舐犢情深——解讀《傅雷家書兩則》
(引讀)傅雷與傅聰父子,不但是生活上的朋友,而且是藝術研究上的知音。傅雷以自己深厚的學養、真摯的父愛,傾聽著萬里之外兒子的每一次心跳,預想著兒子前進道路上可能出現的各種困難,傳送著自己的惦念和祖國的聲音。閱讀這兩封信,讓我們一起感受那份動人的舐犢之情吧。《傅雷家書》是傅雷作為一個父親寫給兒子的信。由于是父子之間的通信,所以稱為“家書”。 傅雷是我們著名文學翻譯家。曾留學巴黎,對音樂、美術、文學均有較深造詣。1931年回國,譯著豐富,行文流暢,文筆傳神。文革中受到迫害,夫婦二人于1966年9月含冤而死。
我們學的這篇課文選的是其中的兩則。這是篇講讀課文,又與課后名著閱讀聯系在一起,而名著閱讀則是進入中考的重點內容。所以我們得通過這篇課文來大致地了解一下《傅雷家書》的整體概貌與語言特點,還要去了解作為父親的傅雷的愛子深情。而且我們還要通過這篇課文學習到怎樣去做父母。
一、明確兩封信的內容。
第一封信的內容——
傅雷首先勸慰兒子不必為把自己的煩惱告訴父母而不安,這沒有必要,一個孩子不把苦悶像父母傾訴又向誰訴呢?然后告訴兒子,人生是充滿了起伏的,不起伏的是庸人。接下來,傅雷就告訴兒子怎樣去面對情緒上的困擾。他談了兩個方法,一是對一切都應泰然處之,盡量讓心理保持平衡。二是冷靜、客觀地分析前因后果,吸取教訓,引以為鑒。這兩個方法對控制自己的情緒是大有作用的。傅雷寫這封信的起因是什么呢?從本信中我們略略可以發現是“感情創傷”,所以傅雷也兒子在面對“感情創傷”方面提供了方法:要“當做心靈的灰燼看”,就“像對著古戰場一般的憑吊的心懷”。你想一個經歷了金戈鐵馬戰爭的人,現在回顧過去,縱然有萬千感慨,但還會像過去那樣身不由己嗎?不會的,就會有一種平靜、超然的心情了。他希望傅聰也這樣去對待感情的創傷。
第二封信的內容——
這封信,起因于傅聰在在音樂演奏會上取得了成功,所以傅雷首先表達了作為父親為兒子的成功感到激動自豪的心情。一般的父母或許會一個勁地夸獎自己的孩子,但傅雷不止于此,他借兒子成功之機,向他啟示了更高的人生境界。那就是怎樣對待別人的夸獎與贊美。傅雷認為就是要永遠保持自知之明,保持對藝術的謙卑,也就是“不要被勝利沖昏頭腦”,永遠保持一顆“赤子之心”!然后傅雷由藝術談到了中國的“黎明”,希望兒子懷著對祖國的愛,對中華文化充滿信心,要有膽量與氣魄。信的最后,傅雷再次回到情緒的“矛盾與快樂”問題,鼓勵兒子勇敢面對生活中的各種矛盾,在矛盾中成長,在不斷解決矛盾中尋求人生的完美。
二、比較兩封信。
這兩封信,分別寫于兒子消沉苦悶和欣喜成功的時候:前一封信是兒子遭受了感情的創傷時,傅雷去信安慰,勸慰他如何面對感情的創傷,學會泰然處之。后一封信是兒子演出獲得巨大成功,被鮮花和掌聲簇擁的時候,激勵他保持謙卑、不懼孤獨,勇于攀登藝術的至境。從這兩封信中,我們可以感受到一個在精神上給予兒子無微不至關懷的父親形象。
這兩封信,展示了兩種不同的風格。第一封信,因為是安慰兒子,所以話語有如和風細雨,熨帖兒子的心胸,注重的是理性的指引。而第二封信,主要為兒子的成功感欣喜,語言上激情洋溢,充滿了感情。
但是這兩封信又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教兒子要學會“堅強”。但這兩個“堅強”的含義是大不相同的。第一封信中的“堅強”是指正確地面對生活中的挫折,泰然處之,理智分析,不被挫折所壓倒。第二封信中的“堅強”的含義則是指“不為勝利沖昏頭腦”,也就是不要在成功的時候驕傲自滿。把這兩方面結合起來看,這兩封就是教會兒子“勝不驕、敗不餒”,這就是堅強。但堅強的最高境界則是永遠保持一顆赤子之心!什么是“赤子之心”,那就是心靈純潔,無懼孤獨的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