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清基本國情》教案(通用3篇)
《認清基本國情》教案 篇1
課題:第一單元第三課:我們的社會主義祖國
第二課時:黨的基本路線
學習目標:
1.掌握黨的基本路線極其核心內容;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含義及其意義;四項基本原則的含義及其重要地位;改革開放的重要地位;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
2.了解我國改革開放以來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取得的巨大成就,更好地理解黨的基本路線及有關方針、政策。
3.激發熱愛祖國、熱愛共產黨的真情實感。
知識準備(預習提綱):
1. 黨的基本路線的內容是什么?核心內容是什么?
2. 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含義是什么?為什么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3. 四項基本原則的內容是什么?為什么要堅持四項基本原則?
4. 為什么要堅持改革開放?
5. 為什么要堅持基本路線不動搖?怎樣堅持基本路線不動搖?
課內導學:
一、“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
1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
(1)制定依據:①我國正處于并將長期處于 這一基本國情。
②全國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
(2)具體內容:
(3)核心內容: ,即“ , ”。
2.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①含義:在整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各項工作都必須服從和服務于 ,把集中力量發展社會 擺在首要地位。
②意義或原因: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是 ,是我們黨、我們國家興旺發達和長治久安的 。
3.四項基本原則
①內容
。
②意義或原因:四項基本原則是 ,是我們黨、我們國家生存發展的 。
4.改革開放
意義或原因:改革開放是 ,是我們黨我們國家發展進步的 。
二、堅持基本路線不動搖
1. 原因或重要性:
(1)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的經驗,集中到一點,就是
。
(2)黨的基本路線是黨和國家的 ,是實現科學發展的 。
2.要求:①把 同 、 這兩個基本點統一于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
②正確處理好 、 、 三者的關系。
③必須長期堅持下去,貫穿整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任何時候都不能動搖。
小結與回顧:
1.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是什么?其核心內容是什么?核心內容的含義及重要意義?
2.為什么要堅持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怎樣堅持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
第二單元:第三課黨的基本路線 作業(no007)
姓名: 班級:
一、鞏固練習:
單項選擇:
黨的基本路線是在黨的不同歷史時期根據國情所制定的指導一切工作的總方針、總政策,也稱總路線。
據此回答1~5題。
1.中國共產黨制定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路線的依據是( )
a.全國人民的共同愿望 b.科學發展觀
c.我國現階段的奮斗目標d.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和全國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
2.要實現我們黨、我們國家興旺和長治久安,根本要求是( )
a.堅持改革開放 b.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
c.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 d.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3.黨的基本路線的核心內容是“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其中“一個中心”是( )
a.四項基本原則 b.改革開放 c.經濟建設 d.文化建設
4.“文化大革命”給我國經濟造成了5000億美元的損失,其間經濟發展基本停滯不前;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社會趨向穩定,經濟增長迅速,綜合國力一躍為世界第四位,這一對比表明 ( )
a.穩定是經濟發展的前提 b.改革必將帶來混亂
c.保持發展具有重大的意義 d.發展是穩定的前提
5.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的經驗,集中到一點,就是( )
a.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b.毫不動搖地堅持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
c.堅持四項基本原則 d.堅持改革開放
達 標 檢 測
一、 單項選擇題
1.我們黨我們國家生存發展的政治基石是 ( )
a.經濟建設 b.黨的基本路線 c.四項基本原則 d.改革開放
2.下列對黨的基本路線核心內容中“一個中心”理解正確的是
①“一個中心”就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②各項工作都必須服從和服務于經濟建設
③要把集中力量發展社會生產力擺在首要地位
④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等于只搞級經建設,不管其他工作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④
3.下列關于改革開放的認識不正確的是 ( )
a改革開放是立國之本 b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
c改革開放是我國發展進步的活力源泉d改革開放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
二、 材料分析題
4.新時期最鮮明的特點是改革開放。某校九年級(1)班興趣小組走訪了退休職工王爺爺家,了解改革開放30年來居民生活的變化,并就相關問題和王爺爺進行了探討,請你一起參與。下表是同學走訪時所做的記錄。
年份 全年家庭收入(元) 全年家庭支出(元)
工資收入 其它收入 食品支出 其他支出
1978年 400 0 300 100
1995年 6000 3000 3
XX年 3600 15000 10000 25000
(1)透過以上記錄,你發現王爺爺家發生了那些變化?
(2)在走訪中,王爺爺深有感觸地說:“正是改革開放的好政策,才使我們過上了今天的幸福生活。”同學們認為有道理,請指出其中的問題所在。
(3)在大家與王爺爺的座談中,小明同學感慨地說:“改革開放使我們國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我們國家今后必須抓住改革開放這個工作中心。”同學們認為小明的說法是片面的,他們利用所學知識說服了他。你認為同學們是怎樣告訴小明的?
《認清基本國情》教案 篇2
1、當前,中國在世界舞臺上的地位如何? 1)當今世界,中國是發展最快,變化最大的國家之一; 2)中國的國際地位日益提高,在國際舞臺上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一個和平、合作、負責任的中國形象已經為國際社會所公認。 2、為什么我國仍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1)、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得到了初步顯示。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我國的綜合國力有了很大提高) 2)、我國的社會主義仍處于初級階段(基本國情) ①原因或表現:現階段我國社會生產力水平還比較低 ②科學技術水平、民族文化素質還不夠高。 ③社會主義具體制度還不完善 3、初級階段的含義及起始時間 ① 含義:初級階段就是不發達階段,是指在經濟、政治、文化生活等各個方面不發達。 ②初級階段起始時間: 上世紀五十年代中期起,到本世紀中期(需一百年左右的時間) 4、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 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主要矛盾只有一個,它貫穿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整個過程和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 5、國家的根本任務 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集中力量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6、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 (1)、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我們黨和國家必須長期堅持
的指導思想。 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相結合的過程中產生了三大理論成果: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①三個代表的含義: a、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三峽工程,西部大開發„) b、始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文化藝術的發展,文化的世界交流„) c、始終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送溫暖活動,為農民工立法討要工資,„) ②“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a、是中國共產黨先進性的具體表現。 b、是我們黨的立黨之本、執政之基、力量之源。 c、是我們堅持和發展社會主義的基本經驗和必然要求。 7、黨的基本路線的內容(課本37頁)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 (1)、黨制定基本路線的依據及出發點: 依據: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和歷史任務 出發點:全國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 (2)堅持四項基本原則 內容: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 意義:它是我國的立國之本,是中國革命歷史經驗的總結,是經過我國革命實踐證明的真理。堅持四項基本原則是全國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是全國人民團結奮戰的共同政治基礎,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取得成功的政治保證。 (3)、堅持改革: .原因:我國現階段存在與生產力發展不相適應的經濟體制、政治體制和其他方面的體制。 目的: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性質: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 內容:經濟體制改革、政治體制改革、文化體制的改革。 (4)、堅持對外開放: 1)對外開放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 2)世界經濟發展的客觀要求; 3)中國已加入了wto,我們必須抓住機遇; 4)社會主義的本質的要求。 5)實踐證明,對外開放是強國之路,是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動力。 (5)、為什么要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 1.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是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偉大實踐經驗的總結; 2.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是實現社會主義事業最可靠的保證 (6)、“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關系 1.它們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有機整體; 2.經濟建設必須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和堅持改革開放; 2.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和堅持改革開放是互相促進的; 3.兩個基本點是為了更好地解放、發展生產力,把經濟建設搞上去。 (7)、改革、發展、穩定之間的關系 1)改革、發展、穩定三者是相互促進,緊密聯系的。 2)其中,發展是目的,是硬道理;改革是動力,穩定是保證、是前提。 3)在現代化建設中,要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只有在穩定的政治環境下,才能集中精力進行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 統一的多民族國家 1、我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 2、漢族以外的其他民族被稱為少數民族. 3、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我國三項基本政治制度之一(另兩項為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 4、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原則:民族平等、團結和共同繁榮。 5、我國憲法賦予了各族人民平等的政治權利、人身自由權利 6、為什么說維護民族團結,既是國家的事,也是我們應盡的責任和義務? (1)我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 我國在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由少數民族自己管理自己的內部事務。我國憲法賦予了各族人民平等的政治權利、人身自由權利。民族平等、團結和共同繁榮是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原則。 (2)維護民族團結也是我們應盡的責任和義務。我們要自覺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各民族的風俗習慣,尊重各民族的語言文字。生活中和少數民族同學和睦相處。主動幫助少數民族同學。 7、一國兩制的基本方針 (1)一個國家: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必須完整,不容分割,中國是一個統一的國家; (2)兩種制度:在一個中國的前提下,國家的主體堅持社會主義制度,港澳臺保持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長期不變。 (3)香港和澳門回歸祖國后的穩定繁榮和發展證明:一國兩制是正確的,具有強大的生命力。 8、兩岸關系 (1)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基本方針; (2)一個中國原則是發展兩岸關系和實現和平統一的基礎; (3)一國兩制是兩岸統一的最佳方式。
《認清基本國情》教案 篇3
引言
【齊唱歌曲《走進新時代》】
承擔對社會、國家的責任 需要 了解基本國情
一、我們的社會主義祖國
1、 世界舞臺上的中國
【了解中國在世界舞臺上的作用】
在國際經濟舞臺上:中國出口強勁帶動亞洲經濟、中美歐紡織品貿易……
在國際政治舞臺上:聯合國常任理事國 、朝核六方會談……
在國際文化舞臺上:“中國文化年”在法國舉行、神州五號載人飛船……
(1)中國的國際地位日益提高
【 我國與世界發達國家的差距】
舉例:經濟、科技
結論:不發達
(2)我國是發展中國家,面臨與發達國家的差距
(3)認清基本國情的重要性
只有在認清基本國情的基礎上加快發展,才能進一步提高我國在國際社會中的地位,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2、我國正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交流我國取得的重大成就】
(1)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取得巨大成就
【你所在的城市或鄉村有哪些顯著的變化?】
房屋建筑:
電信事業:
環境保護:
……
(2)我國社會主義仍然處于初級階段
從總體上看,現階段我國:
①社會生產力水平還比較低
②科學技術水平、民族文化素質還不夠高
③社會主義具體制度還不完善
初級階段,即不發達階段的表現:經濟、政治、文化生活的各個方面。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時間:上世紀五十年代中期至本世紀中期,至少需要一百年時間。
(3)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主要矛盾
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
(4)國家的根本任務
立足基本國情,面對主要矛盾,國家的根本任務是: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集中力量進行社會主義建設。
3、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
【四件大事對中國社會的影響】
開天辟地 中國共產黨成立 中國革命的面貌煥然一新
開國大典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開辟中華民族新紀元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 進入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新時期
黨的xx大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 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局面
(1)經受嚴峻考驗,取得輝煌成就的原因
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思想的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2)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
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3)“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及其意義
含義: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意義:“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國共產黨先進性的集中體現,使我們黨的立黨之本,執政之基,力量之源。是我們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
二、黨的基本路線
1、“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
【討論美好生活的愿望如何實現】
(1)制定黨的基本路線的依據和根本出發點
依據:我國正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根本出發點:全國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
(2)黨的基本路線及其核心內容
黨的基本路線的內容:領導和團結全國各族人民,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奮斗。
黨的基本路線的核心內容: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即“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
(3)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含義: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就是在整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各項工作都必須服從和服務于經濟建設,就是要把集中力量發展生產力擺在首要地位。
原因:①只有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生產力,才能從根本上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制度;②才能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③才能推動社會的全面進步。
(4)堅持四項基本原則
含義: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意義:四項基本原則是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進的共同政治基礎,是全國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政治保證。
(5)堅持改革開放
改革的性質:改革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是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強大動力。
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在各方面形成與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相適應的比較成熟、比較定型的制度,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充滿生機和活力。
實行對外開放是我國長期的基本國策:
對外開放是改革和建設必不可少的條件
2、堅持基本路線不動搖
【小青一家過上幸福生活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1)堅持黨的基本路線的重要性
①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的經驗,集中到一點,就是要毫不動搖地堅持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
②黨的基本路線關系著國家的前途、民族的命運,必須長期堅持下去,貫穿整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2)怎樣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
①要把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同四項基本原則、改革開放統一于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
②在實際工作中就要牢牢把握“抓住機遇、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促進發展、保持穩定”的大局。
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改革是動力,發展是目的,穩定是前提。
三、統一的多民族國家
1、五十六個民族是一家
【郵票展示的服飾屬于哪個民族?】
介紹一個你感興趣的民族:風俗習慣、文化瑰寶、代表人物等等
(1)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
56個民族分布在祖國的四面八方
(2)“少數民族”
在中華民族的大家庭里,由于漢族以外的其他民族人口相對較少,習慣上被稱為“少數民族”。
(3)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
民族區域自治的含義:我國在少數民族聚居的地區,建立相應的自治區域,少數民族自己管理自己的內部事務。
2、共同澆灌民族團結之花
【收集有關資料填寫表格】
現象 表明
在歷屆全國人大、政協中,各民族代表和委員均占一定比例
各民族均享有平等的參政議政的權利
各民族均可以使用自己的語言文字教學
各民族均享有平等的文化教育權利
(1)我國新型民族關系和處理民族關系的原則
新型民族關系:平等、團結、互助
處理民族關系的原則:民族平等、團結和共同繁榮
【我們在生活中可以為民族團結做些什么?】
(2)怎樣自覺履行維護民族團結的責任和義務?
①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
②尊重各民族的風俗習慣
③尊重各民族的語言文字
3、實現祖國和平統一
【認識上面兩幅圖片的含義嗎?】
香港特區區徽:洋紫荊是香港的像徽,將它放在紅底上象征香港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花瓣上的五顆星代表港人熱愛祖國,全旗使用紅白兩色象征“一國兩制”。
澳門特區區徽:區徽上有五星、蓮花、大橋、海水圖案,澳門古稱“蓮島”,蓮花象征澳門,五星照耀下蓮花含苞怒放寓意澳門將興旺發達,綠底象征和平與安寧,弧形排列的五星象征中國政府恢復對澳門行使主權,蓮花、大橋、海水是澳門的自然景觀。
(1)國家的統一和各民族的大團結日益鞏固和發展
結成了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
(2)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海內外中華兒女的共同心愿
①實現祖國統一的基本方針:“一個國家、兩種制度”,簡稱“一國兩制”。
“一個國家” 指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必須完整,不容分割,中國是一個統一的國家。
“兩種制度” 指在一個中國的前提下,國家的主體堅持社會主義制度,香港、澳門、中國臺灣保持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長期不變。
【如何解讀《鄉愁》這首詩?】
②發展兩岸關系和實現和平統一的基礎
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
③兩岸統一的最佳方式
“一國兩制”
④“一國兩制”提出和實施的重大意義
有利于實現祖國統一
有利于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有利于香港、澳門、中國臺灣地區的穩定、繁榮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