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愛生命(節選)•教學設計
③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閱讀小說,感受生命的偉大和人性的力量,體會到要熱愛生命,就要有所信仰,有所追求,就要學會堅強,學會抗爭,并啟發學生要在閱讀中認識自我、關注自己的情感體驗和心靈成長。這一情感態度的培養,應讓學生在閱讀經歷中聯系自己的生活體驗,通過品味和反思加以實現。
教學方式
①初讀小說感知故事情節時,鼓勵學生自主個性化閱讀,讓學生在把握情節的過程中,捕捉到最打動自己心靈的內容,獲得初次審美體驗,小說的主題也隨之凸現出來。
②營造交流的氛圍,學生暢談情節的動人之處時,教師適時引導學生關注心理描寫的內容,通過品讀體會,學生再次經歷心靈體驗,開始思考關于“生命”“人性”的話題,自然而然地貫穿了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③加大課堂的容量,挖掘教材的深度,運用自主思考和合作探究相結合的方式,充分調動學生的閱讀積累經驗,進行有創意的多角度閱讀,培養學生深入探究的意識和能力。
教學構思
①興趣導入,營造氛圍。
小說因其故事情節的曲折離奇、人物形象的生動鮮明,尤為受學生喜愛。讓學生回憶自己最喜愛的故事情節,很快就進入了小說的天地,學生的興趣一下子就被激發。
②把握情節,領悟主題。
學生讀小說時往往關注情節的跌宕起伏和扣人心弦之處,在通讀一遍小說把握情節之后,回過頭細讀自己印象最深的細節,通過品析,領悟小說謳歌生命的主題,感受到生命本身巨大的潛在力量,體驗到生命強烈的存活欲望,認識到“人”的偉大。
③細讀品味,體會心理。
引導學生將注意力投向心理描寫,在仔細品讀的同時,嘗試身臨其境或感同身受,在想像體驗中做一次心靈之旅,體會主人公在生死邊緣頑強抗爭的人性力量。
④加深體驗,掌握方法。
上一環節學生受到啟發,明白了讀小說除了看情節發展外,更應關注人的命運、人性的表現,再次回憶自己讀過的小說,重新體會印象最深的心理描寫內容,發現新的閱讀樂趣。此環節中教師參與進去,師生同讀同講,課堂民主平等的氣氛更鼓勵了學生各抒己見的積極性。
⑤合作探究,創意閱讀。
開展小組的合作探究閱讀,利用閱讀反思和批判等環節,鼓勵學生多角度、有創意的閱讀,拓展思維空間,提高文學鑒賞審美水平。
課堂實錄
師生活動
興趣導入,營造氛圍
師:同學們,上課前老師想了解一下,在課外閱讀中你們都讀過哪些中外著名小說?
由學生的閱讀經歷導入,學生很自然的就進入“競說”的氛圍中,興趣被激發,積極性開始調動起來。
(學生自由發言,如數家珍。內容略)
師:同學們的課外閱讀真是很豐富啊,那么在你們讀過的這些小說中,給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故事情節是那一個呢?
(學生競相發言)
生:我印象最深的是《簡•愛》中簡在羅切斯特面前不卑不亢地對羅切斯特說(充滿激情地朗誦):“你難道認為,我會甘愿留下來做一個對你來說無足輕重的人?你以為我是一架機器?一架沒有感情的機器?能夠容忍別人把一口面包從我嘴里搶走,把一滴生命之水從我杯子里潑掉?難道就因為我一貧如洗、默默無聞、長相平庸、個子瘦小,就沒有靈魂,沒有心腸了?你不是想錯了嗎?我的心靈跟你一樣豐富,我的心胸跟你一樣充實!我不是根據習俗、常規,甚至也不是血肉之軀同你說話,而是我的靈魂同你的靈魂在對話,就仿佛我們兩人穿過墳墓,站在上帝腳下,彼此平等,——本來就如此!”(學生熱烈的鼓掌)