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兩篇《敬畏生命》《熱愛生命》教學設計
2.就這兩篇文章說說作者的語言風格。(前者細膩、含蓄、清新;后者樸素、明辯,富有邏輯性。)
(以上的環節讓學生有一個自由發表意見的機會。教師要解答方面給給予必要的提示和引導,防止學生無從下手而亂說一通從而有效果可言)
四、教師小結(思想教育)
這兩篇短文都是談生命問題,學習后大家一定有許多感受。對于一個初中生來說,生命剛剛開頭。今后我們要怎樣度過自己的一生呢?我們也必須"敬畏生命熱愛生命",讓我們的生命在人類歷史的銀河中發出一點光和熱。
五、布置作業
a、抄寫課前字詞。
b、完成練習一、二。
c、討論這兩篇文章的異同。
六、說課精要:把這兩篇文章放在一起閱讀,有利于他們整體感知。
七、教學結構:導入--朗讀--比較閱讀--討論--自由發表意見--小結。
八、教學后記:
1敬 畏 生 命(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整體感知文章,并從中把握文章的主旨.
2.了解本文的寫作思路和寫作方法,學習本文從日常生活現象去感悟生活和人生
3.感受生命的偉大和力量。
重點:目標1、2
難點:目標2
教具:錄音機和錄音帶(也可用電腦一室的電腦播放音樂)
預習指導:
1.朗讀課文,讀通順,讀正確。2.查字典,解釋有關詞語。
一、課前演講:輪到的同學談學習某方面的感受 (3分鐘)
隨機請一名學生評價演講的效果(從內容、儀態和技巧方面)(目的在于促使學生認真聽講練習口才,讓說者也有緊迫感)
[備學生]如果有的學生不脫稿或者其他不合要求者,教師及時糾正,學生評價若不知如何說起,教師也要給予指點。
二、創設情境,導入新課:(2分鐘)
播放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開頭的片斷,教師簡介貝多芬在失聰后仍創作了不少傳世之作的經歷,引導學生了解《命運》樂曲中對命運的挑戰,對生命的思考。引導學生明確本單元課文都是表現作家對人生的體驗與思考的。
[備學生]聽完音樂之后讓學生根據音樂的節奏談感受,導出一種力量感而得出向命運的抗爭與挑戰的想法,再結合各篇目的標題讓學生歸納共同主題。
教師講解:這節課先從《敬畏生命》一文體會作者是從什么現象引起對生命的思考,從而表達了怎樣的一種體驗。
三、朗誦課文,整體感知。(15分鐘)
[練習]播放另一首樂曲《春江花月夜》,全班在樂曲聲中朗誦全文。(該樂曲較抒情,開始平緩,后面略有起伏,以配合課文感情的變化。)
方法指導:朗讀前先提醒幾個易讀錯的字音:纖讀作xi n詫 ch ,侈 ch ,要求讀得準確、流利、有節奏;整體感知課文,思考文中寫了什么事?抒了什么情?在朗讀后,對學生讀書情況作評價并補充正音。
[備學生]教師通過巡視了解學生朗讀的情況,根據結果決定是否要進行糾正或者示范性朗讀,在概括事件和抒情時給予不同的合理答案及時肯定,鼓勵學生的積極性。
[提問]本文寫了什么?請用簡要的話概述。(實現目標1)
抽查二人后由有興趣的補充,教師評價,內容要點:作者偶而見到的樹木飄送種子的現象,引發了對生命的折服和敬畏的感悟。
[備學生]答案不要求一致,意思相近即可。只要能引導學生理解要點即可,同時注意有利于培養學生獨立答題能力.
[討論]讀完全文,你有些什么感受?先獨立思考,進行筆錄,再相繼發言,班內交流。(實現目標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