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四年級教學設(shè)計(通用4篇)
小學語文四年級教學設(shè)計 篇1
教學目標
1、自主學習字詞,會認“妖、矩”等8個字,會寫“介、紹”等15個生字,理解字義,識記字形。正確讀寫“介紹、神仙、妖怪、規(guī)矩”等詞語。
2、自讀感悟,感受童話的奇妙,體會人物真善美的形象。
3、根據(jù)已有內(nèi)容創(chuàng)編故事。
教學重點
深入理解課文內(nèi)容,感受童話的奇妙,體會人物真善美的形象。
教學難點
根據(jù)已有內(nèi)容創(chuàng)編故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自主學習字詞,會認“妖、矩”等8個字,會寫“介、紹”等15個生字,理解字義,識記字形。正確讀寫“介紹、神仙、妖怪、規(guī)矩”等詞語。
2、正確朗讀課文,理清文章結(jié)構(gòu)。
教具準備
教學設(shè)計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激情導入
1、【課件出示2:一只葫蘆】看,這是什么?對,一個葫蘆,它可不是一個普通的葫蘆,它可是有故事的寶葫蘆。
2、今天,我們來學習《(節(jié)選)》。學生齊讀課題“寶葫蘆的秘密”。請同學們分小組交流一下自己課前閱讀到的關(guān)于《寶葫蘆的秘密》的故事,談?wù)勛约簩毢J的感知。
今天,我們就和作家張?zhí)煲硪黄穑哌M童話故事《寶葫蘆的秘密》,走進奇妙的童話世界。板書課題,齊讀課題。(板書:寶葫蘆的秘密(節(jié)選))
2、 簡介作者以及寫作背景【出示課件3】
張?zhí)煲恚?906—1985),中國當代作家。出生于南京,在杭州讀完小學和初中,1925年秋到北京,次年考入北京大學。1929年正式開始職業(yè)寫作生涯,1931年加入左聯(lián),抗戰(zhàn)爆發(fā)后,一直在長沙等地從事抗日救亡工作和文藝活動。解放后歷任中央文學講習所副主任、中國文聯(lián)委員、中國作協(xié)書記處書記、《人民文學》主編等職。代表作有童話《大林與小林》《寶葫蘆的秘密》《禿禿大王》,小說《華威先生》《鬼土日記》等。他的童話在兒童文學史上占有重要位置。
二、初讀課文,解決字詞
1、自學課文生字詞,可以用筆在文中圈出來,然后用合適的方法來解決生字詞。
2、檢查學習效果,相機指導!境鍪菊n件4、5、6、7:字詞】
妖怪 規(guī)矩 乖巧 攆上 腳丫 拽住 沖著 又瘦又長 燙著 溜開 幸福 舔手 向日葵 罷了
。1)讀準字音
注意讀準翹舌音“拽 瘦 紹”,前鼻音“攆 舔”,后鼻音“燙”。另外,多音字“沖”在這里讀“chòng”,還有一個讀音“chōng”,組詞“沖動”。
。2)指導書寫
重點指導“舔 葵 瘦”。
“舔”左右結(jié)構(gòu),注意右邊的部分,注意筆畫的穿插避讓,上面的“天”的撇注意不要寫太長,下面是“小”多一點點。“葵”上窄下寬,注意第四筆是橫撇,第六、七筆都是撇。
“瘦”半包圍結(jié)構(gòu),注意病字框里面的部分,筆順依次是是:撇 豎 橫折 橫 橫 橫 豎 橫撇 捺。
。3)詞語解釋
介紹:溝通使雙方相識或發(fā)生聯(lián)系;引入;推薦;使了解。
妖怪:除人類和神以外存在于天地中的超自然生命,即由于認知限制,人們暫時難以用科學解釋的現(xiàn)象或事物。
規(guī)矩:一定的標準、法則或習慣。
劈面:迎面,正對著臉。
可憐巴巴:非常令人可憐的樣子。
聲明:指公開表態(tài)或說明。
三、再讀感知,理清結(jié)構(gòu)
1、學生大聲朗讀課文,想想:課文分為幾個部分?每個部分講了什么?
2、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交流讀后的收獲,教師巡視指導。
3、小組推薦一名同學匯報交流的結(jié)果,其他同學做補充。
4、教師總結(jié)。【出示課件8】
第一部分(1—4自然段):講寶葫蘆的主人王葆的自我介紹。
第二部分(5—18自然段):奶奶從小給我講了許多寶葫蘆的故事。
第三部分(19—21自然段):我非常想得到一個寶葫蘆的原因。
5、整體感知【出示課件9】
這篇文章主要講了什么?
。ū疚闹饕v了寶葫蘆的主人王葆在得到寶葫蘆之前,經(jīng)常聽奶奶講許多關(guān)于寶葫蘆的故事,非常希望自己也有這么一個寶葫蘆。)
四、細讀課文第一部分
1、請同學們仔細閱讀文章第一部分,想想張?zhí)煲砉P下的寶葫蘆的主人是個什么樣的人呢?你是從哪些語句中感受到的。畫出有關(guān)句子,并想一想這些語句帶給你怎樣的感受。
2、學生作批注,自我品讀探究。
3、學生小組交流自學結(jié)果,教師適時引導學生抓重點詞句交流自己的感受。
4、教師根據(jù)交流結(jié)果歸納:(寶葫蘆的主人是一名普通的少先隊員,名叫王葆。)你從哪里得到這些信息的?
教師重點導讀并理解以下語句:【出示課件10】
、佟拔倚胀,叫王葆。”
為什么不說“我叫王葆”?
。ㄟ@樣說,比較正式,有儀式感。)
②“可是我要聲明,我不是什么神仙,也不是什么妖怪,我和你們一樣,是一個平平常常的普通人!
為什么說王葆說“我不是什么神仙,也不是什么妖怪”?
(因為他和寶葫蘆有故事,是傳說中的那種寶葫蘆和王葆發(fā)生過一些故事。)
四、課堂總結(jié)
這一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生字詞,并跟隨張?zhí)煲硐壬坏勒J識了傳說中的寶葫蘆有過故事的王葆小朋友。下節(jié)課我們,來看看寶葫蘆的故事到底是怎樣的呢?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自讀感悟,感受童話的奇妙。
2、根據(jù)已有內(nèi)容創(chuàng)編故事。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設(shè)計
一、復習檢查,導入新課
1、檢查,指名學生朗讀課文第一部分。
2、談話導入新課: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課文的第一部分,認識了一個小朋友王葆。這節(jié)課,我們將繼續(xù)跟隨張?zhí)煲硐壬哌M寶葫蘆的故事,去感受一下寶葫蘆的神奇。
二、深入理解,探討故事
。ㄒ唬⿲W習第二部分:奶奶講的寶葫蘆的故事。
1、 “至于寶葫蘆的故事,那我從小就知道了。那是我奶奶講給我聽的!
奶奶給“我”講了哪些故事?(都是寶葫蘆的故事)
2、【課件出示14】“奶奶每次講的都不一樣。上次講的是張三劈面撞見了一位神仙,得了一個寶葫蘆。下次講的是李四出去遠足旅行,一游游到了龍宮,得到了一個寶葫蘆。王五呢,他因為是一個好孩子,肯讓奶奶給他換衣服,所以得到了一個寶葫蘆。至于趙六得的一個寶葫蘆——那是掘地掘出來的!
張三想:“我要吃水蜜桃!绷⒖叹陀幸槐P水蜜桃。李四希望有一條大花狗,馬上就冒出那么一條——沖著他搖尾巴,舔他的手。
。1)奶奶講的寶葫蘆的故事怎么樣?(非常奇妙)
怎么奇妙了?
預設(shè):
、 三遇到了神仙,并得了一個寶葫蘆很神奇。
、诶钏挠蔚搅她垖m,得到一個寶葫蘆。
、鬯麄儚膶毢J那兒得到了很多好處“幸福極了,要什么有什么。”
指導朗讀第二部分:帶著幸福、快樂的語氣讀出寶葫蘆的神奇。
。2)奶奶給我講的寶葫蘆的故事,有很多,你能否選擇其中一個,根據(jù)已有的內(nèi)容創(chuàng)編一下,講給同學們聽?
學生分組講故事,選代表上臺講給全班同學聽。
注意:可以補充課文中沒有的空白,發(fā)揮想象,大膽編創(chuàng)。
預設(shè):
有一天,趙六到地里翻地,因為他是個勤奮的農(nóng)夫。掘著掘著,忽然感覺鋤頭底下硬邦邦的。他想:難道底下有寶貝嗎?于是,他就小心翼翼地把“寶貝”從土里掘出來,一看,是一只金燦燦的,長得非常飽滿的葫蘆。趙六看到了,不禁有些失望。趙六想:“如果挖上來的是一個大元寶,該多好呀!”奇跡出現(xiàn)了,立刻一個金光閃閃的大元寶就出現(xiàn)在他的手心上!
3、王葆非常想得到一個寶葫蘆,為什么?(因為聽了這么多寶葫蘆的故事,每個得到寶葫蘆的人都“幸福極了”“過上了好日子”“要什么有什么”)
(板書:寶葫蘆使人們 幸福極了 過上了好日子 要什么有什么)
4、【課件出示15】“我要是有了一個寶葫蘆,我該怎么辦?我該要些什么?”
是啊,王葆,要寶葫蘆最想做什么呢?
。ǘ⿲W習第三部分:
讀讀課文20—21自然段,圈畫出王葆要寶葫蘆的目的是做哪些事?【出示課件16、17】
。1)幫助王葆列式子,學數(shù)學: “我有幾次對著一道算術(shù)題發(fā)愣,不知道要怎么樣列式子,就由‘8’字想到了寶葫蘆——假如我有這么一個,那可就省心了!
從這段可以看出,王葆是個怎樣的孩子?(數(shù)學不好,不愛動腦筋的孩子)(板書:王葆:數(shù)學不好,不愛動腦筋的孩子)
。2)幫助向日葵長高: “那,我得要一棵最好最好的向日葵,長得不能再棒的向日葵!
從這兒可以看出,王葆是個怎樣的孩子?(好勝心很強,凡事比別人要好)(板書:好勝心很強,凡事比別人要好)
指導朗讀:讀讀第三部分,讀出王葆對寶葫蘆的渴求,對幸福生活的向往。
三、課堂總結(jié),布置作業(yè)
1、課文具體寫了王葆聽奶奶講寶葫蘆的故事,自己也想要個寶葫蘆。童話的故事好奇妙呀!
2、王葆為什么要寶葫蘆?他能用寶葫蘆做什么?
小組分組交流,展示如下:
預設(shè):王葆想要寶葫蘆為自己做事情,自己可以想要什么就有什么。
預設(shè):有了寶葫蘆可以替他做數(shù)學題,可以幫助他種好向日葵。
2、作業(yè)
。1)抄寫課文中優(yōu)美的句子。
。2)把寶葫蘆的故事講給別人聽。
板書內(nèi)容
25、寶葫蘆的秘密(節(jié)選)
寶葫蘆使人們:幸福極了 過上了好日子 要什么有什么
王葆:數(shù)學不好,不愛動腦筋的孩子
好勝心很強,凡事比別人要好
反思整個教學過程,我自己認為成功之處有以下兩個方面:
尊重學生的個性化理解,關(guān)注學生獨特的感悟與體會。
本節(jié)課的教學中,我堅持鼓勵學生對文本進行個性化、開放性閱讀理解,而不是想著怎樣將學生的認識以及對文本的理解統(tǒng)一到自己的教學設(shè)計之中。比如在探討“奶奶講的寶葫蘆的故事怎么樣?”學生們同樣給出了五花八門的答案,我與學生共同評價,教學生設(shè)身處地地去想象,這樣就充分調(diào)動了學生的求異思維和發(fā)散思維,學生想象的內(nèi)容豐富了,語言表達也更切合內(nèi)心實際了。
但教學永遠是有缺憾的,在本課時的教學中,我認為還有不足的.地方。存在的不足主要存在于以下兩個方面:
在今后的教學中,我要從指導者的角度出發(fā),更加注重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認真學習課堂評價語言,爭取恰如其分,及時到位地評價學生。
小學四年級下語文25《寶葫蘆的秘密》優(yōu)質(zhì)課教學設(shè)計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故事,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錯字。
2、讀懂文章,回答出針對故事提出的問題。
3、積累好詞好句,并運用到自己的寫作中。
4、感受王葆得到寶葫蘆后生活發(fā)生的一系列的變化和他自己心理不斷在發(fā)生變化的過程,從而來理解“幸福要靠自己的雙手來創(chuàng)造”這一道理。從書中每一個細節(jié)中感受閱讀的快樂。
設(shè)計理念:
通過和孩子一起閱讀故事梗概來激發(fā)孩子閱讀整本書的興趣。讓孩子自己靜靜閱讀精彩片段來感受人物的心情和心理變化,從而養(yǎng)成良好的讀書習慣。
教學重點:
閱讀故事梗概,精彩片段賞析,激發(fā)閱讀的興趣。
教學難點:
在精彩片段賞析中,揣摩人物心情及心理的變化。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觀看《寶葫蘆的秘密》動畫片一段視頻。激發(fā)學生興趣。今天繼續(xù)來讀這本書,看看里邊有趣的故事。
二、閱讀分享。
1、讀故事,根據(jù)故事來提問。其他同學搶答。
2、推薦自己喜歡的片段。
3、比比誰讀得更棒
同學交流喜歡的片段,有感情的朗讀自己喜歡的片段。
三、總結(jié)回顧
《寶葫蘆的秘密》是20世紀中國最優(yōu)秀的民族童話精品,奇思妙想的故事,折射出中國人的幽默和智慧,值得我們每一個人放進書架,珍藏一生。像這樣有趣的童話還有很多。課后,我們可以再去讀讀他的其他作品,領(lǐng)略這位童話大師的風采。
小學四年級下語文25《寶葫蘆的秘密》優(yōu)質(zhì)課教學設(shè)計
親愛的同學們大家好!
上節(jié)課大家學習了生字生詞,也整體感知了整篇課文。還學習了課文的第一部分,關(guān)于王葆的自我介紹。你還記得王葆是怎樣介紹自己的嗎?王寶是一個普通的少先隊員,和我們一樣愛聽故事。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來學習《寶葫蘆的秘密》。
請你按下暫停鍵,默讀全文,思考一下這篇課文分為幾個部分?每個部分講了什么內(nèi)容?
這篇課文一共分為三個部分。(讀幻燈)
請你再次快速的瀏覽課文,看一看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什么呢?(等待瀏覽課文的時間)本文主要講了寶葫蘆的主人王寶在得到寶葫蘆之前,經(jīng)常聽奶奶講許多關(guān)于寶葫蘆的故事。非常希望自己也有這么一個寶葫蘆。
下面我們就來詳細學習課文的第二部分。請同學們先默讀5到14自然段。找一找表現(xiàn)奶奶和王寶性格的句子用直線和浪線區(qū)分開,分析王寶和奶奶的性格各是怎樣的?(等待畫句子的時間)
我們先來看王寶,你是不是找到了這兩句呢?第七自然段我不干,我怕燙,我總是一面溜開一面擺手。第13自然段什么剪腳趾甲呀?那不行。我光著腳丫一下地就跑。從這兩句當中我們可以看出王葆是一個淘氣頑皮的孩子。
關(guān)于王葆還有這三句。在第五自然段,奶奶每逢要求我干什么就得給我講個故事,正是我們的規(guī)矩。還有11三段。不過我有一個條件,你愛洗就讓你洗,你可得講個故事。還有14自然段,不過我得提出我的條件,那非得講故事。從這三句話我們可以看出,王寶是一個喜歡聽故事的孩子。
而奶奶呢?看第六自然段。乖小寶來奶奶給你洗個腳。奶奶總是一面攆我一面招手。第八自然段不燙啊,冷了好一會兒了。從這兩句來看,奶奶是一位慈愛有愛心的奶奶。
再看14自然段這一句。于是奶奶又講了一個又是寶葫蘆的故事。從這句話可以看出奶奶特別擅長編故事。而且呢,還能激發(fā)孫子王葆的想象力。
我們再來讀15到17自然段,邊聽邊找一找奶奶給我講了哪些故事?
奶奶每次講的都不一樣,上次講的是張三劈面撞見了一位神仙。得到了一個寶葫蘆,下次講的是李四出去遠足旅行,一游游到了龍宮。得到了一個寶葫蘆。王五呢,他因為是一個好孩子,肯讓奶奶給他換衣服。所以得到了一個寶葫蘆。至于趙六得到的一個寶葫蘆。那是掘地掘出來的。張三想:我要吃水蜜桃,立刻就有一盤水蜜桃。李四希望有一條大花狗,馬上就冒出了那么一條沖著他搖尾巴舔他的手。
奶奶講的寶葫蘆的故事怎么樣?你能用一個詞來形容嗎?對啦,就是奇妙。這寶葫蘆真奇妙,簡直是要什么有什么。難怪他們?nèi)歼^上了好日子。
這么有趣兒的故事。這么奇妙的寶葫蘆,我們應(yīng)該怎樣讀呢?請你出聲地朗讀出來。(等待朗讀一次的時間。)
奶奶講的寶葫蘆的故事有很多,你能否選擇其中一個?根據(jù)已有的內(nèi)容創(chuàng)編一下,講給同學們聽。(思考一會)下面讓我們聽一聽王子文同學的故事。(聽)我們再來聽一聽張筱琛講的故事。(聽)苗楚涵同學也帶來了她的故事。(聽)最后再聽聽程禹智的故事。(聽)相信你們的腦子里也藏著這樣的故事吧。課后可以講給身邊的人聽。
大家聽了這么多寶葫蘆的故事,每一個得到寶葫蘆的人都要什么有什么?你想有這樣的一個寶葫蘆嗎?王寶就常常聯(lián)想到自己,他也想要有一個寶葫蘆。
那王寶想得到寶葫蘆的原因是什么呢?讓我們一起來學習文章的第三部分。請你認真朗讀18到21自然段。圈畫出王寶藥寶葫蘆的目的是做哪些事兒?
細心的同學可能已經(jīng)找到了。一共有三件事兒。第一件在19自然段。王葆想要寶葫蘆幫助他列式子學數(shù)學。第二件在20自然段。王寶想要寶葫蘆幫他的向日葵長高。第21自然段。王寶希望寶葫蘆讓鬧翻的同學跟他重歸于好。那從這三件事可以看出王寶是一個怎樣的孩子呢?學數(shù)學可以看出王寶的數(shù)學不好,不愛動腦筋。從夏日可以長高可以看出王寶的好勝心強,凡事要比別人做的好。從鬧翻的同學可以看出,王寶喜歡交朋友,但是呢卻處理不好關(guān)系。由這么多事兒可以看出,王寶對寶葫蘆的渴求是那么的強烈還有對幸福生活的向往。
其實啊,這篇課文還沒講完。只是整個故事的開頭部分而已。后來王葆真的得到了他日思夜想的寶葫蘆。聽,他是怎么發(fā)現(xiàn)它的?(太陽快要落下去了,河面上閃著金光,時不時破爛拉的一雙。就皺起一圈圈的水紋,越當越大越當越大。把我的勾絲當?shù)囊簧弦幌碌幕蝿又@一來于一定全都給嚇跑了。我嚷起來是誰跟我搗亂?有一個聲音回答。好像是青蛙叫,又好像是說話各路谷歌露骨。什么又叫了幾聲咕嚕咕嚕,可是再聽聽又似乎是說話。好像說是我是我。誰呀?你是誰?回答我的人就是個露骨個露骨,叫了一遍又一遍。漸漸地可就聽得出適應(yīng)來啦,寶葫蘆寶葫蘆。越聽越真,越聽越真。)就這樣王寶發(fā)現(xiàn)了寶葫蘆,并且得到了他。
那你覺得王葆得到寶葫蘆就一定能得到幸福嗎?猜一猜吧!
你猜的到底對不對呢?只有去閱讀《寶葫蘆的秘密》這本書才能知曉結(jié)果。同時從這本書中你也將學到一個重要的人生哲理。
如果你有機會讀《寶葫蘆的秘密》這本書,請你思考以下兩個問題。寶葫蘆給王葆帶來了哪些變化?二王寶為什么會放棄這么神奇的寶葫蘆?
最后讓我們回顧這篇課文!秾毢J的秘密》這篇課文總共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王寶的自我介紹?梢娡鯇毷且粋普通的愛聽故事的人。第二部分是奶奶給王葆講寶葫蘆的故事,而且每次都不一樣。第三部分寫出了王保的心愿,他想要有一個寶葫蘆。通過這樣的結(jié)構(gòu)圖,通過這樣的板書設(shè)計我們可以很清晰地了解。這篇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
課文我們學完啦,快看看作業(yè)是什么?一讀《寶葫蘆的秘密》這本書。二再讀一讀王寶和奶奶的對話,運用語言描寫和動作描寫來寫一寫。你和一位親人相處的日常細節(jié)。
這節(jié)課就上到這兒,再見!
小學語文四年級教學設(shè)計 篇2
教學目的:
1. 理解課文內(nèi)容。弄清陳嘉庚為什么要本學,他是怎么說的,是怎么辦學的,體會陳嘉庚的愛國精神,激發(fā)學生的愛國熱情。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 認讀5個生字,學會本課10個生字,以及由生字組成的新詞。
教學重點:
學習課文,體會陳嘉庚為家鄉(xiāng)辦學的復雜心情。
教學難點:
激發(fā)學生愛家鄉(xiāng),愛祖國的情感。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略
第二課時
一、板書課題,發(fā)散思維
師: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呢?
生:反饋。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本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講的是我國華僑陳嘉庚回故鄉(xiāng),發(fā)現(xiàn)家鄉(xiāng)由于貧窮,連私塾都辦不下去了。他深為家鄉(xiāng)的孩子們擔憂,于是幾十年如一日為家鄉(xiāng)出資辦學,而他自己一直過著儉樸的生活,表現(xiàn)了一名華僑深切的.愛國之情。)
三、學習生字,新詞。
1.圈出生字,認讀。
2.同桌合作識記字形。
3.認讀新詞,引導理解。
四、細讀課文,感悟理解
1.指名朗讀課文第1.2自然段,談?wù)勱惣胃o你留下的印象。
2.自由朗讀第3至9自然段。
師:陳嘉庚為什么要辦學?他是怎樣說的?是怎樣辦學的?劃出相關(guān)的語句讀一讀,把自己的體會跟同學交流交流。
指導朗讀描寫陳嘉庚行為語言,神情,心理活動的語句。
3. 齊讀第10自然段。
最使你感動的是什么?
4. 生分組討論。
五、練習朗讀全文
1.分組讀,師評點。
2.點讀。
六、談?wù)勛约簩W了課文后的感想,并寫下來。
小學語文四年級教學設(shè)計 篇3
一、說教材:
1、教材的地位與作用:
本單元教材主要圍繞“誠信、真愛”這一主題編排了四篇文章,其中《比金錢更重要》一文,讓學生感受到了誠信的魅力,而《父愛深深》一文則用樸實的言語,抒寫了人間真愛,字里行間流露出父愛的深沉和含蓄以及兒子對父親深深的懷念。此文貼近學生生活實際,探討了什么是真正的人間真愛,既能激發(fā)學生的真情實感,又能使學生從中學習到寫作的技巧。
2、教學目標:
根據(jù)大綱和新課標準要求以及本單元訓練重點,結(jié)合教材本身的特點及學生實際,我擬定“三維”目標如下:
(1)、知識與能力:
結(jié)合上下文與生活實際體驗理解重點詞句,體會作者的心情變化;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提高學生語言表達能力。
(2)、過程與方法:
以讀為主,引導學生在讀中積累語言文字;創(chuàng)設(shè)情景,在讀中理解課文,在讀與寫中升華情感。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與現(xiàn)實生活相結(jié)合感悟父愛的深沉,教育學生學會感恩父愛。
3、教學重點、難點:
課文命題為父愛深深,因此引導學生體會做音箱的不容易和作者心情變化的過程,是達到感受深深父愛的重點。而理解作者的心情由“窘”變?yōu)椤白院馈⑿腋!眲t是本課的難點。
二、說教法和學法:
為了達成本課的教學目標,我用新課標理念指導教學的全過程,遵循“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將情境教學法貫穿教學始終,用以激發(fā)學生對生活的體驗,對真情的感悟;并輔以重點詞語突破、感情朗讀、讀中悟情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真正把握父愛的真諦;同時,積極引導學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進行學習,以讓學生掌握到學習的技巧。
三、說學情分析:
四年級的學生,已養(yǎng)成了良好的課前預習習慣,掌握了預習的方法,所以,課前讓學生預習文章是達到教學效果的必要鋪墊。這一階段的學生,思維活躍,求知欲強,樂于表達,對于父親的深情和關(guān)愛,教師只要把握生活本色,稍加點拔,學生便會感受深刻。
(以上均制作成課件)
四、說教學過程:
根據(jù)教材特點及學生實際情況,在教學中,我設(shè)計了四個環(huán)節(jié),(出示課件:教學程序:入情——動情——移情——抒情)即:“入情——動情——移情——抒情”。
(出示課件):
(一)、情景導入,在視聽情景和對比讀題中——“入情”。
本色教育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開啟學生真情實感的“閘門”。為了讓學生對新課的學習形成強烈的欲望和關(guān)注心理,我是通過“創(chuàng)設(shè)視聽情景”和“對比讀題感悟”導入新課的。(課件出示教學片斷)首先播放《父親》這首歌曲,讓學生初步感知父親的愛心,然后通過課題的兩次板書和學生的兩次對比讀題,讓學生進一步感受到父愛的深沉。(課件出示教學片斷)這樣就將學生的學習興趣一下子調(diào)動起來了,形成了未成曲調(diào)先有情的課堂基調(diào),教學也因為學生的入情,而進入了積極的狀態(tài)。
(出示課件):
(二)、感受文意,在初讀課文和合作探究中——“動情”。
兒童的情感總是與他們對事物的認識相連的,因此,重要的一環(huán)是要讓學生去認識、感受教材寓寄情感的形象。在導入新課后,我首先引導學生根據(jù)學習目標,選用自己最喜歡的方式初讀課文,整體感知。通過讀后的信息反饋,全體學生都明白了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即:文章講述的是“我”和“爸爸”一起做音箱的故事。接著引導學生自己質(zhì)疑,過渡到第一、二自然段的學習。學習這兩段主要通過學生多種形式的讀和小組合作探究(課件出示教學片斷二),解決“爸爸為什么要和我一起做音箱”以及“我們是如何做的”兩個重點問題。通過學生多種形式的讀、質(zhì)疑、合作探究以及找重點語段和關(guān)鍵詞等方法,不僅讓學生體會到了做的這只音箱來之不易,為文章里這位父親的舉動而動情,而且開啟了學生學習的“竅門”,培養(yǎng)了他們的朗讀、理解、質(zhì)疑和合作學習等能力。
(出示課件):
(三)、創(chuàng)設(shè)情境,在精讀課文和交流感悟中——“移情”。
移情,是學生在感受人物形象為之動情時,情感趨向高漲的體現(xiàn)。教師應(yīng)牢牢把握學生的興奮點,順勢推進教學過程。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我引導學生從細讀進入精讀,把學生的情感移入到課文描寫的對象上,從而使已激起的情感深化,深刻體會到父親的愛是“深深”的。
主要教學策略有:
1、提出目標,孕育鋪墊。
在學生自讀之前,首先用多媒體出示精讀第三、四自然段的要求:劃出“我”心情變化的句子,并思考我的'心情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為學生自主探究引路。
2、創(chuàng)設(shè)情景,交流感悟。
一是創(chuàng)設(shè)表演情景。為了讓學生理解作者由“窘”變?yōu)椤白院馈迸c“幸!钡倪@一引入深層關(guān)鍵處的心情變化過程,在教學時,我從“窘”字入手,讓學生展開充分的想象——“窘”從何而來。為了達到目的,我讓多名學生上臺表演朗讀(出示課件:朗讀表演的場景。)這句話:“是的,我爸爸和我一起做的”。在同學的表演和老師的點拔下,學生深深的體會到了作者的“難為情”。二是創(chuàng)設(shè)生活情境。在上個環(huán)節(jié)的基礎(chǔ)上,為了幫助學生理解文中另一個學生的“羨慕”與“妒忌”,我引導學生充分聯(lián)系自己生活中與父母一起歡度美好時光的事例,交流感悟自己父母的真愛,(出示課件:聯(lián)系生活實際的場景)。學生說的真,感的深。同時在說的過程中了解了作者由“窘”變?yōu)椤白院馈焙汀靶腋!钡脑颉?/p>
3、理解填空,體會情感。
為了體會文中父親對兒子深深的真愛之情,我用多媒體出示:我會地說:“是的,我爸爸和我一起做的!”讓學生填空,很多學生分別用到了“自豪、驕傲、大聲、幸!钡仍~,并帶著這種神情去讀,(出示課件:學生理解填空的場景。)與先前的“窘”形成鮮明的對比,體會到“我”有一個多么了不起的爸爸!這種前后對比朗讀感悟法,為理解課文、激發(fā)情感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4、舒緩氣氛,配樂朗讀。
當學生學習興趣進入高漲之后,需要舒緩下來,讓學生慢慢回味,細細感受。在學習第五、六段時,我采用配樂朗讀的方法,讓學生在舒緩的氛圍中感受到父愛的深沉,并解答:父親為什么和“我”一起做音箱,然后我又一次讓學生飽含深情的吟詠課題“父愛深深”,學生讀起來感情真摯、意味深遠,再次升華了他們的情感。
(出示課件):
(四)、回歸生活,在描寫父愛和拓展延伸中——“抒情”。
文中有情,人更有情。在這個環(huán)節(jié)里,我為學生設(shè)計了一張“真情卡”,引導學生回歸生活,暢想父愛:(課件出示:真情卡)首先我再一次為學生播放歌曲《父親》,在音樂的感悟中讓學生把自己爸爸關(guān)心“我”的話語,關(guān)心“我”的事兒,記在這張卡片上。之后,將學生作品在全班進行展示和交流。這樣,學生在想一想、寫一寫、展一展、說一說的活動中感受到了來自爸爸最深最真的愛,并迸發(fā)出感恩于父愛的真情。之后,我采用拓展延伸的方法讓學生自主設(shè)計感恩父愛的卡片作為禮物獻給自己的父親,讓學生在對父親的感激中結(jié)束課文的學習。
五、說板書設(shè)計:
1、板書
父愛深深
爸爸我
真情
2、板書設(shè)計脈絡(luò)
該板書設(shè)計抓住了課文描寫事件的脈絡(luò),加以概括、歸納,有利于學生概括能力的培養(yǎng),體現(xiàn)了教與學的思路,“真情”則是體現(xiàn)了教學的重點,是課文教學的縮影和教學目的的體現(xiàn)。
小學語文四年級教學設(shè)計 篇4
教學目標
★運用表格圖像化閱讀策略對課文進行閱讀。
★在閱讀的過程中,學會提取、歸納關(guān)鍵的信息。
★對主人公產(chǎn)生欽佩的情感,產(chǎn)生閱讀好書的興趣。
教學難點
★運用表格圖像化閱讀策略對課文進行閱讀。
★在閱讀的過程中,學會提取、歸納關(guān)鍵信息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啟動先備知識,導入新課。
1.了解閱讀起點。
了解學生中有多少是已經(jīng)讀過這部小說的,對小說中的情節(jié)和人物都留下了哪些印象?
2.導入新課。
二、初讀瀏覽,提取重點事件信息。
1.默讀瀏覽課文,發(fā)現(xiàn)文章特點。
2.借助學習卡片一,指導學生運用表格梳理日記內(nèi)容,提取主要信息。
3.學生自主完成學習卡片一,梳理日記中記敘的幾項主要事件。
三、再讀課文,對日記內(nèi)容進行歸納。
1.借助原著片段,體會歸納的方法。
2.借助學習卡片二,在小組內(nèi)合作提煉歸納出魯濱孫在荒島上遇到的'困難。
四、三讀課文,感受人物的精神。
在這些看似平常的日記背后,你看到了一個怎樣的魯濱孫?
五、總結(jié)
學習過程,積累閱讀的方法。
本節(jié)課首先創(chuàng)設(shè)情境,運用“夢想劇場”的形式,讓“記者”采訪“魯濱孫”,理出魯濱孫初到荒島上的思考經(jīng)歷了哪幾個階段?每個階段的側(cè)重點是什么?這幾個階段的前后聯(lián)系是什么?而把這些連貫起來,則可以看出魯濱孫的荒島創(chuàng)業(yè)所折射出來的人類理性思維之光,這是本文的重點。為了讓學生有個性的認識,課前布置預習課文、閱讀《魯濱孫漂流記》全文的任務(wù)。
課堂上轉(zhuǎn)換角色,創(chuàng)設(shè)師生交往互動、平等對話的教學關(guān)系。師生平等關(guān)系的形成是課堂民主的具體體現(xiàn),教師從過去的知識傳授者,者轉(zhuǎn)變?yōu)閷W生學習的幫助者和學習的伙伴,教師沒有了架子,尊重學生的意見,讓學生真正感受到平等和親切,師生間實現(xiàn)零距離接觸,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逐漸形成。
本節(jié)課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問題特別多,尤其是針對“魯濱孫是如何生存的”這一問題,學生爭論得最激烈,既給學生上了一堂思想課,又訓練了學生的思維活動和口頭表達能力,大家和積極性很高,收到了較好的效果。學生的思維空間需要我們開拓,學生身上閃耀的智慧火花也令我備受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