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教版)《毛澤東詞兩首:沁園春·長沙 憶秦娥·婁山關》教案
2、《沁園春·長沙》寫于_______________年,是年10月,毛澤東同志從韶山前往廣州創辦全國農民運動講習所,途經_______________。面對絢麗的的秋景,回憶往昔歲月,寫下了這首氣勢磅礴的詞。抒發了作者對_______________的感慨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豪情壯志。
3、故人筆下秋景多肅殺悲涼、清冷慘淡,而毛澤東筆下的秋景為何如此絢麗多彩,充滿生機?
二、閱讀下面這首詞,完成各題。
憶秦娥·婁山關
毛澤東
一九三五年二月
西風烈,長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馬蹄聲碎,喇叭聲咽。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
從頭越,蒼山如海,殘陽如血。
1、填空:①這首詞的詞牌是________,它跟詞的________有關;詞題是________,它跟詞的________有關。
②這首詞中押韻的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這種韻,在古代四聲中屬于________聲韻。
③“霜晨月。霜晨月”“從頭越。從頭越”——這種形式叫________,其作用是
________。
2、說說你對下面兩組意象的理解
①“馬蹄”“喇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蒼山”“殘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這首詞的基調有下面三種說法,選出正確答案,并說明理由。
a.悲凄 b.悲壯 c.雄壯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延伸拓展
閱讀毛澤東的《水調歌頭· 重上井岡山》,做以下各題。
水調歌頭 ·重上井岡山
一九六五年五月
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岡山。千里來尋故地,舊貌換新顏。到處鶯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過了黃洋界,險處不須看。
風雷動,旌旗奮,是人寰。三十八年過去,彈指一揮間。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談笑凱歌還。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
1、依次寫出這首詞押運的字。
答: 。
2、毛澤東出生于湖南,可這里說“千里來尋故地”,該怎樣理解?
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