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考語文考點梳理二十六:小說
“你千萬別介意……我不是姓侯,我姓孫……”
(選文有改動)
1.聯系全文內容,談談你對本文標題“悠長的鈴聲”的理解。
2.本文語言形象、傳神,按要求賞析。
(1)上課的鈴聲在我背后響起來了,像一條鞭子,抽我的雙腿。
文中劃線的字“抽”,原意是“用細長的,軟的東西打”,在文中具體指什么?
(2)他蒼老的頭顱在秋風中像蘆花一般擺動著,臉色因為窘迫,像生了紅銹。這個畫線的句子很有表現力,請你結合上下文,對它作簡要賞析。
3.讀了文章,你一定會喜歡文中的那位老師傅,請你對他作點評價。
4.從下面兩題中任選一題進行回答。
(1)這篇小說的結尾有怎樣的特點?請作簡要評析。
(2)這篇小說講究運用伏筆的手法。文章最后交代“我”喊錯老師傅姓氏的事情,這其實在前文就埋下了伏筆,請從文中找出來。
我選 題。
5.文中“我”與打鈴的老師傅之間有一種默契,這種默契給人很多的感想。請根據你對“默契”一詞的理解,結合生活實際,談談你從中獲得的感悟。
(XX年甘肅蘭州市中考試題)
(二)向生命鞠躬
張強
①早就想帶兒子爬一次山。這和鍛煉身體無關,而是想讓他盡早知道世界并不僅僅是由電視、高樓以及汽車這些人造的東西構成的。只是這一想法的實現已是兒子兩歲半時的初冬季節。
②初冬的山上滿目蕭瑟。刈剩的麥茬已經黃中帶黑,本就稀拉的樹木因枯葉的飄落更顯孤單,黃土地少了綠色的潤澤了無生氣。因此,當兒子發現了一只螞蚱并指給我看時,我也感到十分驚訝。我想,這恐怕是山上唯一還倔強活著的螞蚱了。
③我躡手躡腳地靠近,它發現有人,蹦了一下,但顯然已經很衰老,才蹦出去不到一米。我張開雙手,迅疾撲過去將它罩住,然后將手指裂開一條縫,捏著它的翅膀將它活捉了。
④我覺得就這樣交給兒子,會被它掙脫,于是拔了一根干草,將細而光的草稈從它身體的末端捅進,再從它的嘴里捅出——小時候我們抓螞蚱,為防止其逃跑都是這樣做的,有時一根草稈上要穿六七只螞蚱。螞蚱的嘴里滴出淡綠的液體,那是它的血。
⑤我將螞蚱交給兒子,告訴他:“這叫螞蚱,專吃莊稼,是害蟲。”兒子似懂非懂地點頭,握住草稈,將螞蚱盯了半天,然后又繼續低頭用樹枝專心致志地刨土。兒子還沒有益蟲、害蟲的概念,在他眼里一切都很新鮮。
⑥“跑了!跑了!”兒子忽然急切地叫起來。我扭頭看見兒子只握著一根光禿禿的草稈,上面的螞蚱已不翼而飛。我連忙跟兒子四處找。其實螞蚱并未逃出多遠,它只是在地上艱難地爬,間或無力地跳一下,因此我很輕易就發現了它,再—次將它生擒。我將螞蚱重新穿回草稈,所不同的是,當兒子又開始興致勃勃地刨土時,我沒有離開,想看看這小玩意兒究竟用何種方法逃跑的。
⑦兒子手里握著的草稈不經意間碰到了旁邊的一叢枯草,螞蚱迅速將一根草莖抱住。隨著兒子手抬高,那穿著螞蚱的草稈漸成弓形,可是螞蚱死死地抱住草莖。難以想象這如此孱弱受著重創的螞蚱竟還有這么大的力量!
⑧兒子的手稍一松,它就開始艱難地順著草莖往上爬。穿出它嘴的草稈在一點兒一點兒縮短,退出它身體的草稈已被它的血染得微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