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語文病句辨析教與學:教學設計方法
[教學內容和學生情況分析]
句子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交流思想、表達情感的基本語言單位。想叫句子充分發揮交際作用,起碼的要求是“字從文順”,合乎語法規范。如果一個句子文不從,字不順,不合乎語法規范,那它就有毛病。辨析并修改病句是語文實際運用能力的具體表現之一,也是中考中長“考”不衰的常青樹。本專題主要就是幫助學生了解句子的致病原因,掌握辨析和修改病句的基本方法,提高“診斷和施治”的能力。
“病句的辨析及修改”是近年來各地中考的重點,也是難點。這類題的主要考查方法有客觀題和主觀題兩種。病句的辨析一般以客觀選擇題出現。這是一種比較傳統的考察題型,它面廣量大,以思維見長,是近年中考中常見的題型,也是學生最易失分的題目,這就要求同學們復習過程中要重視這一類題的復習和訓練。
主觀題多指修改性的題目,多用于對句子或文段的修改。不僅要求學生們了解這是病句,是什么樣的病句,而且要求知道如何修改,難度更大。目前學生對病句尚處于感性認識的階段,而且這種認識是分散和不完全的,往往還不能自覺地綜合應用,這一專題的復習指導是非常必要的。
[教學目標的設定]
建立知識體系,探索解題方法,力圖使學生從“跟著感覺走”到“跟著理智走”。指導學生通過小組學習達到以下目標。
1、能準確判定一個句子有無毛病;
2、能從語法方面指出病句類型;
3、能從邏輯方面判定句子表意是否合乎事理;
4、能從語言習慣、感情色彩、語體色彩等方面判定句子表達是否得當;
5、能針對病句,在不改變句意的情況下,進行恰當的修改;
6、能正確使用修改符號。
[教學方法與設計]
1、在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為主體。引導學生運用學過的知識歸納辨析病句的方法,然后作知識遷移,運用這些方法解決實際問題,形成解題能力。
2、精選典型題例,讓學生通過示例便能總結出某種推斷方法。
3、將本次專題復習設計為以“病句診療”為專題的復習課,指導學生通過小組討論,在練習中領悟,在交流中提高,在講評中明確。教師主要起引導及“點睛”的作用。
4、課前準備:設計教學投影片;設計教學學案;布置小組預習;課室的簡單布置;安排好主持人、工作人員。
[教學活動過程設計]
一、教師指導。(5分鐘)
1、導入。
主持人:歡迎大家參加我們“病句診療學院”開設的短期培訓班。我們培訓班本著救死扶傷、治病句救病句的宗旨,向大家傳授診斷和施治病句的方法,希望大家學有所成,服務社群。下面有請我們學院在這方面有著深入研究的權威——
師:相信近期電視上正在熱播韓劇《大長今》,讓我們又一次感受到了中醫的魅力。今天我們也來當一回醫生,通過實例來學習診斷和治療的方法。不過有所不同的是,我們今天要診治的不是真正的病人,而是我們在學習文化課程時所遇到或自己所寫出的病句。我敢保證,只要大家認真學習,從今往后,都不會再被“病句”困擾。
2、何為“病句”?(提問)
顧名思義,“病句”就是有病的句子。句子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交流思想、表達情感的基本語言單位。想叫句子充分發揮交際作用,起碼的要求是“字從文順”,合乎語法規范。如果一個句子文不從,字不順,不合乎語法規范,那它就有語病。通俗地說就是,凡是讀起來不通順,感覺別扭、含混不清的句子都是病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