蕉利中學人教版九年級語文(上冊)第二單元練習與測試
班別: 姓名: 得分: 卷面分:【3分】 一、 積累與運用【21分】1給加點的字注。【4】褻瀆( )詛咒( )佝僂( )扶掖( )2改正錯別字。【4】心無旁鶩 格盡職守 氣充斗牛 老羞成怒 3修改病句。【3】有沒有良好的思想素質,是做好工作的前提。 4默寫詩句。【10】(1)江山如此多嬌, (2)右手秉遺穗, (3)風住塵香花已盡, (4)濁酒一杯家萬里, (5)醉里挑燈看劍, 二、綜合性學習【6分】在我國古代歷史長河中,曾經涌現出無數風流人物,他們為后世留下了千古傳育的詩章。請你寫出二句抒發古今風流人物情懷的名言,并說說它們表達了一種怎么樣的思想情懷。 三、文言文閱讀【22分】①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后值傾覆,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②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嘆,恐托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兇,興復漢室,還于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 1解釋下列加點字詞在句中的意思。【4】(1)咨臣以當世之事( )(2)由是感激( )(3)爾來二十有一年( )(4)攘除*兇( )2“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中的“大事”具體是指什么?【2】 3第①段文字著重記敘了劉備 和諸葛亮 兩件事。【4】4作者強調自己本來志趣有什么作用?【3】 5作者回顧對自己人生有重大影響的三件大事,是什么目的?(用自己的話回答)【3】 6寫出第②段劃線句的譯文: 【3】四、現代文閱讀。【48分】 (一)第二要樂業。“做工好苦呀!”這種嘆氣的聲音,無論何人都會常在嘴邊流露出來。但我要問他:“做工苦,難道不做工就不苦嗎?”今日大熱天氣,我在這里喊破喉嚨來講,諸君扯直耳朵來聽,有些人看著我們好苦;翻過來,倘若我們去賭錢去吃酒,還不是一樣在淘神費力?難道又不苦?須知苦樂全在主觀的心,不在客觀的事。人生從出胎的那一秒鐘起到咽氣的那一秒鐘止,除了睡覺以外,總不能把四肢、五官都擱起不用。只要一用,不是淘神,便是費力,勞苦總是免不掉的。會打算盤的人,只有從勞苦中找出快樂來。我想天下第一等苦人,莫過于無業游民,終日閑游浪蕩,不知把自己的身子和心子擺在哪里才好。他們的日子真難過。第二等苦人,便是厭惡自己本業的人,這件事分明不能不做,卻滿肚子里不愿意做。不愿意做逃得了嗎?到底不能。結果還是皺著眉頭,哭喪著臉去做。這不是專門自己替自己開玩笑嗎?我老實告訴你一句話:“凡職業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繼續做下去,趣味自然會發生。”為什么呢?第一,因為凡一件職業,總有許多層累、曲折,倘能身入其中,看他變化、進展的狀態,最為親切有味。第二,因為每一職業之成就,離不了奮斗;一步一步的奮斗前去,從刻苦中將快樂的分量加增。第三,職業性質,常常要和同業的人比較駢進,好象球賽一般,因競勝而得快樂。第四,專心做一職業時,把許多游思、妄想杜絕了,省卻無限閑煩惱。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人生能從自己職業中領略出趣味,生活才有價值。孔子自述生平,說道:“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這種生活,真算得人類理想的生活了。1這段文字的論點是什么?【2】 2文中列舉的四個理由是為了論述什么?【2】(請用文中的話回答) 3文中引用孔子名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有什么作用?【4】 4文段最后一句中的“這種生活”是指什么樣的生活?【3】 5文中說“凡一件職業,總有許多層累、曲折,倘能身入其中,看他變化、進展的狀態,最為親切有味。”你有過這種經歷或體驗嗎?請舉一例說明。【4】 (二)我常常想:世界文明的發展,源遠流長,錯綜萬端。它是從古到今,全人類共同締造的。各個國家和地區貢獻也許有多有少,但是,誰也離不開其他地方人們的支援和幫助。誰也不可能一柱擎天,誰也不該妄自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