
趣味語文
妙用
標點
重視 恰當
小學語文趣味教學設計 篇3
教學目標:
1.學會15個生字,并會靈活運用。
2.能用愿意造句。
3.向學生進行熱愛勞動、熱愛勞動人民、珍惜勞動成果的教育,使學生知道勞動是光榮的,也是辛苦的。
教學重點:
熟練識記15個生字。
教學難點:
掌握生字,進行熱愛勞動的思想教育。
教學方法:
練習、活動、游戲。
教學準備:
生字卡、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同學們,你們好!今天老師想和你們交朋友。你好!(與學生握手)我叫王睿!
生:你好!我叫×。
師:我們已經成為好朋友了,還有誰想和我交朋友?
生:我......(舉手表示)
師:看來你們很喜歡交朋友。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四個新朋友,見到它就喊出他的名字。
生:雞、鴨、貓、豬。
師:(課件)你想和哪個好朋友說說話呢?
生1:我想對小雞說你好!
師:(課件)小雞對你點頭問好呢!
生2:我想說小豬你該減肥了!
師:小豬一定會聽取你的意見的。
師:我們再來讀讀好朋友的名字并記住它!每個字讀三遍。(課件)
二、新授:
師:這四個朋友我們都認識了,它們之間還有個有趣的故事,你們想聽嗎?
生:想!
師:好!(板書課題)老師就給你們講“小母雞種稻子”的故事(指課題讀)。你們也來讀一讀。
生:(齊讀課題)
師:誰最細心發現題目中的哪個字與原來學的讀音不一樣?
生:“種”字。
師:原來讀什么音?這里呢?
生:原來讀“種子”的“種”,這里讀“種稻子”的“種”。
師:(課件)大家一起讀讀。
師:故事開始了......
師:故事中的小母雞(板書雞)都請誰幫忙了?
生:請小鴨種稻子,請小貓鋤草,請小豬收稻子。(課件)(板書鴨、貓、豬)
師:小母雞最先請小鴨幫忙的,我先看看它們是怎么說的?(課件)請打開書77頁,用鉛筆把紅色的生字圈出來,一邊圈一邊多讀幾遍,看看能不能記住。
生:(活動圈字、讀字、記字)
師:這些字你記牢了嗎?請你們輪流當小老師,把你記住的字教給你組里的小伙伴,如果你的小伙伴都會了,就把字貼在大蘋果上,比一比看哪組的大蘋果最先長熟。
師:(下去巡視)
生:(活動認字、貼字)
師:哪組蘋果熟了?
生:我們組......(舉手)
師:(下到小組中去考考)
師:(貼完蘋果)這么多小組的蘋果都長熟了,蘋果上的'字你是用什么方法學會的?
生1:看拼音學會的。
生2:問小組里的同學。
生3:在課文中讀一讀學會的。
師:(點評生3)這也是個好方法,把生字放在課文中,通過反復讀句子來記住,也可以認識這個字。
師:下面我們做個小游戲:看誰的眼睛最亮,手最快,耳朵最靈。老師說哪個字,你就在大蘋果上指出來。
生:(活動指字)
師:看來每個小組的蘋果都長熟了,而且長得又快又好。那讓我們把長熟的蘋果開火車運走吧!
生:好!
師:(課件)老師指哪個字,你就讀出來,讀對了,生字就會變顏色。
生:(看屏幕讀字)
師:這些字你們經過自己的努力都學會了,你們真棒!(課件)在這四個朋友的對話中,就有我們剛才學過的生字,你們也來試著讀一讀吧!
生:(活動自由讀對話)
師:同學們讀得都很認真,誰愿意帶上頭飾來扮演這四個朋友呢?
生:我愿意......(舉手)
師:下面的同學做小裁判。
生:(帶頭飾讀對話)
師:你覺得他們演得怎么樣?
生:小鴨讀的感情不夠!
師:那你讀讀。
生:(指名朗讀)
師:你讀得很好,一下就把小鴨怕辛苦的語氣讀出來了。
師:誰還愿意讀?
生:我……(舉手)
師:這么多同學想讀。我讀小母雞,其他同學,你喜歡誰就站起來讀誰。
師生互讀對話。
師:同學們都讀得很流利!(課件)對話中小母雞三次請朋友幫忙都用了“愿意”這個詞,誰能像小母雞一樣用“愿意”說一句話?
生1:你愿意和我做朋友嗎?
師:我非常愿意,我們已經是好朋友了。(與他握手)
生2:你愿意和我一起看書嗎?
師:我非常愿意,我們在一起學習,一定會學到很多新知識。
師:小母雞問三個朋友愿意做什么事呢?
生:他問小鴨愿意種稻子嗎?問小貓愿意鋤草嗎?問小豬愿意收稻子嗎?(貼板書)
師:接下來讓我們輕松輕松。
課間休息。配樂“勞動最光榮”做律動。嵂嵂
師:小鴨、小貓和小豬都怕辛苦,沒幫小母雞的忙。小母雞只好自己種稻子、鋤草、收稻子,不怕辛苦地勞動,你們想知道結果怎么樣嗎?
生:想。
師:請自己讀79頁最后一段話,并用剛才的方法學會這三個字。生:(活動認字、讀文)
師:(課件)你學會了嗎?每個字讀三遍。你喜歡哪個字就用它來組詞。
生1:我喜歡“米”,“大米”。
生2:我喜歡“明”,“明天”。
生3:我喜歡“送”,“送給”。
師:這三個字你們都學會了。(課件)看,這是我們今天學會的所有的生字,仔細觀察,動腦想想,那些字可以手拉手成為一對好朋友?
生1:雞、鴨可以可為好朋友,右邊有鳥字。
師:象雞鴨這樣有羽毛有翅膀的動物,一般都有一個鳥字。
生2:愿、意是一對好朋友,因為它們是個詞。
師:嗯!你說的很好。
生3:貓和豬是對好朋友。因為它們左邊都一樣。
師:左邊的叫反犬旁,象貓、豬這樣的動物,都有一個反犬旁。
師:接下來我們就讓彩色氣球飛上天空,想讀的同學站起來大聲讀。(課件)
生:(大聲讀字)
師:我們把氣球送走了,那段話中誰給誰送什么呢?
生:小母雞送給小鴨、小貓、小豬又香又甜的白米飯。
師:(課件)當小母雞把又香又甜的白米飯送給它們時,看看他們的表情如何?它們會怎么想,怎么說呢?
生:小鴨低下了頭,小貓羞紅了臉,小豬說:“明年我們跟你一起種稻子”。
生:(用自己的話說)
師:你最喜歡和誰交朋友呢?為什么?
生:我喜歡和小母雞交朋友,因為她勤勞。
師:還有誰愿意和小母雞交朋友?
生:我......
三、總結:
師:看來你們都是愛勞動的好孩子,因為勞動最光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