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容》序言教案6
2、文中形成對立的兩個人物,“先驅者”和“守舊老人”是兩個具體的形象嗎?為什么?我們應如何對待這兩個形象?(討論)
提示:“序言”中“先驅者”與“守舊老人”,不是指具體的人,而是有一定的象征意義。“先驅者”象征著新的思想、真理和新的事物;而“守舊老人”則象征著傳統的過時的帶有偏見的祖宗律法,它處處阻礙著新事物的發展。因此對這兩者我們究竟應該采取什么態度呢?當然對新的思想、真理我們就提倡思想自由,實行寬容政策,而對那些愚昧無知、頑固兇殘的扼殺真理的態度應堅決反對并徹底摒除。這正是作者通過這一寓言告訴我們的深刻哲理,也正是《寬容》一書的精髓。
(以上各題逐步明確,合成一張電腦幻燈片。)
五、精讀課文,深入挖掘。
(分組討論后,請數名學生發言,允許不同見解的存在,能從不同角度闡發課文所含的哲理。)
1.知識的小溪沿著深邃破敗的溪谷緩緩地流著。(“知識的小溪”指的是什么?“深邃破敗的溪谷”象征什么?“小溪”為什么是“緩緩地流著”?)
2.無知山谷里的村民們既然過著“幸!钡纳,“大家都和睦相處”,為什么“恐懼總是陪伴著人們”呢?
3.“人們舉起了沉重的石塊。人們殺死了這個漫游者!弊髡邽槭裁匆獙懭藗儦⑺懒寺握,而不寫守舊老人呢?
4.“對這件事我們的確很內疚,不過,假如當時我們知道的話,當然就......”。(人們想說什么?作者為什么不讓他們說出來?)
5.對于敢于離開山谷的人,等待他的是屈服和失敗。(說說“敢于離開山腳的人”“屈服和失敗”的原因。)
六、品讀課文,領悟提高
1、.“在寧靜的無知山谷里,人們過著幸福的生活!边@句話出現在第一部分開頭和結尾,之后在笫八部分結尾作者又寫道“人們又過著幸福的生活”。請問:“寧靜”是一種什么狀態?在文中是什么意思?第一部分中提到的幸福和第八部分結尾提到的幸福是不是一種幸福?為什么?
2、學習本文你得到了什么啟示?
(以上都通過課件展示)
七、回顧總結,加深學生印象。
上一篇:《愛的教育》譯者序言·教學設計1
下一篇:《寬容》序言教案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