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的街市》課堂教學實錄(精選13篇)
《天上的街市》課堂教學實錄 篇1
《天上的街市》課堂教學實錄
一、創設情境,引出詩歌
師:同學們,上次我教給大家的詩歌都會背了嗎?今天我們來背背看。(學生齊聲背詩)好,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怎樣寫詩。同學們有沒有在夜晚逛過街道,看到街道兩旁的路燈像什么?遠看像什么?留槎洲大橋和江濱路上的燈光倒影在水中像什么?
生:像天上的星星。
師:看到天上的星星我們又會想到什么?
生:街燈。
師:我們把街燈和星星聯系起來編兩句詩——“遠遠的街燈明了,好像閃著無數的明星!(板書)
師:街燈遠看星星點點,時隱時現,像天上的星星。那看到天上的星星我們又會想到什么?
生:街燈。
師:好,寫成詩句怎么說?
生(頓悟,緊跟著念出)“天上的星星現了,好像點著無數的街燈。”(師板書)
師:詩歌寫得很美,作者運用了什么手法?(生答)看到街燈想到星星,看到星星想到街燈,這種由一物想到另一物的心理過程,就是聯想。(板書)由此展開,天上會有些什么?
生:有街市。
師:那街市上又有些什么呢?
生1:街市上人來人往,車水馬龍。
生2:街兩旁有樹,有各種各樣的物品。
(師根據學生發言,快速板書:天上美麗的街市——街市上陳列的珍奇物品)
師:作者會想到什么?又怎么把它寫成詩呢?
學生七嘴八舌,師微笑鼓勵,然后在黑板上快速寫下第二節詩:
我想那縹緲的空中,
定然有美麗的街市,
街市上陳列的物品,
定然是世間沒有的珍奇。
。▽W生齊讀詩句)
師:剛才由街燈想到天上的街市再想到物品,后面所想與前面所想是否一樣?
生:不一樣。
師:想到并不存在的東西,這應屬于什么寫法?
生:想象。
師:我們雖能想象出實際上不存在的事物,但是想象的內容總是來源于客觀現實,那想象是什么文章常用的手法呢?
生:童話,比如《皇帝的新裝》
師:對,想象和聯想同時也是詩歌常用的手法。上次我們寫詩由雪想到鵝毛、蒲公英,運用的是聯想(師讓生背前一課時教的詩并明確詩中用的是想象)請同學們繼續想象,說到天上,我們會想到哪些人?
生:天上會有外星人、仙人、玉帝、王母娘娘……
師:說到王母娘娘時會想到誰?
生:牛郎、織女。
師:你們想象一下牛郎、織女在天上會過著什么樣的生活?
生:他們被天河阻隔,只有每年七夕才能相會。(學過民間故事《牛郎織女》)
師:這位同學說的是別人的想象。
生:王母娘娘被感動了,讓牛郎、織女在一起過著幸福的生活。
師:中國人有情人節、七月七。中國人講究團圓,跟外國人不一樣,要喜鵲搭橋,還要什么?
生:搭彩虹橋。
師:有位詩人跟我們想得差不多。這首詩是郭沫若寫的,他是個怎樣的人呢?請同學們課后去查查資料。那詩人郭沫若是如何寫的呢?師板書:
—→牛郎織女的幸福生活
你看,那淺淺的天河,
定然是不甚寬廣。
那隔著河的牛郎織女,
定能夠騎著牛兒來往。
我想他們此刻,
定然在天街閑游。
不信,請看那朵流星,
是他們提著燈籠在走。
師:你們能想象出來嗎?我們來好好讀一讀。
。▽W生齊讀這一節詩句)
師:誰能給這首詩加個題目?
生:街燈。
生:街市。
生:幸福。
生:天上人間。 ------
師:郭沫若出的題目是 《天上的街市》(板書)
二、探究問題,理解詩歌
師:在初一第一冊我們學過民間故事《牛郎織女》,文中是怎樣描寫他倆的生活的?
(幾名學生概述故事內容)
師:總之,他們受盡迫害,過的是聚少離多的生活。而在詩人郭沫若的筆下兩人卻過著幸福的生活,作者為什么要作這樣的改動呢?
生:社會造成的。
師:(提示)本詩寫于1921年。
生1:反映出作者渴望自由,渴望美好的生活。
生2:他想改造世界,推翻舊社會。
生3:他想推翻封建統治,過上幸福生活。
生4:他想把自己的渴望寫出來,表達了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師:你們的理解很好,關于這個需要結合作者生平情況來分析,你們可以課后去查查資料。我們來看本詩最能表現詩人執著的追求和堅定的信念的詞語是什么?
生說師明確:定然是、定能、定然(師在該詞語下加“△”)
師:詩人用肯定的詞語,給人鼓勵、信心。本詩有著豐富的聯想和想象,聯想、想象是建立在現實的基礎上的,如“天河”、“流星”就是現實中有的,但這些現實基礎必須能表達出人物的思想感情。下面我們把詩句來讀一讀。
。ㄉR讀全詩)
三、劃分節奏,誦讀詩歌。
師:同學們自己覺得讀得好不好?為什么?
生:不好,沒有讀出感情,沒有停頓。
師:對,讀詩特別要注意感情、節奏、語調的變化,還要注意押韻(讓學生圈出全詩的韻腳)。現在,我想請幾位同學來給本詩劃分節奏。
。ㄋ拿麑W生上講臺給詩歌劃分節奏,師生點評)
師:根據這幾位同學劃分的節奏,我們來讀一讀。
。▽W生齊讀全詩)
師:我覺得同學們還沒有準確把握本詩的感情基調,讀得有點沉重,應輕松一些,讀出美好幸福的感覺。第一節應讀出一份驚喜;第二節應表現出一種贊美;第三節表現出歡樂;第四節要讀得甜美。老師來讀一遍給你們聽聽好不好?
。◣熉暻椴⒚乩首x,學生輕聲跟讀)
師:我們再來有感情地讀一遍。
(學生朗讀全詩,效果已全然不同)
四、布置寫詩,培養能力
師:課后大家再多讀全詩,細細品味。剛才我們跟著作者想象的翅膀去閑游了一番,假如你在一個寧靜的夜晚,或月明星稀,或群星燦爛。也許你在河邊,也許你在樹下;或者是一個雪夜,你走在大雪紛飛的街上;或許是一個雨天,你倚在窗前看細雨綿綿……你浮想聯翩,那么就請你展開想象的翅膀,用優美的詩句寫下這些畫面,我給同學們一個題目——《靜夜》,要寫成現代詩。今天的課就上到這,下課。
生:老師再見。
(板書設計 見附頁)
[簡評]:
這堂課的教學體現了新課程的新理念,具體表現如下:
1、創設生活情境,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從日常所見的街燈展開聯想,把街燈和天上的星星聯系起來,進而自然而然引出詩句,層層展開,引導學生輕松地步入詩歌的殿堂,培養了他們的想象力。
2、營造了輕松、民主、平等的課堂氛圍。上課從-始至終教師都是微笑鼓勵學生,充分尊重學生的學習自主權,留有充分的空間以供學生參與。讓學生作詩,劃分節奏,誦讀全詩,師生點評,生生互評,整個課堂處于一種積極活躍的狀態,學生真正成了課堂的主人。
3、重視詩歌學法、讀法的指導,培養了學生的閱讀能力。整堂課朗讀貫穿始終,在讀中引導感悟。特別是教師聲情并茂的朗讀給了學生很好的示范作用,培養了學生的朗讀能力。
《天上的街市》課堂教學實錄 篇2
這是一所剛建的中學,今年暑期我剛剛調進來,學校為了擴大知名度,要求年輕教師開公開課,我義不容辭地開了一節《天上的街市》,現將上課實錄整理如下:
“學生們,晴朗的夜空,往往星光燦爛,當我們仰望星空時,常常會有許多遐思幽想,我們女學生常常把心里話告訴星星,讓星星分享我們的快樂、憂愁……五四運動之后,有一位中國作家,經常獨自仰望星空,他不僅用眼睛眺望繁星,更用心靈感受星星,讓心靈與宇宙直接對話,借那幽幽閃星寄托自己的憂愁。這位作家就是詩人郭沫若,今天,就讓我們來感受一下他與宇宙的私語!闭f完,我就出示課件《天上的街市》。
“請學生仔細閱看我課前發給你們的幾篇有關郭沫若的介紹、寫作此詩時的社會背景的材料!痹捯魟偮,學生們開始閱看材料。我看到一位學生一邊讀一邊勾畫,便表揚他:\"這位學生們做得非常好!他一邊讀一邊勾。大家要向他學習!”過了一會兒,我看見學生都抬起頭,估計基本看完,我說:“剛才大家通過閱看材料,了解詩人及創作此詩的社會背景,請學生們根據個人的理解,自由朗讀這首詩歌!睂W生們開始朗讀。我來回巡視,不時提醒沒有大聲朗讀的學生讀起來。
2分鐘后,學生們朗讀的聲音漸漸小了,顯然,絕大多數學生都已經朗讀完畢。 于是我說:
“哪位學生來誦讀這首詩?”沉默幾秒鐘后,一女生舉手,“好,你很勇敢,請你來朗讀一下。”女生站起來,流利的讀完這首詩。我沒有立刻評價該女生的朗讀,而是說:“請你說說自己這樣朗讀處理的理由”“通過剛才閱讀材料,我認為郭沫若有些情緒低落,但他又對美好生活向往,所以應該讀出向往、低落的感情基調!薄奥犃诉@位學生的朗讀,你們認為讀的怎么樣,我請一位學生點評一下。”一男生站起“剛才她讀的還行,不過沒有感情!薄皠偛胚@位女學生讀的很流利,但是讀的語調較平,重音,節奏掌握得不是很清晰,但她對文章基調分析的很對。下面楊老師給大家讀一遍,請大家認真聽。朗讀本身就是一種理解。剛才我聽部分學生朗讀,我就感到他沒有讀進去,他只是在發音。其實,當你抑揚頓挫讀的時候,就已經將你自己的理解、你的感情表達出來了。同樣,下面楊老師的朗讀,就融入了楊老師感情,也體現了我的的理解。請學生們在聽的時候,拿起筆,勾畫出詩歌的節奏、重音。突出句中的主要思想、強調句中的特殊感情和詩歌中出現形象的字詞要重讀\"
“遠遠的街燈明了,好像……”在悠揚的樂曲中,我想到以前還是單身漢時,下班回家總是伴著星星,看著萬家燈火,特別向往那種幸福、溫馨、團聚的生活,今天讀到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特別的動情。讀完之后,久久沒有說話,我看學生們也沉浸在其中。
“老師這里把這首詩節奏、重音已經標注好,請學生們對照一下自己的劃分,看看有何不同”說完,我就出示課件。“請學生們對照課件上的節奏、重音,醞釀一下感情,自己再自由朗讀,然后我請各學習小組來朗讀,看哪一小組讀的即流利又有感情!睂W生開始朗讀起來,一分鐘過后,學生按照學習小組集體嘗試朗讀起來,兩分鐘后,各組學生已經坐直身體,我知道他們都做好了準備,“好,請一、三、五、七組學生依次把這首詩朗讀一下,其他學生注意傾聽,聽聽他們是否把作者感情讀出來了。一組開始!彼姆昼姾螅慕M都讀完了,二組的一位學生舉手,“請這位學生發表一下看法!蹦俏粚W生站起來說:“剛才幾組學生讀的很流利,但重音好像過分強調了些。”“這位學生發言很好,我們讀課文時不要過分強調重音,要自然些,比如:我想他們此刻,定然在天街閑游。”當場我把這詩句讀了一下,我看見部分學生若有所悟的點了點頭。
“剛才大家都能準確、流利地朗讀這首詩,下面請學生們讀一讀下面這些詩句,揣摩一下這些詩句有何不同!蔽疫呎f邊出示課件:那隔著河的牛郎織女,我想那隔河的牛女,是他們提著燈籠在走。那怕是他們提著燈籠在走。學生小聲的自己讀著,過了一會兒,一位女學生舉手發言:“我覺得二、四兩句讀起來有些別扭,而且‘牛郎織女’比‘牛女’更好一些,更清楚一些。”“這位學生發言很精彩”我補充道,“‘牛郎織女’確實比‘牛女’意義更準確,音節讀起來更舒緩,更符合此首詩的意境。由于詩人是五四運動時期所寫,那時正是白話文代替文言文的時期,語言不像現在這樣嫻熟、通暢。通過這幾句的揣摩,告訴我們,文章要多讀,在讀中感受語言的和諧美,感受語言的情趣美,增強我們的語感!
“剛才,我們通過朗讀來身同感受郭沫若的脈搏,下面我們將通過文章的學習,走進詩人的內心。請大家思考這樣幾組問題:1、詩人由遠遠的街燈聯想到什么?為什么會產生這樣的聯想?
2、詩人看到明星景象時產生了那些遐想?
3、天上的人們生活是怎樣的呢?”我的話音剛落,學習小組長就召集成員展開討論。討論聲漸漸減弱,一小半的學生舉起了手。我請了一位男學生站起來回答第一個問題!霸娙擞蛇h遠的街燈想到了天上的明星,這兩者之間都是亮的!蔽易穯栆痪洹叭绻挥幸槐K街燈,我們看它會不會想到明星?”“不會,詩中說的是無數的街燈像明星!蹦菍W生補充道。“由街燈想到明星,因為兩者之間有相似之處:1、都是亮光體2、數量都很多,而且遠望街燈和遠眺星空非常相似,所以詩人由遠遠的街燈自然而然聯想明星!
“詩人由遠遠的明星想到了哪些事物?”
我對全體學生說道。學生一陣小聲討論后,一位男學生舉手回答:“詩人想到了天上的街市,街市上的物品,以及牛郎織女的生活!薄皠偛胚@位學生找的較準,那么他所講的街市等現實存在嗎?”我追問了一句,學生集體回答:“不存在,是詩人想象之景!薄霸娙斯P下的天上生活是什么樣的生活?詩中哪些詩句可以說明?”我繼續追問道。許多學生又仔細閱讀起詩歌來,過了一會兒,有學生舉手了,我等了一會兒,看見舉手的人多了一些,請了一位男學生回答!疤焐系纳钍歉蛔愕,詩中有一句街市上陳列的物品,是世上沒有的珍奇!薄斑@位學生說的很對,哪位學生能補充完整些?”我剛說完,一位女學生舉手,“請你來補充”我笑對她說!疤焐系纳钸是自由、幸福的,光明的,美麗的,詩中講有美麗的街市,定能夠騎著牛兒來往,天上有無數的明星。”
“這位女學生說的很準確、很完整”我稱贊道,“那么作者為何要對傳說中的牛郎織女的故事情節做這么大的改動?請大家聯系社會背景來思考?”(事前發的材料中有傳統牛郎織女的傳說)我拋下這個問題后,教室鴉雀無聲,個個緊鎖眉頭在思考,個別幾個則在討論,沉寂之后,一位女學生舉手回答:“傳說中牛郎織女被天河阻隔,一年見一次面,現在牛郎織女可以自由來往,可以在天街閑游,他們很幸福,結合詩人所處的社會,我認為這是詩人對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太精彩了”我情不自禁的夸贊道。“詩人十分憎惡當時的黑暗現實,但在人間又找不到光明、自由和幸福,只有借助聯想和想象
,描繪了天街美好的生活圖景來寄托自己的理想,表達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課前大家在預習的過程,產生了一些問題,我把問題歸納了一下,主要有兩個:1、詩中為何用那朵而不用那顆來形容明星?2、詩歌的第一小節是不是可以去掉?哪位學生來解決這些問題?”話音剛落,有學生舉手回答:“我來解決第二個問題,第一小節不能去掉,因為詩中后三小節的內容都是在第一小節現實基礎上想象的,不可以省略!薄胺治龅煤軐,想象必須在現實的基礎上才能展開”我補充到。
教室又陷入沉寂。我對全體學生說道:“平常我們常用朵來形容什么?”“花”學生答道!盎▋航o人怎樣的感受”我啟發地問道!盎▋汉苊篮谩睂W生繼續答道。“我知道了”兩位男學生恍然大悟地叫起來。我示意其中一位站起來回答,“這里用朵形容明星,說明流星如花兒般的美麗,映襯天上的生活像花兒一樣美好。”那位學生剛說完,我觀察到許多學生眉頭舒展開了,“剛才這位學生講的很精彩,任何問題只要我們由表及里地抓住關鍵點,就會攻破它”我小結道,“讓我們一起把這首詩有感情的朗讀一下。”我和學生們一起有感情得朗讀開來。
“讓我們一起來輸理一下詩人的思路,詩人由無數的街燈聯想到無數的明星,由明星想到了天上的街燈,想到了天上的街市,想到了物品、珍奇,想到了牛郎織女的生活。這里詩人運用了聯想和想象,什么是聯想?什么是想象?”我邊問邊出示課件!巴ㄋ椎闹v:聯想是由此及彼,想象是無中生有”我補充道,為了便于學生理解,我舉了兩個例子:“1、我班許悅學生在上周的《距離》隨筆中就運用了聯想,她由距離聯想到《南京零距離》,聯想到主持人孟非,聯想到趙本山演的小品《昨天、今天和明天》中‘距離產生感情’這句話;2、學生們愛看的《哈里•波特》,這本書講述的故事就是運用了想象。下面請大家做一組有關聯想、想象的練習”.說完,我就出示課件:圖形聯想.
我先做示范:“比如三角形,我們把它倒過來,我聯想到中國古代計時的沙漏,聯想到我們要珍惜時間,請大家讓思維馳騁,讓智慧火花進行碰撞.”兩分鐘后,我試探性的說:“我請第一排的學生來說一說,其他學生注意聽,看他們講的好不好?”第一位學生站起來說:“我由直線聯想到地平線,想到日出日落.”第二位學生站起來說:“我由圓想到了太陽.”第三位學生站起來說:“我由圓想到了硬幣.”第四位學生站起來說:“我還沒有想好.”第五位學生站起來說:“我由曲線想到心電圖,從而想到健康.”第六位學生略帶愧疚的站起來說:“我沒有想好.”第七位學生站起來說:“我由四邊形比三角形多一條邊,而四邊形卻沒有三角形穩定聯想人不能太貪婪,否則會像四邊形一樣不穩定.”第八位學生慢慢得站起來說:“我還沒有想好.”“剛才這幾位學生發言,尤其是第五、第七兩位學生發言很精彩,深刻,這些學生的發言如同鑰匙,打開了我們思維之鎖,在座的學生一定有精彩的聯想,課間請學生們相互交流一下.”我小結道!跋旅孢有一道想象題:‘雨細細簌簌的下著,把荷塘籠罩住,微風徐來,吹動了蓮葉.池塘周圍有幾朵紅蓮
’。由于時間關系,請大家課后按要求完成!
“最后,請大家和我一起再把《天上的街市》有感情地朗讀一遍!币魳仿曄肫,學生們開始朗讀.
“學生們再見!”
“老師再見!”
教學后記:
我在這一節課教學設計上,能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獲得基本的語文素養,這節課重視學生誦讀,讓學生在誦讀實踐中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發展語感,通過朗讀加深體驗與領悟,尊重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通過聯想、想象的訓練,發展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
,激發想象力。我注意發揮師生雙方在教學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讓教學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但對話并不是讓學生自發的討論,而是在教師的引導下,讓學生帶著自己的經驗、情感去鉆研詩歌,進而領悟詩人的思想感情〔也就是李鎮西老師所說的“把自己的心擺進去”,或者說“用自己的心去感受作者的心”〕。教師應該參與其中,營造一種平等、和諧的對話氛圍,讓每位學生都能做到感情融匯感情,思想碰撞思想,同時,教師的感情和思想也應該參與到學生的感情和思想之中,分享學生的收獲。為此,我設計了五個環節來體現我的教學思想:一是發給學生相關材料,讓學生自己去篩選感興趣的材料。這不僅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詩歌的興趣,而且還可以培養學生初步處理信息的能力。二是重視讓學生聯系社會背景,對作品的思想感情傾向通過朗讀作出自己的評價。三是通過誦讀、品味、感悟三環節,讓學生更多的直接接觸詩歌,獨立閱讀詩歌。教師要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個人體驗,讓學生在交流和討論中,作出自己的判斷。提倡學生提出自己的看法,這樣能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對詩歌的理解和體驗,讓學生有所感悟和思考。四是注重語言的積累、感悟和運用,詩歌要求學生多誦讀,因此在教學中我設計讓學生多誦讀,讓學生在反復、比較的誦讀實踐中增加語感,發展語感,加深領悟。五是設計聯想、想象訓練。語文教學不僅要注重語言的積累
、感悟和運用,還要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促進學生持續發展。
《天上的街市》課堂教學實錄 篇3
雄鷹
教學重點:1、理解詩人對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2、學習本文自然的聯想和豐富的想象。
3、體會本文語言的樸素、節奏的和諧。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
一、導入 語設計:
同學們,你們知道古代牛郎織女的故事嗎?(指名學生概述這故事)剛才這位同學說得很好,深深相愛著的牛郎織女被王母娘娘劃出的天河相隔著,只有每年農歷七月七日才能鵲橋相會一次。這是一件多么痛苦的生活啊。同學們一定希望牛郎織女在天河中自由地騎著牛兒來往吧!我國著名詩人郭沫若早在80多年前(1921年10月)就憑借自己豐富的聯想和想象,把這種美好愿望寫進了自己美麗而迷人的詩篇——《天上的街市》。
二、作者簡介
見課下注釋①
三、寫作背景
這首詩寫于20年代初期,此時,“五四”運動的洪波已經消退,大革命的時代尚未到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依舊被帝國主義列強和各派軍閥勢力統治窒息著。面對這種現實,詩人感到失望和痛苦,他痛恨黑暗的現實,向往光明的未來。在燦爛星空的誘發下,寫了這首充滿浪漫色彩的著名詩篇《天上的街市》。
四、熟悉詩歌,指導朗讀。(有條件的學校,可以運用電腦課件或透影片,把天上街市的美麗境境界再現出來,力求把學生導入 神話般的迷人的境界中去,共同朗讀,共同欣賞。)
1、請學生自己試讀全詩,體會全詩的感情基調。
明確:這首詩的感情基調是美好、恬靜、自在、清新而略帶一絲憂郁。
2、這種感情基調的詩歌應怎樣朗讀。
明確:朗讀時節奏不宜強,聲音不宜大,速度不宜快,要做到輕松、柔和、舒緩。
3、放錄音。聽完錄音后,再請學生根據錄音的印象試讀。老師再明確這首詩的節奏和重音劃分。
遠遠的/街燈/明了,
好象/閃著/無數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現了,
好象是/點著/無數的/街燈。
我想那/縹緲的/空中,
定然有/美麗的/街市。
街市上/陳列的/一些/物品,
定然是/世上/沒有的/珍奇。
你看,/那淺淺的/天河,
定然是/不甚/寬廣。
那/隔著河的/牛郎/織女,
定能夠/騎著牛兒/來往。
我想/他們/此刻,
定然/在/天街/閑游。
不信,/請看/那朵流星,
是他們/提著/燈籠/在走。
五、分析、解讀全詩。
(一)、先出示聯想、想象的定義。(透影)
聯想: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過程,兩事物之間或具有因果關系或具有相似關系。
想象:就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礎上創造出新形象的過程。
。ǘ⒅v解第一節詩。
(1)、詩人遠望,望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詩人仰望,望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明確:詩人遠望街燈若隱若現,和天上閃閃爍爍的明星很相似,由此而產生聯想。
接著詩人又仰望蒼穹,看到那閃爍不定的明星,于是自然而然地聯想起遠處若隱若現的街燈。
。2)、這節詩中有兩處運用了聯想,找同學來說說。
明確:街燈聯想到明星。
明星聯想到街燈。
。3)、在第一節詩中運用了哪些動詞?這些動詞用得如何?請仔細揣摩。
明確:寫街燈用了“明”和“點”;寫明星用了“閃”和“現”。因為街燈是人使它亮的,所以用“點”;而星星本來就存在,只是隨著天色的昏暗而逐漸看清,所以用“現”。街燈亮后不會有明顯變化,所以用“明”,而星星卻是不停地閃爍,所以用“閃”。
。ㄈ⒅v解二、三、四節詩。
。1)、一個“想”字總領第二、三、四節詩,詩人想到了什么?
明確:(美麗的)街市 (珍奇的)物品 (淺淺的)天河
牛郎織女(騎著牛兒來往、閑游)
。2)、請同學分辨這是聯想還是想象。
明確:課文第二、三、四節詩運用了想象。
。3)、天上是如此的美好,牛郎織女的生活是如此幸福,流露出詩人怎樣的情緒?(請結合時代背景理解)
明確:對黑暗的憎惡,對光明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六、全詩齊讀這首詩。、
七、試著背誦這首詩。
八、布置作業 。完成課后練習四:背誦并用毛筆正楷字抄寫。
九、板書設計 :
《天上的街市》
聯想:街燈 明——閃 明星
明星 現——點 街燈
想象:街市(美麗的) 物品(珍奇的) 天河(淺淺的)
牛郎織女 來往 閑游
表達了詩人對黑暗的憎惡,對光明、自由、幸福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作者郵箱:
《天上的街市》課堂教學實錄 篇4
目標要求:
1、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詩歌。
2、理解詩歌中聯想與想象的作用,初步培養聯想與想象能力。
3、體會詩人的內心感受,理解詩人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1、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全詩。
2、理解詩歌中聯想與想象的作用,初步培養聯想與想象能力。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導入
在黑板上畫一行點,要由大到小。問學生:“看到這些點,你能想到什么?”(學生暢所欲言)你們的想象很豐富。看來,你們已經具備了做詩人一個條件。浪漫的詩人往往會借助種種想象來寄托自己的理想,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我國詩人郭沫若寫得一首極富想象力的詩:《天上的街市》。(板書課題和作者)
2、作者簡介。
先讓學生說,然后老師補充。(郭沫若,原名郭開貞,四川樂山縣人,我國的文學家、歷史學家。他的著作很多,文學方面有詩集《女神》、話劇《屈原》等。)
二、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朗讀這首詩
2、點一學生朗讀,其他同學和老師一起點評,從而明確重音、停頓以及字的讀音。
3、學生齊讀。
4、師配樂范讀:學生邊聽邊想象天上的街市有什么?(聽讀完學生回答,老師板書: 物品——珍奇(物) 天河——牛郎織女(人)
三、深入研讀
賞析第二——四節
1、分析主旨,體會情感
(1)你覺得是人所描寫的天上的街市是怎樣的?那里的人生活得怎樣?(學生回答,老師引導、補充,最后明確:天上的街市是美麗的,人們的生活是自由的、富有的、幸福的。)
(2)你知道牛郎織女的傳說嗎?(讓學生講傳說中的故事,學生講不到的地方老師補充)
(3)作者為什么要做這樣的改動?(從而引導學生理解詩人在詩中表達的情感,體會詩人的寫作意圖:天上美好幸福生活的描繪,表現了詩人舊時代黑暗現實的痛恨,對理想生活的向往,激發人們為實現這一理想而奮斗。) 如果學生需要,可適當介紹寫作背景 :和這兩年中,郭沫若三次從日本回國。這時,“五四”運動已過,中國正處于北洋軍閥混戰時期。面對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那“冷酷如鐵!黑暗如漆!腥穢如血!”的黑暗現實,詩人陷入了苦悶感傷,但他并沒有悲觀失望,依然不倦的探索和追求。就是這個時期,10月24日,作者寫下了這首《天上的街市》。
(4)品讀詩 根據詩中所表達的感情,處理好抑揚頓挫的節奏,努力讀出自己的理解,達到“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的境界。請同學們忘情的放聲朗讀這首詩。(學生自由朗讀,然后點學生朗讀,其他學生評價,再讓學生朗讀,如果有必要,老師可范讀)
2、品味詩歌的語言美: 你覺得這三節中哪些詞用的好?好在哪里?(先學生自己找,在書上勾畫、批注,然后小組討論,最后進行集體賞析)(啟發學生用換詞去詞的方法體會這個詞在這里的特殊含義或表達效果。
引導學生賞析以下幾個詞:
①用“陳列”修飾“一些物品”,表明店鋪中物品相當多,擺布很得當;
②用“世上沒有”修飾“珍奇”突出了珍貴奇異物品世上絕無。
、圻@里詩人連用幾個“定然”,似表達一種絕對肯定的語氣,而其實是他在不斷地想要說服自己天上的街市是存在的,他希望是這樣的,但殘酷的現實又使他難以相信,于是他只能靠喋喋不休的反復強調來證明。而這證明恰恰暴露了詩人內心的不堅定。含蓄地表達出一種對現實世界的失望和不滿情緒以及對美好生活的憧憬。“淺淺的”“不甚”“來往”“閑游”“提著燈籠在走” 表現出牛郎織女生活的幸福溫馨。)
(2)再有感情把這三節朗讀一遍
(3)試著背誦這三節。
賞析第一節
1、作者是怎樣想到天上的街市的?(學生回答)
2、賞析“明、閃、現、點”的準確和美感
3、朗讀這一節,指導學生讀出看到這幅流光溢彩的美景時的喜悅心情。
4、背誦這一節。
分析寫法
1、聯想 詩人由無數的街燈到無數的明星,明星是現實生活中存在的,這一由一事物想到另一相似事物的過程,叫做聯想。
2、詩人又由明星想到美麗的天上的街市,天上的街市是現實生活中不存在的,這一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礎上創造出不存在的新形象的過程,叫做想象。 四、拓展延伸 艾青曾經說過,沒有想象就沒有詩。詩人最重要的才能就是運用想象。下面我們來做一個聯想和想象訓練: (課后第二題:仿照示例,發揮你的想象和聯想,續寫下邊的句子。 示例:天上的明星現了,好像點著無數的街燈。
1. 牽牛花開放了,„„
2. 籠中的小鸚鵡,„„
3. 月光照在地上,„„
4. 我不在父母身邊的時候,„„
《天上的街市》課堂教學實錄 篇5
課前板書:奇思妙想
師:浩瀚的蒼穹曾經引起我們古老的祖先多少聯想,無窮的宇宙曾經帶給我們睿智的先人多少想像,今天就讓我們插上聯想和想像的翅膀,一起走進“奇思妙想”的世界。
師:首先請同學們回憶出記憶的長河里的與天空有關系的民間故事和傳說的名字來。
生:牛郎織女
生:后羿射日
生:夸父逐日
生:嫦娥奔月
師:奔月的嫦娥在天上幸福嗎?
生:不!
師:是啊,在嫦娥的世界里,天空是寂寞的,寒冷的,唐代詩人李商隱寫過這樣的詩句: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但是,在我國現代新詩的開創詩人郭沫若的詩篇《天上的街市》里,天上的景象卻不是這樣的,今天,我們將學習這首小詩。(板書課題)
師:誰給我們介紹一下郭沫若先生呢?
生:他是四川樂山人,是魯迅后的又一個文學巨匠。《星空》收集了他30多首詩,其中就有我們今天學的《天上的街市》
師:那么,同學們知道詩人郭沫若的代表作品,也是新詩發展史上的第一部詩集的名字嗎?
生:(齊答)《女神》!
師:很好,如果我們想知道大詩人的另一部新詩集《女神》是如何開了一代詩風的話。就請同學們課后找來看看。
現在,請同學們閉起雙眼,跟著老師一起登臨天上的街市。(教師范讀全詩)
師:詩歌是藝術,朗讀詩歌同樣也是一門藝術,我們在朗讀詩歌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體會這首詩呈現出來的恬靜、明麗、清新的畫面,美好、恬靜、自在是這首詩的感情基調。我們朗誦時應該注意節奏不宜太強,聲音不宜太響,速度不宜太快,可以輕松、柔和、舒緩一點,F在哪位同學能為我們試一試呢?
(請一名同學朗讀)
師:好極了。
現在,讓我們一起隨著音樂再一次誦讀這首詩。(師生齊讀全詩)
師:這首詩中一定有很多的句子深深地打動了你的心,你能把它讀出來,并說說他是如何使你深受感動的嗎?
生:我喜歡“我想那縹渺的空中,定然有美麗的街市”,因為“縹渺”這個詞寫出了天空的特點,“定然”則讓我感覺到這是肯定的,不容懷疑的。
師:那么你能為我們解釋一下“縹渺”這個詞語的意思嗎?
生:“縹渺”就是形容隱隱約約,若有若無。
師:說得好極了。還有其他的喜歡內容嗎?
生:我喜歡“遠遠的街燈明了,好像是閃著無數的明星;天上的明星現了,好像是點著無數的街燈”,這里運用了比喻的修辭,寫出了燈光與星光輝映的美景。
生:我喜歡“街市上陳列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上沒有的珍奇”,“世上沒有的珍奇”給人以無邊的遐想。
生:我也喜歡“遠遠的”這一段,句式整齊,相互比喻。
生:我喜歡“不信?請看那朵流星。是它們提著燈籠在走”,好像是在和我們對話,感覺特別親切。
生:我也喜歡這一句,因為在這里,詩人巧妙地把天上的流星比喻成是提著燈籠為牛郎織女引路的人。新穎而又奇特。
……………
師:這的確是一首非常優美的小詩,它是如此深深地打動了我們的心。天上真的有街市嗎?當然沒有。這是詩人從現實街燈的人間世界,聯想到宇宙星空的天上街市。一切想象都要有生活做基礎或者做投影的,詩人想象中的世界,實際上是他“心造”的人間樂園。聯想與想像是詩歌不可或缺的雙翼,失去聯想與想像的詩歌是沒有生命的。同學們能把詩歌當中的聯想的詩句找出來嗎?(板書:聯想與想像)
生:遠遠的街燈明了,好像是閃著無數的明星;天上的明星現了,好像是點著無數的街燈。
師:從這一段詩句中,我們能發現聯想有什么特點呢?
生:就是由一個事物想到另一個事物。
生:這兩個事物之間還要有聯系。
師:說得對極了。讓我們請女同學集體誦讀這一節詩,大家注意體會作者是從哪里出發進行想像聯想的?
生:詩人是抓住街燈聯想明星,又抓住明星聯想街燈,連用兩個“好像是”就把地上的街燈和天空的繁星連接起來了。
師:總結的很好。同學們,你們也能夠運用這樣的比喻造這樣的聯想的句子嗎?
生:能!
。▽W生各自準備,教師巡視)
師:準備好了嗎?
生:夜空中彎彎的月亮,好像一艘兩頭尖尖的小船;停泊在岸邊的小船,好像夜空中彎彎的月亮。
師:這是多么美麗的聯想。
生:花園里的花兒開了,好像是孩子們燦爛的笑臉;教室里的孩子笑了,好像是一朵朵盛開的鮮花。
師:啊,那就讓我們綻開五十張燦爛的笑臉,盛開五十朵鮮艷的花兒吧!
生:天上一閃一閃的星星,好像是地上孩子們眨動的眼睛;孩子們好奇的眼睛,好像是滿天閃爍的星星。
師:這是從朱自清先生的《春》那里化用來的句子呀,多美!
生:東方升起的那輪火紅的太陽,是正在升起的五星紅旗;冉冉升起的五星紅旗,正是照耀世界東方的旭日。
師:妙!
生:與我們朝夕相處的辛勤的老師,是一支支燃燒自己、照亮別人的紅燭;在暗夜里給你光明、給你溫暖的紅燭,就是我們敬愛的老師。
師:謝謝你的贊美,我還要繼續努力。
生:隔開祖國親人和臺灣同胞的海峽,就好像那條劃開有情人的銀河;隔開牛郎織女的迢迢銀河啊,就好像讓骨肉不能相聚的中國臺灣海峽。
師:是余光中先生的《鄉愁四韻》給你的靈感嗎?
生:是的。
師:同學們,聯想讓我們品嘗到了在兩個相似的、或者有某種共同點的事物之間進行溝通的樂趣,那么豐富的想像則會讓我們展開飛翔的翅膀。
首先,請同學們先來看看詩人的想像吧!
“我想,那縹渺的空中,
定然有美麗的街市,
街市上陳列的一些物品,
定然是世上沒有的珍奇。
我想那淺淺的天河,
定然是不甚寬廣,
那隔著河的牛郎織女,
定能夠騎著牛兒來往。
我想他們此刻,
定然在天街閑游,
不信,請看那朵流星,
是他們提著燈籠在走!保◣熒R讀)
師:聰明的你們,能夠想像得出,牛郎織女還會做些什么呢?
生:我想牛郎織女還會帶著他們的孩子游戲,孩子們歡樂的笑聲,會蕩漾在銀河兩岸。
生:我想,我會到牛郎織女的家中做客,他們熱情招待我這來自牛郎的故鄉的朋友,請我吃天上的月餅,然后和我依依惜別。
生:我想,牛郎織女正在天街閑游的時候,忽然下起了小雨,他們會帶著他們的孩子在桂花樹下躲雨,嫦娥姐姐會用甜美的桂花來款待他們。
生:我想,牛郎也會思念地上的家鄉,那時候織女就會與牛郎攜手回到人間。看見人們的幸福生活,他們又會流連忘返。
………………
師:是啊,在詩人的美好想像中,牛郎織女過著美滿幸福的,自由自在的天堂生活,同學們應該注意到了,詩人這里對天上生活的描繪與這個民間故事是有所不同的。詩人為什么會作這樣的想像呢?
生:因為那時候的詩人希望大家都能夠過上這樣的幸福生活。
師:這樣的幸福生活在詩人所處的那個時代,只是一個期待實現的夢想,這個夢想描繪了詩人理想中美好幸福的生活,表現了詩人向往光明,追求自由幸福的熱情。(小結)詩人的意圖是明顯的:天上的街市比人間美好,這也從側面流露出他對人間現實的不滿。我們現在可以看出:他以天上的美好光明,反襯人間的丑惡黑暗;他以天上的恬靜富饒,反襯出人間的污濁貧窮;他以天上的自由幸福,反襯出人間的冷酷痛苦。而現在,我們的生活與詩人當年的想像一樣。那就讓我們在音樂的陪伴下,再一次重溫詩人的這份夢想,再一次品味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師生齊讀全詩)
《天上的街市》課堂教學實錄 篇6
南京市第十三中學紅山校區 ◆楊小軍
這是一所剛建的中學,今年暑期我剛剛調進來,學校為了擴大知名度,要求年輕教師開公開課,我義不容辭地開了一節《天上的街市》,現將上課實錄整理如下:
“學生們,晴朗的夜空,往往星光燦爛,當我們仰望星空時,常常會有許多遐思幽想,我們女學生常常把心里話告訴星星,讓星星分享我們的快樂、憂愁……五四運動之后,有一位中國作家,經常獨自仰望星空,他不僅用眼睛眺望繁星,更用心靈感受星星,讓心靈與宇宙直接對話,借那幽幽閃星寄托自己的憂愁。這位作家就是詩人郭沫若,今天,就讓我們來感受一下他與宇宙的私語!
說完,我就出示課件《天上的街市》。
“請學生仔細閱看我課前發給你們的幾篇有關郭沫若的介紹、寫作此詩時的社會背景的材料!
話音剛落,學生們開始閱看材料。我看到一位學生一邊讀一邊勾畫,便表揚他:\"這位學生們做得非常好!他一邊讀一邊勾。大家要向他學習!”
過了一會兒,我看見學生都抬起頭,估計基本看完,我說:“剛才大家通過閱看材料,了解詩人及創作此詩的社會背景,請學生們根據個人的理解,自由朗讀這首詩歌!
學生們開始朗讀。我來回巡視,不時提醒沒有大聲朗讀的學生讀起來。
2分鐘后,學生們朗讀的聲音漸漸小了,顯然,絕大多數學生都已經朗讀完畢。 于是我說: “哪位學生來誦讀這首詩?”
沉默幾秒鐘后,一女生舉手,“好,你很勇敢,請你來朗讀一下!迸酒饋,流利的讀完這首詩。我沒有立刻評價該女生的朗讀,而是說:“請你說說自己這樣朗讀處理的理由。”
“通過剛才閱讀材料,我認為郭沫若有些情緒低落,但他又對美好生活向往,所以應該讀出向往、低落的感情基調。”
“聽了這位學生的朗讀,你們認為讀的怎么樣,我請一位學生點評一下!
一男生站起“剛才她讀的還行,不過沒有感情!
“剛才這位女學生讀的很流利,但是讀的語調較平,重音,節奏掌握得不是很清晰,但她對文章基調分析的很對。下面楊老師給大家讀一遍,請大家認真聽。朗讀本身就是一種理解。剛才我聽部分學生朗讀,我就感到他沒有讀進去,他只是在發音。其實,當你抑揚頓挫讀的時候,就已經將你自己的理解、你的感情表達出來了。同樣,下面楊老師的朗讀,就融入了楊老師感情,也體現了我的的理解。請學生們在聽的時候,拿起筆,勾畫出詩歌的節奏、重音。突出句中的主要思想、強調句中的特殊感情和詩歌中出現形象的字詞要重讀\"
“遠遠的街燈明了,好像……”在悠揚的樂曲中,我想到以前還是單身漢時,下班回家總是伴著星星,看著萬家燈火,特別向往那種幸福、溫馨、團聚的生活,今天讀到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特別的動情。讀完之后,久久沒有說話,我看學生們也沉浸在其中。
“老師這里把這首詩節奏、重音已經標注好,請學生們對照一下自己的劃分,看看有何不同!
說完,我就出示課件。“請學生們對照課件上的節奏、重音,醞釀一下感情,自己再自由朗讀,然后我請各學習小組來朗讀,看哪一小組讀的即流利又有感情!
學生開始朗讀起來,一分鐘過后,學生按照學習小組集體嘗試朗讀起來,兩分鐘后,各組學生已經坐直身體,我知道他們都做好了準備,“好,請一、三、五、七組學生依次把這首詩朗讀一下,其他學生注意傾聽,聽聽他們是否把作者感情讀出來了。一組開始!
四分鐘后,四組都讀完了,二組的一位學生舉手,“請這位學生發表一下看法!
那位學生站起來說:“剛才幾組學生讀的很流利,但重音好像過分強調了些!
“這位學生發言很好,我們讀課文時不要過分強調重音,要自然些,比如:我想他們此刻,定然在天街閑游!碑攬鑫野堰@詩句讀了一下,我看見部分學生若有所悟的點了點頭。 “剛才大家都能準確、流利地朗讀這首詩,下面請學生們讀一讀下面這些詩句,揣摩一下這些詩句有何不同。”
我邊說邊出示課件:那隔著河的牛郎織女,我想那隔河的牛女,是他們提著燈籠在走。那怕是他們提著燈籠在走。
學生小聲的自己讀著,過了一會兒,一位女學生舉手發言:“我覺得二、四兩句讀起來有些別扭,而且‘牛郎織女’比‘牛女’更好一些,更清楚一些!
“這位學生發言很精彩”我補充道,“‘牛郎織女’確實比‘牛女’意義更準確,音節讀起來更舒緩,更符合此首詩的意境。由于詩人是五四運動時期所寫,那時正是白話文代替文言文的時期,語言不像現在這樣嫻熟、通暢。通過這幾句的揣摩,告訴我們,文章要多讀,在讀中感受語言的和諧美,感受語言的情趣美,增強我們的語感!
“剛才,我們通過朗讀來身同感受郭沫若的脈搏,下面我們將通過文章的學習,走進詩人的內心。請大家思考這樣幾組問題:1、詩人由遠遠的街燈聯想到什么?為什么會產生這樣的聯想? 2、詩人看到明星景象時產生了那些遐想? 3、天上的人們生活是怎樣的呢?”
我的話音剛落,學習小組長就召集成員展開討論。討論聲漸漸減弱,一小半的學生舉起了手。我請了一位男學生站起來回答第一個問題!霸娙擞蛇h遠的街燈想到了天上的明星,這兩者之間都是亮的!蔽易穯栆痪洹叭绻挥幸槐K街燈,我們看它會不會想到明星?”“不會,詩中說的是無數的街燈像明星!蹦菍W生補充道。“由街燈想到明星,因為兩者之間有相似之處:1、都是亮光體2、數量都很多,而且遠望街燈和遠眺星空非常相似,所以詩人由遠遠的街燈自然而然聯想明星。”
“詩人由遠遠的明星想到了哪些事物?” 我對全體學生說道。
學生一陣小聲討論后,一位男學生舉手回答:“詩人想到了天上的街市,街市上的物品,以及牛郎織女的生活!薄皠偛胚@位學生找的較準,那么他所講的街市等現實存在嗎?”我追問了一句,學生集體回答:“不存在,是詩人想象之景。”“詩人筆下的天上生活是什么樣的生活?詩中哪些詩句可以說明?”我繼續追問道。許多學生又仔細閱讀起詩歌來,過了一會兒,有學生舉手了,我等了一會兒,看見舉手的人多了一些,請了一位男學生回答!疤焐系纳钍歉蛔愕,詩中有一句街市上陳列的物品,是世上沒有的珍奇!薄斑@位學生說的很對,哪位學生能補充完整些?”我剛說完,一位女學生舉手,“請你來補充”我笑對她說!疤焐系纳钸是自由、幸福的,光明的,美麗的,詩中講有美麗的街市,定能夠騎著牛兒來往,天上有無數的明星! “這位女學生說的很準確、很完整”我稱贊道,“那么作者為何要對傳說中的牛郎織女的故事情節做這么大的改動?請大家聯系社會背景來思考?”(事前發的材料中有傳統牛郎織女的傳說)
我拋下這個問題后,教室鴉雀無聲,個個緊鎖眉頭在思考,個別幾個則在討論,沉寂之后,一位女學生舉手回答:“傳說中牛郎織女被天河阻隔,一年見一次面,現在牛郎織女可以自由來往,可以在天街閑游,他們很幸福,結合詩人所處的社會,我認為這是詩人對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太精彩了”我情不自禁的夸贊道!霸娙耸衷鲪寒敃r的黑暗現實,但在人間又找不到光明、自由和幸福,只有借助聯想和想象 ,描繪了天街美好的生活圖景來寄托自己的理想,表達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課前大家在預習的過程,產生了一些問題,我把問題歸納了一下,主要有兩個:1、詩中為何用那朵而不用那顆來形容明星?2、詩歌的第一小節是不是可以去掉?哪位學生來解決這些問題?”
話音剛落,有學生舉手回答:“我來解決第二個問題,第一小節不能去掉,因為詩中后三小節的內容都是在第一小節現實基礎上想象的,不可以省略!薄胺治龅煤軐,想象必須在現實的基礎上才能展開”我補充到。
教室又陷入沉寂。我對全體學生說道:“平常我們常用朵來形容什么?”“花”學生答道!盎▋航o人怎樣的感受”我啟發地問道!盎▋汉苊篮谩睂W生繼續答道。“我知道了”兩位男學生恍然大悟地叫起來。我示意其中一位站起來回答,“這里用朵形容明星,說明流星如花兒般的美麗,映襯天上的生活像花兒一樣美好!蹦俏粚W生剛說完,我觀察到許多學生眉頭舒展開了,“剛才這位學生講的很精彩,任何問題只要我們由表及里地抓住關鍵點,就會攻破它”我小結道,“讓我們一起把這首詩有感情的朗讀一下。”我和學生們一起有感情得朗讀開來。
“讓我們一起來輸理一下詩人的思路,詩人由無數的街燈聯想到無數的明星,由明星想到了天上的街燈,想到了天上的街市,想到了物品、珍奇,想到了牛郎織女的生活。這里詩人運用了聯想和想象,什么是聯想?什么是想象?”我邊問邊出示課件。“通俗的講:聯想是由此及彼,想象是無中生有”我補充道,為了便于學生理解,我舉了兩個例子:“1、我班許悅學生在上周的《距離》隨筆中就運用了聯想,她由距離聯想到《南京零距離》,聯想到主持人孟非,聯想到趙本山演的小品《昨天、今天和明天》中‘距離產生感情’這句話;2、學生們愛看的《哈里•波特》,這本書講述的故事就是運用了想象。下面請大家做一組有關聯想、想象的練習”.說完,我就出示課件:圖形聯想.
我先做示范:“比如三角形,我們把它倒過來,我聯想到中國古代計時的沙漏,聯想到我們要珍惜時間,請大家讓思維馳騁,讓智慧火花進行碰撞.”兩分鐘后,我試探性的說:“我請第一排的學生來說一說,其他學生注意聽,看他們講的好不好?”第一位學生站起來說:“我由直線聯想到地平線,想到日出日落.”第二位學生站起來說:“我由圓想到了太陽.”第三位學生站起來說:“我由圓想到了硬幣.”第四位學生站起來說:“我還沒有想好.”第五位學生站起來說:“我由曲線想到心電圖,從而想到健康.”第六位學生略帶愧疚的站起來說:“我沒有想好.”第七位學生站起來說:“我由四邊形比三角形多一條邊,而四邊形卻沒有三角形穩定聯想人不能太貪婪,否則會像四邊形一樣不穩定.”第八位學生慢慢得站起來說:“我還沒有想好.”“剛才這幾位學生發言,尤其是第五、第七兩位學生發言很精彩,深刻,這些學生的發言如同鑰匙,打開了我們思維之鎖,在座的學生一定有精彩的聯想,課間請學生們相互交流一下.”我小結道!跋旅孢有一道想象題:‘雨細細簌簌的下著,把荷塘籠罩住,微風徐來,吹動了蓮葉.池塘周圍有幾朵紅蓮 ’。由于時間關系,請大家課后按要求完成!
“最后,請大家和我一起再把《天上的街市》有感情地朗讀一遍。”音樂聲響起,學生們開始朗讀.。
“同學們再見!”
“老師再見!”
教學后記:
我在這一節課教學設計上,能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獲得基本的語文素養,這節課重視學生誦讀,讓學生在誦讀實踐中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發展語感,通過朗讀加深體驗與領悟,尊重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通過聯想、想象的訓練,發展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 ,激發想象力。我注意發揮師生雙方在教學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讓教學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但對話并不是讓學生自發的討論,而是在教師的引導下,讓學生帶著自己的經驗、情感去鉆研詩歌,進而領悟詩人的思想感情〔也就是李鎮西老師所說的“把自己的心擺進去”,或者說“用自己的心去感受作者的心”〕。教師應該參與其中,營造一種平等、和諧的對話氛圍,讓每位學生都能做到感情融匯感情,思想碰撞思想,同時,教師的感情和思想也應該參與到學生的感情和思想之中,分享學生的收獲。為此,我設計了五個環節來體現我的教學思想:
一是發給學生相關材料,讓學生自己去篩選感興趣的材料。這不僅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詩歌的興趣,而且還可以培養學生初步處理信息的能力。
二是重視讓學生聯系社會背景,對作品的思想感情傾向通過朗讀作出自己的評價。
三是通過誦讀、品味、感悟三環節,讓學生更多的直接接觸詩歌,獨立閱讀詩歌。教師要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個人體驗,讓學生在交流和討論中,作出自己的判斷。提倡學生提出自己的看法,這樣能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對詩歌的理解和體驗,讓學生有所感悟和思考。
四是注重語言的積累、感悟和運用,詩歌要求學生多誦讀,因此在教學中我設計讓學生多誦讀,讓學生在反復、比較的誦讀實踐中增加語感,發展語感,加深領悟。
五是設計聯想、想象訓練。語文教學不僅要注重語言的積累 、感悟和運用,還要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促進學生持續發展。
獨居斗室,望著一打厚厚的文稿,細細梳理著自己紛亂的思緒,驀然發現新年的鐘聲又要敲響了。抬頭望見墻壁上屈原那句讓人熱血沸騰的詩句——“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腦海中不僅一震:這本小冊子就叫《求索》吧,畢竟她是我們精心思索與探求的結果。
古人曾云:“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教育抑或是教書又何不如此呢?教而不思也是殆啊!在教學中思索,在思索中求的真知,在真知的指導下獲得教育的成功,這才是教育本身的良性循環。我們高一上海部語文組的同仁們一開始便將備課、教學和反思緊密地結合在了一起。為了在充分共享智慧的基礎上尊重老師的個性,我們經過思索和探求之后,獨創“二預案”式集體備課模式;為了讓學生充分領受不同的教學風格,共享老師這種“資源”,我們嘗試了輪流上大課的授課方式;為了在應試教育的大背景下貫徹素質教育,我們探索了“活動——發展”作文課、“推火車”式古文探討課、“小記者”式社會調查課以及網上作文等。是因為反思,我們在前進;是因為探索,我們在收獲?吹玫矫恳黄谛笊隙加形覀兏咭簧虾2空Z文老師的論文;看得到每一本《鐘書》上我們的學生占據的半壁江山。雖然鮮花的背后總飽含心血與淚水,但我們前行的步伐并沒有因之而停滯。文言知識過關,《美文選粹》的編輯出版,是我們針對上海高考的特點推出的我們的思索成果。
當歲月真的就這樣流逝的時候,我們每個人都在回味一個學期的生活,并期待著來年的步伐會更加堅定,于是,我們組織編寫了這本《求索》。她是我們尊重集體研究式規律的基礎上的個人智慧的展現。集體研究式備課的基本流程是“個人——集體——再個人——再集體——再個人”,集體的備課甚至是共識的達成,它只是給我們提供一個路標,它不是路的本身,更不應該是約束老師教學個性的枷鎖。集體備課提供的是老師們智慧共享、知識共享、資源共享的平臺,而不是捆綁在一起的“齊步走”的木頭孩子。這本小冊子恰恰就是在“再集體”的基礎上我們“再個人”的思索或者是整合他人的觀點的體現。
讓我們倍感欣慰的是我們的老師都是在自己的本學期的教學實踐中得出來的屬于自己的東西,避免了以往他人的用自己熟練的或定論的東西來寫所謂的感悟和思考。大家可以看出我們的“案例與反思”與理想的狀態似乎有很大的差距,但她畢竟是我們以自己的視角審視的結果。正如我們不能因為一個嬰兒的步履蹣跚就說他永遠也不會走穩一樣,您也不會因為我們的不足而將之否定無遺。如果真的可以說每一個腳印都可以代表進步的話,相信我們也在進步著,畢竟我們在思考著、在探索著。
路,不是一個有盡頭的概念;探索,也不是一個有極限的詞語。站在今天的臺階上我們不敢說自己已經站在了某種高度,“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將是我們永遠的信條,我們高一上海部語文組全體同仁將背負著我們所堅信的格言,乘著我校教育教學改革的東風,奮然前行。
每一項成績的取得,都有無數關注的眼神和辛勤的付出。一個學期以來,我們的每一個腳步中都灑下了兩個學部領導的汗水,在這里我們對您表示最深的敬意和最真的感謝。也感謝語文學科委員會賈校長和劉主任的大力支持并在百忙中抽出時間為我們寫下序言。
往者已兮,來者猶未,《求索》是我們今朝的收獲,求索更是我們前行的主題。
寥寥數語,權為后記。
編者
2003年12月24日
作者郵箱:
梅洪建 an li(網友來稿)
《天上的街市》課堂教學實錄 篇7
一、 說教材———教材分析
整體把握 《天上的街市》是詩人郭沫若1921年創作的一首現代格律詩。詩人由現實中街燈聯想到天上的明星,再由天上的明星聯想到街燈,進而想象天上的街市,想象天上美麗的景色,想象天上街市里的珍奇,想象過著幸福生活的牛郎織女。通過對天上美好生活的描繪,表現了詩人舊時代黑暗現實的痛恨,對理想生活的向往,激發人們為實現這一理想而奮斗。因此,這首詩使那個時代的讀者很自然的通過對比認識現實的黑暗,激起對理想的向往并為之而奮斗。今天,我們學習這首詩仍然有新的意義。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語文常識 1、 了解作者作品:郭沫若、詩集《女神》、話劇《屈原》2、 了解現代詩、新格律詩、民間傳說、神話故事等體裁有關知識。
基礎知識 1、注意下邊字詞的讀音和寫法——隔、甚、縹緲、陳列、定然、珍奇、寬廣、閑游。2、初步培養煉字、煉句、精心構思與藝術概括能力。
文學積累 誦讀涵詠,背誦全詩。
能力目標 1、 培養學生積極動腦思考,踴躍舉手發言的良好學習習慣。2、 培養學生想象、聯想、創新能力。3、 學習朗讀,初步培養詩歌朗讀欣賞能力。
心理目標 1、 鼓勵學生大膽表述自己的觀點,克服膽小、怕羞、自卑等不良心理。2、 及時肯定學生的創新思維,培養學生成就感、認同感。3、 帶領學生欣賞美、感受美、創造美、進行美的熏陶,培養健康的審美情操。
德育目標 情感滲透:領會本詩在優美的意境中蘊涵的深刻道理,明確今日幸福美好的生活來之不易,人人都應自覺愛護我們生活的家園,保護環境、美化生活,建設祖國。
教學重點 1、 聯想與想象、創新能力的指導訓練。2、有感情地朗讀,體會詩歌創造的美好意境。3、 理解詩中作者表現的追求光明和理想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培養聯想和想象、創新的能力,體會這首詩聯想與想象的表達作用。因為詩是一種特別富有想象與聯想的藝術,“精鶩八極,心游萬仞”,“觀古今于須臾,攬四海于一瞬”,沒有想象與聯想,就沒有詩歌;沒有創新,就沒有詩的生命力。
二、 說教法——教學方法
為了充分調動學生,使學生主體真正動起來,讓課堂活起來,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主動參與學習,本課可以嘗試多種教學方法的有機結合,以優化課堂教學:
教學方法 說 明
計算機 多媒體 輔助教 學法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現代化教學手段對于優化語文教學方法,提高語文教學效率具有重要作用。馬克思曾指出:“勞動者利用物的機械的、物理的和化學的屬性,以便把這些物當作發揮力量的手段,依照自己的目的作用于其它的物……這樣,自然物本身就成為他的活的器官!濒斞敢苍涱A言:“用活動電影來教學生,一定比教員的講義好,將來恐怕要變成這樣的!北菊n可以嘗試利用多媒體計算機制作cai課件,精心編輯文字、圖像、動畫、聲音、視頻等,創設一個有歌有舞有詩有畫,輕松活潑的學習詩歌的良好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濃厚興趣。采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法是現代教育技術的一項基本要求。新大綱規定:重視創設語文學習的環境,溝通課本內外、課堂內外、學校內外的聯系,拓寬學習渠道,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多媒體計算機的運用能很好地增加容量,實現這個重要目標。
誦讀法 “書讀百遍,其義自現”,詩歌的教學尤其注重朗讀。教師應針對學生實際,了解學生實際朗讀水平,有效地指導朗讀,在停頓、輕重、長短、升降、節奏、韻律、情緒等的處理上著重指導強調。朗讀可由教師表情范讀、學生集體朗讀、個別朗讀、小組朗讀、分男女朗讀等,形式靈活多樣。通過反復朗讀品味,體會詩中巧妙的藝術構思,強烈的感情色彩,優美的意境,凝練的語言,鮮明的節奏,和諧的韻律,從而理解詩的內在思想意義。本文為現代詩,語言樸素易懂,更適合學生在反復誦讀中理解掌握。
啟發式教學法 由于本詩為新詩,語言通俗易懂,初中生在已有的語文知識基礎上要讀懂本詩并不難,教師應從學生的實際出發,重點突破本課教學重點——聯想和想象、創新思維能力的指導與培養。為此,教師可采取“設計問題——啟發想象與聯想——討論、回答”的教學環節,以啟發法、引導法貫穿全課。特別是在啟發、聯想的方法指導上,在學生學法指導上更應以啟發為主。教師應真正落實到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角,讓學生的主體作用完全發揮出來。美國教育家杜威的實用主義教學過程理論特別強調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只有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處理好教師的主導、啟發地位,才能真正達到教學效率的最優化。
讀寫結合法 列寧指出:“從生動的直觀到抽象的思維,并從抽象的思維到實踐,這就是認識真理,認識客觀實在的辨證途徑!币虼耍兄、理解、實踐是人類認識活動的規律,也是語文教學過程中學生認識活動的規律。學生知識的掌握、能力的提高、良好的心理品質的培養、高尚道德情操的形成都可以通過這一方法,以課堂口頭作文訓練或課外練筆的形式,實現教學目標。本課練習的設計要求學生大膽展開想象聯想的翅膀,勇于創新,把詩歌改寫成記敘文,盡量發揮自己的創意,寫出不避荒誕離奇的想象文章來。
多種方法的綜合,強調學生的主體作用,鍛煉了學生動腦、動口、動手的能力,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活躍了課堂氣氛,優化了課堂教學。
三、 說學法——學法指導
學生在充分預習、熟悉課文的基礎上,必須掌握以下學法:
學 法 說 明
自主學習法 要求學生必須學會使用工具書,養成看課文注解,自學課文的好習慣,自主參與到教學的各個環節中去,如課前預習、課上積極思考踴躍發言、課后及時復習鞏固等。對這樣通俗易懂的現代格律詩,經過自學,應基本理解詩歌內容、讀準字音、正確停頓、有感情地朗讀。我國的當代教育家魏書生、錢夢龍、黎世法等人的教學論都特別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法。
誦讀品味法 要求學生在自主學習,掃清文字障礙,初通文意后,能通過反復涵詠朗讀品味,讀出詩歌的韻味,還課堂以朗朗書聲。通過讀可以加深對詩歌內容的理解,培養學生對詩歌的閱讀欣賞愛好,對學生進行美的熏陶,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優秀文化的精神。
創造性學習法 要求學生有豐富的想象力,大膽創新的精神,學會聯想、想象、體味、感悟、遷移、轉換,才能創造出屬于自己的新的東西來,嘗到學習與創造的成功的喜悅。我國著名教育家王森然的王氏教學理論以及徐錦熙的三段教程論都特別重視學生的發展性創造實踐,日本東京文理大學的垣內松三教授的教育理論也極力推崇讓學生進行創造性學習,足見,創造性學習法是有其較強科學性的。
四、說程序——教學過程(本課可安排1課時)
教學環節 教學內容 設計意圖
導 入 觀看vcd歌曲《小星星》,師生齊歌唱。 通過看、聽、師生共同歌唱,放松學生緊張心理,激發學生興趣,營造一個輕松愉快的教學氛圍。
引入新課 教師介紹作者郭沫若,明確本詩為新詩,現代格律詩,介紹本詩創作背景。 讓學生了解有關文學常識,明確本文文體特點,初步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初讀課文(粗讀) 1、 閉上眼睛,聽錄音,在頭腦中展開聯想想象。2、 根據學生實際,初步指導朗讀,適當正音正字。 進一步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為引入學習重點——指導聯想、想象作準備。
重點難點突破 1、 教師啟發聯想、想象,指導訓練方法。明確:聯想,就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過程。如由明亮的街燈聯想到無數的明星。想象,就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礎上創造出新形象的過程。如天上街市的美麗屬于想象,由街市再想到人,想象牛郎織女怎樣過著自由幸福的生活,更是進一步的想象。2、學生思考,完成聯想、想象創新思維訓練題目。聯想:①木質——皮球②天空——茶③月亮——鋼筆想象:①剛開的牽;ㄏ瘛诨\中的小鸚鵡像—③月光照在地上像— 教師主導,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及時鼓勵、肯定學生,以實現本課教學的各項目標。
再讀課文(精讀) 1、 指導精讀,揣摩字句:“閃著”、“點著”、“來往”、“閑游”等。2、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爭取熟讀成誦。3、 討論:①詩中哪些句子是寫實的?它們起什么作用? ②詩中哪些句子是寫想象的?它們起了什么作用? ③詩中的牛郎織女和傳說中的牛郎織女命運有什么不同?作者為什么要這樣寫? 1、 初步欣賞感受詩歌煉字煉句的藝術。2、以讀促學,增進對詩歌內容的理解。3、 進一步深入理解課文。
知識遷移能力強化 1、 改寫課文,把本詩改寫成記敘文(可作口頭作文或課外練筆)。2、 嘗試自己創作新詩(現代詩)。 進一步培養學生想象、聯想、創新能力,激發學生愛好文學的興趣。
總結課文 教師引導學生回顧本課教學內容,由學生總結歸納,教師適當補充強調。 讓學生再次明確本課重點、難點,學有所得。
布置作業 1、 整理筆記2、 背誦全詩。3、 課外練筆(見上)。 強化重點,溫故知新。
上一篇:創設文本情境,授之以漁場——對《天上的街市》一詩的...
下一篇:《天上的街市》說課稿(2)
《天上的街市》課堂教學實錄 篇8
目標要求:
1、理解詩中表現的追求光明和理想的思想感情。
2、體會聯想和想象的表現作用,培養聯想和想象的能力。
3、學習誦讀詩歌,培養讀詩興趣。
教學重點:
1、聯想和想象的作用,聯想力和想像力的訓練。
2、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全詩。
教學方法:
以誦讀法為主。引導學生在反復誦讀中調動聯想和想像,不斷加深對詩歌意境和作者感情的理解,進而培養學生讀詩的興趣。
教學過程 :
一、導入 ,激發學習興趣。
1100多年前,一位唐代詩人凝望著星斗滿天的夜空,有感于宮女的幽怨,寫下了一首七言絕句: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椗。82年前,又有一位現代詩人在燦爛星空的誘發下,創作出一首充滿浪漫主義色彩的著名詩篇——《天上的街市》。
二、范讀,初步感知詩歌。
1、教師配樂朗誦,學生感知詩歌內容。
2、指導朗讀的節奏和重音,師生齊讀。
三、誦讀,理解詩歌大意。
1、引導學生學習詩歌第一、二節。
、拧斑h遠的街燈明了”告訴我們什么信息?
——表明時間是晚上,天已經黑了。
⑵詩人面對黑夜看到了什么?
——理解第一節詩中的聯想。聯想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過程,包括接近聯想、類似聯想、對比聯想和因果聯想等。
、窃娙擞质窃鯓訉懙搅私质泻臀锲返模
——理解第二節詩中的想象。想象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礎上創造出新形象的過程。
、仍娙嗣枥L想象之物時流露出怎樣的情緒?
——天上的生活繁華富庶,美好幸福,令人無比向往。
2、學生自由討論詩歌第三、四節。
、胚@兩節詩又寫了什么內容?
——運用想像,描寫牛郎織女在天上的生活。
⑵請用優美的散文語言描繪牛郎織女在天上的生活。
——他們獲得了自由,能夠騎著牛兒,淌過不甚寬廣的天河,時時來往,天天相見。白天,他們男耕女織,一家四口其樂融融;夜幕降臨,他們手提燈籠,閑游天街賞景購物,生活過得美滿幸福。
3、誦讀全詩,再現詩人聯想、想象的過程。
四、品讀,理解作者感情。
1、詩人描寫的牛郎織女的命運與牛郎織女的傳說有何不同?
——在詩人的想象中,天河不再成為阻隔牛郎織女的障礙,他們自由來往,無拘無束,過著自由、幸福、快樂的生活。
2、本詩表現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教師穿插介紹寫作背景。
——1919年5月4日,一場轟轟烈烈的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運動在全國展開,許多志士仁人為此熱血沸騰,以為黑暗的中國從此有了新的希望。不久,“五四”運動的高潮一過,中國又陷入了死一般沉寂的黑夜中。此時,詩人郭沫若從日本回到祖國,目睹現狀,他一度的興奮激動變為了苦悶感傷,但他并沒有悲觀失望,依然執著地尋求光明與理想。凝望星空,他寫下了這首詩。
——表現了詩人追求光明、自由、幸福生活的思想感情。
五、美讀,背誦全篇詩歌。
1、師生配樂朗讀全詩,再現詩人的思想感情。
2、學生結合音樂背誦全篇詩歌。
六、課堂小結。
詩人巧妙運用聯想和想象,從地上聯想到天上,又想象天上的街市和牛郎織女的幸福生活,表現了作者對黑暗現實的痛恨,對理想生活的向往。
七、布置作業 。
1、聯想想像訓練。
、派钋飼r節,落葉飄零?吹郊娂妷嬒碌穆淙~,你會聯想到什么?走在鋪滿落葉的鄉間小路上,你又會想些什么?
、埔桓⌒〉南灎T,卻能劃破無邊的黑夜,放射出耀眼的光芒。一看到蠟燭,我就會聯想到 ,想到他(們) 。
2、推薦朗讀郭沫若的詩歌。
板書設計
天上的街市
郭沫若《星空》
聯想 街燈(明)→(閃)明星
光明
明星(現)→(點)街燈
自由
想象 街市(美麗)→物品(珍奇)
幸福
天河(淺淺)→牛郎織女(來往)
美好
流星(燈籠)→牛郎織女(閑游)
《天上的街市》課堂教學實錄 篇9
我在這一節課教學設計上,能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獲得基本的語文素養,這節課重視學生誦讀,讓學生在誦讀實踐中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發展語感,通過朗讀加深體驗與領悟,尊重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通過聯想、想象的訓練,發展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 ,激發想象力。我注意發揮師生雙方在教學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讓教學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但對話并不是讓學生自發的討論,而是在教師的引導下,讓學生帶著自己的經驗、情感去鉆研詩歌,進而領悟詩人的思想感情〔也就是李鎮西老師所說的“把自己的心擺進去”,或者說“用自己的心去感受作者的心”〕。教師應該參與其中,營造一種平等、和諧的對話氛圍,讓每位學生都能做到感情融匯感情,思想碰撞思想,同時,教師的感情和思想也應該參與到學生的感情和思想之中,分享學生的收獲。為此,我設計了五個環節來體現我的教學思想:
一是發給學生相關材料,讓學生自己去篩選感興趣的材料。這不僅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詩歌的興趣,而且還可以培養學生初步處理信息的能力。
二是重視讓學生聯系社會背景,對作品的思想感情傾向通過朗讀作出自己的評價。
三是通過誦讀、品味、感悟三環節,讓學生更多的直接接觸詩歌,獨立閱讀詩歌。教師要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個人體驗,讓學生在交流和討論中,作出自己的判斷。提倡學生提出自己的看法,這樣能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對詩歌的理解和體驗,讓學生有所感悟和思考。
四是注重語言的積累、感悟和運用,詩歌要求學生多誦讀,因此在教學中我設計讓學生多誦讀,讓學生在反復、比較的誦讀實踐中增加語感,發展語感,加深領悟。
五是設計聯想、想象訓練。語文教學不僅要注重語言的積累 、感悟和運用,還要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促進學生持續發展。
.《天上的街市》教學設計及教后反思
.《天上的街市》教案4
.《天上的街市》教案3
.《天上的街市》教案2
.《天上的街市》教案1
.《天上的街市》教案
.《天上的街市》實錄 4份
.《天上的街市》綜合能力測試
.《天上的街市》同步訓練
.《天上的街市》檢測與評價練習
.《天上的街市》同步練習
.《天上的街市》作業練習
《天上的街市》ppt課件
《天上的街市》ppt課件(內含配樂音頻)
《天上的街市》ppt課件(1)
《天上的街市》mp3音頻課文朗讀
《天上的街市》flash課文朗讀
上一篇:《西部地平線上的落日》第一課時教案
下一篇:創設文本情境,授之以漁場——對《天上的街市》一詩的...
《天上的街市》課堂教學實錄 篇10
目標要求:
1、理解詩中表現的追求光明和理想的思想感情。
2、體會聯想和想象的表現作用,培養聯想和想象的能力。
3、學習誦讀詩歌,培養讀詩興趣。
教學重點:
1、聯想和想象的作用,聯想力和想像力的訓練。
2、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全詩。
教學方法:
以誦讀法為主。引導學生在反復誦讀中調動聯想和想像,不斷加深對詩歌意境和作者感情的理解,進而培養學生讀詩的興趣。
教學過程 :
一、導入 ,激發學習興趣。
1100多年前,一位唐代詩人凝望著星斗滿天的夜空,有感于宮女的幽怨,寫下了一首七言絕句: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椗。82年前,又有一位現代詩人在燦爛星空的誘發下,創作出一首充滿浪漫主義色彩的著名詩篇——《天上的街市》。
二、范讀,初步感知詩歌。
1、教師配樂朗誦,學生感知詩歌內容。
2、指導朗讀的節奏和重音,師生齊讀。
三、誦讀,理解詩歌大意。
1、引導學生學習詩歌第一、二節。
、拧斑h遠的街燈明了”告訴我們什么信息?
——表明時間是晚上,天已經黑了。
、圃娙嗣鎸谝箍吹搅耸裁?
——理解第一節詩中的聯想。聯想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過程,包括接近聯想、類似聯想、對比聯想和因果聯想等。
⑶詩人又是怎樣寫到了街市和物品的?
——理解第二節詩中的想象。想象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礎上創造出新形象的過程。
⑷詩人描繪想象之物時流露出怎樣的情緒?
——天上的生活繁華富庶,美好幸福,令人無比向往。
2、學生自由討論詩歌第三、四節。
、胚@兩節詩又寫了什么內容?
——運用想像,描寫牛郎織女在天上的生活。
、普堄脙灻赖纳⑽恼Z言描繪牛郎織女在天上的生活。
——他們獲得了自由,能夠騎著牛兒,淌過不甚寬廣的天河,時時來往,天天相見。白天,他們男耕女織,一家四口其樂融融;夜幕降臨,他們手提燈籠,閑游天街賞景購物,生活過得美滿幸福。
3、誦讀全詩,再現詩人聯想、想象的過程。
四、品讀,理解作者感情。
1、詩人描寫的牛郎織女的命運與牛郎織女的傳說有何不同?
——在詩人的想象中,天河不再成為阻隔牛郎織女的障礙,他們自由來往,無拘無束,過著自由、幸福、快樂的生活。
2、本詩表現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教師穿插介紹寫作背景。
——1919年5月4日,一場轟轟烈烈的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運動在全國展開,許多志士仁人為此熱血沸騰,以為黑暗的中國從此有了新的希望。不久,“五四”運動的高潮一過,中國又陷入了死一般沉寂的黑夜中。此時,詩人郭沫若從日本回到祖國,目睹現狀,他一度的興奮激動變為了苦悶感傷,但他并沒有悲觀失望,依然執著地尋求光明與理想。凝望星空,他寫下了這首詩。
——表現了詩人追求光明、自由、幸福生活的思想感情。
五、美讀,背誦全篇詩歌。
1、師生配樂朗讀全詩,再現詩人的思想感情。
2、學生結合音樂背誦全篇詩歌。
六、課堂小結。
詩人巧妙運用聯想和想象,從地上聯想到天上,又想象天上的街市和牛郎織女的幸福生活,表現了作者對黑暗現實的痛恨,對理想生活的向往。
七、布置作業 。
1、聯想想像訓練。
⑴深秋時節,落葉飄零?吹郊娂妷嬒碌穆淙~,你會聯想到什么?走在鋪滿落葉的鄉間小路上,你又會想些什么?
、埔桓⌒〉南灎T,卻能劃破無邊的黑夜,放射出耀眼的光芒。一看到蠟燭,我就會聯想到 ,想到他(們) 。
2、推薦朗讀郭沫若的詩歌。
板書設計
天上的街市
郭沫若《星空》
聯想 街燈(明)→(閃)明星
光明
明星(現)→(點)街燈
自由
想象 街市(美麗)→物品(珍奇)
幸福
天河(淺淺)→牛郎織女(來往)
美好
流星(燈籠)→牛郎織女(閑游)
《天上的街市》課堂教學實錄 篇11
楊曉英
目標要求:
1、學習誦讀詩歌,培養讀詩興趣。
2、理解詩中表現的追求光明和理想的思想感情。
3、初步學會鑒賞詩歌精煉傳神的語言。
教學重點:
1、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全詩。
2、品味詩歌精煉傳神的語言。
教學方法:
以誦讀法為主。引導學生在反復誦讀中調動聯想和想像,不斷加深對詩歌意境和作者感情的理解,進而培養學生讀詩的興趣。
教學過程 :
一、導入 ,激發學習興趣。
(播放背景畫面和音樂)看到這幅畫面,你們會想到什么呢?(學生自由發言)燦爛星空總是能激發人們無窮的想象,浪漫的詩人往往會借助種種想象來寄托自己的理想,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樣一首極富想象力的詩:《天上的街市》。
。ǔ霈F課題及作者,教師同時板書。)
二.誦讀
1.學生自由朗讀這首詩
2.點一學生朗讀,其他同學點評。師問:為何要這樣處理。
3.師配樂范讀:
4.交流怎樣讀好這首詩:邊讀邊想象詩中的畫面,把握詩的感情基調,根據詩中所表達的感情處理好抑揚頓挫的節奏,努力讀出自己的理解,達到“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的境界。
5.全班齊讀
三.探究:
。ㄒ唬┳呓谋尽崂韮热,感悟主旨。
1、請用自己的話描述詩人的活動。比如:在 的時候,詩人看到了
,又想到了 。
2.在詩人的想象中,天上的生活是怎樣的?
3.你知道牛郎織女的傳說嗎?在這首詩中,作者將這一傳說作了怎樣的改動?(從中寄托了怎樣的理想?)
如果學生需要,可適當介紹寫作背景
1921年和1922年這兩年中,郭沫若三次從日本回國。這時,“五四”運動高潮已過,中國正處于北洋軍閥混戰時期。面對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那“冷酷如鐵!黑暗如漆!腥穢如血!”的黑暗現實,詩人陷入了苦悶感傷,但他并沒有悲觀失望,依然不倦的探索和追求。就是這個時期,1921年10月24日,作者寫下了《天上的街市》,這首詩第一次發表在1922年《創造》季刊第一卷第一期上,后來收入《星空》集中。
。ǘ咬文嚼字——品味詩歌的語言美:(詩歌是語言的藝術,欣賞一首好詩一定少不了要品味它精煉傳神的語言。古人用“紅杏枝頭春意鬧”表現春天的情趣,而其中的“鬧”字更是神來之筆。)
1.哪些詞用的好?好在哪里?(小組討論)(或者用啟發學生去換詞丟詞的方法體會這個詞在這里的特殊含義或表達效果。)
2.師生配樂齊讀全詩
3.試著背誦這首詩。(給出畫面和音樂,背完一行,出現一行。)
四.拓展延伸——培養聯想和想象的能力。詩人由無數的街燈聯想到無數的明星,由明星想像出天上的街燈,想到了天上有一個陳列著珍奇物品的美麗的街市,想到了牛郎織女自由自在幸福美滿的生活。豐富的聯想和想象是美的源泉,下面,我們來做這樣的一個想象訓練:
仿照示例,發揮你的想象和聯想,續寫下邊的句子。
示例:天上的明星現了,好像點著無數的街燈。
1.牽牛花開放了,……
2.籠中的小鸚鵡,……
3.月光照在地上,……
4.我不在父母身邊的時候,……
目標:培養聯想和想象的能力
學習詩歌不可以不讀,讀是理解的基礎。關鍵是在課堂有限的時間里如何有效的指導學生去讀,包括朗讀和默讀。讀的不深入也就談不上對詩歌的鑒賞。熟讀乃至自然的成誦,我想,這應該是教學一首詩的最高境界。
板書設計 : 自由 幸福
天
上
的 郭
街 沫
市 若
街燈 明星
作者郵箱:
《天上的街市》課堂教學實錄 篇12
天上的街市
洪里初中朱繼勝
學習目標:
1. 聯想想象的學習及應用。
2. 理解詩歌的內涵。
3. 朗誦詩歌,讀出詩味。
學習重點、難點
朗誦詩歌,讀出詩味;理解詩歌的內涵。
學習方法:導出理論,了解內容,把握背景,讀懂詩歌;緊扣感情讀出詩味。
學習過程:
一、 回味《賣火柴的小女孩》,理解小女孩的現實遭遇與美麗幻想之間的關系。
現實中的小女孩又冷又餓,沒有人疼愛,感受不到絲毫的快樂。而幻想中卻擁有溫暖的火爐、噴香的烤鵝、美麗的圣誕樹、慈愛的奶奶……這些美麗反映了小女孩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者對當時黑暗社會的抨擊。
交流考試成績不理想地的心理。
小結:丑的現實能激發人們追求美的理想。
二、 教師范背詩歌,學生初步感受詩歌的美。
三、 小組自由朗讀,討論交流詩歌的美。
景美:璀璨的街燈和明星(實景)
美麗的街市 (虛景)
情美:牛郎織女的生活
小組自由朗讀體會、交流,并閉目想象其美麗畫面。
四、 討論交流詩歌中的牛郎織女的生活與中的牛郎織女的生活的區別。
1、 學生簡要講述牛郎織女神話傳說了解其生活。
2、 與詩中的牛郎織女的生活對比。
神話傳說:天河阻隔,七夕相會
詩中: 騎著牛兒來往,在天街閑游
五、 閱讀歷史書目錄,了解中國近代史,出示作者的相關材料。
近代中國自1840年以來,長期處于戰亂之中。社會黑暗,人民生活苦不堪言。詩人作為一個熱血沸騰的有志青年,目睹這一現狀,他的內心里現在會想什么?
。ǜ阶髡呓榻B)
六、 歷史背景、詩中美景、導語 材料三者相結合,討論作者在詩中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七、 朗誦詩歌,找出詩中最能體現出作者這種思想感情的詞,并加以分析。
八、 聽錄音朗讀,想象詩中絢麗的畫面,再次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九、 輕聲跟讀,把握詩歌的節奏和感情,讀出詩味。然后自由朗讀并交流朗讀體會。
十、 作業 :營造你心目中的天上街市。
板書設計 :
天上的街市
郭沫若
丑的現實——————————美的理想
明星、街燈——————聯想———————— 美麗的街市
以丑寫美 想象
黑暗的社會——————反襯—————— 牛郎織女的生活
詩人批判當時黑暗的社會,向往和追求自由幸福的新生活
《天上的街市》課堂教學實錄 篇13
菊石
南京市第十三中學紅山校區 楊小軍
這是一所剛建的中學,今年暑期我剛剛調進來,學校為了擴大知名度,要求年輕教師開公開課,我義不容辭地開了一節《天上的街市》,現將上課實錄整理如下:
“學生們,晴朗的夜空,往往星光燦爛,當我們仰望星空時,常常會有許多遐思幽想,我們女學生常常把心里話告訴星星,讓星星分享我們的快樂、憂愁……五四運動之后,有一位中國作家,經常獨自仰望星空,他不僅用眼睛眺望繁星,更用心靈感受星星,讓心靈與宇宙直接對話,借那幽幽閃星寄托自己的憂愁。這位作家就是詩人郭沫若,今天,就讓我們來感受一下他與宇宙的私語。”說完,我就出示課件《天上的街市》。
“請學生仔細閱看我課前發給你們的幾篇有關郭沫若的介紹、寫作此詩時的社會背景的材料。”話音剛落,學生們開始閱看材料。我看到一位學生一邊讀一邊勾畫,便表揚他:"這位學生們做得非常好!他一邊讀一邊勾。大家要向他學習!”過了一會兒,我看見學生都抬起頭,估計基本看完,我說:“剛才大家通過閱看材料,了解詩人及創作此詩的社會背景,請學生們根據個人的理解,自由朗讀這首詩歌。”學生們開始朗讀。我來回巡視,不時提醒沒有大聲朗讀的學生讀起來。
2分鐘后,學生們朗讀的聲音漸漸小了,顯然,絕大多數學生都已經朗讀完畢。 于是我說: “哪位學生來誦讀這首詩?”沉默幾秒鐘后,一女生舉手,“好,你很勇敢,請你來朗讀一下。”女生站起來,流利的讀完這首詩。我沒有立刻評價該女生的朗讀,而是說:“請你說說自己這樣朗讀處理的理由”“通過剛才閱讀材料,我認為郭沫若有些情緒低落,但他又對美好生活向往,所以應該讀出向往、低落的感情基調。”“聽了這位學生的朗讀,你們認為讀的怎么樣,我請一位學生點評一下。”一男生站起“剛才她讀的還行,不過沒有感情!薄皠偛胚@位女學生讀的很流利,但是讀的語調較平,重音,節奏掌握得不是很清晰,但她對文章基調分析的很對。下面楊老師給大家讀一遍,請大家認真聽。朗讀本身就是一種理解。剛才我聽部分學生朗讀,我就感到他沒有讀進去,他只是在發音。其實,當你抑揚頓挫讀的時候,就已經將你自己的理解、你的感情表達出來了。同樣,下面楊老師的朗讀,就融入了楊老師感情,也體現了我的的理解。請學生們在聽的時候,拿起筆,勾畫出詩歌的節奏、重音。突出句中的主要思想、強調句中的特殊感情和詩歌中出現形象的字詞要重讀"
“遠遠的街燈明了,好像……”在悠揚的樂曲中,我想到以前還是單身漢時,下班回家總是伴著星星,看著萬家燈火,特別向往那種幸福、溫馨、團聚的生活,今天讀到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特別的動情。讀完之后,久久沒有說話,我看學生們也沉浸在其中。
“老師這里把這首詩節奏、重音已經標注好,請學生們對照一下自己的劃分,看看有何不同”說完,我就出示課件!罢垖W生們對照課件上的節奏、重音,醞釀一下感情,自己再自由朗讀,然后我請各學習小組來朗讀,看哪一小組讀的即流利又有感情!睂W生開始朗讀起來,一分鐘過后,學生按照學習小組集體嘗試朗讀起來,兩分鐘后,各組學生已經坐直身體,我知道他們都做好了準備,“好,請一、三、五、七組學生依次把這首詩朗讀一下,其他學生注意傾聽,聽聽他們是否把作者感情讀出來了。一組開始。”四分鐘后,四組都讀完了,二組的一位學生舉手,“請這位學生發表一下看法!蹦俏粚W生站起來說:“剛才幾組學生讀的很流利,但重音好像過分強調了些!薄斑@位學生發言很好,我們讀課文時不要過分強調重音,要自然些,比如:我想他們此刻,定然在天街閑游。”當場我把這詩句讀了一下,我看見部分學生若有所悟的點了點頭。
“剛才大家都能準確、流利地朗讀這首詩,下面請學生們讀一讀下面這些詩句,揣摩一下這些詩句有何不同!蔽疫呎f邊出示課件:那隔著河的牛郎織女,我想那隔河的牛女,是他們提著燈籠在走。那怕是他們提著燈籠在走。學生小聲的自己讀著,過了一會兒,一位女學生舉手發言:“我覺得二、四兩句讀起來有些別扭,而且‘牛郎織女’比‘牛女’更好一些,更清楚一些!薄斑@位學生發言很精彩”我補充道,“‘牛郎織女’確實比‘牛女’意義更準確,音節讀起來更舒緩,更符合此首詩的意境。由于詩人是五四運動時期所寫,那時正是白話文代替文言文的時期,語言不像現在這樣嫻熟、通暢。通過這幾句的揣摩,告訴我們,文章要多讀,在讀中感受語言的和諧美,感受語言的情趣美,增強我們的語感。”
“剛才,我們通過朗讀來身同感受郭沫若的脈搏,下面我們將通過文章的學習,走進詩人的內心。請大家思考這樣幾組問題:1、詩人由遠遠的街燈聯想到什么?為什么會產生這樣的聯想? 2、詩人看到明星景象時產生了那些遐想? 3、天上的人們生活是怎樣的呢?”我的話音剛落,學習小組長就召集成員展開討論。討論聲漸漸減弱,一小半的學生舉起了手。我請了一位男學生站起來回答第一個問題!霸娙擞蛇h遠的街燈想到了天上的明星,這兩者之間都是亮的!蔽易穯栆痪洹叭绻挥幸槐K街燈,我們看它會不會想到明星?”“不會,詩中說的是無數的街燈像明星!蹦菍W生補充道!坝山譄粝氲矫餍,因為兩者之間有相似之處:1、都是亮光體2、數量都很多,而且遠望街燈和遠眺星空非常相似,所以詩人由遠遠的街燈自然而然聯想明星。”
“詩人由遠遠的明星想到了哪些事物?” 我對全體學生說道。學生一陣小聲討論后,一位男學生舉手回答:“詩人想到了天上的街市,街市上的物品,以及牛郎織女的生活!薄皠偛胚@位學生找的較準,那么他所講的街市等現實存在嗎?”我追問了一句,學生集體回答:“不存在,是詩人想象之景。”“詩人筆下的天上生活是什么樣的生活?詩中哪些詩句可以說明?”我繼續追問道。許多學生又仔細閱讀起詩歌來,過了一會兒,有學生舉手了,我等了一會兒,看見舉手的人多了一些,請了一位男學生回答!疤焐系纳钍歉蛔愕模娭杏幸痪浣质猩详惲械奈锲罚鞘郎蠜]有的珍奇!薄斑@位學生說的很對,哪位學生能補充完整些?”我剛說完,一位女學生舉手,“請你來補充”我笑對她說!疤焐系纳钸是自由、幸福的,光明的,美麗的,詩中講有美麗的街市,定能夠騎著牛兒來往,天上有無數的明星! “這位女學生說的很準確、很完整”我稱贊道,“那么作者為何要對傳說中的牛郎織女的故事情節做這么大的改動?請大家聯系社會背景來思考?”(事前發的材料中有傳統牛郎織女的傳說)我拋下這個問題后,教室鴉雀無聲,個個緊鎖眉頭在思考,個別幾個則在討論,沉寂之后,一位女學生舉手回答:“傳說中牛郎織女被天河阻隔,一年見一次面,現在牛郎織女可以自由來往,可以在天街閑游,他們很幸福,結合詩人所處的社會,我認為這是詩人對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薄疤柿恕蔽仪椴蛔越目滟澋。“詩人十分憎惡當時的黑暗現實,但在人間又找不到光明、自由和幸福,只有借助聯想和想象 ,描繪了天街美好的生活圖景來寄托自己的理想,表達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課前大家在預習的過程,產生了一些問題,我把問題歸納了一下,主要有兩個:1、詩中為何用那朵而不用那顆來形容明星?2、詩歌的第一小節是不是可以去掉?哪位學生來解決這些問題?”話音剛落,有學生舉手回答:“我來解決第二個問題,第一小節不能去掉,因為詩中后三小節的內容都是在第一小節現實基礎上想象的,不可以省略!薄胺治龅煤軐Γ胂蟊仨氃诂F實的基礎上才能展開”我補充到。
教室又陷入沉寂。我對全體學生說道:“平常我們常用朵來形容什么?”“花”學生答道!盎▋航o人怎樣的感受”我啟發地問道!盎▋汉苊篮谩睂W生繼續答道。“我知道了”兩位男學生恍然大悟地叫起來。我示意其中一位站起來回答,“這里用朵形容明星,說明流星如花兒般的美麗,映襯天上的生活像花兒一樣美好!蹦俏粚W生剛說完,我觀察到許多學生眉頭舒展開了,“剛才這位學生講的很精彩,任何問題只要我們由表及里地抓住關鍵點,就會攻破它”我小結道,“讓我們一起把這首詩有感情的朗讀一下。”我和學生們一起有感情得朗讀開來。
“讓我們一起來輸理一下詩人的思路,詩人由無數的街燈聯想到無數的明星,由明星想到了天上的街燈,想到了天上的街市,想到了物品、珍奇,想到了牛郎織女的生活。這里詩人運用了聯想和想象,什么是聯想?什么是想象?”我邊問邊出示課件。“通俗的講:聯想是由此及彼,想象是無中生有”我補充道,為了便于學生理解,我舉了兩個例子:“1、我班許悅學生在上周的《距離》隨筆中就運用了聯想,她由距離聯想到《南京零距離》,聯想到主持人孟非,聯想到趙本山演的小品《昨天、今天和明天》中‘距離產生感情’這句話;2、學生們愛看的《哈里·波特》,這本書講述的故事就是運用了想象。下面請大家做一組有關聯想、想象的練習”.說完,我就出示課件:圖形聯想.
我先做示范:“比如三角形,我們把它倒過來,我聯想到中國古代計時的沙漏,聯想到我們要珍惜時間,請大家讓思維馳騁,讓智慧火花進行碰撞.”兩分鐘后,我試探性的說:“我請第一排的學生來說一說,其他學生注意聽,看他們講的好不好?”第一位學生站起來說:“我由直線聯想到地平線,想到日出日落.”第二位學生站起來說:“我由圓想到了太陽.”第三位學生站起來說:“我由圓想到了硬幣.”第四位學生站起來說:“我還沒有想好.”第五位學生站起來說:“我由曲線想到心電圖,從而想到健康.”第六位學生略帶愧疚的站起來說:“我沒有想好.”第七位學生站起來說:“我由四邊形比三角形多一條邊,而四邊形卻沒有三角形穩定聯想人不能太貪婪,否則會像四邊形一樣不穩定.”第八位學生慢慢得站起來說:“我還沒有想好.”“剛才這幾位學生發言,尤其是第五、第七兩位學生發言很精彩,深刻,這些學生的發言如同鑰匙,打開了我們思維之鎖,在座的學生一定有精彩的聯想,課間請學生們相互交流一下.”我小結道!跋旅孢有一道想象題:‘雨細細簌簌的下著,把荷塘籠罩住,微風徐來,吹動了蓮葉.池塘周圍有幾朵紅蓮 ’。由于時間關系,請大家課后按要求完成!
“最后,請大家和我一起再把《天上的街市》有感情地朗讀一遍!币魳仿曄肫,學生們開始朗讀.
“學生們再見!”
“老師再見!”
教學后記:
我在這一節課教學設計上,能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獲得基本的語文素養,這節課重視學生誦讀,讓學生在誦讀實踐中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發展語感,通過朗讀加深體驗與領悟,尊重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通過聯想、想象的訓練,發展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 ,激發想象力。我注意發揮師生雙方在教學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讓教學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但對話并不是讓學生自發的討論,而是在教師的引導下,讓學生帶著自己的經驗、情感去鉆研詩歌,進而領悟詩人的思想感情〔也就是李鎮西老師所說的“把自己的心擺進去”,或者說“用自己的心去感受作者的心”〕。教師應該參與其中,營造一種平等、和諧的對話氛圍,讓每位學生都能做到感情融匯感情,思想碰撞思想,同時,教師的感情和思想也應該參與到學生的感情和思想之中,分享學生的收獲。為此,我設計了五個環節來體現我的教學思想:一是發給學生相關材料,讓學生自己去篩選感興趣的材料。這不僅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詩歌的興趣,而且還可以培養學生初步處理信息的能力。二是重視讓學生聯系社會背景,對作品的思想感情傾向通過朗讀作出自己的評價。三是通過誦讀、品味、感悟三環節,讓學生更多的直接接觸詩歌,獨立閱讀詩歌。教師要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個人體驗,讓學生在交流和討論中,作出自己的判斷。提倡學生提出自己的看法,這樣能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對詩歌的理解和體驗,讓學生有所感悟和思考。四是注重語言的積累、感悟和運用,詩歌要求學生多誦讀,因此在教學中我設計讓學生多誦讀,讓學生在反復、比較的誦讀實踐中增加語感,發展語感,加深領悟。五是設計聯想、想象訓練。語文教學不僅要注重語言的積累 、感悟和運用,還要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促進學生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