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中考語文二輪復習閱讀突圍方略:記敘文順序的安排
我的心又提了起來。夜深了,病房里就剩下我和女兒。女兒突然示意我靠近她,說:“媽,我感覺很難受,渾身都痛,和以往不一樣。醫生的話我聽見了,我很有可能是腦炎,我怕是不行了……”
“別瞎想,我肯定你不是的。”
“媽,你聽我說,”女兒突然嚴肅起來,很認真地說,“你記住了,家里床頭柜的下層,最里面靠右角,那里有一個小布包,里面裝有一些錢,那是我攢下的,留給媽媽。”
猛地一陣酸楚直沖我的鼻子,我的眼睛蒙眬了,
第二天上午,經過檢查,確診女兒得的是一般性肺炎。當我把這個結果告訴她時,女兒一下就摟緊了我的脖子,摟得很緊。她還從來沒有對我這樣過,我們都哭了。
回家后,我打開了女兒的床頭柜,那里果然有一個小布包,里面是13元錢,全是角票。捧著那個小布包,我的眼淚又來了。
事情已經過去三年多了,現在,女兒已經成了一名軍醫大學的學生。高考時,以她的分數可以進北大清華,但她的第一志愿就是這所大學。用她的話說是不用交錢還管吃管穿,能減輕母親的負擔。
這些年來,我始終保存著女兒的那個布包,那是她鄭重留給我的“遺產”,13元,我只想永久地將它珍藏。
(選自《讀者》有刪改)
1.本篇文章是按什么順序寫作的?
【解題指導】這道題目考查了記敘文的順序問題,回答問題時要抓住文章的關鍵詞語去回答,如:從“那一晚”“事情已經過去三年多了”等可以看出本文是按時間順序來寫的。
【參考答案】本文按時間順序來組織材料,按倒敘來寫。
【解題誤區】考生分析時抓不住關鍵詞,不了解記敘文的順序,所以回答時,答不到位。
2.文章為什么用“13元‘遺產’”為題?談談你的理解。
【解題指導】這類題目考查的實際上是題目和文章內容的統一,也就是文章是如何圍繞題目來選材立意、謀篇布局的。回答時一定要先圍繞這個題目,思考作者選擇了哪些事,作者的思路是怎樣的?為了突出中心和照應題目,作者在寫作上又作了哪些特別的安排?理解了這些內容回答問題時就簡便多了。同時還要注意從文章內容和寄寓思想這兩方面去考慮。
【參考答案】①13元“遺產”最能表現女兒的懂事、孝順;②凝聚了母女之間的親情,最能突出本文主題;③造成懸念,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
【解題誤區】回答時不能抓住本文作者寫作的目的,只能回答表層意思,而抓不住文章的實質。
3.母親從夜市回來,一看到碗筷還在桌上擺著就想到“女兒可能出事了”,為什么?
【解題指導】這道題目考查點在文中作者的思想感悟上,也就是文章的寫作意圖上。要回答好這類題目,必須總覽全文,仔細看這段在文章中的位置,理解這句話的含義,同時分析這句話說明了什么事情。理解了這些,對回答問題起很大的作用。
【參考答案】①女兒說過碗筷她來收拾,現在卻沒有收拾;②吃飯時女兒說自己不舒服。
【解題誤區】考生對文章沒有讀懂,回答片面,抓不住問題的突破口。
4.閱讀下面描寫女兒神態、動作的句子,結合上下文,分析女兒當時的心理。
①她的聲音微弱,但還是強睜著眼,沖我笑了笑。
②當我把這個結果告訴她時,女兒一下就摟緊了我的脖子,摟得很緊。
【解題指導】這道題目考查了對句子理解和分析的能力。做好這樣的題目,首先要仔細閱讀這個句子,理解這個句子所寫的內容,還要理解作者在寫作時要表達什么思想感情。其次,結合生活實際去理解這句話,反映了女兒為了不使母親擔心自己的病情,竭力裝出很精神的樣子。表達了女兒的懂事、善于為別人著想,表達了母女相依為命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