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格涅夫《乞丐》教學參考
它是沖下來救助的,它用自己的身體擋住它的孩子……可是它的微小的身軀由于恐懼而在顫抖,細小的聲音變得狂暴而嘶啞,它屏息不動,它在作自我犧牲!
這只狗在它看來該是多么古怪的龐然大物啊!但它仍然不肯坐在自己那高高的十分安全的樹枝上……一種比它的意志還要強大的力量把它從枝頭拋了下來。
我的特列佐爾(狗名)站住了,退卻了……也許連它也認識到了這種力量。
我急忙喚回有點尷尬的狗,懷著敬意走開了。
是啊,請別見笑。我向英勇的小鳥表示敬意,向它的愛的迸發表示敬意。
我想,愛的力量比死和對死亡的恐懼還要強大。只有依靠它,只有依靠愛,生命才能維持并延續。
屠氏不僅用短短幾句描寫凸現了一個感人的難以忘卻的形象和場景,還使人思索,深深地思索,哪怕你不同意他的說教。在屠氏的散文詩中,有好多好多這樣的令人深思的哲理。即使在《鄉村》中描寫俄羅斯美麗的山原、鄉村,空氣像剛擠出來的牛奶那樣純凈的世界,過著寧靜和平生活的善良淳樸的村民,屠氏也沒有忘記表示對于大教堂上的十字架和城里人的追求的厭倦。在《乞丐》中表現的貴族與乞丐的互相施舍,是很獨特的思考。在《滿意的人》中,那個靠造謠中傷他人為快樂的青年人又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熟悉的。《處世守則》《世界末日》《利己主義》等等,都有很辛辣的諷喻,發人深省。屠氏從自己豐富的生活經驗中深刻觀察、捕捉到這些場景和人物,又經過他的深深的思考,深深的挖掘,表現和張揚了人性中的愛、善良、淳樸,也鞭笞了人性中的弱點,以至某些惡行。屠氏的愛憎是鮮明的,強烈的。這也許與現在某些流行的文學作品中的是非不明、美丑不分、正邪混淆的所謂現代價值觀念大相徑庭。然而,恰恰這種人生哲理是我們當今作家所缺少的,甚至遠遠未能達到的。
屠氏的文學語言也是歷來為人們所稱道的。因為不懂俄文,我也就根本沒有資格來談這個問題。但是,就是從所有的中譯者的體驗,從中譯所傳達的,那樣優美的精練的抒情、描寫、敘事的文學語言來說,真正使我們現在那些舞文弄墨者慚愧了。當我們好不容易擺脫了束縛幾十年的政治八股,文風剛剛有所解放的時候,又看到那些又俗又痞又蕪雜又冗繁的作品語言時,不免又要想到屠氏給我們的啟示:追求語言的優美、簡潔、凝練、準確、生動、而又富有形象和藝術表現力,這是任何時侯、任何作家都應該努力的。讀讀屠格涅夫的散文詩吧!讓我們的作家也記住自己的責任:作家永遠是民族語言運用的示范者,愛護、純潔、以至發展民族語言也是責無旁貸的。看看屠格涅夫是怎樣熱愛自己民族語言的:
在困惑不解的日子里,在為我的祖國的命運焦慮不安的日子里,只有你是我唯一的支柱和依靠,偉大的、有力的、真實的、自由的俄羅斯語言啊!假如沒有你,看到家鄉發生的事,怎么能不悲觀失望呢?但是,這樣一種語言不歸于一個偉大的民族所有,是絕對不可以相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