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兩首》導學精要
必修②第二單元第4課 《詩經兩首》:【目標擇定】
1.通過閱讀吟誦,了解《詩經》及其現實主義風格。
2.通過結構分析和內容理解,領會兩首詩反映的主旨。
3.探尋品味語言運用的奧妙,體會比興手法及重章疊句的妙處。
4.在熟讀成誦的基礎上,進一步培養自己的形象思維能力。
第一部分【探究一徑】
【主問題1】《詩經》是現實主義杰作,是我國上古社會五百多年漫長歷史的真實寫照。《氓》這首詩中,給我們展現了怎樣的一幅社會生活畫卷?
1.這是一首敘事詩,以故事為載體,反映了當時的婚姻生活。這首詩講述了怎樣一個愛情故事?
2.故事展示的人物形象怎樣?結合故事情節,請你分析男女主人公的社會地位。
3.通過對相關詩句的分析,勾勒當時的社會生活畫卷。
【主問題2】《采薇》這首詩是如何表達戍邊戰士的思鄉之情的?
【再問再新】
【助學資料】
1.《詩經》資料
2.《古代敘事詩的隱含作者》
3.《氓》資料
第二部分 必修②第二單元第4課《詩經兩首》對應檢測
一、語言積累及應用
1.下面加點字的字形、注音全部正確的一組是( )
a.乘彼垝垣(huǎn ) 靡室靡家(m¨ª) 情投意合 匪夷所思
b.夙興夜寐(s¨´) 四牡骙骙(ku¨ª) 總角之宴 踟躕不前
c.匪我愆期(qiān) 漸車帷裳(jiān) 無與士眈 淇水湯湯
d.雨雪霏霏(fē) 小人所腓(f¨¦i) 象弭魚服 糜有朝矣
2.下面加點的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 )
a.無與士耽(沉溺、迷戀) 女也不爽(過錯)
b.體無咎言(災禍) 言笑晏晏(歡樂的樣子)
c.不遑啟居(無暇) 王事靡盬(休止)
d.夙興夜寐(早晨) 今我來思(思考)
3. 下列句子中,加點字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1)將子無怒,秋以為期(2)乘彼垝垣,以望復關
b.(1)桑之未落,其葉沃若(2)士之耽兮,猶可說也
c.(1)喪亂既平,既安且寧(2) 言既遂也,至于暴矣
d.(1)三歲為婦,靡室勞矣(2)望風披靡
4.下列句子中沒有詞類活用的一項是( )
a.夙興夜寐 b.豈不日戒 c.雨雪霏霏 d.將子無怒
5.下列有關《詩經》常識,表述有誤的一項是( )
a.《詩經》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共收入從西周初期到春秋中葉約五百年間的詩歌305篇,有“詩三百”之稱。
b.《詩經》為我國古典文字現實主義傳統的監觴,漢代儒家將其奉為經典,列為 “五經”之首;“楚辭”是我國浪漫主義文學的先河,以《離騷》為代表,因此又稱“騷體”詩。
c.《詩經》依據音樂的不同分為《風》、《雅》、《頌》三部分,其中《風》又稱為《國風》,藝術成就最高;《詩經》的形式以四言為主,普遍采用賦、比、興的手法,與“風”、“雅”、“頌”合稱為《詩經》六藝。
d.《雅》分《大雅》和《小雅》,作者多屬貴族階級;詩作以歌頌和維護其統治為基本傾向。《采薇》是《大雅》中的一篇。
6.名句填空
(1)三歲為婦,靡室勞矣。 , 。
(2)女也不爽,士二其行。 , 。
(3)總角之宴, 。 ,不思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