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兩首》導學精要
(4)昔我往矣,楊柳依依。 , 。
二、課文探究檢測
7.“桑之未落,其葉沃若。于嗟鳩兮,無食桑葚!”及“桑之落矣,其黃而隕”是比興句,試從結構和內容兩個方面談談使用比興手法的好處。
8.《氓》中多次寫到淇水,有何作用?
9.《采薇》前三章都用“采薇采薇”開頭,這樣寫有什么作用?
10.“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這四句詩為什么一直備受人們的贊賞?
必修②第二單元第4課 《詩經兩首》參考答案
【探究一徑】
1.(每一個故事都有其產生的時代背景。讓學生在了解故事的同時,也去關注發生這個故事的社會)以一個女子自述的口吻,講述了她自己的婚戀悲劇。故事從氓來向她求婚寫起,接下來是戀愛結婚;婚后雖貧困、辛苦,女子毫無怨言地操持家務;但隨著時光流逝,氓的脾氣卻變得粗暴起來,行為也荒唐起來,對女子也沒有絲毫回頭的意思。對此,女子在傷心難過之后,表示要與對方決絕了斷。
2.(分析人物形象,并能站在當時社會的角度去認識)氓看起來老實,但實際上卻是個始亂終棄、毫無信義、自私自利的家伙。女主人公是一個勤勞、善良、不畏貧苦的勞動婦女形象。在婚后操持家務,任勞任怨,但丈夫卻對她日甚一日的暴虐和欺侮,她由忍耐、不平而轉為怨恨,終于發出痛苦的呼喊。從中可以看出,女子在那個時代是處于受欺凌的地位,男女地位是不平等的。
3.(善于抓關鍵語句,善于提取所需要的信息)(1)當時的商業活動是物物交換。“抱布貿絲。”(2)占卜文化。“爾卜爾筮,體無咎言。”(3)婚姻需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匪我愆期,子無良媒。”(4)女子的地位和男子是不平等的。
主問題2.(學習表達人物思想情感的多種方式)(1)通過時間的推移來表現他內心的渴望。(2)通過寫疆場的艱辛,襯托了戰士們的思家和渴望和平生活。(3)回家之后哀傷的心境。
【對應檢測】
1.b (a項“垣”yu¨¢n,c靡有朝矣, d無與士耽)
2.d (此處“思”為語氣詞,無實義)
3.b (a項(1)介詞,把(2)目的連詞,來。b項都用于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c項(1)連詞,表并列(2)副詞,已經d項(1)無,沒有(2)倒下)
4.d(a夙、夜,名作狀,在早晨,在夜晚 b日,名作狀,天天,每天 c雨,名作動,降下,落下)
5. d(《采薇》是小雅中的一篇)
6.(1)夙興夜寐,靡有朝矣。(2)士也罔極,二三其德。(3)言笑晏晏。信誓旦旦
(4)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7.(讓學生學會通過結構和內容兩個方面來分析表現手法的作用)結構上:在敘事中插入,避免了敘事的平鋪直敘;有暗示作用,能使人意識到婚后生活的不美滿,線索似斷實連;起過渡作用。內容上:能喚起人豐富的聯想;用女子熟悉的桑樹作比,與勞動女子的身份相符,有生活氣息,也暗示了女子的勤勞。
8.(體會景物描寫的作用)借景抒情。因淇水可以表達主人公的感情,揭示女主人公的思想軌跡。
9.(領會重章疊句在《詩經》中的運用)是重章疊句的手法,作用在于反復表達戍邊戰士遠別家室、歷久不歸的凄苦心情。
10.(學會鑒賞詞句)四句詩包含兩個畫面:一是春天微風吹拂、柳枝輕搖的畫面,一是寒冬時節雪花紛飛的畫面。主人公的感情就包含在這兩幅畫面中。以景寫情,情景交融,既有形象性,又含而不露,耐人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