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館》教案1
教材分析:三幕話劇<<茶館>>是老舍劇作中成就最高的一部,在國際文壇上也享有盛譽。課文節選的是第二幕,說的是民國初年軍閥混戰的事。這一幕沒有中心故事,只有一些零星的事件,再用茶館老板王利發將它們穿起來。教學目標:a、全文目標 :
1、 理解<<茶館>>獨特的藝術結構,矛盾沖突;
2、 把握節選部分眾多人物的形象特點;
3、 品味語言的個性化,動作化及幽默風格;
4、 激發戲劇欣賞的興趣,提高鑒賞能力。
b、課時目標:
1、 理解作品的藝術結構特點及特殊的矛盾沖突 ;
2、 精讀對話,分析人物形象之一:王利發。
教學重難點:“卷軸畫式結構”、“人民與時代的沖突”。
教學設想:充分增強感性材料的積累,突破重難點;
將臺詞朗讀與分析王利發這一形象結合起來。
教具準備:投影儀。
教學過程:
一、導入:
由舊知導入。魯迅小說<<藥>>的第三部分“茶客談藥”情節中,茶館是當時社會的縮影。老舍的戲劇《茶館》更是突出地表現了這一特點。
二、感知:
1、 有關作者:“人民藝術家”老舍。
2、 檢查預習:<<茶館>>三幕分別反映了哪一時代?
3、 引導通讀課文,了解第二幕劇情:
(1)、問題引導:
第二幕出場人物眾多。先后有哪些人物在“茶館”里出現?他們來“茶館”干什么?其中,哪些人物是在其他人物“表演”的過程中出現的?
(2)、學生閱讀、思考、回答。
老師邊引導回答邊歸納劇情:
開場:王淑芬、李三、王利發三人對話。
a、巡警攤派、勤索(穿插難民央告)
b、唐鐵嘴租房被拒絕(穿插報童賣報)
c、常四爺、松二爺祝賀茶館開張。
d、特務敲詐、勒索(穿插和常四爺交鋒和劉麻子交鋒)
e、康順子來茶館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