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乙己》和《范進中舉》比較閱讀教案
冷漠 麻木 趨炎附勢 前倨后恭
涼薄 贈銀送房 拉攏
同情 悲涼 揭露 鞭撻
教學內容及分析:本文主要內容是范進中舉前后主要人物范進的變化對比、胡屠戶對待范進的不同態度的敘寫,表現當時封建社會科舉制度對讀書人及社會的深遠影響,世態人情,揭示其腐朽。對比與夸張充分諷刺了人物與社會。...
一. 檢查預習情況1. 檢查“預習提示”中的字詞2. 學生交流查找到的有關作者、作品的介紹(教師備用資料見課件)3. 根據插圖復述故事梗概范進進學(進學——科舉時代,童生應歲試、科試而考中入縣學,稱為進學,即文中所說的中了相公。...
《范進中舉》這篇課文安排在小說單元,教學重點就是把握故事情節、人物形象和主題。在確立了重點之后就著手備課了,之前準備的是重點分析胡屠戶這個人物,因為本文描寫他的內容比較多而且比較集中,學生容易找;而且胡屠戶的語言描寫很豐...
第二課時重點、難點: 的主題和寫法(一)明確目標1.胡屠戶形象分析。2.對比、夸張、寫實的諷刺手法。3.《儒林外史》精彩片斷閱讀。4.范進與孔乙己形象比較。...
教學目標:1、培養學生閱讀理解小說中人物語言、動作、行為的能力,分析范進、胡屠戶等的人物形象;2、在第一點的基礎上認識封建科舉制度毒害知識分子的罪惡。...
上課時間: 年 月 日 第 周 星期 課時編號: 36 課題19 范進中舉課型常規課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目標欣賞本文的諷刺藝術學習對比寫法過程與方法目標學習通過對話、對比的細節等刻畫人物性格的寫法情感態度目標了解封建社會的人情世態,認識...
教學目標1、理解分析范進和胡屠戶的形象(前后對比)。2、認識封建科舉制度對知識分子的嚴重毒害。3、學習鮮明的對比手法和高度的諷刺藝術。4、認識封建社會科舉制度對知識分子的毒害,批判封建社會趨炎附勢的世風。...
教學目的 一、學習鮮明的對比手法和高度的諷刺藝術。 二、了解古代白話小說的語言與今天口語的差異。 三、認識封建科舉制度的罪惡。 教學設想 一、使學生理解對比手法和諷刺藝術,是本文的教學重點。 二、以課堂練習為線索,組織教學。...
.《范進中舉》課堂教學方略.《范進中舉》教案 7-9.《范進中舉》教案6及練習.《范進中舉》網絡性教學設計.《范進中舉》自主學習方案.《范進中舉》教案 5份.《范進中舉》教學實錄.范進中舉同步檢測練習和語言應用練習.《范進中舉》同步練習...
牽一詞而動全文——《范進中舉》教學設計浙江省溫州市實驗中學錢勝武一、簡介相關文學常識,科舉制度,以及范進其他內容。這一環節,有助于學生了解范進中舉的年紀,以及他用了幾乎大半生的時間追求功名的事實。...
第一課時【學習目標】1.了解吳敬梓及《儒林外史》。2.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故事情節。(重點)3.學習小說的對比手法。(難點)【教學過程】一、新課導入儒生周進,考了幾十次連個秀才也沒考上,受盡了困頓和屈辱。...
《范進中舉》是清代小說家吳敬梓創作的一篇諷刺小說,節選自《儒林外史》。該作品通過描寫范進參加鄉試中了舉人一事,運用夸張的修辭手法刻畫了他為科舉考試喜極而瘋的形象,小編整理了《范進中舉》閱讀答案,希望能幫助到您。...
葛店中學:lzy3470 聯系方式:授課班級:初三(1)班一、教學目標:知識目標:1、學會比較閱讀,從比較中欣賞文學作品,感知藝術形象。2、了解運用夸張、對比的手法進行諷刺的藝術。...
一、素質教育目標(一)知識教學點1.《儒林外史》的介紹。2.諷刺藝術的表現形式——夸張、對比、寫實。(二)能力訓練點1.欣賞小說的諷刺藝術。2.比較閱讀的能力。(三)德育滲透點了解封建科舉對知識分子的毒害。...
范進中舉 教案示例一、素質教育目標(一)知識教學點1.《儒林外史》的介紹。2.諷刺藝術的表現形式——夸張、對比、寫實。(二)能力訓練點1.欣賞小說的諷刺藝術。2.比較閱讀的能力。(三)德育滲透點了解封建科舉對知識分子的毒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