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乙己》同步練習2
參考答案:
一、 1.b
2.(1)孔乙己是文明發展、社會轉型中的一個落伍者和犧牲品的形象;
(2)孔乙己是一個好逸惡勞、窮酸潦倒、飽受凌辱摧殘的悲劇人物的形象;
(3)孔乙己是科舉制度下一個貧困不得志的知識分子的形象;
——上述3種概括均為正確,答出其中的某一種即可。
他迂腐清高:身穿長衫,總是滿口之乎者也;
他善良:給孩子們茴香豆吃(或:教小伙計識字);
他死要面子:腿被人打斷卻謊辯自己跌斷; 他好酒貪杯:僅有四文錢也要用手走來買酒喝;
——上述4點只要任答其中三點均可。
3 .外貌描寫,如:站著喝酒而穿長衫;語言描寫,如:總是滿口之乎者也。
4.從“我”(小伙計)這個視角來看,孔乙己與社會有著諸多的矛盾和不協調之處,他總是成為別人的笑料,所以說他是個喜劇人物;從孔乙己一生殘酷悲慘的命運(遭遇和結局)這個角度看,孔乙己是個悲劇人物。
5.此題為開放題,評卷時可參考下列要點:
(1)年輕一代要全面發展,不能再走孔乙己的老路;
(2)要通過讀書樹立熱愛勞動的觀念,不能四體不勤、好逸惡勞;
(3)要通過讀書樹立一切從實際出發、行行出狀元的觀念,不能固執地認為“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4)要通過讀書掌握獨立生存的一技之長,不學完全無用的知識;
(5)要通過讀書使自己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其他有新意、有道理的觀點,即可;若考生寫出“必須進行教育改革”之類的答案,因其離題較遠,不可。)
二、1.基本上合乎情理。離店時酒客的譏笑,離店后的劇烈傷痛凍餓交加直至于死,都與原文所描寫的時令、社會特征(社會環境)、人物遭遇以及原文結尾的暗示相吻合。但在自然環境的設置上,如山坡、深谷,似乎與原文的環境和人物當時的情況不太相符。(共3分;表明態度1分,說明理由2分;允許提出不同看法,但必須理由充分)
2.本文中孔乙己的內心獨白從內容到語言形式都與原文中孔乙己迂腐不堪、自命清高、自欺欺人的性格相符。但夢境中“丁舉人坐在側邊,還不住地低頭賠罪”與原文中孔乙己的容忍、善良迂腐的性格不太吻合,原文中孔乙己并無報復心理。(共3分;開放題,言之成理即可,但不能簡單地回答是或否,必須具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